03.08 印度的食屍族的壽命是多長?

用戶7809190318896


印度是一個很神秘的國家,有著神奇的思想和不為人類所知的獨特的野蠻的文化,和具有神秘力量的宗教思想。

在北印度的恆河沿岸,生活著很多野蠻殘忍如同原始人的物種,他們矇昧落後,未開智慧,還不懂得以“人”的身份體面的生活,所以會幹出駭人聽聞的事情也不足為奇,畢竟為了生存,有時候顧不了許多忌諱。

難以想象這些印度人,竟然以恆河裡的浮屍為生,一生只洗兩次澡,他們吃有毒的食物、吸毒,但壽命竟然都到85歲左右,也是令人嘖嘖稱奇。

英國記者曾經親自深入當地,記錄過“食屍族”的生活習慣,他們是一支特殊的教派,據說是苦行僧的一支,具體的說是Aghori教派。

Aghori教信仰死者的力量。族裡成員會在死者火化前,取下其骨頭用於宗教儀式,留下頭骨盛水喝,並將火化後的骨灰塗抹於身上。他們常會將漂浮在河面上的屍體撈上來,分解四肢,然後生吃。

那麼恆河為何會有浮屍呢?印度人為何將親人的屍體扔進恆河裡讓別人吃呢?

其實,恆河是印度最神聖的河流,印度流行“水葬”,認為人生前做了很多錯事,死後只有在恆河水裡,靈魂才能得到淨化。

基於這種“靈魂淨化論”的宗教思想,“食屍族”認為如果充分接觸死人的屍體,就能夠獲得神秘的力量,直接與神對話,瞭解神的旨意。他們吸食大麻,也是為了獲得神明的開示。

他們不僅貧窮而且甘願接受貧窮,認為只有降低慾望,才能淨化靈魂,擁有令人羨慕的神力。其實現在的“食屍族”已經逐漸脫離吃屍體的落後狀態了,他們會將屍體打撈上來焚化,然後拿骨灰塗在臉上,想要獲得某種神秘的力量。

跟其他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迥異的食屍族,希望自己被視為弱勢群體,他們經常衣衫襤褸,頭髮髒亂。儘管他們因“食人”而臭名昭著,但他們在救助麻風病人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

現在印度人越來越不喜歡水葬了,為了防止自己的親人被“食屍族”吃掉,他們只有改為火葬,而“食屍族”沒了食物來源,只能去偷骨灰抹在臉上,希望能與神明再度相逢。


靜說歷史


他們生活在印度北部恆河流域一帶,以腐屍為食,以骨頭為杯,至今仍然保持著“吃人”的習慣。據說,他們時常坐著一艘小船,在恆河之上打撈著漂浮的屍體,然後拖回家中做成食物。說到這裡有網友可能認為是誇大其詞,但是這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事實,網上就有真實的案例。

“我的兄長說他是巫師,所以便帶人將他捉拿,然而這傢伙卻拼命地逃跑,所以他們便射了箭,之後他們便把他的屍體剖析,我的兄長津津有味地品嚐了他的心。他的肉被包在香蕉葉中,煮熟之後被一片一片地吃掉,族人們認為這是戰利品,應當好好享受……”這是來自一名叫巴利姆的人所講述的故事。

這個故事使很多人都詫異,然而在這個群族裡分屍開吃已經有了很久的歷史,吃活的是因為他犯了罪,這種例子是很少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將膨脹腐壞了的屍體剖開,然後再分給族人,這叫做“有福同享”。這不禁讓人寒戰,他們為何要吃那些被水浸泡得浮腫、惡臭的屍體呢?

他們吃浮屍是因為繼承了族群歷史文化,他們是印度教的一個分支,在他們的意識裡死者始終有著讓人無法愉悅的神秘能量,吃浮屍可以讓他們得到精神的洗禮和肉體的益處。所以他們並不認為吃腐爛了的肉噁心,甚至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難得的“美食”,分享完了爛肉之後,他們會使用刀具把死者的骨骼分解成一個杯具,用來喝水飲酒。更奇葩的是,他們甚至還會用骨灰塗抹身體,這被認為是去除病害,獲得健康身軀,而睡在死屍之上對於他們而言卻是一種享受,會讓他們獲得永生的力量。

他們是奇葩的存在,爛肉其實有很多的細菌或者寄生蟲,但是他們卻狼吞虎嚥。他們甚至酗酒,把自己把自己灌得醉醺醺的,而他們認為這是他們接近神明,擺脫肉體痛苦的一種方法。他們甚至喜歡全裸,在他們的意識裡,肉體不過是暫時的,唯有永恆的信仰才能讓人解脫痛苦,獲得永生。如此不衛生、噁心的吃法和不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有不少網友紛紛問道:他們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呢?

這一族群的壽命很少有人去調查,也沒人敢去調查,所以說他們的壽命史幾乎查不到。雖然近年他們依舊保持著以屍為食,骨為杯的習俗,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食人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已經逐漸與現代人融合。他們有了自己的學校,讓孩子們接受教育,甚至還開展了英語等眾多外語課程,他們也有自己的醫療機構,有專門治麻風病的診療所,他們已經不再是粗魯、令人毛骨悚然的另類,而是逐漸文明化而懂禮,學會了與其他群族和諧相處。

再加上印度政府的正確領導,使這一族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在文明發展的21世紀中,他們也有了相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的平均壽命可能會比印度人的壽命低一點,但不會產生懸殊。而印度人的平均壽命在60歲左右,這個種族應該也差不多。


稗史候說


印度神秘食屍族,吃屍體、骨灰抹臉,在印度被稱為聖人,我們稱之為苦行僧。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如此奇異,但是壽命卻比普通人要長,據說平均壽命長達85歲。食屍族並非一個族群,也不是一個民族,他們只是一群特殊神職人員,通過苦修的方式修行,以達到靈魂上的昇華,至於吃恆河中的屍體,也是苦修的一種方式。食屍族在印度約有400萬人,其中女性約十分之一。

苦行僧是印度盛行的修練方式,常有苦行僧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帶著象徵溼婆神的三叉杖,邊走邊吟誦古經文。苦行僧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是痛苦的事,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佈滿釘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來鍛鍊忍耐力和離欲。印度教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輪迴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此生就得到神諭和真經,苦行僧就被認為是這樣一條捷徑。

有學者分析,苦行僧的興起是為了對抗種姓制度。三四千年前,一些主張廢除種姓制度的人希望通過加入不分尊卑貴賤的苦行僧行列,來達到種姓平等的大同世界。苦行僧內部分很多派別,各有自己的教主、教義和教規。從大的角度劃分,可以分為兩大派,一派信奉毗溼奴神,一派信奉溼婆神。苦行僧中多數是窮人,但也有中產階級、百萬富翁甚至達官顯貴,這些人為了靈魂的昇華,拋棄了物質的享受。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印度苦行僧的修行理論跟老子不謀而合。苦行僧視自己的身體為罪孽的載體,是臭皮囊,必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方能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苦行僧認為人的身體具有神秘的力量,吃掉人的身體,可以獲得他的知識、經驗和記憶。因此,苦行僧們在經常虐待自己身體的同時,吃掉別人的屍體,同時還喜歡服用毒素。

由於長期的身體鍛鍊和禁慾,加上生活無憂無慮,沒有世人的紅塵苦惱,因此苦行僧的壽命比普通人要長。


大秦鐵鷹劍士



印度是非常奇特的一個國家,國內存在許許多多的宗教,在印度北部的幾個邦就有一個比較奇特的族群,被稱之為“食屍族”。

其實,這只是一些宗教的神職人員和一群信徒,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苦行僧”,只不過人員眾多,被稱之為一個族。這些人信奉的教條和日常行為實在過於驚世駭俗:他們從恆河中撈起漂浮的屍體食用,他們認為,人的屍體具有神秘力量,吃掉以後可以增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力,在這種思想驅使下,經常變態的食用各種無名屍體。



有意思的是,這些人在食用屍體前,都要舉行一些祭祀儀式,剩下的骨頭也不許隨便亂扔,有的把骷髏穿起來,戴在脖子上,有些把骨灰塗在臉上,四處招搖。恆河水那麼髒,屍體那麼恐怖,可他們一點都不在乎,所作所為,實在令人難以理解,避而遠之。因為這些行為難以被世俗接受,這群人都居住在邊荒蠻夷之地。

苦行僧們用各種方式虐待自己,用各種瑜伽姿勢苦思冥想,以求提高自己的功力,獲得宇宙能量。有一位苦行僧阿瑪爾高舉右臂46年,整條手臂已經萎縮乾枯,現在想放也放不下來,他竟然被當地稱之為“溼婆毀滅神”。就是下邊這一位。有一位可以深埋地下四個小時,挖出來之後行動如常,令人歎為觀止。



這個族群的壽命是很長的,他們長年累月通過獨特的方法修煉,滿身汙穢卻不生疾病,一般歲數都在80歲以上,最大的可以活到120歲。


夢裡青山1


難以想象,以吃印度恆河裡面的死屍為主,一生中卻只洗兩次澡,並且被當地政府允許合法吸食毒品的印度食屍人,壽命居然還很長,有的甚至達到80多歲!

什麼是印度食屍族?

印度食屍族的真實身份,就是印度的苦行僧,這類人在印度一直存在的,其歷史已經達到上千年。印度苦行僧人數眾多,其數量達到了400多萬人,男女皆有,其主要組成人員是窮人,當然也有富有之人加入,但是極少數。

苦行僧,顧名思義,其生活必定是非常艱苦的。在這類人看來,他們的身體是有著極深的罪孽,只有通過吃苦,將物質生活降低到不能再低的時候,才能實現精神方面的自由,與靈魂的真正解脫。

苦行僧分為兩派,一派為天衣派,以天為自己的衣服。這派的人一般都是不穿衣服的,他們認為這才是迴歸自然,親近自然,與世無爭的最好方式,但有的還是用很窄的布條遮住下體的。另外一派則是青衣派,這類人則是身著黃衣。

印度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苦行僧名叫阿瑪爾,此人原先家境非常殷實,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決定老婆孩子財產什麼都不要了,去當一名苦行僧,無論其家人怎麼勸阻,都改變不了其決心。成為苦行僧後,他高舉右手,長達44年都沒有放下過一次,可見其毅力有多麼強大,現在是想放都放不下來了,這完全是自己內心的信仰在支撐著他。

吃死屍,甚至屎尿

印度有一條被當地人認為是極為神聖的河,那便是恆河。其實恆河是非常髒的,裡面的垃圾很多,但是印度人卻對這條河充滿的無限的敬意。他們認為喝恆河的水,以及在裡面洗澡是非常好的事情。

很多印度人死後,希望自己的親屬能夠把自己的身體扔進恆河,這樣自己的靈魂才能得到安息,當然這只是一部分非常窮的人的做法。不少印度人是火化後,將自己的骨灰灑進恆河的。

對於苦行僧來說,吃那些漂浮在恆河上的死屍,也是其修行的一種。他們有著一種信念,那便是這死屍並不是普通的東西,而是神明的禮物。不僅吃死屍體,他們有的竟然吃屎喝尿,實在是難以理解。

他們甚至於吸毒,認為吸毒可以幫助他們與神更好地交流,有些苦行僧眼睛發紅,其實就是長期吸食大麻的後果。

總結

難以理解他們自我虐待的行為,不過他們的壽命確實挺長的。


徐聊


2014年,來自愛爾蘭的攝影師,通過照相機記錄下來了印度某個族群的生活,至此讓世人開始瞭解到這個特殊的族群——印度食屍族。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個族群的生活離不開屍體。他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群人呢?既然以屍體為食,是不是和食人族一樣呢?其實印度食屍族和食人族的差別較大。

在講印度食屍族之前,要先交代一下部分印度人的生活習俗。但凡是提到印度,大多難以繞開印度恆河這個話題。恆河除了是印度的母親河之外,還和印度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印度宗教觀念當中,他們把恆河當作是聖河,也堅信恆河能夠洗滌他們的靈魂。因此,有些人去世之後,他們要求家人將他們的屍體扔進恆河當中。

因為這些印度人認為,只有靈魂經過了恆河水的洗滌,來世才能有福報。這也造成在早幾年的時候,經常有報紙報道,在印度恆河上面發現了屍體的新聞。

而印度的食屍族其實就和這些屍體有關,印度的食屍族其實也是印度教的一個分支。這些人住在印度恆河兩岸,生活作息和恆河密切相關。

和上面把屍體扔進恆河的方式不同,食屍族的人專門尋找在恆河上面飄蕩的屍體。

原來,食屍族的人認為,屍體當中擁有神秘的力量,只有當身體充分接觸死者,才可以獲得屍體當中的力量。而為了充分接觸這些死者,食屍族做著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說,他們把屍體打撈上來之後,多是通過火化的方式,把屍體的灰燼收集起來,然後塗抹到自己的臉上和身上。因此,食屍族人臉上的灰不是鍋底灰,而是死人的骨灰。

然而,把骨灰抹在臉上,其實還是和族群的名字差距很大,畢竟這些人被稱作是食屍族。其實顧名思義,這個族群還會吃人的屍體。當然了,這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很少有人會吃了。

更多的,這些食屍族只是把人打撈上來,然後燒成灰燼,把這些人的骨灰塗抹在自己臉上。相對以前來說,這種方式顯得更加的“衛生”。

不過,這也引來了另外一群人的擔憂——這個以屍體為食的族群,到底能活多久?畢竟有的屍體早就腐爛了,不知道會有多少寄生蟲、病毒或者是細菌。

如果這樣想就錯了,儘管這個族群有過以屍體為食的歷史,但是不代表天天吃屍體。這和食人族是一樣的,對於食人族來說,也不可能天天吃人。

而且,加上印度政府的治理,印度人也改變了水葬的方式。充其量是提前把屍體燒成灰燼,然後扔進恆河裡面。因此,食人族再想像十幾年前從恆河上撈屍體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食屍族和其他印度人的壽命差距不會太大。根據2019年的調查,印度人的平均壽命達到60多歲。儘管如此,也要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史之策


在印度北部恆河附近,生活著一群模樣古怪的部落,他們以河中腐屍為食,喜歡用骨灰抹臉,用頭骨做杯,以屍體為床,這個部落被當地人稱為“食屍族”。

這個“食屍族”屬印度教的一個分支,他們崇信溼婆,食屍就是他們的宗教儀式。每當族人在火化之前,他們會先取下其頭骨,然後將其骨灰塗抹在全身。

他們非常崇拜死者的力量,取下的頭骨通常用來盛水喝。“食屍族”認為溼婆創造了一切,他們會將恆河上漂浮的死屍打撈上來,先肢解屍體,然後生吃。

為了能與神靈近距離溝通,他們通常用酒精麻痺自己。儘管他們有宗教信教,但他們並不是素食主義者,沒有特別的禁忌,除食屍外他們還愛穿死者衣服。

“食屍族”通常以神秘示人,很少有人接觸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就在五年前,意大利的一名攝影師通過一組照片,向世人首次展示了這個神秘的“食屍族”。

這群“食屍族”生活在印度北部瓦拉納西的恆河附近,此地也是印度教的聖地,是一個非常有人氣的小城市。這名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了“食屍族”的日常。

這群食屍族只吃死屍,是印度苦行僧中的一支。瓦拉納西恆河中漂浮的死屍有時就是他們的食物,吃死屍的情況不是經常有,只是偶爾的一些飲食行為。

據統計,印度恆河上每年漂浮有數千具屍體。這些浮屍大多是聖人、孕婦、小孩、生水痘死的人等,依照宗教的規定,這些人在死後都要扔進恆河中。

還有一部分浮屍是窮困家庭的死者,家中無力支付足夠的火葬費用,只能簡單焚燒後扔進恆河。恆河中源源不斷的浮屍,為這群食屍族提供無限的食物源。

恆河上飄著的那些沒有燒盡的屍體,有些已經高度膨脹腐爛。那些食屍族人經常出沒於河中,四處打撈腐爛的屍體,帶回後先將其肢解,然後會分著生吃。

從照片可以看出,這群苦行僧妝容非常奇特,他們會用骨灰塗抹全身,或者用白色的未知粉末塗身,導致面部和身體呈灰白色,看上去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除了獨特面容外,他們還喜歡穿死者的衣服。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苦行僧經常坐在死屍身上打坐或者冥想,甚至有些苦行僧還會將死屍當做床來睡。

據攝影師介紹,食屍族人崇尚無限接近死亡,他們相信這樣做能得到神的啟示。他們會藉助毒和酒精來麻痺自己,體驗死亡的感覺,目的就是來淨化靈魂。

食屍族人喜歡光著身子,幾乎常年不剪髮,除了馬肉其它無所顧忌。除了在恆河中打撈屍體,他們還會去火化場收集屍體。這就是印度北部神秘的食屍族。

吃死屍,喝恆河水的食屍族,他們的壽命到底如何?有人覺得,這群食屍族可能壽命會很短,原因是他們經常以腐爛的屍體為食,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沒有資料顯示印度食屍族存在壽命短的現象,相反,他們與其他喝恆河水的印度人壽命相差無幾,甚至還不乏有一些高齡人士,這使不少人感到非常奇怪。

恆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也是印度人日常飲用水源。看似骯髒不堪的恆河水,卻有著超強自淨能力,這一獨特的功能曾引得各國環保專門到印度考察。

隨著印度工業化的進行,恆河近些年也出現汙染嚴重的現象。但印度人似乎並沒有為此煩惱,他們依然飲用恆河水,並沒有因此出現平均壽命下降的情況。

據統計,印度人的平均壽命已達到60歲以上,有些數據說是68歲。這些食屍族中的個別人還出現七八十歲的高齡,他們並沒有因為食用死屍而影響到壽命。

食屍族作為苦行僧的一種,有著超強的身體素質,免疫力自然不會太低,再說死屍冰不是經常吃,恆河水中的溶解氧和有益微生物可能使得浮屍細菌很少。

因此,印度的食屍族與其他印度人的壽命相差無異。


野史也是史


食屍族應該只是印度苦行僧的一種。

2014年,愛爾蘭37歲的攝影師梅森在印度北部恆河流域發現了一個“食屍族”。

據說,這個族群堅信死者擁有神秘力量,所以他們會從恆河中撈出屍體,撈出的屍體一是為了食用,二是用骨灰塗抹身體,還將頭骨作為杯子喝水,將死屍作為睡床等。

而印度食屍族,很可能只是印度苦行僧,一般管這種苦行僧叫做食屍僧。

受印度教影響,在印度,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將自己的身體視為罪孽的載體,之後不斷進行自我折磨(美其名曰“苦修”),希望能以此進入天堂,並且得到神的關照。

苦行僧的主要任務是冥想修行,他們也經常作出許多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例如,苦行僧最常見的苦修方式就是絕食,連續好幾天不吃東西;有的苦行僧躺在荊棘之中,有的堅持一個姿勢好幾十年,有的赤腳行走在燒紅的木炭上,有的光著身子躺在佈滿釘子的木板上,有的還吃排洩物等等。



一小部分苦行僧還可能吃屍體,將骨灰塗抹在身體上,將死屍作為臥床等等,而這一部分苦行僧可能就是所謂的印度食屍族。

畢竟,印度苦行僧看起來都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一邊走路一邊還吟誦著古經文。

在印度,苦行僧的數量大概有四五百萬,不過食用屍體的苦行僧還是比較少見的。


再來說說他們的平均壽命吧。根據世衛組織公佈的《2019年世界衛生統計》的數據,印度的人均壽命是68.3歲(中國是76.1歲;俄羅斯的人均壽命是70.31歲,其中女性平均壽命76.3歲,男性平均壽命64.7歲)。

印度的人均壽命在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125位,而印度的人均壽命之所以比中俄等國家低,一是印度的衛生情況差,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露天廁所,二是受宗教影響而經常喝被汙染過的恆河水,還有就是相當一部分印度人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而印度苦行僧喜歡自我折磨,比尋常的印度人更不注意衛生,甚至還吃死屍和吃排洩物等,因此,印度苦行僧(食屍族)的平均壽命應該也是低於印度的人均壽命的,也就是說,苦行僧的平均壽命在68.3歲以下。


金兔歷史


幾年前,我曾去過印度恆河邊的聖城瓦拉納西。在那裡的恆河岸邊,遍佈著苦行僧。他們以苦為樂,但並不吃屍體。雖然,苦行僧的生活清苦,不過,有些人的壽命可達8-90歲。



印度教是相信生命輪迴的。印度教徒認為,受苦的人,必須經過多次的生死輪迴,才可以修成正果。那些過著風餐露宿、破衣爛衫、朝不保夕生活的苦行僧,都是虔誠的印度教徒。


他們為了早一點成功脫離苦難,就選擇了今生多受一些苦,以期縮短整個輪迴的過程。 據初步統計,在印度全境,苦行僧的群體龐大,大約有500萬人左右。在聖城瓦拉納西,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為什麼這個看上去邋邋遢遢的小城瓦拉納西,會成為聖城呢?因為這裡是印度教的主神溼婆神創建的。相傳在6000年前,印度人民生活貧苦。此時,溼婆神就來到了瓦拉納西,並且,引來喜馬拉雅山上的清澈的雪水,滋潤了這一大片乾渴的土地。


溼婆神具有多重形象,這些形象也各具不同的象徵。他既是毀滅之神,也是創造之神。對於印度教徒來說,他既是生殖的象徵,同時,也是死亡的象徵。比如,由溼婆神轉化而成的神柱林加姆,就寓意著男性的陽根。穿梭於瓦拉納西的陋巷,到處都可以看到溼婆神的神柱林加姆。



生生死死是無法逃避的。大批的印度教徒覺得,在瓦拉納西死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可以早日託生。所以,在瓦拉納西恆河邊的祭祀現場的不遠處(僅僅相隔幾百米吧),就是焚屍的地方。這一邊在為生者祈福;同時,另一邊在為死者超度。


祭祀儀式一般在晚上進行,由婆羅門出身的祭司主持。儀式莊重典雅,現場的幾萬名信眾齊聲唱起印度教的經典,場面震撼。我是在船上觀看的,上船的以外國遊客為主,因為需要100元人民幣的船票。


在白天,我也去過焚屍場,那附近堆滿了用於焚燒屍體的木頭。焚屍的工作,是由一批專門的職業焚屍人乾的(據說不屬於高種姓),焚屍現場24小時連軸轉,煙火繚繞。有些印度教徒為了行善,還為死去的窮人捐獻燒屍體的木頭。


一般來說,死者家屬也在現場,男士剃光頭。我上前問了他們,焚屍的過程,大約需4-6個小時。然後,骨灰與木灰等混合在一起,再摻雜一些花瓣,一起撒入恆河。



因為太多的生生死死都發生在聖城瓦拉納西,所以,一度清甜可口的瓦拉納西一段的恆河水,現在的汙染已經很嚴重了。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重視。不過,由於人口眾多,加上信仰虔誠,所以,對於恆河流域的水治理來說,任重而道遠。



聖城瓦拉納西附近,就有一處著名的佛教聖地鹿野苑。相傳,佛祖釋迦摩尼在此修成正果。佛教是由印度教分化而來的,佛教也有苦行的傳統。比如,遼寧大悲寺的女尼,現在還延續著苦行的功課。


可見,所謂“食屍族”的說法,是外界對印度教苦行僧的誤解和汙名化。因為,那些“骯髒”的怪人的心靈,是無比“純潔”的。


俚言雜談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人們常常談論亞馬孫雨林和非洲大草原上以及印尼某些島嶼上的食人族,結果科學家進入這些地方考察後,發現所謂的食人族僅僅是傳說,他們並不吃人,或者說他們曾經吃過人,現在早已經不吃了;


但在印度北部,有這麼一個不大的種族,真的吃人!不過他們不是吃活人,而是人的屍體,被稱之為食屍族。

這個族群被稱為Aghoricannibals。是印度教支派之一,雖然是印度教派,他們不同別的印度教吃素食,他們吃的是人的屍體,這就讓他們被別的印度教派所排斥。


識別食屍族很容易:

首先,食屍族臉上和身體其他部位抹成白色,這可不是白色顏料,而是死人的骨灰!

其次,他們喜歡坐路邊或者樹下,河邊冥想,這一點類似於印度教的苦行僧。

第三,他們穿的很少,甚至裸體。


在食屍族的教義裡,屍體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

食屍族從河裡撈起人的屍體,吃人肉,用頭蓋骨做成杯子,甚至將多餘的屍體做床鋪。他們認為這種行為可以獲得神的指引和精神的啟示。


食屍族認為,人的肉體是短暫的,遲早會凋零,就不必在生活上有所禁忌,所以也不難理解他們敢去做食屍。

由於別其他印度教派所排斥,食屍族都遠離繁華都市,通常離印度人水葬地點比較近,便於取得屍體。


印度的瓦納納西就是著名的恆河火葬和水葬地點,還有著名的恆河祭祀儀式,確實可以見到很多臉上塗抹白灰的教徒(更多的食屍族應該在其他河裡旁邊修行,畢竟瓦納納西火葬的比較多),可能他們就是真正的食屍族吧。


食屍族會不會因為食屍,而染病?或者影響壽命?

大家都知道,印度人的體質經過千百年的演化,對當地環境已經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相信食屍族不會跟我們想象的那樣,因為食屍而得病而亡,如果真這樣的話,食屍族早滅絕了!

之所以能生存到現在,食屍族的壽命應該不短,至少比印度平均壽命68歲不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