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红楼梦》里,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读行记


红楼梦里秦可卿的身份始终是个谜。

从她的出身来看,作为养生堂抱出来的孤儿,有无数的可能性。从她逆袭嫁入贾府这个豪门的情况来看,更像是一个灰姑娘。从她房间的摆设来看,又像是一个跟皇家有关系的女人。从她和贾珍的暧昧关系来看,这一切似乎都有破绽。那么秦可卿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贾元春封妃之后,贾赦做了2个奇怪的举动,暴露出秦卿的真实身份。

第一个举动,跟随贾政进宫

贾元春封妃,贾府事先没有得到半点风声。贾政过生日的时候,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突然带人到贾府来传旨。原文如下:

那夏守忠也并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赦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贾府阖家上下不知是福是祸,都惶恐不安,不断派人探听消息,直到最后得知贾元春受封才放心。在这个过程中,贾赦做了一个奇怪举动:夏守忠明明说的是宣贾政一人入宫,但原文却写贾赦等急忙更衣入朝。皇家的圣旨上没有点贾赦,他为何要急忙前往呢?

第二个举动,跟随贾政到东宫谢恩

当赖大气喘吁吁地向贾母汇报情况时,最后是这样说的,“……后来老爷出来,亦是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很多人以为,到东宫谢思的是贾政,其实不然,赖大所说的老爷应该包括贾赦、贾政二人。他们为何要往东宫去呢?自然是因为东宫之主在贾元春的封妃之路上,发挥了作用,所以要去谢恩。

贾元春是贾政的女儿,与贾赦关系不大,到东宫谢恩他应该没有资格。

两次在没有明确自己可以前往的情况下,贾赦为何会有这两个奇怪的举动呢?

问题出在他的身份上。贾赦和贾政兄弟两人,贾赦为哥,贾政为弟,贾赦身为贾母长子,承袭了一等将军之职爵位。虽然荣国府在内部由贾政具体掌管,但是对外贾赦则是荣国府的代表。秦可卿死后,北静王亲自路祭,得到消息后,贾珍急命送殡队伍前面驻扎,同贾赦贾政三人迎上前去,以国礼相见。后来北静王见过宝玉之后,贾赦牵头带贾珍等人请北静王回舆,北静王执意不肯,最终还是贾赦发号施令,让手下掩乐停音将殡过完后,才请北静王回舆。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凡是对外交往,都是贾赦牵头。

但是贾赦陪同贾政进宫,事先并不知贾元春封妃之事,他之所以前往,其实还有另外原因,有一个神秘的人在贾府里不明不白的死去了。而这个人身份特殊,她的死让贾府上下担惊受怕。所以,表面上贾赦跟随贾政进宫是礼节,其实更多的是应该是去主动领罪。

这个让贾赦害怕的死人是秦可卿,她的死确实是不明不白。首先是她死后,一个丫鬟撞柱而死,一个丫鬟甘当义女,两个贴身侍侯的丫鬟行为举止不同寻常。其次是贾珍悲痛欲绝,要倾尽所有大办丧事,甚至越格使用了老亲王未用的棺木。尔后是宁国府上下得知秦可卿死后,皆为纳罕。还有贾宝玉闻讯后吐了一口血,尤氏一病不起,贾母没有出面送殡等等,这一切都说明秦可卿之死有问题。

秦可卿是秦业从养生堂抱出来的,后来嫁入了贾府,成为贾母眼中重生媳妇第一得意之人。她的特殊之处在于,房间内的摆设尽显奢华,处处一种皇家气派。临死之前,梦中向王熙凤透露贾元春即要封妃的秘密。这两点都说明她应该是来自于皇宫,对皇宫内的各种信息掌握的一清二楚。所以,无论她是病死还是因其它原因而死,贾府都难逃其咎。因而,夏太监宣旨后,贾府上下惊慌不定,虽然圣旨内没有让贾赦前去,他也忙着跟进了皇宫。他们前往,其实根本不敢相信是贾元春有好事,而是去向皇宫主人解释秦可卿死亡之事,入宫之前他想的应该是领罪的。有好事,贾赦代表贾府,同样遇到了坏事,无论是贾府里哪一个人做的,贾赦都难以独善其身。

但是世事如棋局局新,就在贾赦以为大祸临头,主动到皇宫内请罪时,皇宫却突然提拔重用的入宫多年的贾元春。秦可卿之事一笔勾销,贾府重新被摆上重要位置,开始有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贾府在没落的过程中,也开启了回光返照之路。

从这个情况中可以看出,秦可卿虽然与皇宫有关联,但已是不受待见的皇家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刘心武老师所推论的她是废太子之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


小涵读书


秦可卿有非常大的可能就是秦业亲生的孩子。

其实小说有好几处令人疑惑的地方,分析这些内容,屏山观点:秦可卿有非常大的可能就是秦业亲生的孩子。

《红楼梦》一开篇,介绍到秦业,他就是一个近七旬的老人了,秦业长什么样,小说没有写,但他的亲生儿子秦钟,可是一个花样美少年。秦钟漂亮到让贾宝玉都自惭形秽了,小说里有多处都能证明,秦钟是一个比贾宝玉长得还要好的少年。能生出这样的儿子,可以断定,秦业年轻时是个大帅哥。

第一、细想秦家很有意思,生个儿子,比男主人公贾宝玉还漂亮。抱养个女儿,兼具女主角林黛玉、薛宝钗两种美于一身。这也太巧合了吧,跑到养生堂去抱养一个弃婴,就这么巧,长成了顶级美女?这是第一个疑问。

第二,秦业年近五旬,膝下荒凉,感觉很可能生不出孩子了,怕绝后才会去养生堂抱养孩子,为的是延续香火,那为啥要抱养一儿一女呢?抱养两个儿子不是更保险吗,事实上的确抱养来的儿子夭折了,古人养女儿,养来养去不过最后都是嫁人,还要费一副嫁妆,大概率会是赔本的买卖,这也是历来女婴受歧视甚至被大量溺死的重要原因。秦业抱养一个女婴不大符合那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第三,如果秦可卿是秦业亲生的孩子呢?比如说私生女。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不忍流落在外,就说是从养生堂抱养的。屏山以为这种可能性极大,首先是容貌的证据,秦家人颜值高,抱养的女婴颜值超高却是极小概率的事,但秦业这个大帅哥生出一个私生女,颜值超高才是大概率的事。

还有,秦业这么一个挺小的角色,也并没有给他什么具体情节的描写,干嘛要给他起名叫秦业(情孽)呢?可见他是有孽情的,否则没理由无缘无故给人家起这么个名字。“孽情”出了结果,无非就是秦可卿。

第四、就是秦可卿对老父秦业,弟弟秦钟有着很深的感情和责任,秦钟附学贾族学堂都是小事。大家应该记得秦业对秦钟能在贾家上学很珍惜,恭恭敬敬的带着儿子去拜师贾代儒,可是为了二十四两银子的贽见礼,是费了一番功夫东拼西凑出来的,可见秦家的拮据。

奇怪的是秦钟临死,一是牵挂智能儿,还有就是放不下秦业留下的几千两银子。这前后也就一年多的时间,秦家从请不起先生拿二十几两银子都困难,一下就发财了,冒出来几千两银子。只能有一个解释,这个钱是贾珍给的,秦可卿死了,但贾珍算是把秦业的养老问题和秦钟的成长问题包了。贾珍这么做,当然是为了秦可卿,证明秦可卿放不下老父弱弟。

如果是血浓于水的骨肉至亲,这种安排相当合情理。因此,有理由判断,秦可卿就是秦业孽情的结果,是秦业的亲生女儿。


屏山品红楼


一直以来,秦可卿身份成为红楼梦里最大的未解之谜,甚至很多红学家都认同一个观点,即秦可卿大有来头,绝非平民之女那么简单,更不可能只是秦业从养生堂抱出的一个孤女。

受此影响,我虽对秦可卿身世同样存疑,但也基本赞同秦可卿出身不简单,大头来头的观点,但最近重读红楼,仔细回味秦可卿死亡前后发生的事情,又有了新的疑问和想法。

最大的疑问就是,如果秦可卿真的大有来头,甚至其身份高过贾府,为何最后又下嫁贾府子孙,甚至与公公贾珍有染?如果秦可卿身世真的不简单,贾珍又哪来的胆子敢如此对待她?她死的如此蹊跷,贾府为何没有被问责?

目今我们认为秦可卿身世不简单,主要的论据即是秦可卿死后非同一般的奢华葬礼,棺材用的是墙木,王公贵族都来吊唁路祭,甚至宫里掌宫太监都亲自来上祭。

这些情况看上去都导向了一件事:秦可卿身份不简单。不然,她一个贾府的重孙媳,如何在死后能够享此哀荣?我们知道,就连宁府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贾敬死了,丧礼都没这么隆重。

但我们从原文之中,看不到任何关于秦可卿身世高贵的情节,关于她的身世,原文中倒是有两处文字,明确交代了。

第一处在第八回的回末,由秦钟入贾府私塾读书一事,引出秦可卿身世。原文是这么说的: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这段话里明确交代了秦可卿身世,他是秦业早年从养生堂抱出来的女孩,养大后与贾府结亲,嫁给了贾蓉为妻。

很多人读到这里,会有两个疑问。一,秦可卿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为什么会把她送到养生堂?是养不起,还是重男轻女,又或者是家里犯了事?这个都没说,存疑。二,秦可卿既然是从养生堂抱出来的,如果她出身低微,怎么可能嫁到贾府?

正是因这两个疑问,不少人认为,秦可卿一定出身高贵,不然怎么可能最后嫁给贾蓉?但我们也要明白一件事,我们作为读者是上帝视角,如果从贾府之人来看,未必知道秦可卿不是秦业亲生女,而是养生堂抱出来的。

如果贾府之人都认为秦可卿是秦业亲生女,那么一个营缮司郎中之女,嫁给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国公府子孙,也算门当户对。

脂砚斋对秦可卿出身,有一段批语:出明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如此写出可儿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又批:写可儿出身自养生堂,是褒中贬。后死封龙禁尉,是贬中褒。灵巧一至于此。

这段批语里,并没有透露秦可卿不可告人的身世,只是认为曹公不明写秦可卿出身,是眼中心中自有褒贬善恶之意。那么脂批所谓的“褒中贬”与“贬中褒”什么意思呢?

其出身养生堂是褒中贬,我以为这是脂砚斋忖度的曹公因秦可卿之淫,有意贬低其出身;其死后哀荣,为贬中褒,乃是因有魂托凤姐交代后事,“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有赦免原谅之意。

第二处是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回。我们知道,警幻仙子受了宁荣二府魂灵之托,要警宝玉痴顽,让他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因此最后把自己的妹妹可卿许配给了他。

这个乳名兼美,字可卿者,其实正是秦可卿的另一重身份,也是她的真实身份,所以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时,说的是“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即她阳寿已尽,在人间的情劫已历完,是回去警幻处销号的时候了。

秦可卿之所以能够托梦王熙凤,且交代和预言了许多后来发生的事情,正是因为她的真实身份是警幻仙子之妹,能够未卜先知,这也是脂批透露的曹公为何删除“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的主要原因。

宝玉在与王熙凤一起去看病中的秦可卿时,发生了一件事,原文是这么说的:

宝玉正眼瞅着那《海棠春睡图》并那秦太虚写的“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的对联,不觉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来。正自出神,听得秦氏说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

也就是说,宝玉无形中,已经把梦境和现实中的可卿合二为一了,到了听闻秦可卿之死,于是宝玉“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这都说明,现实中的秦可卿,即是警幻之妹可卿,而警幻之妹才是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前世),一如绛珠仙草是黛玉的真实身份(前世)一样。

仔细回想一下,曹公和脂批中,并没有明确透露秦可卿高贵身世的文字,关于秦可卿身世不简单的很多论断,都是红学研究出来的结果,或者说是我们根据原文的许多不寻常之处推断出来的结论。

过去,我认为秦可卿死亡的盛大葬礼,跟她的出身有很大关系,读了金瓶梅中的李瓶儿之死,我不这么认为了,我以为曹公极力渲染秦可卿之死,除了她与贾珍不可告人的秘密,更重要的是,曹公要借此写出贾府之末世的繁华。

秦可卿是宁国府重孙媳,是贾蓉之妻,贾蓉是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之子,贾珍是进士贾敬之子,贾敬是贾代化之子,贾代化是宁国公贾演之子。

单凭宁国公这一支,到贾珍手里,还是一个三品官,且此时贾敬尚在,贾家的架子还没有倒,宁公又是长兄,秦可卿死后享受到王公贵族亲来祭奠,看的也许不是她的身份,而是宁国府赫赫扬扬已近百年的偌大豪门勋贵天下望族的家世。

因此,关于秦可卿的身份,也许我们都想多了,她真实的身份,并非什么皇室,而是警幻仙子之妹,下世为造劫,仅此而已。如果她跟皇室牵扯上什么关系,红楼一书想也很难流传至今了。


少读红楼


秦可卿有三个身份,一个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一个是秦业的养女;一个是某位已经死掉的大人物的女儿。

1.因为秦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她下凡的目的就是祸乱贾府。贾府已历百年,运数已尽,必须灭亡。怎样才能加快贾府的灭亡呢?只有淫乱,秦可卿带着淫乱贾府的使命来到人间。

润杨曾经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红楼梦》里的秦可卿就是苏妲己》苏妲己是女娲派下凡祸乱殷纣王的朝纲的,秦可卿也一样,她是来淫乱贾府的,她的判词和曲子里就有“情既相逢必主淫”,“造衅开端实在宁”等句子。

秦可卿集中了宝钗和黛玉两个人的优点,是红楼第一美人。她养小叔子,和公公扒灰,这是她的使命。

她领着宝玉到太虚幻境也是她的工作之一。

秦可卿祸乱贾家任务完成后,她不忍心贾家的人最后无依无靠,居无定所,因此托梦给王熙凤,希望她做好贾府败落后的准备,扩大学堂规模,在祖坟旁边多买土地,多建房屋,为日后留余地。

2.书里明确写明她是秦业的养女,因与贾府有些瓜葛嫁给了贾蓉为妻。

3.神秘的身世,秦可卿与贾府有什么瓜葛呢?

凭介秦业营缮郎的小官,而且家里又穷,秦钟上学的束脩都是借的,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和贾府长房长孙结亲的,唯一的解释就是秦可卿的生身父母和贾府有瓜葛。

秦可卿的生身父母一定是大人物,因为特殊原因双双死亡,女儿和儿子被送进养生堂,秦业因为无儿无女,收养了这对孩子,后来男孩死了,只剩下女孩可卿。

贾府与大人物家曾经有交情,贾府的贾敬进士出身,又袭了爵位,仕途一片光明,为何突然修道去了,其原因就是贾敬也受到了大人物的牵连,贾敬主动辞官保全了贾家。

风波过后,贾家找到了秦可卿,因此娶她当了贾蓉的媳妇。

在贾府,家庭背景弱的邢夫人和尤氏都不被重视,只有背景乏善可陈的秦可卿,人人敬重喜爱,这说明秦可卿真正的家庭背景觉不简单。

秦可卿一定是某位大人物的女儿。


润杨阆苑


很多人研究贾家的兴衰,忽略贾家对皇帝的真实态度,从个人身上找原因,结果就出来了秦可卿的身份问题。秦可卿身份介绍的很清楚,原本不需要过度解读。但因为贾家的骄狂自大,僭越无礼,投射到秦可卿的身上,也把清清白白的秦可卿变得浊气冲天。只能说考证是门学问,还好我们不考证!

秦可卿的来历一清二楚: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秦可卿的来历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为何能嫁给贾蓉为妻!秦业一个营缮郎,很低级的官员。营缮郎是一个虚拟的官职。营缮司却有其位。属于明清两代下属的一个部门,设郎中,员外郎,和主事等职,主管皇家宫殿陵寝修造,虽隶属于工部却相对地位特殊。其中营缮郎中为正五品官员,正五品在封建官员中已经属于越过龙门的一员,等于打开了升迁的大门。俸禄也很高,但可惜秦业并不是,他只是小小办事员。因为郎明确是低级官员,这与秦家贫穷相对应。

地位低的秦业为何会与贾家攀上关系?细读前文会发现,贾政是工部员外郎,而当年贾政老爹死前老皇帝给了贾政恩科,让他入部学习,也极可能是工部。这样老师傅秦业就可能带着新徒弟贾政一起学习。虽然书中并没有二人相交的细节,可同部为官,要说不相识不可能。显然作者略笔了。

营缮郎虽然官职不大。可作为主管皇家园林宫殿陵寝制造部门,他们工程利润可是极大的。关于贾家的收入来源只说了乌进孝一块,显然并不全是如此。会不会有一块和承包工部营缮司工程有关?这就极需要秦业这个人物了。毕竟哪怕贾政是工部员外郎,插手比较独立的营缮司也麻烦,还容易落人家口实。有秦业在内照顾,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贾家后来越来越没钱,也正是秦业死后就开始了。荣国府盖大观园好说,宁国府呢?

我一点不奇怪贾蓉会娶秦可卿。为利也好,为人也好,秦可卿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小门小户的女儿嫁进豪门的生活并不如意。尤氏就说秦可卿“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是明显的小户女子的拘谨,真要有背景,绝不是如此光景。

秦可卿身上还有两点值得说,一个是卧房陈设,一个是棺材板(葬礼规格)。大多数人觉得秦可卿身份不一般,就是从这上面来的。什么武则天的镜子,赵飞燕的盘子,杨贵妃的木瓜。我想说这些并不奇怪,秦可卿和贾蓉结婚没两年,新媳妇的房间有宁国府的好东西并不奇怪。这些不是为了突出她的身份,反倒是突出了很多人不注意的问题,僭越!

贾家自视功高,骄狂自大。生活中有很多僭越的细节。如果参考荣禧堂的布置,就会觉得秦可卿的房间一点不奇怪。

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甲戌侧批:蜼,音垒。周器也。】一边是玻璃海(上台下皿)。【甲戌侧批:海(上台下皿),音海。盛酒之大器也。】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

荣禧堂的陈设,墨龙,商鼎,周蜼这样的规格已经超出官员家庭的陈设规格,直逼皇家了。这就表明秦可卿房中的陈设不奇怪,而且那种描写也可能只是艺术渲染衬托华丽而已,算不得白描实写!

贾家僭越到了秦可卿的葬礼就更加嚣张。首先,棺材板是亲王级别的。这是为了秦可卿的身份高么?秦可卿身份再高,贾家也不敢使用才对,贾政就劝过:恐非常人可使用!这表明秦可卿不配用。可贾珍不听,坚持使用。显然根本没把这事的后果放在心上。老子就用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只有这样的心理的人才会铤而走险!这不是胆大包天是什么?首罪宁果然没错。

其次,贾家重孙媳妇的葬礼,竟然四王八公都出席。这是秦可卿身份高么?并不是。这是这一伙开国功臣在向新东家皇帝叫板。你看我们这些人多团结!这难道不是僭越?我曾写过贾家被猪队友坑的文,就写到为人臣子不懂得低调做人,张扬跋扈,僭越违法换了哪一个皇帝也饶不了!皇帝真的会在意一个所谓的公主么?雍正皇帝继位后对胤礽和他的儿子都不错,会因为所谓到死都没名字的公主迁怒贾家么?还贾元春告密。我看贾元春脑袋被门挤了才敢拿自己的家族开玩笑!

别说贾家收养了一个公主不敢死后大肆张扬,就算收养了一个皇子死了他们也不敢大肆张扬!作为臣子,如履薄冰,行规蹈矩才是本分!贾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用这样规格的葬礼,不是因为葬礼的人身份多高贵,只是因为贾家没把皇帝放眼里!真放眼里,祖宗死了也不敢用亲王的棺材板!不放在眼里,死个蟑螂都可能办个葬礼收点礼!

开个玩笑,秦可卿的身份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贾家!他们一直受到老皇帝的优待,结果换了新皇帝,人家要培养自己的新势力,必然会损害老势力的利益。贾家这些老人嚣张惯了,根本不把新皇帝放眼里!甚至因为受到不公待遇像焦大一样跳脚骂娘,以为皇帝不敢拿他们四王八公怎么样!结果秦可卿葬礼一完事,皇帝就出手了。直接一个贵妃砸贾家头上。你不狂么?我就让你再狂点。果然,贾家再一次疯狂了,不听皇帝的定期进宫省亲旨意,却听太上皇的盖省亲别墅,迎接贵妃省亲旨意(十六回自己看)!真应了那句若要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贾家做到了,也就灭亡了!

这些背后的事都隐藏在表面诸如秦可卿的出身,卧房,葬礼后面,不思考,只揪着表面做文章,特别没意义。只要思考一下就知道秦可卿葬礼最大的问题特别明显,就是她无论什么身份贾家都不应该,也不能,不敢那么僭越嚣张!贾家偏要这么干,就与秦可卿的身份无关(一个丢到养生堂的孩子有什么值得说的,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何况鸡就是鸡),而是贾家觉得有恃无恐!对皇帝有恃无恐,还不是自取灭亡!就这些!

由于资料太少,秦业与贾家的关系属于臆测,但其实并无关紧要,贾家的态度才是关键。有不同见解欢迎大家交流。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小说中秦可卿出身并不高。工部小官秦业因为妻子死得早,自己五十岁无儿无女,所以去养生堂抱养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后来死掉了,而女儿则是后来秦可卿。

再来看一下秦可卿的婆家宁国府是个什么情况。宁国府可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先祖都是开国功臣,身份地位那是相当的尊贵。

可以说二者的家境差距是非常大的,而秦可卿在贾府却是非常受尊重的。加上她又死得很早,所以对其身份一直有很多说法。

第一,秦可卿是某神秘皇家人物宠信的优伶。

这种说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1.从秦可卿卧室摆设来推断,是和优伶的住所比较类似。

2.《好事终》也暗示了秦可卿的优伶身份。

3.养生堂的出身也是对秦可卿优伶身份的掩盖,毕竟古代优伶是有辱家门的。

4.秦可卿地位高,而且死后排场很大,规格之高,无与伦比。

加上秦可卿和自己的丈夫贾蓉只是名义上的,并不算是真正的夫妻。所以秦可卿是有可能是某皇家人物宠信的优伶,以孙媳妇的身份住进贾府来掩人耳目。

第二、秦可卿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或者某个重要人物,关系贾府兴衰。

古代非常讲究门当户对,秦可卿能够如此受贾府上上下下的重视,必然与她尊贵身份有关。因为贾府中是讲究身份地位的,并不是说因为秦可卿优秀,才会有这样的待遇。贾府上上下下那么多女子,多少为人处世,才貌俱佳之人,为何会是秦可卿?

特别是秦可卿向王熙凤托梦,贾府虽然现在烜赫一时,但是还是有树倒猢狲散的一天,应该早点给自己留条后路,以免后悔莫及。可想而知,秦可卿出身并非普通,只有经历家族大起大落的人才能够看得更远,更有见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秦可卿被某大师消费得太多,完全偏离了作品本身。也怪读者太浮躁,懒得自己读书,就凭着影视剧、手机平台上得来的一点零碎信息,自以为知道了红楼梦,于是对某大师从纸缝里抄下来、经过拼拼贴贴、改头换面的结论,居然信之不疑。

秦氏是个小官吏的养女。本人生得漂亮、有气质,颇有女人味,所以对年幼的宝玉,起到性暗示的作用。说她是公主?那我可以演绎十几二十个公主来,就在《红楼梦》一部书中。

秦氏当然不是公主。别的不说,只说她死后托梦。本来按中国传统文化,死人是有超能力的。就像生前被老婆欺负到死的武大郎,死后也能向武松报信:“兄弟,我死得好苦!”而普通人在祭祀祖先时,少不了一句:“求先人保佑儿孙”如何如何,请问哪个活人有“保佑”儿孙的能力?还不是死后赋予的?

当然,死人的超能力,与生前多少有点关系。秦氏给王熙凤的托梦,也的确有高瞻远瞩的水平。但是细数托梦的内容,你会觉得她是公主?

托梦的内容,无非是一件预报、两件嘱托。预报元春封妃省亲之喜,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嘱托王熙凤“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

除了明说的,还隐含了很多信息,比如“有了罪”“凡物皆可入官”之类,我们先不分析,只说两件嘱托。两件嘱托很简单,就是买房置地上保险,以供“祭祀”“家塾”费用。

说到这里,还没看出问题来吗?祭祀是谁考虑的问题?是皇室成员吗?是政治斗争失败的“废太子”会考虑的问题吗?是公主考虑的问题吗?废太子也好,废王爷也好,公主也好,跟皇帝都是同一个祖宗,难道皇帝会因为兄弟离心,不给他爸爸他爷爷上供?废太子想东山再起,想儿女安宁,想过去未来,想千想万,唯独祖先祭祀一件事不用想、也轮不着他想吧?怎么废太子的公主会把祭祀当一件大事来说?

秦氏当然不是公主。祭祀与家塾,应该是她的切身之痛。从她的高贵气质可以看出,她在年幼的时候,是经过了一段奢华的生活的。但是从她父亲秦业年近七十、还在官场奔波、家里又贫寒到没钱供弟弟读书这些细节来看,秦家显然是败落了。秦氏虽已出嫁,但父亲“东拼西凑”了二十四两银子供弟弟秦钟上学,未免就没有找到秦氏头上来。而在结识宝玉之前,秦业已经想到通过贾珍,把儿子秦钟送到贾家家塾里读书,也足见平时对女儿的婆家诸多借助。

秦氏是亲眼目睹了秦家由盛而衰,体会到衰败之后祭祀读书的艰难,才会对现在还败迹未显的贾家,提出“多置田庄房舍地亩”的忠告。这是一个聪明女子由己及人的痛苦领悟,却与什么公主身份拉不上关系。不仅拉不上关系,反而能够证明,秦氏绝不是皇族出身。

知道了秦氏的出身,知道了秦家的盛衰(主要是衰落),也就不难理解秦氏为何会被公公贾珍“潜规则”了:一个娘家衰败、事事有求于贾府的儿媳,一个花容月貌、风情万种的少妇,遇到贾珍这“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的“滥 淫”之人,她如何能逃脱虎口?


栖鸿看红楼


通观红楼,从出场到离场,写可卿回目并不多,书者可谓浓墨重彩,荣至极,哀至极,美至极。褒之极,贬之极。所以解读秦可卿,是解读红楼梦全书的试金石。

秦可卿的出身,书中廖廖数语交代清楚。育婴堂孤儿,被极穷的小官秦业抱养,因与贾府往来颇多,嫁与贾蓉为妻。根基浅薄,出身草莽,养父也一样。无可书,直述即可。富贵在其嫁入贾家之前,是没影的事。贾家出身低微,是不写之写。所谓破鼓配破锣,无所谓谁瞧不上谁。

贾家起家位列八公有其二,荣至极。这身份的代表就是贾母。可卿被贾母引为最得意之人,可见可卿在贾府荣至极。得意者,引以为荣。声名明褒,权财实贬。可卿功业冠盖贾府,荣宁二公心托之,老祖宗心许之。这功业于贾府可谓了得。可卿死,宝玉口喷鲜血,不干系重大,不至于此。王熙凤年少持家,熟于此道,必是受了高人的指点栽培,遍观贾府,再没有第二人,唯有可卿。

焦大之骂,是贬之极。脂批是书者用史笔,真有其事。可卿以女眷侍奉过两代主人,通于小叔子。这就是焦大道出的史实。

红楼梦一字多不得,一字少不得,所见极是。


粪坑里的舞者


秦可卿真实身份刘心武说是费太子胤礽的女儿。

我对此说法一直感觉缺乏说服力。书中明面上说是秦业在育孕堂抱养的弃婴。育孕堂是什么,就是现在的孤儿院。如果说真是宫廷斗争的结果,难道就一定得把小公主送到孤儿院去吗。即使送到那,难道斗争的胜利者就不再追究。想想那是官办的孤儿院啊,随便收养孤儿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来龙去脉的档案记录什么的。所以放在孤儿院不一定安全。因此刘心武的说法还是值得进一步探疑。

其次《红楼梦》的成书确切在什么年代,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因此也就很难说服宫廷斗争一说。

再次假如说就是公主,一个非常贫穷普通的秦业怎么能收养的起,即使能收养,她的主人以及相关的人难道就能允许。以秦业的身份地位,无论怎么说都不是最佳人选。更何况秦业也还是一个做官的,如果说收养一个失败者的遗骨,在政治上要担多大的风险,以秦业胆小怕事的为人,无论如何也是没有这样的担当的,至少他会考虑丢饭碗或者丢生命的危险。


牧羊人81083291牧羊人


可卿本应是风月中人,那么为什么她的卧房奢华到皇族宫室的地步?作者暗写接驾四次,那么,贾家私下给皇帝献个秦淮美女也是可能的。但其瘦马身份绝不会让其入主宫闱。贾家藏其于内府掩其身份,贾蓉却不敢入其卧房。而贾珍垂涎其美色,与可卿日久生情便传出不伦闲话。可卿有孕后一定会堕胎,恐惧的贾珍极力掩饰其病因。而可卿的身体受损,又恐惧惊忧致其陨命。贾珍厚葬可卿应该是想对皇帝表忠心而欲盖弥章。而可卿虽死,其身份仍是皇帝的女人。王公路祭应是知其身份而为,目的是告诉皇帝这不是什么密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