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泉陽原來在地圖上叫做泉眼河子。那裡水質優良,有天然礦泉水。“撫松新城”決定建在泉陽的主要原因是當時撫松人普遍患有大骨節病,懷疑是水質不好造成的,要選擇一個水質好的地方建新城,經過討論和專家建議,一致認為泉陽水質最好,具有優質的礦泉水資源,所以把建縣地點選在了那裡。

《泉陽建縣那幾年》


泉陽,因水聞名的一座小鎮,興盛於林業發展時期,是撫松開發較晚的鄉鎮。民國初年,泉陽區域有部分參戶散居,開荒栽參,日偽並屯時遷走。1952年,縣林業局在此設立森林經營所,才慢慢形成居民點。地名由來是因地處泉陽河畔,故稱泉陽。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撫松鎮94歲的老人王岫峰,是從泉陽鎮退休的老幹部,在偽滿洲國時期還當過“公務員”,這位老人眼不花,耳不聾,身體相當健康,說起話來不緊不慢,條理清晰,顯得很儒雅。王岫峰經歷過撫松70餘年的時光變遷,是歷史與時代的見證者。他講述了一段泉陽的塵封往事,在地名更迭與親身經歷過程中,還原了泉陽震撼人心的發展歷程。

歷史洪流中我們都是滄海一粟。歷史有時會跟我們開玩笑,它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甚至是一座城市。

1958年,國家要在松花江上游修建白山電站,高高的大壩蓄水以後,將淹沒整座撫松縣城。縣城要整體搬遷,搬遷之前不再開展新的城市建設。

其實,早在1958年之前白山電站相關設計工作就已經開始了,由蘇聯專家進行指導。中蘇兩國關係緊張後,蘇聯專家全部撤走,並且帶走了設計圖紙,其中就有白山電站。同時不再向我們國家提供貸款,白山電站建設不得不暫時下馬,改為本國技術人員自行支撐。

我們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這項工程?無疑極具挑戰性,很多專家提出來要自己幹。按照先期規劃,1960年後,上級繼續執行撫松縣成為淹沒區的建設方針,這意味著整座縣城將會沉入水底。

既然建設方針沒有變,搬遷工作還要開展。時間不等人,撫松縣決定在泉陽建設“撫松新城”,1964年汛期之前必須完成搬遷。縣委下達死命令,讓所有調入“建縣辦公室”的幹部夜以繼日、全力以赴,開展好這項重點工程。組織部部長陳喬武到處挑選幹部,因為我做過財務工作,基礎很好,把我也選派其中。1960年3月2日,我從總工會調入建縣辦公室,負責財務工作。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泉陽原來在地圖上叫做泉眼河子。那裡水質優良,有天然礦泉水。“撫松新城”決定建在泉陽的主要原因是當時撫松人普遍患有大骨節病,懷疑是水質不好造成的,要選擇一個水質好的地方建新城,經過討論和專家建議,一致認為泉陽水質最好,具有優質的礦泉水資源,所以把建縣地點選在了那裡。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以前,泉陽一帶多是原始森林,人口居住分散,面貌荒涼粗獷。在那段時間,人口才逐漸向泉陽聚集。1962年,成立泉陽鎮政府,配合遷縣工作。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首先在泉陽建立簡易的辦公地點,口號是“發揚革命精神,為新城建設努力奮鬥”。大量幹部集中在一起,都在為搬遷工程緊張工作。

和我們一起工作的還有許多城市規劃專家,建設一座新城必須要有科學的規劃,各類設計圖紙堆起來能有半人高。縣委領導分成各個工作組,帶著各部門負責人開會研究數不清的種種問題,經常工作到下半夜。所有的同志熱情高漲,覺得參與創造撫松新的歷史是無比自豪和光榮的事情。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我是財務人員,與建設人員打交道少,但同樣有這樣的想法。每天清晨,我都遙望著泉陽茫茫林海,似乎看見新城已坐落其中。

然而歷史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1958年以後是“三年困難時期”,各類物資極其匱乏。撫松縣沒有能力在1964汛期之前完成搬遷,建縣工作一度延緩。

那時我們都在經歷著飢餓的折磨,缺衣少穿。不過泉陽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春天採山野菜,冬天搞秋收,能採集到大量山貨。建縣辦公室所有工作人員依靠自己的雙手,千方百計改善生活,雖然吃不飽,也沒有餓著。

就是在那一時期,我認識了撫松的山野菜,像“刺嫩芽”“刺五加”“猴子腿”“牛毛廣”“貓爪子”“婆婆丁”“大葉芹”等名目繁多的山野菜,簡直數不勝數。

春天時我們大量採摘、進行晾曬,一直保存到冬天,依靠這些普通而又珍貴的山野菜勉強度過了艱難時期。

直到如今,我對這些山野菜都充滿了感情,一種感恩的情懷融在其中。

形勢不斷髮生變化,白山電站建設一推再推,建設圖紙一改再改,攔江大壩高度隨之降低。1973年,上級正式通知:白山電站大壩高度下降20米,撫松縣城不在淹沒區,不需要搬遷了,要求建縣工程“下馬”。

建縣辦公室宣佈解散後,幹部們除調走以外,很多就地安置,進入泉陽鎮人民政府,我從此留在泉陽鎮人民政府工作。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這是歷史與撫松縣開的一個苦澀玩笑。整整15年,撫松縣城沒有開展過城市建設,城市面貌極為落後。還是那句話,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人與社會都要經歷考驗,我們必須學會尊重歷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新的歷史機遇出現,群眾普遍要求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到了1985年,各項建設條件成熟,縣委帶領全縣人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

我們到達泉陽進行開發建設,第一件事就是砍伐森林,將大批大批森林伐倒。在最原始的森林地帶,最細的紅松也有一抱多粗,有的“憨大楊”樹四五個人抱不過來。山裡野生動物極多,經常看到黑熊、野豬成群出沒,從樹林間奔跑時有七八十隻,震得地面直響,嚇得我們不敢靠前。最常見的是野雞,走入林間二三十米,樹叢中便會飛起一隻,常會嚇人一跳。還有各種各樣我不認識的鳥兒,每天清晨嘰嘰喳喳歡叫,悅耳動聽。最有趣的是有時狍子會從山上跑下來,甚至敢到我們駐地外張望。可以說,那裡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我最害怕蛇,看見後總是躲得遠遠的。碰上天氣不好的夜晚出來工作,聽森林在風中呼嘯,令人心生敬畏。

那時泉陽人口很少,偶爾在山溝裡遇到一戶人家,或遇到一位獵人,都覺得異常親切。

每晚,大家從伐木場回來,在駐地裡研究規劃圖紙。同事之間說說笑笑,關係融洽,沒有任何隔膜,都暢想著今後這裡建設起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那真是一段難忘的年輕時光。

一年冬天剛剛落雪時,幾位同事說領我去抓蛤蟆,我不禁有一點忐忑。少年時代我在瀋陽度過,沒有見過蛤蟆,儘管也曾在偽滿洲國時期的松江村當過“公務員”,但農村生活時間很短,此後一直居住在縣城裡,從來沒有抓過蛤蟆,更沒有吃過。但是出於好奇,就跟著他們一起去了。

雪雖然落了,雖然並沒有進入寒冬時節,但是泉陽屬於高寒山區,所以下雪比較早。走在山林中厚厚的鋪滿了白雪的落葉上,“嘎吱嘎吱”作響。松鼠、灰狗子、花狸鼠仍沒有冬眠,忙著收藏最後一批果實,仰頭便望見它們在枝頭驚恐地盯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

我們帶了兩條麻袋,拖著一個小爬犁。由於沒有車輛,運送東西要靠小爬犁。同事告訴我,這個時節蛤蟆會“跳塘”,聚集在一起準備冬眠,很好抓。

我們一直走到森林外圍一條小河邊,河面還沒有上凍,冒著白氣。我們沿河走到泉眼處,泉眼周邊結了薄薄一層冰,水花還在翻滾。泉眼旁邊有一棵大倒樹,有經驗的同事說倒木下面就是蛤蟆窩。兩個人撐起麻袋,另外兩個同事穿上水靴子,進到泉眼裡,伸手在倒木下掏,結果一掏一大把,全是大個的蛤蟆。一會兒功夫兩個麻袋全裝滿了,簡直跟撿一樣。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蛤蟆,驚訝得半天合不上嘴,原本天氣寒冷,卻也不覺得冷了,一邊大聲叫嚷一邊抓。

麻袋裡再也裝不進去蛤蟆了。我們開始往回走,拖著兩個沉甸甸的大麻袋,費盡周折總算回到駐地。當晚用土豆燉了整整一大鍋蛤蟆,二十多個人猛吃一頓也沒有吃完。剩下的蛤蟆放在水缸裡養著,等想吃時再做。

那一晚,我過足了癮。當時我們國家經濟基礎薄弱,能吃上這麼好的東西,大家格外珍惜。老同志告訴我:“年輕人,蛤蟆油最有營養,曾經作為貢品送到北京去,吃了能強身健體。”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蛤蟆油的功效,好奇心油然而生。後來,跟著同事多次去抓過蛤蟆,把蛤蟆油取出晾乾,每天泡一塊吃。讓我驚奇的情況出現了,不久真實地感受到了蛤蟆油的功效:兩年後,“三九”天去撿柴不用戴帽子,也不覺得凍耳朵,從來不感冒,身體素質越來越好。我養成了吃蛤蟆油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

我們建縣辦公室成員當中有許多打獵高手,但是工作緊張沒有時間去打獵。為了解決大家飲食匱乏問題,領導從村裡請了幾位獵人打狍子、野豬等野獸改善伙食。這些獵人技術高超,看到野獸不用瞄準一抬槍就可以打倒,從此我們常能吃到些獸肉。

歷史撫松 | 94歲老人講述“泉陽建縣那幾年”

這些獵人和我們住在一起,駐地沒有電,晚上要點火油燈。在微弱的燈光下,聽他們講打獵經歷和那些千百年來流傳在深山老林裡的故事,特別神秘刺激。

我最願意聽的還是東北抗日聯軍在這一帶打日本侵略者的戰事,渾身熱血沸騰。泉陽是一片英雄戰鬥過的土地,有很多抗聯戰士犧牲在深山密林中。

這些獵人也是掙“工分”的,他們善良勇敢,憨厚的神情一直留在我腦海裡。其中一個姓劉的獵手讓我印象深刻,他的獵槍是一杆“老土炮”,打野雞時等這些飛禽飛起五六十米遠了,才把槍口抬起來,“砰”一聲鐵砂子打出去,至少會有三隻野雞同時落下來。我從他那裡瞭解了一些“老土炮”槍擊發的原理,原來裡面的鐵砂子呈扇面向外擴散,等到野雞都飛起即將離群時才打,收穫自然會大一些,實在了不起。

如今,回憶起泉陽的那段時光,彷彿就在眼前。



文稿整理:王永新

撫松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