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小麥是單子葉禾本科植物,是我國的重要口糧之一,它的產業發展直接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

小麥紋枯病,又稱為小麥尖眼點病,是小麥生產上一種危害嚴重的土傳真菌病害,幾乎遍及世界各溫帶小麥種植區。近年來,由於氣候變暖 、化肥特別是氮肥施用量的提高,以及小麥播期提前播種量加大等原因,小麥紋枯病的發生呈現逐年加重的趨勢,嚴重威脅著小麥的高產穩產。

目前在我國近20個省(市)和地區都有小麥紋枯病的發生,尤其在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河北、陝西、貴州、湖北以及四川等省的小麥種植區發病比較普遍,已經成為黃淮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的小麥病害,並且逐漸出現向北蔓延。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圖1 紋枯病發生的主要區域

小麥紋枯病菌以菌核和菌絲在病殘體上或在土壤中越夏和越冬,成為初侵染的主要菌源。被侵染後,會破壞小麥的莖杆等部位的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導致莖壁失水壞死,阻礙了營養物質和水分的運輸,導致枯孕穗和枯白穗,一般會導致小麥減產10%-40%,甚至顆粒無收,嚴重影響小麥的品質與產量。

眼下小麥正處於返青拔節期,正是紋枯病田間防治的最佳適期今天從小麥紋枯病的病原及其特徵、侵染流行規律、發病症狀以及最佳防治措施這4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農民田間防治紋枯病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小麥紋枯病的病原及其特徵

引起小麥紋枯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有性態為禾穀角擔菌,擔子菌亞門角擔菌屬;無性態 為禾穀絲核菌和立枯絲核菌。

1、形態特徵

菌絲多分枝,分枝處呈直角或銳角,分枝基部稍繳縮,分枝附近有一隔膜;在小麥生長的中後期,即小麥成熟之前,大量白色菌絲體常於病部纏繞成密聚的菌核。禾穀絲核菌的菌絲一般較細,呈白色至灰白色,多分隔,每個細胞內含有2個核,生長速度較慢;立枯絲核菌的菌絲一般較粗,呈灰白色至淡褐色,每個細胞內含有3-23個核,常為4-8個核,生長速度較快。

菌核初為白色,後逐漸變為淺黃色至褐色,呈球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粗糙,上面著生有4 個擔子梗(圖2);擔孢子為單細胞,呈橢圓形,基部稍尖,無色。另外,禾穀絲核菌的菌核較小,立枯絲核菌的菌核較大。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圖2 小麥紋枯病擔子梗

2、生物學特性

禾穀絲核菌在25℃培養時,菌落初為無色,2-3天后產生白色絮狀氣生菌絲,8-10天后菌絲集結成菌核。菌絲無色,不產生無性孢子,生長溫限5-30 ℃, 適溫為 20-25 ℃,溫度達 30℃時,生長明顯受抑制,32.5℃時生長停滯。菌核初亦無色,之後逐漸變為黃白色,最終變成褐色,菌核較小。

立枯絲核菌菌核在26-32℃和相對溼度95%以上時,經10-12小時即可萌發產生菌絲。菌絲體生長溫度為7-40℃,適溫為26-32℃,生長適宜pH 值為5.4-7.3,相對溼度高於85%時菌絲才能侵入寄主。

二、侵染流行規律

1、侵染源

小麥紋枯病菌在生長過程中不產生孢子,小麥紋枯病病原菌以菌核或菌絲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病株殘體上越夏和越冬,併成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未經腐熟的帶有病殘體和病土的有機肥亦可傳播該病。

2、侵染循環過程

小麥播種萌發時,幼苗地下部分的幼根、幼芽即可被病原菌侵染和危害(圖3)。在整個小麥生長季節中,隨著氣溫的變化,病害的發生和發展也跟著變化,發病高峰主要在苗期和拔節孕穗期。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圖3 小麥紋枯病侵染循環

苗期:小麥植株在3葉期前後始見病斑,但病株率低,一般在 10 %以下。但對於播種早的田塊,由土壤內的病菌侵害麥苗,致使麥苗3葉期發病。病菌於整個冬前分櫱期在植株葉鞘上危害,病株率為 20%-30%,嚴重時病株率可達50%左右,導致小麥分櫱少、苗瘦弱,個別嚴重的田塊還可造成死苗,此時為較明顯的侵染高峰。隨著越冬期氣溫降低,病菌停止生長;

小麥返青期:小麥返青後氣溫逐漸回升,病菌活力增強,病情開始緩慢發展,這時也是防治病害的最佳時期。

拔節孕穗期:隨著氣溫繼續升高及病菌數量不斷積累,至小麥拔節孕穗時,病害的普遍率和嚴重度均迅速增加,病害發生最為嚴重植株莖稈變脆,輸導組織及機械組織失去功能,出現死苗。

抽穗期:小麥抽穗後,莖稈組織堅韌,氣溫過高,菌絲生長受阻,病害發展減緩,

病株率和病指等均基本穩定,病情不再向前發展。重病植株也顯示病症,田間出現枯孕穗和枯白穗,隨後,病株上產生白色至褐色不規則菌核,並最終落入土壤越夏。

2、影響因素

小麥紋枯病的發生和流行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氣候因素、栽培耕作條件以及小麥品種抗病性等。有研究表明,秋冬降雨量為小麥紋枯病冬前發生期的最重要影響因素,而次年拔節旺發期主要受溫度的影響,其次是降雨量以及雨日,溼潤溫暖的環境比較利於小麥紋枯病發病。

此外,冬小麥播種過早、過密,冬前麥苗生長過旺,以及春季有低溫寒潮、脫肥或灌水過多的麥田,發病會比較嚴重。而秋冬溫暖, 次年春季多雨潮溼的天氣,麥田土壤偏酸性,也會導致小麥紋枯病發生。 不同類型的土壤對小麥紋枯病發病程度也有影響,發病程度由重到輕依次為:砂土、粘土、鹽鹼沙壤。

三、發病症狀

小麥紋枯病主要發生在小麥的葉鞘及莖稈上。小麥出苗後,根莖、葉鞘即可受害,根部也可被侵染。

1、苗期

小麥發芽後受病菌侵染,芽鞘變褐,爛芽枯死;或待小麥苗3葉期後,基部葉鞘被侵染,出現橢圓形褐色病斑(圖4)有壞死線,葉片失水枯死,嚴重的病苗甚至無法抽出新葉而猝倒、死亡(圖5)。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圖4-5 小麥紋枯病苗期症狀

2、根部

受害幼苗根系遭受破壞,根部呈褐色幹腐。重病苗逐漸死亡,輕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分矮小,葉片小而挺直,呈暗灰藍色。

3、葉鞘

發病初期, 首先在小麥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產生淡黃色小斑點,之後發展成為典型的黃褐色梭形或眼點狀病斑。隨著病部的逐漸擴大,病斑顏色也逐漸變深,並向內側發展,延及莖稈,直至病株基部,導致莖節腐爛。

小麥生長中期至後期,葉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連結,形成雲紋狀花紋,中間呈淡黃褐色,周圍有較明顯的棕褐色環圈。病斑可沿葉鞘向植株上部擴展,直至旗葉。

4、莖稈

小麥苗拔節時,麥株間空氣溼度較大,葉鞘上的病斑向內側擴展,深及莖稈,有明顯的雲紋狀斑紋 ( 圖6),同時蔓延至節間,引起莖壁失水壞死,導致爛莖。此時,由於主莖和分櫱常不能抽穗,小麥無法得到必要的養分和水分,最後造成枯孕穗或枯白穗 (圖7)。發病後期,在病株中部或中下部的葉鞘上,病斑表面產生白色黴狀物,並糾集成團,顏色由淡黃色至黃褐色逐漸變深,最後形成許多散生的、圓形或近圓形的褐色小顆粒狀物,即菌核,大小為1-2毫米。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圖6-7 小麥紋枯病莖稈、麥穗症狀

注意:與小麥黃斑葉枯病的區別

小麥紋枯病(圖8)和小麥黃斑葉枯病(圖9)是小麥上的常見病害,均會造成小麥的枯葉,導致小麥收穫時產量的減少和品質的降低。但後者主要表現在葉片上,莖稈沒有云紋,且莖節不腐爛。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圖8-9 小麥紋枯病和黃斑葉枯病症狀對比

四、防治技術

小麥紋枯病菌是一種較頑固的土壤習居菌,以菌核和菌絲在病殘體上或在土壤中越夏和越冬,成為初侵染的主要菌源。目前對於紋枯病的防治,種植抗(耐)病品種 、適期播種 、控制播量、清除田間雜草和殘留秸稈 、適量施用氮肥 、注重磷、鉀肥配合施用以及合理的耕作制度均是有效的農業防治措施。

由於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種,生物防治技術在生產應用中幾乎是空白當前化學藥劑防治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手段。

化學防治主要有藥劑拌種和噴藥防治兩種方式。

1、藥劑拌種

單劑拌種: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效以5%的適樂丹1:500、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1:1500拌種效果較好,且持效期長;

混劑拌種:10.4%吡蟲啉·烯唑醇懸浮種衣劑,在防治紋枯病和枯白穗方面,種衣劑在藥種比為1:50時防效分別為77%-87%和79%,且具有較好的防治蚜蟲效果,防效達到86%;45%烯肟菌胺·苯醚甲環唑·噻蟲嗪懸浮種衣劑藥種比為1-2:250,推薦劑量為400-800/100kg種子,防治效果好,且對小麥揚花末期蚜蟲的防效仍然能夠達到90%,說明其對蚜蟲有較長的持效期;

2、噴藥防治

小麥拔節期藥劑噴霧建議選擇含有三唑類的殺菌劑進行防治,也可以選擇含有三唑類(三唑酮、己唑醇、戊唑醇、氟硅唑、丙環唑、苯醚甲環唑等)復配甲氧基丙烯酸酯的殺菌劑(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防治,噻唑酰胺類殺菌劑噻呋酰胺也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拌種+噴藥(最佳防治方法)

田間防治小麥紋枯病的最佳施藥時間在分櫱期和返青期,播種期藥劑拌種和拔節期、孕穗期田間噴霧相結合的防治效果最好。

綜合各藥劑在小麥不同生育階段的防效,藥劑拌種+拔節期噴霧+孕穗期噴霧的藥劑防治策略總體控病效果最好,增產效果明顯;其次是藥劑拌種+拔節期噴霧。

在實際生產中,小麥田間可能會出現多種病害,甚至同時發生,因此在防治重點病害的同時,應該對其他病害也進行防控。

小麥紋枯病致減產10%-40%,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注意以下4點

總結

小麥紋枯病嚴重影響小麥的品質和產量。目前我國主栽小麥品種還沒有對小麥紋枯病完全免疫的品種,抗病育種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在生產上主要利用化學藥劑防治小麥紋枯病,在此提出2點建議。

(1)一定要抓住最佳的施藥防治時間,也就是返青期-分櫱期,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爆發,提高防效,而且能夠降低防治成本。

(2) 注意不同化學試劑之間的復配,避免長期使用單一種類藥劑,容易導致病菌產生抗藥性。

眼下正值防治適期,建議農民可以選擇有三唑類殺菌劑復配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或選擇噻唑酰胺類殺菌劑如噻呋酰胺,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此外,生物防治是環保且有效的防治手段,目前已經已篩選出的對小麥紋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以及具有較強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如枯草芽孢桿菌菌株BS05,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效果達到63%,且能夠促進小麥生長,應該儘快開發生產,並大力推廣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