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靠錢生錢、用錢賺錢?是時候揭穿這句謊言了

相信大家都聽過 這樣一句話:用錢賺錢、靠錢生錢是最高效的獲利手段

。這在當代無數夢想致富的人心中可謂是至理名言。於是各種各樣的投資機構成功的利用了這種心理,把這句名言還演繹出了很多增強版本,諸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樣極具煽動力的口號,確實讓人們對於錢的獲利能力深信不疑。

然而,錢真有那麼大能耐嗎?錢真的能讓你高枕無憂的躺在那裡贏利嗎?未必如此。

實際上,如果錢有那麼大威力,可以不斷生財的話,為什麼那麼多有錢人猶如熱鍋上螞蟻一樣發愁自己手裡的錢在貶值?為什麼十年前那些一夜暴富的“煤老闆”們如今很多都落魄如初?為什麼當年聞名全國的溫州商人如今是萬馬齊喑,他們當年手裡的財富跑哪裡去了?他們的錢究竟給他們“生出”了多少財富呢?這裡來討論一下。


靠錢生錢、用錢賺錢?是時候揭穿這句謊言了


無可否認,在很長時間的歷史長河中,錢確實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商業資源,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傳統的商業社會中,沒有錢很多事情都無法做,反過來說,只要有了錢,經商就成功一半了。因此那個時代如果想從商,首先要問的一句話就是:“有本錢嗎?”,事實上,只要有了本錢,似乎做什麼生意基本都能贏利,只是多少的問題。

一個案例足可以說明錢的重要性:北宋年間,連續三年豐收,國庫充裕。有大臣給皇帝諫言,請求皇帝能夠讓利於民。由於每年春季青黃不接的時候,農民播種時需要購置種子等物資,需要向政府貸款,再於收穫時節歸還貸款。而貸款是有利息的,大臣的建議就是把農民貸款時候利息降低一些。最後經皇帝批准,把當年農民貸款的利息降低到20%,而農民們非常高興,紛紛感謝皇帝的恩德。

大家想想看,20%的利息還是皇恩浩蕩的結果,那麼平日的利息會是多少呢?大家腦洞大開推測一下。

再看今天這個時代,錢再想獲得同樣的利息,那幾乎就是天方夜譚了。

顯然,錢作為一種經濟資源,其作用其實是在逐漸降低的。相對於商業社會中的各種驅動要素,錢從傳統社會商業社會的最重要因素逐步在減弱者它的作用。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簡單的講,是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經濟特質所導致的。

傳統社會,屬於典型的短缺經濟時代。人們幾千年來幾乎一直在和溫飽問題做鬥爭,物資短缺是那個時代的典型特徵。國家重視農業,大量的人口和社會力量的幾乎都投身於農業領域。從事農業的人口眾多,大家的階層都幾乎相同。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不僅農民,就連地主家裡也未必有多少餘糧。大家的境況基本相同,也沒多少金錢。“重農抑商”的意識形態根深蒂固。

同時,社會融資渠道非常單一,農民們的貸款幾乎都得指望政府,民間借貸等金融機構也都不健全。在這樣的背景下,錢成為最重要的商業資源。短缺經濟時代的商業競爭遠不像今天這麼激烈,因此只要有了本錢,經商時只要不犯低級錯誤,那麼一般都會有所收穫。

因此,靠錢生錢的說法也就深入人心了。


靠錢生錢、用錢賺錢?是時候揭穿這句謊言了


然而到了今天,時代發生了鉅變,這句話就值得仔細考量了。

和傳統社會相比,今天進入到了經濟過剩時代。溫飽問題早已被解決,而各種物資幾乎全部過程,傳統社會的商業形態在今天遇到了極大的挑戰。人們發現,很多商業活動,無論你投資多少,都未必能有良好的收效。這和傳統短缺社會截然不同。同時,一個項目能否做好,似乎資金的作用越來越不明顯,而是和技術創新、模式創新關係密切,這些要素又和人密切相關,空有資金卻使不上勁。

大家觀察一下近些年成長起來的新興產業,最寶貴的要素都不是資金,而是思想、是人才。比如馬雲基於阿里的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其實是馬雲和他的商業模式,就算再多的資金,也催生不出第二個阿里來。

不得不承認,在今天這個時代,如果僅僅是有了資金,再想靠資金獲取鉅額財富,那樣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

早些年的溫州商人,手裡聚集了大量的資金無處投資,最後不得不用這些資金去投資煤礦、投資房產。然而,這些投資最後無一例外都是失敗的,要麼遇到某些因素血本無歸、要麼被凍結,總之溫商近些年的資本投資行為大多是失敗的樣板。

還有10多年前成就的一大批“煤老闆”們,當時他們的財富神話震驚了多少國人的視聽。然而,這些年,他們手中的財富卻大量縮水,很多人都落得貧困潦倒。那麼試問一下,他們手裡的大筆資金為啥沒幫助到他們呢?說明他們僅依賴資本的投資大多數都是失敗的。

2013年,恆大大手筆斥資4800億高調進入農業領域,打造赫赫有名的“水、奶、油”產業,結果在五年後該項目以27億元轉賣後離場。如此慘痛的事實,進一步說明在當代商業社會,靠資金致勝的商業模式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

瞭解到這樣的背景,對於今天的創業者就具有了一定的啟發作用。

不少朋友自覺得手裡有幾十萬、幾百萬,就試圖想用這些資金去做個項目。注意,是因為他有了資金才去做項目,而不是他對這個項目多麼有信心。身邊類似這樣的創業案例比比皆是,不過大多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

直到失敗後,還依然沒有弄明白失敗的原因,容易把失敗歸罪於“實體經濟下滑”、“互聯網的衝擊”等表面現象,其實,其內在的原因是和商業社會的變遷以及資金的效力弱化息息相關的。

明白了這一切,就應該正視今天資金的作用,當然也就明白了:“錢,已經不是萬能的了”。明白了這些,也就知道未來的創業又該是怎樣的一種狀態了。離開了錢,也能創業,這個美好的時代已經來到了我們面前,這對今天這個時代的人們,不得不說是一個難得的福音!


靠錢生錢、用錢賺錢?是時候揭穿這句謊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