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北京通州名小吃,俗稱通州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北京通州名小吃,俗稱通州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你問通州三寶是什麼,他們準會說:“大順齋糖火燒、小樓燒鯰魚、萬通醬豆腐。

1、大順齋糖火燒

大順齋的糖火燒創始於明崇禎十年(1637年),創始人劉剛是回族人,乳名大順。當年他沿京杭大運河前往北京尋找發財機會,當他下船到通州,發現這個地方太好了,舟車輻輳冠蓋交馳,糧山貨海遊人如織,決定在此落戶。也許是水土不服,來通州不久,全家人腹瀉鬧肚子。這劉大順還真有辦法,他將自帶的麻醬紅糖和在一起,自做糖火燒,用於溫肚止瀉。製作時添點兒桂花之類的作料,烤製出來的糖火燒又香又甜。他吃了以後,肚子也好了,糖火燒就這樣誕生了。糖火燒不僅味道甜美,而且容易保存,營養價值高,聚集了南來北往客人的通州很快接納了劉大順和他的糖火燒。於是,他在回民聚集的南大街找了一個地方,開了鋪子,鋪子得有個名號啊,他想到了自己的乳名,就叫大順齋吧。

北京通州名小吃,俗稱通州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小樓燒鯰魚

先說小樓飯店吧。小樓飯店原名為“義和軒羊肉館”。其創始人是回族人李振鈞、李振榮、李振富、李振宗四兄弟。“義和軒”北面是高大的慶安樓,比義和軒氣派多了。慶安樓是多年的老字號,人們習慣稱其為南樓,義和軒較之南樓自然小得多了,所以人們就稱義和軒為“小樓”。小樓飯店通常說法是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但是,李潤昌先生有不同的說法,他過去多年擔任小樓飯店負責人,曾提起小樓飯店是二次開張。早年飯店創始人之一——李振榮的父輩就曾在此經營餃子兼賣茶水。陳乃文先生說得就更遠了,其祖傳的“軍糧經紀密符扇”上就有小樓的符號,這一下子就回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前了。即使按通常說法,小樓飯店距今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北京通州名小吃,俗稱通州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萬通醬豆腐(仙源腐乳)

說到萬通醬豆腐,當然離不開萬通醬園。1918年,祖居通州的回族人馬兆豐在當時通州最繁華的閘橋77號創辦了萬通醬園。創辦萬通醬園之前,馬先生在閘橋北面已開設萬通商店,經營幹貨雜品,稱北萬通;萬通醬園開業以後,人們稱其為南萬通,具體位置在南大街北口、回民衚衕西口處。

萬通醬豆腐成為通州老百姓日常飲食必備品之一,人們不禁要問,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萬通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根據所掌握的資料,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製作精益求精,產品質量有保證。同大順齋的糖火燒、小樓燒鯰魚一樣,萬通醬豆腐的製作極為考究。第二,良好的管理經營團隊。萬通號的創始人馬兆豐不僅是通州城有名的富商,而且好交朋友,他先後聘請幾個大掌櫃,並與他們年終三七分成,是“東三夥七”,這種比例的分成在古今中外的企業都很少見吧。第三,重視營銷。萬通醬園善於經營社會關係,萬通曾為馮玉祥駐通州的第七旅送鹹菜和調料,有了這個大主顧,不發財都難啊。

隨著北運河斷航,20世紀40年代後,萬通醬豆腐的原料供應成了問題,加上局勢動盪,萬通醬園的境況大不如前。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公私合營、組建“通縣釀造廠”,後又改名通州釀造廠。2000年根據發展需要,改名為“北京仙源食品釀造有限公司”。

萬通醬園成為老通州人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好在那醬豆腐還在,只不過改名為“仙源腐乳”了。據老通州人說,仙源腐乳還有當年的味道。

北京通州名小吃,俗稱通州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