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人放假心不放假:讓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還需這三步走

和閨蜜說起孩子寫寒假作業,張琳看了看正在埋頭寫作業的兒子,想起了去年寒假的事情。

去年寒假放假以後,張琳的兒子就徹底放飛了自我。

整天不是跟著爺爺奶奶出門,就是跟樓上樓下的小孩子出去玩,到了飯點都要打開窗戶大聲喊半天才捨得回家吃飯。

人放假心不放假:讓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還需這三步走

這導致放假許久了,張琳都沒看到自己兒子寫過一次作業。

而張琳也不止一次提醒兒子要寫作業,但是兒子都當耳邊風,壓根沒聽進去。

張琳看著兒子玩的開心,心裡也做了打算。

直到臨開學那幾天,張琳才告訴兒子,你還有三天就要開學報名了,你的作業寫完了嗎?

看著兒子欲哭無淚的表情,張琳也不多說,看著兒子對著一堆作業一邊寫一邊哭,她也不罵兒子,只問他寫不寫得完。

那麼多作業,三天肯定是寫不完的,哪怕在開學前一天晚上,張琳兒子自己努力寫到半夜2點,離寫完作業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第二天帶著兒子去報名,張琳私下裡和老師說了這個事情,兩人打配合把兒子教育了一頓後,開學那段時間張琳兒子都在乖乖補寒假作業。

人放假心不放假:讓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還需這三步走

張琳看著今年老實寫作業的兒子,知道自己去年那種不管不顧的辦法還是有了效果,但是有的家長會覺得這種方法是不是太狠了?

那麼該如何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從容把假期作業完成呢?

1. 和孩子一起制定寒假計劃

父母定製的規矩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硬性的規定,只能不情不願的去執行完成。

所以想要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做一件事情,那就讓孩子有參與感,讓孩子和父母一起來制定一個專屬的寒假計劃。

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寒假這段時間每天那個時間段是用來寫作業的,寫完的作業交給爸爸媽媽檢查,寫的好就有什麼獎勵,寫的不好有什麼懲罰。

獎勵和懲罰都由父母和家長一起來商量決定,孩子有了參與感,就會更加願意執行。

而且也可以把孩子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想要還沒得到的東西作為認真完成作業的最終獎勵。

以此來鼓勵孩子,同時也可以以此來作為懲罰,告訴孩子做的不好獎勵就會取消。

人放假心不放假:讓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還需這三步走

2. 在平時生活中就養成孩子的好習慣

對於寒假會不會好好寫作業這個問題,在孩子平時上學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

有好習慣的孩子,回到家會寫完成作業,再去做別的事情。

而沒有好習慣的孩子,會一邊寫一邊玩,或者先玩再寫,甚至有的直接忘記寫作業只想玩。

因此養成孩子寫作業良好習慣,離不開家長的督促。

在孩子一開始上學的時候,放學回到家,家長就應該督促孩子拿出作業開始寫作業,不懂就問,這樣日復一日的養成,就會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習慣。

孩子的教育問題並不是孩子上學以後全部都由老師來負責,家長依舊需要擔任一個引導和培養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會輕鬆很多。

3. 讓孩子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孩子在上學的最初都是沒有概念的,他們大多不懂為什麼要去學校,而有的家長也不會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應該去學校。

所以應該讓孩子知道,去學校學習的知識對他有什麼用處?

人放假心不放假:讓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還需這三步走

這個可以針對孩子的愛好來擴散,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就可以告訴孩子好好讀書以後就可以看懂更多動畫片,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而且如果好好學習,自己也可以畫出那麼好看的動畫人物。

也可以告訴孩子,好好學習可以成為有用的人,可以自己賺錢買喜歡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玩,做一個有用的人。

很多定義對於孩子來說是模糊的,比如“有用的人”是什麼樣的人,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和孩子的理解能力來為孩子做解答和定義,讓孩子懂得學習不只是承受寫作業背課文的痛苦,學習是積累和進步。

讓孩子慢慢懂得在學習裡尋找一些意義和樂趣,孩子會更願意去努力。

家長和孩子制定一些小目標,完成目標可以獲得獎勵,可以成為督促孩子的一種有效方法。

那麼對於如何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從容把假期作業完成,你還有什麼好方法?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