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有個段子,說的是一個人收到了一張七塊面額的錢,後來有人告訴他這張是一張假錢(因為沒有七塊面額)。那人知道後很懊惱,就想把它給花出去,後來有一次買了一個東西花了一塊錢,人家找給他兩個三塊錢的,他還很高興,最後又有人告訴他找回的錢也是假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人民幣沒有三塊的面額……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這個段子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人民幣確實沒有七塊和三塊的面額,當然現在是沒有的。只有1塊、5塊、10塊,其實新中國成立之後有一個時期,真實存在過三塊面額的人民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見識見識三塊錢的人民幣。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三元人民幣指的是第二套人民幣中有一款十分罕見的人民幣,它是我國唯一一張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紙幣。發行時間是1955年3月1日,於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並進行回收,存世量極少。紙幣整體顏色為淡綠色,長16釐米,寬7.2釐米,比流通的1元人民幣稍微大一些,正面的兩端各有繁體三元字樣,下面標著“1953年”,正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中間是永新縣龍源口大捷橋圖景,石橋周圍的花邊為深綠色,中間的底紋為黃色,紙幣的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三元”字樣。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建國初期,1949年到1955年嚴重通貨膨脹,主要原因是在1949年之前整個國家已經連續很多年通貨膨脹了。大家看民國時期的各種材料,包括看《三毛流浪記》《烏鴉與麻雀》等電影,發現人們都在大秤上稱錢,扛著那麼多錢去買袋米,錢比米還重,那麼多年通貨膨脹產生了慣性,導致了我們發行了人民幣以後,一直沒有剎住通貨膨脹的車。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緊接著爆發朝鮮戰爭,戰爭需要大量的錢來支持,所以產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到1955年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一萬塊錢買原來人民幣一塊錢的東西,漲了一萬倍。新版人民幣的發行刻不容緩,所以新版人民幣是一塊錢換一萬塊錢,原來一千塊錢看場電影,就變成了一毛錢。新版人民幣發行之後是最穩定的紙幣,20世紀六七十年代沒有發生通貨膨脹,一直到80年代才開始逐漸漲工資,到了後來經濟蓬勃發展,貨幣發行量逐步增加。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3元盧布

第二套人民幣之所以採用了“三元”的面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當時蘇聯的盧布常用“三”的面額,有三戈比的硬幣和三盧布的紙幣,當時正是我國向蘇聯方全面學習的時期,所以在這方面也借鑑了盧布的面額體系。第二個原因則是時間緊迫,印鈔廠生產能力有所不足導致的。第二套人民幣起初設計的最大面額鈔票是100元,後來為了預防逃到臺灣的國民黨大批量造假,把最高面額限制在10元(這樣造假的成本和難度也就大大增加了)。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在貨幣總需求量確定的條件下,這就大大增加了印刷的工作量,即使是蘇方大型印鈔廠的生產能力,要想在一年多時間裡完成這樣大批量的生產,也是十分困難的。如果再沒有“三元”的面額,一元、二元紙幣的印刷量就要更加增多,印刷任務就更難以完成了,所以經過與蘇方的技術性商討,我國最終確定了模仿盧布的1、2、3、5、10元的面額劃分。

三塊錢面額的人民幣,不是段子,真的存在過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新中國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困難,好多都是模仿、學習蘇聯。3元面額的人民幣就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出現的,1955年的新版人民幣穩定了很多東西。後來隨著經濟形勢好轉和局勢變化,3元面額的人民幣也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參考:《魚羊野史》、《三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