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消失在公眾視野數十年的女科學家,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國家強大

中國有今日的強大,要感謝那些為人民大眾默默付出,為國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們,上個世紀初到中葉,中國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但是到了7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

近代我國興辦的教育事業培養了一批批在解放後支援國家建設的科學工作者,有很多都是從歐美國家回來的,他們放棄了外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秉承著建設國家的信念毅然決然的回到中國。

消失在公眾視野數十年的女科學家,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國家強大


王承書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位十分優秀的知識女性,她在中國失去蘇聯科學家的支持後,當仁不讓的接過了鈾同位素分離的研究工作,並同時維持中國第一個鈾濃縮氣體分離工廠繼續運行,為我國的原子彈研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王承書1912年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後來他們全家從上海搬遷至北京,王承書從小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只是她身體不太好,總是生病,因此還曾經兩次休學。不過疾病並沒有影響王承書好學的本性和聰明的頭腦,她還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燕京大學。

上大學的時候王承書只有18歲,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對於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來說念上燕京大學都不容易,更別說一個女孩子,而且王承書讀的是物理系,她是當年班級裡13個新生中的唯一一個女孩,王承書這個班畢業率還非常低,4個人畢業就有她一個。

消失在公眾視野數十年的女科學家,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國家強大


王承書以成績第一的名次畢了業,後來繼續在學校深造,研究生畢業後就留校當老師,可是王承書心中的求學夢還沒有滅,但30年代是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那時正趕上日本侵華戰爭,所有人都要為了活命而到處奔走,王承書也不例外。

即便是在外不斷輾轉的歲月裡,王承書依然堅持學業,1939年她遇見了自己的丈夫,丈夫也是個知識分子,從英國留學回來,回國後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她丈夫的名字叫做張文裕。張文裕相當支持王承書的學業,於是在1941年王承書決定去美國深造。

王承書申請了美國巴爾博獎學金基金會的獎學金,其實原本基金會並沒有接受過已婚婦女去美國念博士,但這次卻為了王承書而破例了,可見王承書是有多麼優秀,王承書用三年時間攻下了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消失在公眾視野數十年的女科學家,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國家強大


解放之前,王承書一直在美國的高級研究所裡面從事研究工作,但是一獲知中國國內已經得到解放和新中國成立的消息,王承書已經迫不及待的要飛回祖國,幫助祖國實現現代科學發展的道路。

但是高精尖人才進美國很容易,出美國可沒有那麼容易了。美國人當然不希望自己國家先進的科學知識和技術被外國人帶回自己的國家,那樣他們就無法對高精尖技術形成壟斷了,很多志願回國的中國科學家都被美國扣押過。

王承書當然知道她要回國的敏感性,於是她做了很多準備,在回國之前她悄悄把自己書籍和資料都分批分包寄回祖國,大小包裹總得算起來有300多包。但這依然讓王承書和丈夫一同回國的時候被搜身。

消失在公眾視野數十年的女科學家,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國家強大


幸好王承書把需要的東西都先寄走了,身上什麼都沒帶,美國的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在輪渡上只得悻悻而歸,沒想到一個讓自己待了十年的國家,在人走的時候什麼都不想讓她帶走,但王承書早就想好了,世界的未來在中國,她要成為親手建設中國的第一批人。

1956年回到祖國後的王承書迅速投入到了物理研究工作當中,兩年以後王承書被調到原子能研究所,她到這裡擔任的是熱核聚變研究室副主任。1959年赴蘇聯短暫實習,也是為了研究原子能。

消失在公眾視野數十年的女科學家,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國家強大


從1961年開始,王承書為了更好的進行鈾分離的工作,她不得不從公眾的視野之下消失,因為國家的原子能研究工作是高度機密,王承書在3年後擔任了研發大型擴散機的工程師之職。

在日後的工作當中王承書始終默默無聞卻任勞任怨數十年,沒名沒利還回不了家,她為祖國的物理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甚至捐助了大量書和文具,甚至還把畢生的積蓄都捐給了希望工程,這不僅是一位科學家,還是一位優秀的無產階級教育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