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些技术很牛的基金经理可以自己买股票赚大钱,为什么要替投资者打工?

磨刀霍霍砍柴工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通过定投指数基金可以战胜大部分基金经理!!

笔者是一位价值投资者,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中国大部分基金经理(奉行价值投资除外),都是在迎合中国股民的需求,股市技术分析本身就属于投机的范围,技术分析虽然有精通,但是放眼全球,靠技术分析走到现在的基金经理,投资者一个也没有。

就类似于靠赌博发家,还可以一直赚到钱是不可能的。

基金经理要做的就是赚取投资者的管理费,并不是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股市一定赚到钱。


袁七


想象一下,一个基金经理自己有500万,一年能赚20%,也就是赚100万。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5个亿资产,提成1%,这就是赚500万。

这种情况试问自己炒着玩呢,还是管理资产呢?

基金经理赚的是什么钱,这要区别对待,首先基金经理分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经理赚钱的方式

公募基金经理赚的是资产规模的钱,对于公募基金经理赚的不是业绩的钱,而是基金规模的钱,但是两者不矛盾,基金业绩好了,买的人自然就多,规模自然就更容易涨,管理费自然就赚的多。不过规模过大也会反过来影响基金的业绩,因为规模过大资金量太大管理和调仓的难度都会加大。

一个基金涨势比较好,有个20亿——50亿规模不足为奇,管理费一般在1%——2%之间,就按1%算那么管理费也要在2000万至5000万。当然这些钱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之间要分成,不会都给基金经理。

私募基金经理赚钱方式

很多的私募基金经理都是在公募基金做的比较好之后,出来做私募基金经理的。他们的赚钱方式是与收益挂钩,比如赚取收益的20%,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5亿资产,翻倍了变成10亿,那赚的5亿私募基金经理就可以获得一个亿的奖励。和上面公募基金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差的不少,当然了私募基金经理也有风险,就是基金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可能就没有收入。

从私募基金经理的赚钱模式可以看出,私募基金经理容易为了赚更多的分成而更基金,甚至可能会举杠杆操作,行情 好的时候可能赚的盆满钵满,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可能赔的清盘或者跑路都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早点也给别人管理过基金,收取超额利润。

综上就可以看出基金经理是一个比较暴利的行业,特别是能力很牛的基金经理会被市场热捧。


爱金融的骑士


俺在银行工作三十多年,O7年单位号召买基金,并动员亲友帮忙完成任务,意外收获不小,曾将所有资金都买了基金,后来6100点时卖了买房。看到同事们后来大部分都没赚到钱,也有不少亏得很多,主要是五千点大资金买入,下跌不止。俺迷上了黄金TD后就从未碰过基金,原因是:中国股市是投机市场。普通百姓买基金余钱亏了不心疼可以,股票不碰为好。听不听由你,可当是费话。


用户4502237990797


我从来不认为国内的基金经理有多牛,牛批的有,很少,大部分也就那样,三十来岁,涉世不深,没打过工没创过业,社会冷暖一概不知。除了跟带头大哥混,报团取暖,啥也不会。熊市的时候一地鸡毛,把盘子操崩的多的是。

牛批的都是大哥级别的,有人脉懂套路,玩的是内幕交易,利益共享。

就像国外的大师,没有二三十年投资阅历你能出的来?没有惨败的教训能看透资本的本性?

所以那些带小散发财的基金小经理,别扯了。

要知道基金经理的光鲜是投资者给的,没有募集到的几百亿他能光鲜?

基金经理的牛批也是投资者给的,没有大把的投资人的资金他能牛批?跑出去上市公司会理他?

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净值缩水要清盘,业绩排名落后搞不到钱。

有些所谓带你们一起炒,不过是需要更多的力量而已,大家一起上,比如基金买了某个股票。他当然希望喊上更多的钱跟他一起抬价啊。

你以为他是雷锋?其实他心里慌的一匹!



元婴九品


基金经理表面的牛叉,并不是基金经理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个团队和公司的共同努力,基金经理只不过一个代言人,一个标签而已。

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公司,成立千合资本,其旗下的基金表现可谓差强人意,因为他没有了团队的支持。

举个例子:取得98世界杯的法国队很强吧,齐达内很牛吧,但是仅仅依靠齐达内一个人法国队能夺冠吗?

纠正一下,基金经理没有那么LOW,还什么技术分析,大部分基金经理已经脱离了最低级的技术炒股范畴,都有自己独到的理念和投资体系了,非技术分析牛。

基金公司能够为基金经理提供强大的投研支持,完善的风控体系管理风险,资讯资源强于个人单干N个档次。

1、强大的投研

基金公司的整个投资流程是,宏观分析师研究宏观方向,给出未来投资方向,行业分析师验证宏观分析师的逻辑,个股研究员实地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将研报和个股反馈给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综合判断之下才有买入买入和卖出操作。这是一个完成的闭环和系统,绝非基金经理一个人就能搞定。

2、严格的风控

基金公司在宏观、策略、行业和个股方面有严格的风控措施,并非基金经理一言堂,总体仓位的有一定限制,个股持仓上限同样有限制,以及时时刻刻得保留一部分现金以应对基民的赎回等等。如果基金经理一个人干,身兼多职会陷入自我强化的怪圈中。例如基金经理看好某只票,如果不理性就会在股票明显具有的风险时,固执的持有。

3、资源资讯方面渠道强于个人

基金公司有很多资讯个股渠道,同时合作这甚多,个人的资讯渠道和资源明显弱于公司,同时一定存在盲区。

4、心理压力相对较小。基金经理单干的情况下,大概率是个人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捆绑在一起,这时基金经理的投资压力倍增,而代为管理基金,基金的净值波动在情感上的影响要小很多,能够大概率的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

结论:失去了团队支持的基金经理也就不太可能取得太好的业绩,所以要替投资者打工。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是啊,问题表面一看非常成立,技术很牛了,基金经理你哪不是赚钱啊,为什么要打工而不是单干呢?关上门,鼠标点点钱钱就赚了,何必去做什么基金经理呢?

其实不然,这个问题把基金经理的技术定位于个人的能力了,看看图就有了,但哪么简单。我们分析基金赚钱的过程也许就能搞清楚问题了。


  • 其一:基金操盘不是基金经理个人而是团队。股票分析涉及面太多,基本面、消息面、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那一项都要付出大量的专业的分析调研。资金越大,所需要分析的数据就越多,所需要的专业人士就越多,而这些专业人士的招聘、组织、考核、日常管理等等又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支撑。个人的精力、能力就难以支撑。
  • 其二:基金的牛不仅在于基金经理个人,更在于资金。这是一个要命的逻辑,似乎是基金经理眼光独到选择的股票都有大幅成长,但返过来看,何妨看作是因为基金选择了这支股票,构成了这支股票的大涨呢??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股票出现资金扎堆的现象,难道不可以理解成抱团取暧,互相借力吗?而这样的大规模动辄几千万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组织渠道,个人也很难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 其三:基金经理个人不能买卖股票。这给上面一个点紧密相关,肯定的,基金要介入某只股票,扫筹过程中,股票至少短期会有上涨,基金经理肯定是知道的。但这个利益是谁的,是基金公司的,如果基金经理允许炒股,那么俗称“老鼠仓”会把基金也打垮的,这是行业规则,基金经理基本操守。
  • 其四:基金经理是稳定盈利。炒股什么最重要啊,稳定盈利最重要啊!!既然基金经理操作基金已经是稳定盈利,为什么要放弃稳定盈利而去做风险投资呢?君不见,亏损的基金不少,哪家基金少收了一分两文费用,风险在基民,盈利稳定在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多好的面包啊!!
  • 其五:个人的消息灵通性跟不上机构。有的政策消息,除了专门的研究团队,信息本身也只及于机构,个人难以获得。
  • 其六:基金经理不单干,并不是必然。有一部分基金经理凭借出色的分析组织能力,在业内闯出了名声,有了资金积聚的能力,具备组织管理的条件后,是在开始组织私慕等等操作的,并不能绝对说就没有基金经理出来单干。也有的有了自己的稳定盈利模式,并不完全需要机构了,也在单干。

好啦,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撒尿捏泥巴,我们一起关注股市、基金有趣的事。


撒尿捏泥巴


你好我是职小白。

基金经理之所以技术这么牛,这个背后是有原因的,主要的支持就是资金的体量支持,所以不得不为投资者打工。

基金经理动辄几十个亿的资金体量,他会分解成很多的小资产,一个几千万左右,然后选中超卖或者底部的优质公司,不断开始建仓,然后慢慢增加体量,当手中的筹码足够,就会开始做多,用完全的资金体量去控盘,从而做到盈利。

但是一个普通的基金经理,个人的资金实力是有限的,且大资金基本都会受到监管,因此想要自己做,压力还是很大的,而且一旦遇到更大的庄,就只能成为韭菜。

其次是承担的风险太大,如果要你自己掏那么多现金,每天承担那么高的风险压力,是投资的大忌,所以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不仅有稳定的手续费和收益,还有机会有更多的汇报,何乐而不为。

投资的首选就是要能稳赚。


职小白呀


我身边开私募基金的的人比较多,大多有以下原因

1.开私募,赚钱有提成,亏钱拿管理费,这笔自己投资多了一份保障收入。

2.投资股市是一个比较不容易得到亲人、朋友认可的职业,你自己在家买股票他们觉得你是无业游民,开了私募,逼格立马上去了,成为了金融人士。

3.想做一番事业,钱到了一定的程度,生活提升就不会太大了,有的人就会去追求做一款知名的产品,比如巴菲特虽然伯克希尔这么成功,但是他从来没有减持过伯克希尔的股票改善生活,他的财富早就足够他富足的过一生,但他依然在从事投资,有时候这是人的一种精神支柱,我想如果巴菲特70岁就退休享受人生,可能不会有现在90多了还依然清晰的思维。

当然国内投资人可能离巴菲特的能力还很远,但却是也有一批人热爱投资这件事,并且想有朝一日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出一番成就。


终身黑白


问问你自己,也许你也在某个行业某个公司有一定的名气和较高的职位,你还在打工的理由就是他还在打工的理由


陪言言长大


基金经理如果有稳赚不赔的本事?他会给你白忙?他稳赚不赔的策略就是拿别人的钱来操作,亏赚他都收手续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