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尚派形意拳之入門訣竅

尚雲祥先生是形意學第四代(從李洛能算起)傳人,為北京獨撐心意

門戶的 技擊大師。祖國武術各派,本為一家。備具其長,備極其妙,又相得益彰,雖異而 同出於一源,派雖分亦能殊途而同歸。尚先生得師真傳,理應用形意二字,然而此拳與 世上廣為流傳的拳法大相徑庭,甚至有背道之處,故稱其拳技為尚派形意拳為好。

實質:尚派形意拳體用兼備,健身與技擊並重,實質為技擊之學。何謂武術?尚派認為,武者,決鬥也,制人而不受制於人;術者,方式方法,原則要領也。本拳的一切訓練目的,只求達到克敵制勝,故不追求套路花招練習。尚先生在世時,曾有位弟子別出心裁,效法江湖賣藝者,將拳術連結為繁雜套路。當眾表演,可謂出掌帶 風,震腳有聲。尚先生見到,不由勃然大怒過;“想表演,你去演戲吧!”。

此拳自始至終以樁功為基,以內勁為用,以步法勝人。以本能應變,以無形無 意為最高境界,皆為實學。它無五形八卦之說,無無極太極之論,更無點穴神功、 發氣秘旨。尚派拳法在對神秘,認為檢驗成功的唯一標在是實戰。時至今日、尚門 弟子仍然奉此論為金科玉律。簡言之,尚派形意拳是“以形取義,以意求形,形由意轉,意自形生”。

築基:尚派形意拳套路有五行、十二行、連環、出入洞、四把、安身炮等多種。

不少名家論著已頗詳細,大同小異。現僅擇尚先生親傳技擊秘訣披露於世。 本拳以樁功為築基功夫。前輩 先哲早有名訓:“入門先站三年樁” (今有人改為入門先站三體式,而尚派認為,三體式只是劈拳的定式,應著意於鷹招及力學之習練)。

樁功乃入門之正軌,深造的階梯,若舍此他求,則一切招式必成為無本之 木、無源之水的外形,終不能窺拳 一道的真諦。本拳樁功計有十二種,但若能精於一樁,則其它各式均能 觸類旁通。尚先生初拜於李師存義門下之時,李僅授一樁式。先生之異於常人之處甚多,究其至要,恆 心與專一也。尚先生站樁之初,點 燭記時,艱苦備嚐,二年未問其它。 李深嘉其志,始授絕學。尚先生遂 留“三柱高香得真傳”之佳話。本 文只介紹四種基本樁法。

(一)抱丹田,又稱混元樁。此樁為諸樁之基礎,初學者 如不先致力此樁,其它各樁難以習 成。這是因為此樁中正、均衡,身 體各部均能得到滋養、鍛鍊、修復, 無偏廢之病。歷代大師無不終生習 此,而戴龍邦師祖更是由此入門, 洗淨“二驢”之拙力,換得內家之。 純功。其它各樁均依此樁為原則,只是方向、角度、剛柔、虛實等稍 有變化。其法主養氣攝生、強筋健 骨、補腦益髓,誠

養生秘訣,修身 至要。而拳中之自然整體力,自不 難由微而著,不求自至。此樁以外 形和意念來調整運動量,但須循序 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尤應注意 飽練傷胃,餓練傷氣,冬防冷風吹,夏忌烈日曬。練功時要環境安靜, 空氣清新。

練功過程應如汽車之行 駛,做到三穩:起動穩、行駛穩、剎車穩。概述如下;

1、入門階段:雙足分開同肩寬,平行而立,膝稍彎曲。頭直目正 身端氣靜,松肩垂肘,腋下半虛, 將雙手抬起,十指分開稍彎置腹前, 手與自身之距為三拳,意念中雙手 如抱一大氣球,渾身肌肉群有鬆散 下墜之意,目似垂簾,似菖蒲低眉,於遠方收神,耳邊如聞細雨風聲。 此樁意念,頭似枕非枕,背似靠非 靠,似坐非坐,似笑非笑,似尿非 尿,以放鬆為目的,應有舒適無比,欣欣自得之意。簡言之,不可死板 拿勁,不求絕對入靜。避免不愉快 之回憶。天高地闊之境,鮮花綠樹 之趣,均可意想。此階段愈深愈久,對日後拳學造詣愈有助,原因極簡 單,欲得內勁須放鬆,松至極處必 真緊。或問:“不用力何以長力?訣 曰:“世之柔者莫過於水,攻堅者莫 過於水。望初學者三思之。再淺喻 之,世人皆羨虎豹之威,龍蛇之靈, 仿生而造拳,而多數人卻忽視了最 根本所在。在此奉勸初學諸君觀察 一番牛、馬和豹的體質,牛馬負 重拉載,虎豹不及也,但虎豹卻能 將牛馬捕食之,蓋牛馬長期勞作已 失自然之力。皆負重之僵肌,而虎 豹全身卻十分鬆軟,貓犬亦如是。 簡言之,動物愈兇猛,自身愈鬆軟, 而觀之者以為其無力也。內家拳法 之梗概,由此可明一二。而人體幼 時,身體亦鬆軟也。郭老雲深曾言:“練得軀柔嬰孩似,打遍天下不費難!”以謂習拳之最關健處,希初學 者必須於放鬆勁上用功,切!切!

2.尋整階段;此階段只有全身 基本放鬆之後,方可習之。外形同 上,只是思念改變而已。習樁之時; 意想雙手腕之間,雙手腕與後脖頸之間,雙足腳尖與雙手腕間,雙足 後跟與後脖頸之間各有一條皮筋牽 連。初學時會顧此失彼,久之則純 熟自然。待牽連自然後,尚需意想 頭向上頂,背向後靠,雙手夕撐,雙足下蹬時(許想不許作)各條皮 筋隨之拉起再放鬆,反覆如是。不可用力,全悉意想。久而久之,自然產生一動無有不動,一枝動而百枝搖,整體內部運動,自然整體力自萌。

3.深入階段:此階段須待上述 兩功有得後方可習練。不然,非但無益,且有前功盡棄之患。此樁外 形仍同上,只是腋下全虛,肩松肘 橫,雙手抬起置胸前,頭頂項豎, 膝頂足蹬,十指分開。初步意念, 意想自身各條皮筋拉緊放鬆的頻率 逐漸加快,繼而以此極與外界發生 聯繫,如目視前方樹尖、樓頂,夜 晚暗星等。意念中將一條彈簧套在 樹央或其它物上。另一端栓在自己 雙手腕處或脖子上,以全身整體運 動將外界物拉來送去。目光35°向前 上方平視。但只需意會,切莫著力, 尤其胸腹部不能有絲毫緊張,如憋 氣用力必身僵氣滯,全體皆非,

(二)虎抱頭:此樁仍以基本樁為原則,只因對敵決鬥時應側身而立,故需斜中求正,正中求斜,看 正似斜,抱斜似正,乃側身對敵而 求身法中正之樁。此樁是歷代前賢 總結中華武術最為科學之技擊間架及 預備式。習之有得,不但能隨機而發 力,隨勢而動轉,而且使自身受敵 面積減至最低限度。其練法將自身 安排為龍身(曲折有面積),熊膀 (腰背部肌肉四面拉伸,拳譜所謂 含胸豎頂、拔背、吊頂,以及雙 臂模撐皆為此也)、雞腿”(分虛實、 單雙重合一)、虎抱頭(如虎豹撲食,雙爪護住自己頭部。此樁須 形神合一,內外兼修,尤重氣勢浩 然,其勢似餓虎搜山,威而鎮定, 似狸貓捕鼠,欲捕待機,故名之虎 抱頭。歷代名家對此樁闡述較為詳 盡,在此僅談為今人最易忽視的虎 抱頭。前年曾有刊物發表了抱同豹 之爭多篇文章,同門中細心者竟去 觀察虎豹的形態,斷言虎豹無抱頭 之態,應為虎豹頭。其探討真理之 情可敬,然而大可不必在故紙堆中 尋章摘句。我國仿生拳種頗多,真 義乃取動物搏擊之長,切莫把人動 物化,抱同豹皆為護頭之意,俗稱 “保護頭”即此。’頭為六陽之首,周身之主,四肢百駭,目之視,耳 之聽,手之舉,足之動,莫不由頭 主宰。因此,各家拳派盡皆重視頭 部保護與應用,形意拳亦復如是。 不懂護頭,豈可奢談技擊入門之道, 望初學者三思。 欲在技擊中攻守得當,必須在 站樁時養成習慣和配備合理之間架,必以虎抱頭之樁,入門而深求。

此極主要站法有二,因習者自身條件及發拳習慣而各有專擅要求如下:

單抱頭:此樁了八步站立,前腿膝部前頂而上提,腳尖 實著地,後腳跟離地一紙高,後腿 膝頂胯縮,雙腿成前四後六之比例, 左臂前出至頭部前,右臂置於胸腹 前,全身須均整莊重,威嚴肅穆, 頭頂項豎,肩松肘橫,胸窩含蓄, 小腹松圓,指分脆翻,背緊腰直(勿 塌腰),目正額收。此樁所得之力 為:正面前撞力(崩拳,包括直拳、點拳);左右翻滾力(炮拳,包括 控掌,撩掌等);兩側長短力(橫 拳,包括圈錘、鑽拳、裁拳石峰, 裹肘為鑽,平財為橫,揚肘為裁,後肘為削);前輩中郭老雲深、尚 先生雲祥均多致力於此樁。 雙抱頭,此樁要領同 上,只是雙臂抬起,齊護頭散此 樁亦能得單抱頭之力,但所側重者 乃前後螺旋力(劈拳,包括單、雙 劈掌)及前後衝撞力(憧掌,包括 刀手、虎撲等),歷代通家精通此 樁者當數劉奇蘭等先輩。虎抱頭樁法無論單雙,均應做 到渾身上下牽掛成圓滿之整體,各 關節各有鬆開放長之意,無論何處,角度絕不可小於90°,今人有將後手貼於腹部考,實為大謬。雙肩與胸 腹部必須放鬆。此樁意念,依次為: 松靜無為,鬆緊互為,臨敵假象,但最根本者為河間劉老曉蘭所云:“如斯進六面力。”六面力者何也?乃前後撐抱力,左右開合力,上下託按力,兩側翻滾力,橫豎長短力, 反向交替力。”習時左右互換,久之功深,自有不可思議之妙。

金剛大力樁,此功長功最快,但初學者切不可習練,須 待虎抱頭樁有得之後,方可習練。 不然,欲速不達,身心必受害無窮。 此樁站法要領同上,只是雙腿大彎 曲,雙臂抬起橫撐,臀卞坐而背後靠,目遠望而怒視。意念中似有一股源力 在周身上下循環,習之有得,常有身形 不自覺淬然上顫之感覺、不知何力所 摧。得此力者,與敵決鬥,擦掌對方便倒,輕者身殘,重者無不登時而斃命。同友試藝亦一觸即發,發人如拋彈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