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跨境電商激發龐大的市場潛能 中小企業從中尋商機

文 / 本刊記者 郭豔

據海關統計,2019年1月到10月,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同比增長了25.5%,遠遠超過全國外貿增速。據全國3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統計,線上綜合服務平臺註冊企業已經超過2萬家,帶動了168個配套園區,超萬家企業轉型升級。這一數據顯示了跨境電商對市場潛力進一步激發帶來的重要作用。

發揮區域優勢,帶動跨境交往

在“一帶一路”電子商務國際合作論壇上,福建省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指出,近年來,莆田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立足獨特的產業優勢,把電子商務作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創新行業賦能新模式的重要著力點,積極搭建平臺,擴大開放合作,培育了物泊科技、藥械網、智慧能源等一批產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了安福、聯發、百盛等一批電商總部經濟集聚區。目前,全市年網絡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線上電商企業516家,從業人員30多萬人,特別是在跨境電商方面表現活躍,通過與亞馬遜、速賣通、Shopee、Lazada等國際大型平臺建立合作,實現“買全球”“賣全球”,2018年全市跨境電商銷售額超過500億元,有力推動了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以及國際合作交流。


跨境電商激發龐大的市場潛能 中小企業從中尋商機


據商務部發布信息顯示,目前全國綜試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政策、技術和貿易標準的對接,探索專線物流的跨境電商物流新模式,鼓勵海外倉和跨境電商基礎設施連通合作。比如寧波跨境電商綜試區與拉脫維亞投資發展署簽署了中國寧波和拉脫維亞跨境電商港灣區建設項目,西安開通長安號(西方—明斯克)跨境電商專列。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在“一帶一路”的80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200多個海外倉。

蘭州作為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積極在“一帶一路”沿線佈局建設海外倉。據甘肅省蘭州市副市長馬彩雲介紹,蘭州綜試區計劃經過三到五年的建設已經引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和競爭力強的跨境電商企業,打造一批規模合理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形成跨境電商監管服務規則,跨境電商便利化、規範化程度明顯提高,形成輻射西北、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乃至全球的跨境電商發展新格局。她表示:“蘭州對綜試區的產業園區建設項目、電商企業等給予扶持,單個電商企業可申請獲得最高300萬元的資金支持,這些政策的出臺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有利的支撐。”

中小企業看準小商機也有大發展

除了各個區域進行綜試區的試點運營以及海外倉的建設,很多中小電商企業也在積極佈局“一帶一路”市場。


跨境電商激發龐大的市場潛能 中小企業從中尋商機


據美菜網政務事務高級總監羅慧介紹,美菜網將消費群體鎖定在了小B端中小餐飲企業,截止到2018年10月,美菜網已經完成了F輪融資,共計融資金額達到12億美元,市場估值達到70億美元。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美菜網積極響應並推出了“一帶一路”採購戰略,羅慧告訴記者:“自推出以來,我們從全球各地採購的進口產品達到50億元,2020年我們預計在海鮮、水產、凍肉有30億元進口採購額,水果有1億元的進口採購額。”

中國製造網國際業務拓展部總經理吳茜表示,正因為看到龐大的國際市場在驅動著國內製造業的發展,而國外廣闊用戶的持續增加和消費升級反過來也促進了跨境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她認為:“跨境電商正成為國際貿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希望憑藉一己之力能夠幫助更多的外貿企業看到未來黃金十年的巨大潛力以及鑄造中國品牌的歷史機遇。”

小笨鳥正是這樣的企業,從跨境電商市場發現商機,為出口服務搭建平臺。據其運營副總董文峰介紹,2015年開始在國外設立海外倉,截至目前為止先後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一共建有13個倉,總面積接近15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小笨鳥上線了以海外倉為核心的供應鏈服務,目前在小笨鳥平臺上有70%的貨物是通過海外倉備貨的模式發貨,另外30%是通過郵政小包或者郵政快遞的方式。

董文峰指出,針對跨境電商的物流、運營成本、報關退稅等多個痛點,小笨鳥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上線了綜合服務,主要做通關、保險、退稅、供應鏈金融在內的企業融資這些服務。2017年小笨鳥成為北京市首批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小笨鳥平臺也推出了海關編碼的查詢,包括幫助商家及時瞭解各國關稅的變化,調整相關的售價,避免遭受損失,並且加大對美國以外市場的引導,包括新國家市場的這些新平臺的培訓、產品認證、發貨配送,幫助商家開拓新市場新渠道。對於歐洲國家電子商務產品徵收增值稅的措施,小笨鳥開通了申報的服務,避免商家因為漏稅觸犯歐洲國家的相關法律。

優惠政策不斷加碼,加大人才培養當務之急

跨境電商市場的不斷擴大,也進一步推動政府不斷出臺更加精準的政策,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發展,各級主管部門從配套、市場規範以及減負等方面不斷推出利好政策。如商務部發布的34項國際貿易行業標準,為電子商務行業的標準制定政策;商務部及六大部門發佈了《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的通知》;2019年10月份稅務總局《關於跨境電商實驗區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合併徵收有關的公告》,稅負減免讓跨境電商獲得實實在在的實惠;以及2019年11月28號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發佈為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

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和實施,進一步優化電商營商環境,應採取切實措施認真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建立完善的全球追溯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提升電商供應鏈的質量和效率,落實各環節的主體責任,確保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安全,為電商發展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房愛卿認為,補齊當地人才不足短板,補足法律人文不足短板,也是促進跨境電商進一步發展的重點。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湯敏認為,隨著電商合作的不斷深入,人才供給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他認為,把跨境電商這種模式更快地在國外特別是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推廣,讓更多年輕人掌握電商技術,進行創業,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是很有必要的。他建議:“‘一帶一路’各個國家國情、語言、政策各不相同。將來有志於從事跨境電商的大學生最好掌握一兩門外語,尤其是小語種,有助於與‘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