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美國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 對於美國電影史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一部把人物故事融入到波瀾壯闊的美國南北戰爭歷史畫卷中的史詩經典電影,影片用三個小時時長,把南、北方兩個家族的人物命運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生的戲劇性轉折予以細膩地刻畫,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第一部長篇敘事歷史鉅作,開創了美國商業電影製作的先河,是好萊塢商業電影模式借鑑的樣板和“電影語法”典籍。

影片對美國重大歷史事件的記錄史料價值不可小覷,十分珍貴,有宏大的南北戰爭交戰場面,有南方聯盟軍統帥羅伯特·李戰敗向北方合眾國軍統帥尤里西斯·格蘭特將軍投降的畫面,有林肯總統1865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福特劇院觀看歌劇《我們美國的表兄弟》時,遭到約翰·布斯暗殺的細節過程描寫,有戰後美國南部重建和三K黨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獨特作用的刻畫,是一部難得的歷史資料影像電影。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林肯遇刺現場劇照

影片許多拍攝製作技巧是前所未有的,在剪輯方面採用平行剪輯和交叉剪輯的方法,使影片的長篇故事性情節有條不紊地展開,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交相呼應,錯落有致,產生了極富感染力的敘事效果。影片使用了大量的群眾演員和正式演員,有當時極為少見的夜景拍攝,全景的長鏡頭敘事,從遠景俯拍戰爭交戰過程的畫面,也包括大量的蒙太奇技法使用,甚至把彩色的貼紙粘貼到攝像頭上,給人物和場景增加顏色,用紙挖孔擋住攝像頭外圍,造成針孔人物特寫的效果。雖然現在看這些處理方法十分幼稚和簡陋,但在20世紀初期,這些拍攝技巧和手段都具有革命性和創新性。

影片由使用電影特寫鏡頭第一人、有“美國電影之父”稱號的大衛·格里菲斯執導,《一個國家的誕生》是他一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與他的另一部歷史劇情影片《黨同伐異》(1916)齊名,是美國早期電影無法逾越的兩座高峰。

格里菲斯熱衷於電影敘事手法的創新研究,其中多線索平行敘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點,在《一個國家的誕生》中,他將四個故事同時講述,被認為是美國電影敘事最複雜的經典範例,他因此成為美國電影敘事基本語法的奠基人。格里菲斯的攝像機機位使用靈活多變,是最早創造並建立了電影敘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的鏡頭語言程式的導演,被歷代電影導演所借鑑和遵循。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大衛·格里菲斯

影片由著名演員麗蓮·吉許、亨利·沃斯奧主演,這樣一部百年前聚焦美國建國曆史和家族興亡過程的鴻篇鉅製,卻沒有進入美國“百年百大”影片之列,被拒之於大雅之堂之外,其根本原因是影片具有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思想宣傳,且三K黨在戰後重建所起的作用描寫也飽受詬病,是美國電影史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之一。由於種族主義問題一直伴隨著美國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所以該電影經常被討論和提起。與《一個國家的誕生》命運完全不同,大衛·格里菲斯的《黨同伐異》(1916)被列入美國“百年百大”影片第49位,是20世紀10年代唯一入選該榜單的影片,也是所有100部影片裡歷史最久遠的一部。同為大衛·格里菲斯的代表作,但所受到的認可程度和評價卻有如天壤之別,影片與同樣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亂世佳人》(1940)相比較,二者的總體差距和思想性高低就更一目瞭然了。

影片中的兩個家庭分別是北方具有廢奴思想的斯通曼家庭和南方富足殷實的卡梅倫家庭。在內戰之前,南方的青年本·卡梅倫通過照片喜歡上了北方斯通曼家庭的女孩埃爾西·斯通曼,但南北戰爭爆發後,兩個家庭的青年分別應徵入伍,參加這場北方旨在國家統一,廢除奴隸制的戰爭。他們以前是好朋友,但現在各為其主,在戰場上進行廝殺,本·卡梅倫幸運地存活了下來,但自己的兩個兄弟戰死在疆場,埃爾西·斯通曼的兄弟也魂歸天國,兩個家庭都因為戰爭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本·卡梅倫受傷被俘,在華盛頓接受治療,遇到了當護士的埃爾西·斯通曼,憑藉隨身攜帶的埃爾西照片,朝思暮想的兩人終於相見,頓生愛意,但本·卡梅倫被北方政府判絞刑,埃爾西和前來看望本·卡梅倫的母親一起去見總統林肯,請求得到免死的寬恕,本·卡梅倫因此被林肯特赦回到南方,但到家後得到的卻是林肯被刺殺身亡的噩耗。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用紅色貼膜製造戰場的血色效果

歷時四年的美國南北戰爭給南、北方兩個家庭帶來難以癒合的傷痛和災難性打擊,廢除奴隸制導致了林肯遇刺的政治流血事件發生。美國內戰爆發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衛·格里菲斯在影片中明確表達了“把非洲人帶到美國,播下了不團結的第一粒種子”的種族主義觀點,將戰爭和仇恨的起因和根源歸結到黑奴販子、南方種植園奴隸主身上,歸根結底把南北戰爭造成的浩劫和責任歸結到了黑人身上。

格里菲斯的戰爭起因邏輯和美國發展的歷史觀是錯誤的,但有其根源可追溯,一方面,影片根據小托馬斯·狄克遜小說《同族人:三K黨羅曼史》改編,小說內容本身就帶有美化三K黨的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思想的錯誤傾向,也帶有嚴重的種族歧視和偏見;另一方面,大衛·格里菲斯出生在美國中南部的肯塔基州,父親雅各布·格里菲斯曾是南北戰爭中一名南方軍的上校,父親的言傳身教和思想灌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格里菲斯錯誤的種族觀念的形成。

小托馬斯·狄克遜想把自己的小說拍攝成默片,但由於明顯的種族偏見和三K黨的敏感性而四處碰壁,沒人願意接手這樣一個風險製作,但格里菲斯同小托馬斯·狄克遜產生了思想共鳴,他對小說中三K黨在戰後重建期間拯救南方白人免遭黑人迫害的情景十分興奮,受到極大的鼓舞和鞭策,迫不及待地買下了小說的改編權,並將小說書名改成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在短短的四個月內,格里菲斯便完成了這部千頭萬緒、工程浩大的影片製作。由此可見,影片錯誤的種族主義思想內容表達是由小說原著者和導演個人思想雙重因素造成的。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麗蓮·吉許和三K黨劇照

根據影片描述,在南方戰後重建過程中,南方黑人取得了包括政治和武裝方面的優勢,取得了政權,他們對白人進行迫害,片中出現了在議會開會時,黑人酗酒、脫鞋並把腿架在桌子上的細節描寫。復員後的本·卡梅倫處處遭到黑人的排擠和欺壓,他的妹妹弗洛拉在上山打水時被一直喜歡她的黑人軍官古斯尾隨跟蹤,她懼怕落入古斯手裡,被迫從懸崖跳下死亡,這激起了本·卡梅倫的強烈仇恨,他參與組建了三K黨,並在他的指揮下殺死了古斯,為弗洛拉報了仇。格里菲斯對私刑處罰古斯十分忌憚,認為這樣會美化三K黨的極端種族主義思想,但他頭腦中根深蒂固對黑人的偏見和歧視,甚至是仇恨,還是讓這個私刑片段在影片中得以呈現。在格里菲斯心中,戰後黑人的忘乎所以狀態和囂張氣焰,通過三K黨的打擊和鎮壓得到了修正和遏制,這標誌著一個更加團結,更欣欣向榮的全新國家的真正誕生。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影片在剛剛戰後重建初始階段,黑人士兵用槍阻止白人參加民主投票;在黑人失勢之後,蒙面的三K黨跨馬持槍阻止黑人前來投票場景刻畫,不僅讓人懷疑這個國家誕生的民意基礎和政權根基是否牢靠。

在北方的斯通曼家族,埃爾西·斯通曼遭受到父親的政治合作伙伴、黑人政客西萊斯·林奇的逼婚,作為北方政府的要員,埃爾西的父親奧斯丁·斯通曼頭腦中具有南方舊的價值觀,但在白人與黑人通婚的問題上同樣不能接受,西萊斯·林奇把埃爾西父女進行軟禁,直接導致了二者在南方黑人政權和投票選舉陰謀的政治合作關係破裂,當然,西萊斯·林奇在南方建立“黑人王國”的美夢也隨著三K黨對黑人的絞殺而灰飛煙滅,聞訊而來的三K黨首領本·卡梅倫遏制了西萊斯·林奇的逼婚企圖,營救了埃爾西·斯通曼和她的父親。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麗蓮·吉許和亨利·沃斯奧劇照

在兩位被黑人所追求女性故事的陳述中,大衛·格里菲斯的口氣是充滿種族主義情緒的,是仇恨滿腹的。他將種族矛盾集中在黑人對白人女性的玷汙和試圖侵害角度展開,這體現了他對戰後黑人可以同白人通婚的合法性法律頒佈的嘲諷和反對,他將古斯和西萊斯刻畫成邪惡的根源,兩人面部猙獰(注:這兩個黑人角色均由白人飾演,面部進行了塗黑處理),十分貪婪和性慾過度,而本·卡梅倫的妹妹弗洛拉和他的戀人埃爾西被塑造成是純潔、美麗、高尚的象徵,她們的貴族血統和貞操是不容黑人玷汙和糟蹋的,這也為影片大篇幅描寫三K黨的“英雄主義”奠定了“合理”的基礎。他們以面罩蒙面,戰馬披著印有三K黨組織標誌的白床單,為了反抗黑人的“種族壓迫”和保護白人種族的文明而戰,他們要保護白人婦女的美德、高貴血統和貞操不被黑人侵犯,但實質上,三K黨的行為和思想是美國白人種族至高無上的代言人,在美國曆史上對美國社會的種族主義的盛行起到至關重要的思想傳播作用。

有些人認為三K黨在保護白人血統的純潔性的同時,黑人的血統的純潔性也同時受到了保護,這種論調是十分荒謬可笑的,這是為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思想進行粉飾的行為,“種族純潔保護論”面紗下仍然是赤裸裸的種族主義的醜惡嘴臉,與大衛·格里菲斯在影片中的思想主張一脈相承。

影片大結局是本·卡梅倫終於娶了埃爾西,菲爾·斯通曼娶了瑪格麗特·卡梅倫,兩個白人家族進行了聯姻,白人血統純潔性得到了維護和延續。影片結尾畫面寓意深刻,一個巨大的人物騎在馬上,揮舞著手中的劍,似乎在壓迫人民,隨後耶穌的形象出現,疊加在每個人身上,讓人們歡欣鼓舞。最後一句話劇情提示卡是:“自由和統一,一個不可分割的國家,現在和永遠”,大衛·格里菲斯的憤懣情緒和仇恨訴求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緩釋和宣洩。

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消除種族主義,人人自由平等,目前美國種族主義和歧視有色人種有可能觸犯法律,但種族主義永遠將美國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當今美國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仍然盛行,只是更加隱蔽和虛偽。世界上最發達富有的國家美國,黑人只佔全部財產的一小部分,黑人不能同白人一樣享受好的教育和平等的工作機會,真正的“生而自由平等”仍然是停留在紙面上的一句不能兌現的空頭支票。

《一個國家的誕生》: 鴻篇鉅製史料珍貴,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大衛·格里菲斯在拍片現場

影片發行後的次年即1916年,托馬斯·威爾遜當選美國總統,他積極為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背書張目,稱影片反映的歷史是真實的,由於他是美國唯一一位哲學博士身份總統,他的這番言論無疑給已經十分激烈爭論的局面火上澆油,因為影片自發行以來一直受到美國有色人種協會的抗議。事實也證明,托馬斯·威爾遜具有明顯的種族主義思想,他當政後很快就在數個聯邦政府機構內引入種族隔離制度,將異族通婚列為重罪,他甚至還允許華盛頓所有有軌電車實行種族隔離化。威爾遜的觀點認為黑人在戰後獲得了過多的權利和自由,他們沒有能力使用和享受這些從天而降的權利和自由,應該進行修正和打壓,這與格里菲斯在影片所傳達的種族主義思想不謀而合。

大衛·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是美國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影片開創了好萊塢現代電影商業片的標準模式,具有極強的歷史、藝術和美學價值,但因為影片含有錯誤的種族主義思想和對極端種族組織三K黨美化的內容,缺乏正確的思想性和歷史觀,導致格里菲斯高超的導演技巧並不能掩蓋他對歷史真實的漠視和錯誤的認知,影片被拒之於大雅之堂是理所當然的,也是人類沿著正確道路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客觀承認影片在美國電影史的重要地位,而主觀上對影片的思想性缺陷有足夠的認識,應該是看待具有爭議性的《一個國家的誕生》所採取的辯證唯物主義態度和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