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宋安之


明十三陵乃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說起十三陵來,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去參觀遊玩過。但是這裡面的故事卻是血雨腥風。

想一下,皇家的故事哪一個不是這樣的?

至於朱棣奪了侄子朱允炆的天下,就不再去講啦。不管怎樣,都是老朱家自己的家事。天下還在朱家的手裡。

自從朱棣遷都北京以後,朱棣這個馬上皇帝打了一生的仗,死後陵址選定了十三陵。



而他的兒子朱高幟苦苦等了幾十年,只當了一年不到的皇帝就嗝兒屁了。

沒曾想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他的後代的身上。萬曆皇帝整整做了48年的皇帝,差一點點就熬死了他的兒子,而他的兒子登基以後只僅僅在為29天。

只當了29天的明光宗朱常洛便去追尋他的父皇了。至於他怎麼死的,我們就不在細說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萬曆皇帝還沒有下葬,新皇帝也加崩了。這下可愁壞了大眾大臣,怎麼辦呢?新皇帝還沒有選陵址呀。

皇帝一般來說登記後的頭一件大事就是普選萬年吉地。

就拿清朝的宣統皇帝溥儀來說,三歲登基,但是卻也在清西陵選定了陵址。

這個光宗朱由洛確實是沒有來得及選,這也是確實是一件難事。

後來有人想起了“景泰窪”那個地方,不是有現成的陵址嗎?

說起“景泰窪”這裡面還有故事可講。

當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

後來在大臣的擁立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稱帝,是為景泰帝。尊英宗為太上皇。

後來,英宗復辟,廢了朱祁鈺的皇帝稱號,搗毀了其皇陵內建的陵址,最後以親王的身份藏入北京西山。

這才有了現在所說的“景泰窪”。這個地方也就是當年景泰皇帝的陵之所在。

雖然地上建築全部被毀,但是地宮卻是完好的。

非常時期用非常之法,這個時候有人想起了這裡,這不是現成的陵址嗎?光宗就這樣被葬入了“景泰窪”。

經過重新修繕以及地上建築的擴建之外,此地被命名為“慶陵”。

(慶陵)

這就是十三陵當中“鳩佔鵲巢”的故事。

其實確切的來說只是被佔了一個陵址,而並不是完整的陵寢。


觀復一鑑


斑鳩不會搭窩,強佔喜鵲的窠,用“鵲巢鳩佔”來形容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就是原屬景泰帝的陵,看起來很有意思,裡面一定有什麼故事。

其實說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故事有,但這個題錯了,容易使人產生誤會,因為明光宗沒有強佔景泰帝的窩。

景泰帝死於哪年?1457年。

明光宗死於哪年?1620年。二者相距160多年。

明光宗

這種“鵲巢鳩佔”的說法古已有之。《欽定日下舊聞考》引《芹城小志》載:

光宗貞皇帝陵曰慶陵,在裕陵西南,俗稱為景泰窪是也。先是景泰中建為壽宮,英宗復辟,景皇帝葬西山之麓,陵基遂虛。光宗上賓既速,倉卒不能擇地,乃用此為陵。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明光宗因即位不久駕崩,來不及選擇陵址,就用了景泰帝的壽宮。

慶陵俗稱景泰窪,但慶陵不是原來景泰帝修的陵,那座陵早已被明英宗毀了。

天順元年(1457)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被廢為郕王,不久死去,以王禮葬京西金山,到明憲宗時,又將這座王墳改建為陵,即“景泰帝陵”。

景泰陵

為何說天壽山陵域內的景泰帝壽陵,被英宗搗毀了呢?起因在於襄王朱瞻墡的奏章。英宗復辟後,因為襄王的忠誠,曾派他去天壽山祭拜長陵、獻陵和景陵,襄王受此殊榮,自然要有所回報。回京後上了一道奏章,大意是說郕王的杭氏(原為皇后)的墓,明樓高聳,與長陵、獻陵一樣,更何況景陵還沒用建明樓,逾越了禮制,所以,應該“夷其墳垣,毀其樓寢,則禮法昭明,天下幸甚。”

這道奏章說到了英宗的心坎裡,於是命工部尚書趙榮,帶領陵衛官軍5000餘人,把景泰帝壽陵拆毀了,寫到這兒,就說明景泰帝壽陵已不存在了,留下的是個“窪”。當年景泰帝的壽陵成了“景泰窪”。

郕王的杭氏的屍骨怎麼處理的,是遷葬金山了,還是隨便埋哪兒了,這個就說不清了。

明朝人邊貢有《壽宮故址》詩云:

玉體今何在?遺墟夕靄凝。
寶衣銷夜磷,碧瓦蔓溝藤。
成戾崩年諡,恭仁葬後稱。
千秋同一毀,不獨漢唐陵。

慶陵

他在題注中有這樣一句話:“景帝臨馭時自建,尋毀之。”他看到荒廢的陵園,首先想到的是杭氏的玉體哪兒去了呢?

《明熹宗實錄》中記載了明光宗慶陵的卜選陵地和營建經過,天啟元年(1621)正月十九日,慶陵啟土動工,三月定穴營建,七月二十九日玄宮合龍門,九月四日葬光宗及孝元、孝和二皇后。從營建到玄官落成,共耗銀150萬兩。

天啟六年六月,慶陵地上建築完工,到天啟三年正月,地面工程用銀70萬兩,但整個工程用銀數量,文獻未見記載。


鄭國柱


明朝從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1644年崇禎上吊自盡,歷經16個皇帝。

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葬於南京孝陵、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失蹤、明景帝因為得位的特殊原因葬在西山。其餘的十三個皇帝都葬在了北京昌平也就是今天的十三陵。

明十三陵始建於永樂帝正式遷都北京後,即開始選的陵址。從永樂7年修建長陵後,到清初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歷經200多年,以北京昌平長壽山為主峰,左右環列,是個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皇家陵寢建築群,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宮殿。

先上一張全家福~



想講清楚慶陵的故事,就得先說說陵墓的主人。

慶陵葬的是明光宗朱常洛,是明代第14位皇帝。歷史上悲催的皇帝很多,但是像朱常洛這樣的可能是少之又少了。20年的太子生涯只換來30天的皇帝體驗。準確地講總共29天。

但他卻是明代傳奇色彩最濃的一位皇帝,明宮三大疑案都與他有關。

朱常洛~



他爹是明神宗,就是萬曆皇帝。後宮佳麗無數,但是老天就是捉弄他,一直沒有人給他生出個兒子來,這讓皇宮上下群臣百姓都很驚慌,明神宗自己也很鬱悶,但當時的不孕不育技術極度不發達,也沒什麼神醫敢給皇帝開一個“必生兒子”的方子,就這樣過了很多年。 一直到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明神宗去參拜自己母后的時候突然看上了母后後宮裡的一個宮女,在一番威逼利誘和霸王硬上弓後,明神宗就冷靜了下來,他對這個宮女失去了興趣。

不過,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位姓王的宮女懷孕了!在經歷多次風險後,宮女把孩子生了下來,而且還是個男孩!這本應該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但明神宗一臉的懵逼,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然而,急著抱孫子的太后才不管明神宗的鬱悶,況且給皇帝生兒子的是自己身邊的宮女,信得過,因此一聲令下就承認了這個孩子的地位,並且還把宮女封為妃子。這就是朱常洛他媽王恭妃。這個可憐的孩子就是朱常洛。

不知道為什麼明神宗對這對母子異常討厭,加上明神宗當時最寵愛的是鄭貴妃,而且就在朱常洛出生不久,鄭貴妃也生了兩個兒子,這讓明神宗對朱常洛更是冷落有加,對這位大兒子的教育、生活方面的事情更是從來都不聞不問,以至於到了成年的時候,朱常洛還是文盲一個,斗大的字都不認識。

看過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的人都知道,明神宗和臣子博弈的主要一件事就是立太子的爭論。文武百官們秉持老祖宗的訓誡,認為太子一定要長子來做;明神宗卻想立鄭貴妃的大兒子來做太子,因為中國古代歷來"太子者,國之根本"之說,為此,百官與皇帝爭執不已,最後開啟了長達10多年的“爭國本事件”。 在這十幾年裡,明神宗不上朝,躲開文武百官,而文武百官想盡辦法騷擾明神宗,雙方鬥智鬥勇10幾年,最終在太后的干預下,明神宗只好同意立當時虛歲20歲的朱常洛為太子,而這卻成為朱常洛的悲劇初始。

來,讓我們認識一下他爹一一渣渣神宗萬曆帝朱翊鈞~



繼續講,因為朱常洛並不是萬曆皇帝心儀的太子人選,所以他的位置一直岌岌可危。

萬曆對朱常洛實在是喜歡不上來,對他心中充滿了鄙視,無論朱常洛做什麼,做事做的如何盡心盡力,就是得不到他爹的肯定,時不時還要被痛罵一頓。

而沒有成為太子母親的鄭貴妃對朱常洛更是恨到骨髓,不僅時常在明神宗面前煽風點火,更經常派人騷擾朱常洛,最過分的一次,鄭貴妃派人直接潛入朱常洛的寢宮,用木棍襲擊朱常洛的頭部,意圖讓朱常洛死於非命好讓自己的兒子上位,這就是著名的明宮三大案之一的梃擊案。

好在朱常洛命大,居然在這種“父親不愛、後母虐待”的生存環境裡,煎熬了20多年,可能都快熬不住的時候,明神宗終於駕崩了,40多歲的朱常洛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上一張鄭貴妃的照片,這也是個傳奇人物:明朝有過兩個皇貴妃,憲宗朱見深的萬貴妃和萬曆的鄭貴妃,都是深受皇帝恩寵的女人,且和皇上相愛不渝。



也許是因為平時受氣太多,突然一下子可以放飛自我了,朱常洛在舉行登基大典後僅10天,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萬壽節,也取消了慶典。

可能是為了討好也可能是某種陰謀,朱常洛剛一當上皇帝,鄭貴妃就給他進獻了美女八人,朱常洛生病與美色是否存在聯繫,令人懷疑。

皇帝病倒後趕緊召見太醫診視,他服下太醫崔父升開的一劑藥後腹瀉不止。隨後,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兩粒紅丸丹,服後病情稍緩,於是下午又服下一丸。結果一覺未醒,第二天就一命嗚呼。

這個悲情的皇帝太苦命了,誰也沒想到他能短命如此。陵止還沒選好就掛了。

埋哪兒呢?大家一籌莫展。突然想起有個建好空置100多年的空位置。就是明代宗景泰帝生前建造的陵,因為他哥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而沒有讓他入祖墳,而是按親王的規格葬在了西山。

這個空穴位救了駕,只稍微修飾了一下,就將朱常洛安葬了進去,這就是慶陵。

不想用"鳩佔鵲巢”這個詞來形容他。因為他太悲情了。

慶陵分為兩個院落,前面的院落為享殿建築群,後面的院落為明樓與寶城。兩個院落之間有神道和橋相連接。

沒錯,院落間有橋連接。因為兩個院落間有一條專門排水的小河。

這就是陵園中間的小橋~

慶陵的祾恩殿院落,大門已經沒了,大殿也只剩下殘牆了。

存在與消逝的,創造與毀滅的,物換星移中,所有的物質都會在時間裡變化、輪轉,而呈現在你我的面前。這,就是歷史的痕跡吧……


百合的視界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明光宗的陵寢。慶陵原為景泰帝所建,景泰帝為英宗所貶,這座陵墓就荒廢了。那麼,明光宗身為一代帝王,為何到最後沒有自己的陵墓,而是鳩佔鵲巢。

原來,明光宗朱常洛生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生母恭妃王氏原為慈聖皇太后的宮女。由於他是明神宗偶然臨幸宮女而生,所以父親明神宗一直對他不感冒。

父親卻寵愛鄭貴妃,將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視若掌上明珠,因此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他先是違反古制冊封鄭氏為貴妃,而沒有冊封長子的母親;不久又提出了三王並封的主意,將眾皇子都封為王,以降低長子的地位這件事。幸而為朝臣所阻,沒有成功。在朱常洛和朱常洵兩人中擇一而立的問題上,雙方爭奪激烈,拖延了十餘年。直至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極力諫爭和慈聖皇太后的支持下,朱常洛才被冊立為皇太子。

說起來,朱常洛也怪倒黴,在當太子的時候,就發生一件梃擊案。一天中午,一個壯漢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宮,準備行刺。他被值班太監當場抓住,朱常洛才算躲過一劫。試想,一個農民如何能闖進戒備森嚴的皇宮?又如何能輕易找到太子居住的宮殿?後來,官員們經過反覆審理,追查到了鄭貴妃,因為主使者是鄭貴妃,所以大臣們沒有進一步追查,讓兩個太監做了替死鬼。此案成了明宮三大案之一。

萬曆四十八年,歷盡千辛萬苦的朱常洛總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臨天下的帝王。在他即位的前十幾天,朱常洛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正當群臣和百姓望治之時,明光宗突然病倒了。他得的本來不是什麼大病,只需吃幾服補藥,靜心調養一段時間就可以復原,但是掌管御藥房的太監崔文升向皇帝進了一濟瀉藥,明光宗當天晚上腹瀉三四十次,身體一下就垮了下來,再也起不了床,而且病情日趨惡化。就在這時,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兩粒紅丸。用了第二粒後昏昏睡去,於第二天清晨駕崩。此案最後不了了之,成為了明宮又一大案。

明光宗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走了。由於明光宗死得突然,加上國力空虛,沒來得及為他建陵,只好把明光宗安葬在慶陵之中。





歷史有妖氣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萬曆四十八年說起。萬曆四十八年是明朝歷史上較為奇特的一年,也是所有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裡政權和平更替最多的一年。在大明的276年裡,唯獨這一年有三位皇帝前後執掌朝堂,而這一切都源於長眠於慶陵裡的泰昌帝朱常洛。歷史上每每有皇帝即位,均是第二年改元使用自己的年號,朱常洛的父親萬曆皇帝朱翊鈞於萬曆48年7月駕崩,剛即位29天,朱常洛便與世長辭,太子朱由校登基。對於年號問題,朝臣一時手足無措,經過集思廣益,決定當年前七個月為萬曆四十八年,後五個月為泰昌元年,巧妙的解決了這個棘手問題。

朱常洛死時年僅39歲,在明朝十六個皇帝(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壽命排行裡並不算太靠後,無奈自己老爹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老爹的漫漫統治期間,他被消磨掉了太多銳氣,加上平日裡鍊汞飲丹,登基後又沉迷女色,不久便樂極生悲,也是情有可原,下面我們便詳細介紹一下他的一生。


萬曆九年,朱翊鈞在慈寧宮拜望其母李太后時偶遇宮女王氏,一時興起臨幸了王氏,後來王氏有孕,朱翊鈞便冊封宮女王氏為恭妃。萬曆十年八月,恭妃生朱翊鈞長子,取名常洛。雖為長子,但生母身份低微,他並不受父親待見,他甚至沒有接受過正常的皇子教育。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朱常洛應被冊封為太子,但父親更喜愛鄭貴妃所生的弟弟朱常洵,想立弟弟為太子。朱翊鈞因立太子之事和朝廷重臣互不相讓,以消極怠政為抗議,最後還是李太后力排眾議,訓斥萬曆道:你嫌棄自己兒子是宮女所生,不立他為太子,你可曾想過自己也是宮女所生的?萬曆迫於壓力立朱常洛為太子,這便是萬曆朝有名的國本之爭。


即便朱常洛成為了太子,但父親和鄭貴妃並不打算放棄廢掉他,此時朱常洵已被封為福王,按道理早應該到封地就藩,但他卻一直被父親留在京城。甚至在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一名叫張差的男子竟手持木棍,闖入宮緊,如若無人,徑直闖入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逢人便打,傷及官員數人。被捕後,張差供認鄭貴妃手下太監指使他刺殺太子,鄭貴妃為洗脫罪名,便向朱翊鈞哭訴,朱翊鈞不願深究愛妃,太子也不願撕破臉皮,便選擇息事寧人,這就是明末三大案中的梃擊案。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萬曆皇帝駕崩,八月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朱常洛即位以後,鄭貴妃為了自己不被報復,便向朱常洛進貢了數名美女,這麼多年的委曲求全,朱常洛絲毫不敢在父親眼皮底下出任何差池,沒有了父親的限制,朱常洛終於可以放縱起來,傳說他夜御八女,結果因為身板不好,經此便一病不起。鄭貴妃趁機指使太監崔文升向朱常洛進"通利藥",即瀉藥治療身體,哪知道朱常洛一夜連瀉三四十次,致使身體更加虛弱,病情雪上加霜。後來鴻臚寺丞李可灼向朱常洛進奉丹藥,想力挽狂瀾,朱常洛自知命不久矣,便放手一搏,服用了李可灼製作的紅丸,病情竟有所好轉,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進一粒紅丸,朱常洛食用後感覺安適如前,沒有什麼不良反應, 誰知轉天五更朱常洛便駕崩於寢宮,一命嗚呼追隨先帝去了,這便是明末三大案中的紅丸案,朱常洛也走完了自己憋屈的一生。

由於朱常洛突如其來的駕崩,根本沒有時間為其建造陵寢,這可愁壞了繼承的天啟皇帝。天無絕人之路,諸大臣不約而同的想起了廢棄一百多年的景泰慶陵,經過三年的地上營建,朱常洛終於入土為安。既然泰昌帝能長眠於此,說明它的質量並沒有問題。既然在明皇陵區域內,說明它的風水也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閒置的陵寢存在呢?



慶陵是一百多年前為明代宗朱祁鈺建造的陵寢,為什麼朱祁鈺沒有長眠於此,其中還有一段傳奇。朱祁鈺長兄朱祁鎮是大明朝第六位皇帝,正統十四年,朱祁鎮受太監王振蠱惑,御駕親征瓦剌,於土木堡兵敗身俘,瓦剌大汗也先兵臨北京城下,為了避免瓦剌以朱祁鎮為籌碼牽制大明,大明被瓦剌佔領,也為了避免主少國疑,諸王趁機改朝承製,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說服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于謙組織首都軍民英勇抵抗瓦剌,保住了大明國袏,于謙也因北京保衛戰,名垂青史。次年朱祁鈺改元景泰,國家正常運轉,使得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轉危為安。說來也是造化弄人,前皇上朱祁鎮由於自身魅力,折服了俘虜他的瓦剌諸部,北狩一年後,竟然被放回了大明,這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大明還是當年的大明,可皇上卻成了自己最愛的弟弟,畢竟皇家不講手足親情,朱祁鎮被弟弟安置在南宮,朱祁鈺打心底不希望朱祁鎮回來,所以他安排人監視朱祁鎮的一舉一動,防止哥哥和舊臣勾結復位,朱祁鈺甚至還將南宮的樹木全部砍掉,以防有人爬樹越過高牆,朱祁鎮就這樣在一間小小的院子裡體會世態炎涼。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鈺突然重病,在景泰朝鬱郁不得志的徐有貞,曹吉祥,石亨想要鹹魚翻身,欲擁戴朱祁鎮復辟,從而進入權利中樞,執掌朝廷。是夜,三人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自東華門入宮,升承天殿,並擊鼓昭告朝臣。朱祁鈺在病榻之上得知哥哥復位,不僅沒有因此而憤怒,卻一連說了幾個好,或許病危之時,他內心中最脆弱的親情部分被喚醒,囚禁哥哥的重負也放了下來,一切都釋然了。朱祁鎮復辟,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廢景泰帝為郕王,過了幾日,朱祁鈺便在西苑病逝,埋葬於玉泉山,由於死時朱祁鈺已廢為郕王,再埋入十三陵中不符合理法,所以他在位時營建的慶陵便一直空著,這就是為什麼一百多年後,來不及營建自己陵寢的泰昌帝能埋葬慶陵的由來,或許這就是造化弄人吧!




歡迎大家關注並閱讀小編其他文章,臨表涕零,感激不盡!


里爾1204


萬曆皇帝的嫡長子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崇禎皇帝的父親)在即位剛剛29天就因為服食“紅丸”(仙丹)去世了,此時萬曆皇帝還沒有下葬。

朱常洛為何要鳩佔鵲巢?

按照明朝慣例,皇帝在生前要尋找自己的萬年吉壌,也就是墓地位置,並營建自己的墓地,一般都會在即位後官方尋找墓地位置,選擇時間營建墓地。譬如萬曆皇帝是在即位不久後尋找了墓葬位置,萬曆十二年開始建造,歷時六年完成,建成後30年萬曆皇帝才用到自己修建的墓葬。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僅29天,連墓葬的位置都沒有找,更談不上營建,這個事比較麻煩。

此時,明朝國力空虛,不可能再因為明光宗的下葬問題動用太多的國家財政,為了儘快下葬明光宗,一切都從簡處理。明朝內閣和皇室經過商討,決定佔用明景泰帝曾經為自己選擇營建的墓地為明光宗的墓地,可謂是“鳩佔鵲巢”了,原主人景泰帝營建陵寢,被明英宗趕走,英宗後人明光宗佔據。一般民間都忌諱佔用別人曾經選擇營建的墓地,何況是皇帝,明朝大臣們也不忌諱這些了!

明景泰帝的陵寢位置(慶陵)在北京昌平天壽山,“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宗朱祁鎮被瓦剌被俘,于謙等人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被稱為“景泰帝”。朱祁鈺在位八年,他為自己選擇了墓地,並開始修建陵寢,不過沒有完成。1457年發生“奪門之變”,景泰帝被廢,不久去世,皇帝這個頭銜也被剝奪了,自然他選擇營建的陵寢也不能用了,地下地面建築都被拆除,另選位置下葬,因此就空置了。景泰帝在北京西郊以親王的規格下葬——景泰陵,明英宗及其大臣有意羞辱死去的景泰帝。

景泰帝成為唯一一個在遷都北京後沒有下葬在明皇陵的皇帝。

明光宗的陵寢慶陵佔地面積較小,規格也低,1621年開始修建,1626年完工,消耗白銀150萬兩,相對萬曆皇帝的800萬兩建設陵寢費用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鳩佔鵲巢圖)

何謂鳩佔鵲巢?

自然界中杜鵑或者紅腳隼很少自己營建巢,很多強佔喜鵲修建的巢穴,我們一般稱為“鳩佔鵲巢”,現在大都引申為強佔別人的住屋或佔據別人的位置。

景泰帝的皇帝陵寢被明英宗剝奪,明英宗後人明光宗強佔,同死去的人搶東西,是謂不智,這裡不僅僅是為了省錢的原因,24年後明朝滅亡。


穿越再現彼岸


明朝後世的皇帝短命都怪老祖宗朱元璋,他廢除了宰相,讓皇帝總攬六部,事必躬親,累死了。

慶陵裡面安葬的是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長子,明神宗原本想立老三朱常洵為太子,但是拗不過大臣,最後還是立了朱常洛為太子。1620年,萬曆皇帝去世,享年57歲。朱常洛登基,但是僅僅當了29天皇帝就去世了,年僅38歲。

按照古代的規矩,皇帝登基後才有資格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墓。朱常洛還來不及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就去世了。

皇帝的陵墓不比普通人,普通人死了,村裡的人一上午就可以完成掩埋安葬工作。皇帝的陵墓少則需要三五年,多則需要幾十年,才能修好。萬曆皇帝的陵墓就修了幾十年,耗資800餘萬兩銀子,相當於明朝中央財政兩年的收入,真是大地主的代表,窮奢極欲。

總不能現在開始修陵墓,等修好了再安葬明光宗朱常洛吧?顯然不能等那麼久。好在天無絕人之路,170餘年前,明代宗朱祁鈺修了自己的陵墓,但是來不及用,他的皇位就被太上皇哥哥朱祁鎮廢除了,朱祁鈺去世後,按照親王的葬禮安葬在別的地方。但明代宗朱祁鈺已修好的陵墓放在那裡也不合適啊,朱祁鎮和朱祁鈺的五叔襄王為此向朱祁鎮建議毀掉這座陵墓,朱祁鎮認為言之有理,派了五千士兵搗毀了明代宗為自己修建的陵墓。

朱祁鎮和朱祁鈺就兩兄弟,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被蒙古人俘虜,大臣于謙等為應對危局,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就是景泰帝,尊明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

一年後,朱祁鈺將哥哥朱祁鎮接回北京,軟禁在南宮,7年之後,大臣徐有貞、石亨等趁明代宗朱祁鈺病重的機會,將朱祁鎮接出來重新登基。

明光宗去世後,兒子朱由校即位,他聽從大臣的建議,對這座170年前被毀的陵墓進行修繕,將父皇朱常洛安葬進去,舊物利用,省了不少銀子。


坐看東南了


鳩佔鵲巢一詞來源於《詩經》:“維鵲有巢,維鳩居之”,說的是紅腳隼經常強佔喜鵲的巢,比喻強佔別人的住屋或佔據別人的位置。

從這一點出發,用“鳩佔鵲巢”來形容慶陵並不恰當,因為慶陵並不是被強佔的,它成為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寢實屬無奈。

慶陵跟好幾位明朝皇帝都有關係,第一位就是明代宗朱祁鈺。

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的異母弟,本來是沒有機會登上皇位,奈何明英宗作死,給了朱祁鈺這個機會。

明英宗的作死就是在瓦剌入侵的時候率軍親征,結果一頓操作蠢如豬,釀成了土木之變,不僅自己被俘,還搭上了幾十萬明軍和一群文臣武將,明朝文武中樞為之一空,京師守軍空虛,完全暴露在瓦剌面前。

危難之際,于謙否決了朝臣的遷都之議,請求太后讓皇帝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隨後為了避免瓦剌皇帝要挾,動搖人心,于謙等人又勸太后立朱祁鈺為帝,太后以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的條件同意了,朱祁鈺於是成為明朝第七位皇帝。

朱祁鈺心裡是不大想上位的,人家當皇帝都是歡歡喜喜的,憑什麼我一上臺就面臨亡國之危,北京城一破,大明半壁江山沒了,我的性命也難保。

但明英宗只有朱祁鈺一個弟弟,趕鴨子上架也得他上,朱祁鈺硬著頭皮上了,在於謙等人的輔佐下穩住朝局,積極籌備抵禦瓦剌入侵,最終守住了北京城。

擊退了瓦剌,朱祁鈺終於有機會享受皇帝的極權了,可不久他又擔心哥哥回來跟他搶,所以他內心的想法是不讓明英宗回來,但底下的大臣不這麼想,尤其是楊善,他趁著探查的機會把明英宗接回來了,大出朱祁鈺意外。

剛剛體驗極權的朱祁鈺自然不會放手,放手他可能也會死得很慘,與其讓自己慘,不如讓哥哥慘,所以他把明英宗軟禁在南宮,附近樹砍光、大門上鎖灌鉛、錦衣衛嚴密看管,吃穿不足供,明英宗甚至要老婆做女紅補貼家用。

千防萬防,朱祁鈺還是沒有防住哥哥。他千辛萬苦廢掉了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獨子為太子,可沒幾年獨子死了,受此打擊的朱祁鈺很快就生了大病,這給了那些有異心的人機會。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鈺得了一場大病,已經不能上朝,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機發動奪門之變,將朱祁鈺軟禁在西內,迎立明英宗為帝。

說了這麼多,朱祁鈺跟慶陵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我國君主一向有生前修皇陵的傳統,繼位後不久就開始選址修建,因為沒定名號,所以都叫壽陵,慶陵的前身就是朱祁鈺的壽陵,那是他給自己選的風水寶地。

可明英宗登位後一番清洗,又廢朱祁鈺為郕王,不承認他的帝位。不久,朱祁鈺病死,既然都不是皇帝了,自然不能葬在皇陵,明英宗將朱祁鈺按照親王的規格葬在了北京西山。

明英宗又看不上朱祁鈺在天壽山修建的壽陵,所以這個還未完工的工程就廢棄了,廢棄還不算,明英宗還派人毀了這個壽陵。

在朱祁鈺去世前,其皇后杭氏已於景泰七年(1456年)去世,就被葬進了壽陵。明英宗復位後,派襄王朱瞻墡去天壽山祭拜長陵、獻陵和景陵(明成祖、明仁宗和明宣宗的陵寢)。

這傢伙回來後報告說杭氏的陵墓明樓高聳,與長陵、獻陵一樣,比景陵更高,是逾越禮制,應該“夷其墳垣,毀其樓寢,則禮法昭明,天下幸甚”。

明英宗求之不得,早覺得這個弟妹不是皇后(被明英宗廢除皇后稱號),沒資格住皇陵,立刻下令毀掉壽陵,於是曾經的皇陵就成了一片窪地,人稱“景帝窪”。

萬萬沒想到,一百多年後,這個窪地竟然派上用場了,原因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死得太急了。

朱常洛當了幾十年的皇長子,一直沒被立為太子,因為他的父親萬曆皇帝不喜歡他,戰戰兢兢幾十年,一朝繼位,朱常洛放縱了,結果一月駕崩,人稱“一月天子”。

朱常洛崩得太快了,他老爹萬曆帝都還沒下葬呢,新上位的天啟帝需要同時料理爺爺和父親的喪事,尤其是父親根本來不及給自己選皇陵,所以救急用了朱祁鈺的選址。

一百多年過去,“景帝窪”上重新建起皇陵,即慶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