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NBA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對球隊陣容的定位,在當下提倡空間、快節奏、魔球化的語境中,什麼才是現代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今天就來著重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現代球隊基本框架

1、善於製造錯位的核心後場

當下球隊建隊的主流邏輯是鋒線為王,畢竟現在是鋒線橫行聯盟的時代。過去幾年的奪冠球隊中,除了囤積大量優質鋒線球員,其中會有一位攻防兩端統治級別的鋒線。不過這些是基本盤,球隊也需要一位善於製造錯位的核心後場。當然了,如果以後場球員為核心建隊,那麼奪冠幾率太小,尤其是在現代籃球環境中。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沃克

由於空間的拉大以及投射能力的提升,擋拆成了球隊陣地戰中最有效且效率比較高的進攻方式。擋拆的花樣會有很多,也可以演變成很多戰術。擋拆後如果對手不繞掩護或者擠掩護,那麼很容易出現錯位。此時能軍訓對方大個球員的後場就尤為重要了,畢竟這是很好的打錯位的機會。

如果一支球隊不能在錯位中找到打擊對手的方式,那麼陣地進攻中就會陷入一種困境。可能有的球員會利用個人能力進行單打操作,但是聯盟中哈登只有一個,並不是每一支球隊都這樣精英級別的單打高手。但是要說頂級的小打大的球員,沃克、利拉德等也是這個聯盟的翹楚。

所以說啊,當冠軍熱門球隊湖人和快船都在尋覓一位核心後場時,也就能理解他們的操作了。

2、囤積側翼優質射手

想當年布登-霍爾澤在老鷹執教時,老鷹始終過不了騎士這一關。布登-霍爾澤心裡或許犯嘀咕,啥時候自己也能擁有一星四射進攻體系。於是來到雄鹿之後,當霍爾澤手裡有了字母哥這樣的異類怪獸之後,他打造的一星四射體系進攻效率更高。執掌雄鹿兩年,雄鹿戰績都排在聯盟前列。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字母哥

雄鹿有著大量優質射手,不光是後場射手雲集,更是囤積了米德爾頓、科沃爾、馬修斯這樣的優質射手。所以當字母哥持球推反擊或者陣地戰中撕扯防守的時候,對手不光會忌憚字母哥的衝擊力,還得時時刻刻看著這些埋伏在三分線的射手群,稍不注意就會遭到精準打擊。

當然了,如果這些側翼球員會得更多的話,對這支球隊攻防會提供更豐富的選擇,也會減輕核心球員的壓力。

3、多才多藝的4號位

這得又說回大行其道的擋拆了,無論是後場球員和大個球員擋拆,還是鋒線球員和大個球員玩擋拆,一旦球隊擁有一位多才多藝的4號位球員時,那麼這簡直就是一個核武器了。

擋拆發生之後可以外拆接球投射,同樣也能接球之後順下完成終結。這樣的擋拆手對於防守球員是噩夢,這已經不是換防不換防的問題,而是在擋拆之後如何選擇下一步的防守。如果防守者縮在後面,則就直接投射,如果上前逼搶,則會被其用速度以及腳步優勢甩開。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濃眉

如果外加一手低位單打操作,那麼會更加防不勝防。當落低位單打時,如果不包夾或者協防干擾,那麼只能眼睜睜的在低位被蹂躪;如果包夾或者協防,其他位置則是會形成多打少的局面。當然了,正常情況下球隊都會在低位包夾持球人,不讓其輕易衝擊籃筐,這是防守的基本準則。

所以啊,當球隊擁有濃眉這樣多才多藝的4號位球員時,你能怎麼防。濃眉是頂級吃餅選手,也有投射以及低位操作能力。於是和湖人打比賽時,對手最怕詹姆斯和濃眉擋拆,簡直太無敵了。

4、高效、充滿能量、拉開空間的護筐、終結高手

空間!空間!空間!這是現代籃球環境下很注重的事情,如果進攻空間擁擠,球隊進攻效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而導致球隊進攻空間擁擠的球員大多是5號位球員,一旦缺乏射程,進攻端的作用就會大減。所以這也倒逼很多內線球員尋求轉型,以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或者活得更有尊嚴。

或者是高效、充滿能量的終結高手,消化掉大量傳球,卡佩拉就將其玩到了極致。卡佩拉自始至終以吃餅著稱,並且拿到了不錯的合約。本賽季卡佩拉投籃依然集中在籃下附近,8英尺以內出手313次,佔據總出手的97.2%,8英尺以外僅僅只有9次。當然了,卡佩拉受助攻命中球數為167個,佔總數的80.7%,未受助攻命中數為40個,佔比為19.3%。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字母哥與洛佩茲

只擁有拉開空間這個操作,其實也能很好的活著。不過當你擁有一手護筐能力的時候,那對球隊幫助會更大。雄鹿18年夏天簽下洛佩茲的時候,誰能想到他是如此的適合雄鹿這支球隊。進攻端外線投射能力能拉開空間,防守時則蹲在內線,字母哥則就可以大面積去掃蕩,構建起完整的防線。

總而言之,當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這支球隊想不成功都難。當然了,真正在組隊的時候,能完成其中3個點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這樣的陣容配置或許只能出現在遊戲中。

順應潮流的打法

魔球理論近些年大行其道,不光是球員在追求更高效的得分方式,摒棄了低位單打、中距離投射,很多球隊也逐漸走上了魔球化的道路。

魔球打法趨勢不可逆。ESPN專家科克-古爾德斯貝利近日製作的一張最高頻投籃出手點分佈對比圖就引起了熱議。從出手點變化來看,01-02賽季從左右兩側底角到籃下都密集分佈,另外肘區也是被球員青睞,三分線外則是弧頂和左右兩側45度附近。這點很好理解,當時大中鋒還沒有消亡,後場球員單打操作也很多,往往是往三分線內走一步就出手,或者行進至油漆區左右兩側以及其他位置終結。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投籃熱點圖對比

到了19-20賽季,多集中在籃下以及三分線外,中距離投射基本已經消亡,更不要說背身單打。如果有球員投中距離,反而成為了異類。別說一場比賽,有的球員一整個賽季都不會在中距離出手幾次。至於罰球線一步投射次數增加,這是後場球員擋拆之後另外一種選擇。

魔球理論中,相對於一些中距離這些影響效率的得分方式,籃下和三分投射才是王道。與其在中距離出手,還不如再往後退一點扔三分。所以,效率就是生命。在當下快節奏以及回合數增多的NBA,如果再有低位背身等拖慢節奏低效率的打法,球隊進攻會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

我想最近一段時間,阿爾德里奇有意增加了外線投射也是引起了球迷的熱議,盛世在與灰熊的比賽中,他單場出手了9次三分。這是在擁抱變化,也是順應當下聯盟的大趨勢。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利拉德

除了魔球是大趨勢外,擋拆打法也成了另外一種潮流。如果還記得斯隆老爺子的話,無論是斯托克頓與馬龍時期,還是德隆和布澤爾時期,爵士的核心戰術就是擋拆。斯隆老爺子將擋拆玩到了極致,但是當時其餘球隊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在一場比賽中頻繁呼叫擋拆。

15-16賽季,全聯盟場均呼叫擋拆次數最多的是雷吉-傑克遜,場均也只有11.3個回合,每個回合可以拿到0.88分。場均擋拆回合數超10次的也只有3人,9-10次之間的球員也只有5人。場均擋拆回合超6次的球員中,庫裡每回合可以拿到1.11分,路威則是1.01分。

在本賽季已經進行的比賽中,全聯盟場均呼叫擋拆數量最多的球員是特雷楊,場均達到了15.4個回合,每回合可以拿到0.94分。當然了,利拉德是當之無愧的擋拆高手,場均有12.9個回合內會發生擋拆,每回合可以攻下1.12分,這比15-16賽季的庫裡擋拆效率還高。

另外一方面,聯盟場均擋拆回合超10次的球員,無一例外都是後場球員,且人數增加到了9人。9-10次之間的球員人數也達到了6人,這個數據範圍內則是出現了維金斯、倫納德這樣的鋒線球員。要知道賽季即將過半程,樣本已經足夠大,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深度分析:什麼是現代NBA球隊基本架構,以及順應潮流的打法

特雷楊也是頻繁呼叫擋拆的球員

陣地戰中依賴擋拆,是球員單打能力的下降,還是球員進攻技術的單一?其實這些都不重要了,所有都在朝著效率靠攏。背身單打、面筐單打操作太消耗體力,往往也會被針對性防守,而一個簡單的掩護之後就出手終結了,沒有必要費太多的心思。

結束語

NBA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特點,籃球運動本身也都在進化當中。球隊建隊理念也會根據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只要能擁抱潮流,球隊也會快速找到立足的方式。

(注:本文數據截止於北京時間1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