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携手并肩,筑起防疫长城

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打破了本该欢乐的春节气氛,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持久的抗疫战争。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国家制定了很多应对政策和措施,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桂林、南宁、百色的几位同学,听他们聊聊自己与家人的抗疫故事。


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


来自桂林市南溪山小学三(3)班的莫羽萌同学接到我们的采访后,迫不及待地跟我们分享了她们家的抗疫故事:“我的爸爸妈妈都是疾控中心的医生。疫情爆发后,妈妈便不停地写疫情报告,爸爸只要一接到任务就要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到隔离病房采样,经常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还要熬夜值守,非常辛苦。”


当记者询问到她如何做防护时,莫羽萌同学的话匣子又打开了:“我们家在第一时间取消了春节聚餐,爸爸妈妈对我有三点要求:一是多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提高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二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外出时戴口罩,洗手前不要碰触眼耳口鼻,打喷嚏和咳嗽时用衣袖遮挡;三是睡好觉、多运动、多学习,为以后遇到类似危机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准备。”


携手并肩,筑起防疫长城

莫羽萌同学和她的绘画作品


凌云县实验小学六(8)班的罗承铉同学的妈妈也是一名医护人员。他告诉记者:“妈妈现在每天都很繁忙,就算轮休也需要随时待命。有一天,爸爸不在家,妈妈好不容易休息,便带我和弟弟去看望外婆。结果刚到半路,妈妈就接到医院的电话,她得立即回医院。弟弟大哭起来,妈妈顾不上这么多,把我们送回家就赶去医院了,只留我一个人在家照看弟弟。”虽然有些失落,但罗承铉同学更心疼妈妈,他觉得妈妈太辛苦了。


携手并肩,筑起防疫长城

罗承铉同学


这段时间,无数专家、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地在疫情防控一线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医院里帮患者渡过难关。他们迎难而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让人敬佩。


一线工作者毫不退让


除了医护人员,人民警察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南宁市仙葫学校五(2)班的蓝予涵同学向记者说起他爸爸的抗疫故事。


“我爸爸是一名警察,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期间,他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刻也不松懈,经常两三天才回一次家。那天,爸爸回家和我说了一件暖心事。当天下午,一位身穿黑色大衣的阿姨走进值班室,送来一袋物品便转身准备离开,值班的叔叔连忙追上去问清原委。“你们现在比我更需要这些东西!”阿姨留下一句话就匆匆离开了。值班的叔叔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45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因为爸爸和同事们近期需要对进入南宁市的车辆进行检疫,每天24小时轮班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受到病毒感染的风险很大,口罩也远远不够用。”蓝予涵同学十分感慨,面对冷酷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人们没有选择退避,而是主动送出温暖,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携手并肩,筑起防疫长城

蓝予涵同学


除了医护人员、警察,还有社区工作者、新闻记者、环卫工人等等,他们也在一线岗位勇敢地“战斗”着。他们用行动践行着“疫情当前,绝不退让”这句话,用自己的身躯为大家保驾护航,让人肃然起敬。


身体力行在家抗疫


作为普通人,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又是怎样做的呢?记者采访了南宁市逸夫小学六(4)班的覃嘉艺同学。


覃嘉艺同学在得知疫情后十分担心,她表示自己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家人乖乖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并谨遵钟南山爷爷的话: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注意休息、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平时爱画画的她可没有闲着,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了一幅自己的肖像画。画中的她戴着口罩和眼镜,勇敢地向疫情宣战。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抗击疫情,祝愿武汉早日渡过难关:“我希望大家不要害怕,不要焦虑。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我们普通人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不出门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相信祖国,相信医学的力量。让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与祖国共抗新型冠状病毒。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白衣天使加油,愿世间的美好与你们同在。”


携手并肩,筑起防疫长城

覃嘉艺同学和她的绘画作品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是各条战线上的人们在大疫面前展现出的温情、勇敢与无畏,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医护人员还是警察,抑或是普通人,只要携手并肩,筑起抗疫长城,我们一定会熬过寒冬,迎来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