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記渦陽縣第五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張健

本網訊 (工商導報記者季思華 特約記者 姚鋒 朱波)亳州市渦陽縣第五人民醫院地處皖豫交界處,和河南永城市馬橋鎮僅一路之隔,兩地人員往來頻繁,交通四通八達。且醫療片區20個行政村145個自然村,點多、線長、面廣,是渦陽縣名符其實的戰“疫”防控“橋頭堡”。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後,如不及時切斷外部傳播渠道,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曾參與抗擊非典和瘧疾等重大疫情歷練的縣第五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張健,立即建議並爭得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就這樣,醫院所在的新興鎮成為渦陽縣第一個徹底切斷和外部區域聯繫的鄉鎮。就勢而為,新興鎮迅速對各個村莊和社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並有專人24小時值守,從而築牢了第一道疫情防護堤壩。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切斷疫情傳播途徑,降低感染率,自從戰“疫”正式打響的那一刻,張健就帶領醫院突擊隊員,不分晝夜地逐村逐戶排查武漢或湖北返鄉人員,甚至是返鄉務工人員是否到過或路過疫區,都逐一進行登記上報。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張院長,你們片區現在有多少疫區返鄉人員?疑似病歷有多少人?密切接觸者有多少人?居家隔離有多少戶,多少人?縣委一前來督導檢查的領導同志問道。“報告領導,目前我醫療片區共有由武漢返鄉人員208名,疑似病歷4人,密切接觸者307名,集體隔離2個村,居家隔離108戶……”面對領導的提問,張健對答如流。於是張健“一口清”“數字院長”的美談在渦陽縣戰“疫”一線流傳開來。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1月22日上午7時許,正在指揮部研究疫情診斷治療和隔離方案的張健接到一個鄉村醫護工作者的電話,得知轄區一村莊由武漢返鄉人員王某某咳嗽並伴有發熱症狀,其家人對村幹部和醫護人員勸其到醫院進行檢查持排斥態度,且險些發生衝突。對此,張健聞訊後讓其他人員做好自身防護,自己卻一頭扎進疑似患者王某家中足足一上午,反覆為其講述新冠肺炎傳播的途徑和危害性,以及醫學和法律常識。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看到張院長拖著疲憊的身軀和佈滿血絲的雙眼,且冒著被病毒傳染的風險,王某及其家人既感動又內疚,當場就自駕車到縣指定的醫院去檢查,果不其然,王某核酸檢測為陽性,成為這個醫療片區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其家人得知後三番五次地打電話向院長表示感謝和懺悔,全家7口人也無條件接受居家醫學隔離。同時,還主動把王其自武漢疫區回來後所接觸的人員進行了逐一說明,為及時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和對接觸者實施醫學隔離贏得了寶貴時間,避免了一起重大疫情傳播隱患。事後,有領導和同事們談及張院長的這次“魯莽”行為都深感後怕,而張健卻回答道:“我不僅是一個院長,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候黨員就應該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把生死置之度外!”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疫”線踐初心 為民擔責任

頭雁高飛群雁隨。在支部書記、院長張健身先士卒的感召下,在戰疫防控的30多個日日夜夜裡,第五人民醫院的廣大醫護人員就像一顆顆螺絲釘緊緊卯在戰位上。機關黨員幹部主動請纓,全部身處防控一線,無論是督查員、管理員、消毒員、信息員或服務員等角色如何轉變,唯獨不變的是為民情懷和一個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真正發揮了一個黨員一面旗表率作用和示範效應。醫院財務科會計卞春芳一語中的:“這得益於我們張健院長這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的領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