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三國時期軍隊圖

影響一支隊伍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於人數的多寡,也不在於裝備鬥具是否精良。而在於一種精神。只有擁有一息尚存、戰鬥不息的鬥爭意志,這支隊伍才能逢打必贏、每戰必勝。如果沒有視死如歸的戰鬥意志,未戰而先怯的隊伍,即便人數再多,裝備再精良也都是無濟於事。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軍人的戰鬥意志,往往會受其軍事長官的影響。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就是這個道理。陷陣營真正無法替代的,不是那些裝備精良、作戰勇猛的陷陣死士,而是訓練出這支鐵打隊伍的軍事長官。——高順才是陷陣營的魂之所在。

由高順帶隊的陷陣營與其他人帶隊的陷陣營不能一概而論

陷陣營是呂布麾下最具傳奇色彩的部隊,這支隊伍的人數不多,只有七百之眾,卻號為千人。他們擁有勇往無前、寧死不縮的陷陣之志,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非常恐怖。在高順的領導下,陷陣營“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即便對方有千軍萬馬數倍於他們,也絕對不敢掉以輕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其步步蠶食。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劉備劇照

比如劉備軍團,以及曹魏大將夏侯惇等當世名將,就曾遭到過陷陣營的重創。其敗狀慘不忍睹,劉備丟妻棄子狼狽奔逃,被迫投入了曹操的懷抱;夏侯惇則在左目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

——然而!在健將魏續的領導下,陷陣營彷彿失去了其應有的活力,沒有絲毫亮眼的表現。

公元196年六月中,謀士陳宮暗中攛掇郝萌造反,趁夜偷襲呂布的大營。呂布逃入高順大營,令高順領兵平叛。高順猜測到造反的是河內郝萌,於是領兵殺入郝萌大營,在萌將曹性的配合下,當場將其斬殺,平息了叛亂。

呂布問曹性“郝萌的同謀者是誰?”曹性當堂供出了陳宮,並指出陳宮有依附袁術之意。自此!呂布對身邊的將領便多了一層防備。加之高順直言不諱,常常當面批評指正呂布的過錯,希望呂布能夠“知忠而用”遠離奸佞小人。但是他苦口婆心的勸告,不但沒能收穫效果,反而使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的呂布感到很沒有面子,漸漸的對他產生了反感。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呂布劇照

呂布於是剝奪了高順的軍權,讓其姻親魏續擔任陷陣營的統帥。但是陷陣營在魏續的統帥下,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反而一度默默無聞。每逢戰事的時候,呂布不得不重新啟用高順。

史料記載如下:

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參考,《英雄記》

顯然!陷陣營一旦更換了統帥,其軍事效果天差地別。在高順手下,他們能做到每戰必勝、所向披靡。但是在魏續的手下,他們彷彿跟普通士兵無異。

事實上!並不僅僅是魏續不能駕馭,呂布集團的其他將領,同樣無法駕馭陷陣營。否則呂布也不會被迫重新啟用高順。像這樣一支有血性的隊伍,他們跟主帥之間有著特殊的感情。呂布剝奪了高順的軍權,陷陣營當然不會像之前一樣為他賣命。同理,曹操殺掉了高順,就等同於放棄了陷陣營。

——留住陷陣營的第一先決條件,就是必須重用高順。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高順遊戲形象

公元199年,呂布、高順、陳宮等人兵敗被俘,曹操主動勸說過陳宮,也猶豫過是否招攬呂布。但他唯獨沒有考慮招攬的,只有陷陣營的統帥高順。難道是因為曹操看不上陷陣營的水平,不欣賞高順之才?

顯然不是的,他只是不想做無用之功。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高順為人太講原則

據《英雄記》記載,高順品行純潔,為官清廉,法令嚴明,從來不接受饋贈。這樣的人物性格,歸納為一個詞語就是“正直”!太過正直的人,太講原則的人,並不適合在勾心鬥角的亂世中謀生。

對同僚,高順從來都不講私情;對上司,高順亦敢當面指責。在呂布集團中,不光呂布排擠他,陳宮亦曾與他水火不容,甚至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他。換句話說,殺掉高順是呂布集團的所有將領都願意看到的事,留下高順則會招致眾人的不滿。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呂布圖片

第二、高順愚忠於呂布

郝萌造反之際,呂布科頭袒衣,帶著妻子從廁所翻牆才逃得性命。由於這次造反非常突然,呂布並不清楚造反者是誰,但是他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高順不可能造反。於是逃入了高順大營。連呂布這樣“反覆無常”的小人,都打心底認為高順不可能造反。

呂布剝奪了高順的軍權,每到攻戰的時候才把軍權還給他。對此,他沒有半點怨言,仍然盡心竭力的輔佐呂布。

以上兩點,足可證明高順“忠臣不事二主”的信念堅如磐石,不是憑曹操三言兩語就可以撼動的。曹操明知不可為,不如選擇放棄,免做無用之功。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夏侯惇劇照

第三、高順把夏侯惇打成了殘廢,是夏侯家族的仇人

公元198年,呂布派高順攻打沛城,劉備難以抵擋,於是請曹操發援。曹操遣夏侯惇領兵援助,剛到徐州沛城就失守了,劉備的妻兒老小都被高順所俘。高順又指揮部將攻擊夏侯惇,在交戰的過程中,夏侯惇左目中箭,險些死於非命。

夏侯惇是夏侯家族的核心領導,夏侯家族是曹魏的核心力量。多年來,夏侯惇一直擔任曹魏集團第一大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曹操在考慮是否招攬高順的同時,也必須顧及到夏侯惇的想法。

高順之勇堪比張遼,陷陣營所向披靡,曹操為何熟視無睹?

高順圖片

第四、其重要性不如臧霸

相比同樣沒有主動投降的臧霸來說,高順的影響力不值一提。高順能給曹操帶來什麼利益?無非就是多收攬了一支特種兵,其影響非常侷限。況且曹魏從來都不缺乏特種性質兵種,與其在陷陣營上浪費時間,還不如重新組建一個虎衛軍二隊。

臧霸是當地豪強,早年間孝烈勇名就傳遍了鄉野,在泰山一帶的威望極高。加之他爪牙繁多,孫觀、吳敦、尹禮等人都無條件的支持他。致使臧霸割據徐州境內,自成一方霸主。徐州一連跟換了幾代主人,都不敢把臧霸怎麼樣。即說明了臧霸的重要性。

曹操招攬了臧霸,相當於在治理徐州的問題上找到了一條最短的捷徑。所以浪費時間招攬高順,還不如把這段時間用到尋找臧霸的身上。早一日找到臧霸,就能夠早一日治理好徐州。


綜合以上四點,留給高順的就只有一條死路,曹操只能就此解散陷陣營。

本文完!感謝您的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