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懂槍帝壹哥是軍武次位面公眾號輕武專欄的官方賬號,聚焦輕武相關,每日關注更新!


如果說抗戰初期最拉風的中國軍隊是國民黨組建的那幾個德械師,那麼到後期肯定就要數全套美械且戰無不勝的中國駐印軍了。


作為當年遠征軍的一個分支,駐印軍不僅是中國最早成建制接收美械的部隊,也是所有美械軍中裝備質量最高的一支。相比僅少量配發美式裝備的滇西遠征軍,駐印軍顯然要更勝一籌。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駐印軍與遠征軍站在一起,就如同來自兩個時代 (左二為駐印軍新編第一軍軍長孫立人)


事實上,駐印軍不僅在火炮、戰車和運輸工具上大大優於國內的半美械化部隊,在輕武器方面,駐印軍同樣可以稱得上是裝備精良。


毫不誇張地講,駐印軍在抗戰後期就已經具備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王牌軍的一切特徵,甚至在與滇西遠征軍會師時,讓已經獲得了部分美械的遠征軍依然羨慕不已。


那麼,駐印軍基層單位的裝備究竟如何呢?其配備與同期美國陸軍步兵連又是否真的完全一致呢?我們不妨將二者做一番對比。


首先,就來看一看二戰後期美國陸軍基層(連排級)單位的編制和武器配備。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美軍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低於半自動的火力

(刺刀在二戰歐洲戰場真的很難派上用場)


1944年,美國陸軍步兵連編有三個步兵排及一個重武器排,重武器排是美軍步兵連的火力支柱,其下轄一個機槍分排和一個迫擊炮分排,總計五個班。而連部則是一個“隱形的武器排”,備有M1918A2自動步槍6支、M1衝鋒槍6支、“巴祖卡”火箭筒5具。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連屬重武器排讓二戰美軍基層單位擁有 遠超同期對手的重火力


機槍分排(也稱半排)編有兩個機槍班(每班配有一挺.30口徑的M1919A4中型機槍),而重武器排的排部另配有一挺.50口徑的M2重機槍。


迫擊炮分排編有三個迫擊炮班(每班配有一門60毫米M2輕型迫擊炮),總計3門,可為全連提供火力支援,其作用介於日軍擲彈筒和步兵炮之間。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60毫米迫擊炮是美軍步兵連的重要支援火力


相比分支繁雜的重武器排,步兵排的編制則要簡單得多,只下轄三個步兵班。美軍的步兵班配有1支M1918A2自動步槍(充當輕機槍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美軍步兵連多采用倒(後)三角隊形,因此一線接敵的一般為前方的兩個步兵排(即六個步兵班)。必要時,擁有6支備用自動步槍的連部可為這幾個班各加強一支,從而使前沿步兵班的自動步槍數量達到2支。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衝鋒槍並非美國步兵班的標配


與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不同,衝鋒槍並不是二戰美軍步兵班的標配。由於美軍步兵普遍裝備有半自動步槍,單兵火力已經十分旺盛,這也在客觀上導致美軍對於只適合近戰的衝鋒槍不太熱衷。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美軍就沒有衝鋒槍可用,在進行巷戰前,連部6支備用的衝鋒槍通常會臨時加強給基層單位。再加上重武器排中不算太沉的兩挺M1919A4重機槍隨時可支援給前沿步兵排,使美軍即便遭遇MG42一類的對手也不會處於絕對下風。


在對美軍基層單位的火力配備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我們再來看一看中國駐印軍基層單位的裝備水平。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中國駐印軍使用的M4A4中型坦克 (先搬出謝饅頭鎮樓)


由於日軍無法威脅到駐印軍的後方補給線,因此相比嚴重依賴駝峰航線的國內部隊,其在後勤方面基本不存在問題,這也使駐印軍獲得的重裝備要遠遠多於滇西遠征軍。不過,駐印軍雖然名義上是對標美軍,但二者在編制和裝備上還是存在著較大差異的。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駐印軍的裝備水平雖不及美軍,但已達到 甚至部分超越同期日軍的水平


駐印軍的一個步兵連僅編有三個步兵排而沒有美軍步兵連中的連屬重武器排,這與國內部隊基本相同,但在步兵排這一層級上,編制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駐印軍每個步兵排除下轄三個步兵班外,還編有一個迫擊炮班(裝備2門60毫米迫擊炮),這樣的配置已經超越了同期日軍每個小隊(排)裝備2-3具擲彈筒的水平,對於抗戰時期的國民黨軍隊來說,是難得的奢侈。


除此之外,駐印軍每個步兵班都配有1挺輕機槍,這與同期的日軍基本相當。需要說明的是,駐印軍從未裝備過M1加蘭德步槍作為步兵的標準武器,當時使用的基本都是美國淘汰的二手M1903和M1917栓動步槍。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M1903步槍(上)與M1加蘭德(下)


而且這其中的M1903大部分是M1903A3步槍,這款型號是一種為了適應大量生產需要,而簡化生產的M1903步槍。金屬部件大部分改為衝壓加工方式、槍托修改形狀,另外改裝了一種和M1加蘭德相似的覘孔式照門。


M1903步槍大家都知道,就是著名的“春田步槍”,是1900年前後美國抄襲毛瑟G98步槍生產出來的武器(後來讓毛瑟公司給告了),美軍一直把它用到二戰初期,隨著M1加蘭德步槍的逐漸裝備部隊,M1903被淘汰,然後援助給了自由法國和中國軍隊。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集結號》中谷子地拿的就是M1903


中國使用這款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因為具有毛瑟血統,外形很像中正步槍,因此在中國又有“花旗中正”和“30步槍”的外號。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抗戰後期我軍輕機槍也僅能裝備到排一級


不過,可能是考慮到栓動步槍帶來的火力密度不足的問題,駐印軍每班為此編入了2支M1湯姆遜衝鋒槍(全連18支),這使部隊的近戰火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正適合緬甸的叢林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未給步兵配發半自動步槍的一種額外補償。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左側駐印軍拿著M1湯姆遜衝鋒槍


在面對幾乎沒有單兵自動武器的日軍時(日軍基層單位除輕機槍外幾乎不裝備其它自動武器),配發了大量衝鋒槍的駐印軍在巷戰和視野不佳的叢林環境中佔盡優勢。


除步槍不及美軍外,在反坦克和攻堅作戰裝備上,駐印軍與美軍步兵連的差距也是十分明顯的。美軍的每個步兵連都配有巴祖卡火箭筒,而同期駐印軍每個步兵營才編有一個戰防排(裝備4具火箭筒)。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美軍正在教中國士兵使用噴火器


除此以外,駐印軍只有到營一級才擁有重機槍編制(營屬重機槍連),而美軍則將重機槍編入了連的建制內(連屬重武器排),從而強於當時的大多數國家(日軍也只在大隊一級才設有重機槍中隊)。


相比之下,除了在迫擊炮的裝備數量上略佔優勢外,有著美械之名的駐印軍和正牌的美軍之間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但應該看到的是,同當時大多數中國軍隊相比,駐印軍在裝備質量上絕對已經稱得上是鳥槍換炮,而面對已經交手多年的敵人,戰爭後期的駐印軍在一些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對日軍的優勢,直至抗戰勝利。


中國遠征軍用過M1加蘭德嗎?駐印軍編制表讓人很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