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朱熹――千古争议人物!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被尊称为朱子,还说他是宋朝至今儒家的代表人物。骂他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来看看吧。

孟子教育弟子说:“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乎是几千年来儒家的中心思想,这四点可以说朱熹没有一点做到了。

朱熹是怎么修身养性的呢?陈亮和朱熹著名的王霸义利之争,朱熹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功夫,陈亮着重的是只要为国为民办事就是真正的道德君子,说实话,这个时候整个南宋都是偏安一隅,朱熹的这种论调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朱熹顺便还杜撰了完美的圣贤形象传说中的尧、舜、禹三王,认为只有这些人才真正做到了“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汉高祖、唐太宗,都是为了个人私欲。当然了这场争辩最后谁都没有赢,陈亮对朱熹还是像一个长者一样尊重,逢年过节都会给他准备一份礼品,新居落成向他求字,他没有答应。吕祖谦和张栻都是当时的世家子弟,尽管朱熹和学说意见不一致,但是他也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他们身前他并不说,在张栻死后他就开始挑人家的学说毛病。

洪迈编纂的朱熹和严蕊的故事,几乎令朱熹恨他到极点,所以他在给陈俊卿宰相的墓志铭中骂洪迈是个奸佞小人,在别人的墓志铭上骂另外一个人我想陈俊卿若是地下有知大概也不会高兴的。朱熹把女人看作财物,女子要好好的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不应该见男子面,家里条件好点的人家女子不必出去务工。女子裹小脚之风本来在南唐李后主时就有了,但是并非主流,朱熹利用官权向民间推行畸形的裹小脚之风实在是很可恶。

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出自于类似于笔记的对话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娶),如何?’伊川先生(程颐)曰:‘然!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他的本意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言,男人娶寡妇为妻,是一种失节行为;寡居的女子改嫁,也是失节行为。一个人即使贫困致死,也不能失去品节。寡居的女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很难生存的,对女子改嫁的批评他还是有所保留。他也没有大肆宣扬过。

过了几十年朱熹把他翻出来,作为劝导女人守节的指导书,令后人误会曲解程颐的本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成为明清两朝压在女人身上的枷锁。

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都来自于朱熹搜集整理的《四书五经》,由朱熹和学生蔡沈为它们做集注,考生们必须依靠他们的集注做出解答。读书文为了通过八股文考试,专门分析研究,到头来也只会面对死板的八股文,对社会、民生根本没有实际的了解,根本无法治国。

朱熹的这一套理念很好的压制了人民的精神层面正是封建统治所需要的,这样的人民就不会起来造反了,在南宋时期文化是灿烂多样的,思想开放,他的理念是饱受当时的文人所批判的,到了元代开始被统治者利用起来,成为官方正统。

孔子孟子的儒学中心意思都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朱熹的中心意思则是禁欲,修道德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他认为修道德是以外在的读书形式来修良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实践的基础,陆九渊把先天的道德良知和道德意志当作道德行为的根据和保证,道德认知会受到时代变化而影响,道德良知和道德意志在于个人,受时代影响较小,更为实用。

朱熹所提倡的儒学和孔孟二人背道而驰。后人把他和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也许有一些道理。

朱熹――千古争议人物!


朱熹――千古争议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