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游学铅山(一)

春日,增减语文讲义,在宋词部分涉及辛弃疾、朱熹、柳三变(柳永)等大家。查阅文献,此三人均与江西一座古镇相交——上饶铅山河口镇。

脑洞大开,这些灿若星辰的文豪,交汇在铅山将碰撞出何等火花哟。必须去辛朱柳徜徉过的山水沾地气,仰望他们曾经的故事,解开心中不解之谜。

铅山读yán(沿)不读qiān(铅)。这里百姓把“铅笔”说成“沿笔”。河口镇乃铅山县政府所在地。

大约820多年前,有个【敢作敢为】的军人在此地期思村发现一眼泉,因形状如臼如瓢,令他想起春秋鲁国“一箪食,一瓢饮”亦不改其乐的贤人颜回,于是《铅山县志》卷五《古迹》有了如下记载:“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泉为辛弃疾所得,因而名之。”

是的,那位【敢作敢为】的军人就是【一代词宗】辛弃疾。他人生最后十年生活在【瓢泉庄园】,亡于此葬于此。

我见青山多妩媚——游学铅山(一)

铅山辛墓

与辛弃疾有关的文献多到汗牛充栋。余不研究他,寡闻。只知这位山东大汉仗剑南归后,跟随他的族人上千。而他是决绝的抗金派,遭软弱朝廷忌惮。要不然他不会被调任三四十次。期间,南宋换了三个皇帝,但辛弃疾却再没有上战场的机会。那么,上千人靠什么生活?对我来说这是谜。

辛弃疾大半生在江西度过,其中有26年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居住。赣闽古道分水关、桐木关与此地交汇,自古铅山与福建武夷山(古称崇安)地区的文化经济不可分割。

而宋朝的崇安诞生了两颗文坛巨星,北宋婉约词宗柳三变和南宋思想圣人朱熹。

宋朝时闽人北上,铅山乃必经之路。桐木峡谷中的河流经石塘过瓢泉与信江在铅山河口镇交汇,然后向西再向北,便是浩瀚鄱阳湖。柳三变要沿此路到汴京(开封)。

越过武夷山北上的崇阳溪也直达赣闽古道分水关下。朱熹要沿此路到婺源祭祖。

辛弃疾比柳三变小153岁,比朱熹小10岁。已知辛朱二人有交往。辛弃疾评价朱熹:“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而朱熹学术发端在崇安五夫里,那正是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的老家。

柳永离世90年后(1143年),五夫里刘氏兄弟(刘子羽刘子翚)受朱熹父亲朱松之托,把14岁朱熹带到五夫里。在五夫里学成长大朱子一定读过柳三变词。问题是他会与辛弃疾分享“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作者柳三变其人其词吗?这又是个谜。

说走就走,与夫人驾车三个多小时直奔铅山。

戊戌正月初九,雨。在熟知家乡的几位铅山贤者陪同下,驱车数公里,先瞻仰瓢泉遗迹,喝泉水思稼轩;再登山拜谒辛墓,面词宗三鞠躬。

一行人在雨中、湿地、山萃、雾绕、泉冽、树滴之情境下,交流各自对辛弃疾的所知所思。

我见青山多妩媚——游学铅山(一)

与夫人饮瓢泉水

站在瓢泉,目光所到之处均为辛弃疾地产,方圆十几里。【稼轩】乃“高处建房、矮里种田”之意,唯有此,方可养活上千族人。期间,寡言少语的辛弃疾不仅从军人转变为词人,还变为精明商人。

铅山自古是铜冶炼之地,又是交通要道。辛弃疾在贩卖铜金属之时,还贩卖牛羊。期间主管过武夷山道教重地【冲祐观】,朝廷把这里的香火钱赐予他养家。他不缺钱,被言官弹劾时“用钱如泥沙”是罪名。

据称朱熹曾私下到过铅山“稼轩”,古板的朱子感叹其厅堂建筑占地之大“为耳目所未曾睹”。而辛弃疾前后三任夫人,侍妾成群,每填贺新郎词,均要侍妾吟唱,也令朱子如刺在喉,继而对辛弃疾操守产生看法,拂袖而去。有文献说朱熹给辛弃疾留下“克己复礼”,“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题字。显然是要辛稼轩灭人欲。

【鹅湖之辩】13年后,与朱熹打过笔墨官司的陈亮,约朱熹辛弃疾再临鹅湖。48岁的辛弃疾望眼欲穿,近花甲的朱熹却拒绝赴约。为何?难道他对稼轩奢靡生活耿耿于怀?

后来朱熹悲愤离世,朝廷禁止祭祀,辛弃疾大胆却赶到福建南平黄坑,在朱子墓前焚吊文拜谒。惺惺相惜焉?叛逆豪放耶?还是敢作敢为?未知。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他在沦陷区长大。23岁南归后,开始在完全陌生的南宋官僚圈内混。

这个胆大包天的热血青年,反复与朝廷官僚发生利益冲突,结果反复被弹劾罢官,被逼在官场与隐居之间徘徊。

【官场】上,他“把吴钩(钩形刀)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只得在判案中大开杀戒血染公堂。于是被人弹劾“杀人如草芥”;

【隐居】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闲人一个,借酒浇愁,奢靡挥霍,北望臆想。

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辛弃疾——这个气吞山河如虎的军人,在瓢泉辞别滚滚红尘,享年67岁。临终在病榻含泪高呼:杀贼!杀贼!

【宋史·辛弃疾列传】用680字记录了他一生。但今辛墓是真身?是衣冠冢?待考。铅山人坚持是真身。

我见青山多妩媚——游学铅山(一)

与铅山博物馆长钟先生交流

为纪念这位英雄,铅山用上亿元在信江北岸建起“辛弃疾文化园”。三十多米高稼轩雕像直面北方,矗立在丹霞地貌岩石上。正如辛词所赋“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只是怎么看辛弃疾左手握的长剑都是秦剑,如此之长怎能拔出?当年荆轲“图穷匕首见”,始皇帝就因剑太长拔不出险丢命。

铅山人对稼轩研究有很多成果,不乏溢美之词。

认为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写的就是河口古镇元宵夜。而词中写的“他”是辛弃疾自己;

还认为,辛弃疾离世后,遭朝廷主和派罗织罪名。族人被迫四散,有的改姓【辜】,即“古”时的“辛”。查阅宋版【百家姓】,真没【辜】姓。该姓是宋以后才有吗?待查。

我见青山多妩媚——游学铅山(一)

铅山信江北岸辛园

细雨中凭栏远眺,极像滕王阁的文化中心、底蕴深厚的古镇、二水交汇的河口、丹霞地貌的九狮山等映入眼帘。继而浮现暮年辛弃疾独坐停云堂的画面,稼轩徐徐吟诵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那【妩媚】乃悦也、爱也、魅也、美娇也。唐太宗评价诤臣魏征:“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殊不知,那是苍劲中跃出的姿媚,是阳刚里镶嵌的柔软。

蓦然回首,再讲辛词,拥有更多感性认识。呜呼,灯火已然从阑珊化作星如雨……

我见青山多妩媚——游学铅山(一)

在稼轩乡请教铅山各位贤者

我见青山多妩媚——游学铅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