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三歲半的妞妞有一隻可愛的毛絨小熊,是媽媽在她出生前就買好了,一直放在妞妞的床頭,從沒離過身。每天晚上,妞妞都會抱著小熊才能入睡。不然,她就會煩躁不安、睡不安穩。


一開始,媽媽沒當回事,但如今妞妞上幼兒園了,每天都會帶著小熊一起上學,與小熊“難捨難分”,要麼把它裝在小揹包裡,要麼把它抱在懷裡。有時候還要撕、咬、抓小熊。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長期下來,小熊玩偶已經破舊不堪了,媽媽於是再買了一隻一模一樣的,但是買回來妞妞卻不喜歡,還是喜歡原來那隻破舊的。


媽媽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妞妞的這種行為,於是,她把破舊的小熊丟進了垃圾桶,把新的小熊給妞妞,可除了換來妞妞的號啕大哭外,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媽媽對妞妞說:“寶貝,這隻小熊太破了,我們把它扔了吧。”妞妞哭著說:“不要,不要,我就要它,不要扔。”無奈只好又把小熊撿回來。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戀物是指兒童與某一物品建立了一種非常親密的依戀關係,它與嬰幼兒的情緒環境有關。一般來說,從6個月起,嬰幼兒就逐步地建立起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具體表現在喜歡依偎在母親懷裡等,這是一種來自內心感情需要的依戀。


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他們的依戀之情便會向某些方面發展,最為常見的就是將依戀轉移到身邊的物體上,與物體建立起一種親密的關係。因此,兒童戀物並非病態,而是一種心理上的需要。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那麼,當孩子出現戀物行為時,父母該如何進行引導呢?


1.儘量減少孩子的獨處時間


研究人員曾用獼猴做實驗:強行把小猴從猴媽媽身邊帶走,併為它在實驗室裡準備了一個有熱奶的“鋼媽媽”,一個沒奶的“絨布媽媽”。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斷,研究人員推斷小猴與“鋼媽媽”的關係更為親近。


可事實並非如此,小猴不餓到迫不得已,不會離開“絨布媽媽”半步,一吃完奶就立馬回到“絨布媽媽”的身邊。這個細節讓研究人員看到嬰幼兒內心對溫暖和愛的渴望,這種渴望甚至超越了對食物的需要。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研究還發現,被帶離猴媽媽身邊的小猴在成年後性格冷漠,不喜歡群居,不與其他同類親近,非常孤僻。


這說明溫暖的肌膚相親、溫柔的話語交流、慈愛的眼神對視,是幼小生命健康成長不能缺少的成分。因此,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重視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2.為孩子多備幾個遷移物


消除孩子對物品的依賴,應該採取柔和的措施逐步進行,不能採取過激行為。如果讓孩子一下子失去“依靠”,往往會適得其反。


父母可以用其他相似的物品代替。同時提醒父母,孩子容易對毛絨玩具、床上用品、用慣的浴巾等物品產生依賴,父母在購買時,就要多備幾個“情感遷移物”,比如準備兩三床小被子、幾個相似的毛絨玩具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他對某一個物品情有獨鍾。


朋友的孩子兩歲,對一張毯子“情有獨鍾”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著,但是這張毯子的尺寸是2米x2.3米,於是,朋友把毯子剪成了兩半,雖然無奈,但是也是個好辦法。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3.避免強硬地與孩子分開睡


很多孩子都會懼怕噩夢和黑暗,因此,他們才會在入睡前的恐懼中產生戀物行為。所以建議父母儘量避免強硬地與孩子分開睡。


如果必須分開睡,父母可以在孩子睡覺前多花點時間陪伴他,比如,可以講幾個童話故事,或者等孩子睡著了再輕輕地離開,這樣他就不會對小被子等物體產生依賴了。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4.多抱抱孩子

經常習慣性地擁抱孩子,能帶給孩子這樣的暗示:“我會一直陪伴著你”“我愛你”“你很安全”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很少將小被子或玩具熊視作他的“精神寄託”。


除此之外,父母還要儘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與外界接觸,認識更多的事物,避免孩子沉浸在自己和物品的小空間裡。


“不要,不要扔掉我的熊!”孩子對物品的依戀,藏著你不知的深情

父母還可以與孩子互動,做有趣的遊戲,消除孩子的孤獨感。在平時的生活中,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多帶孩子參與到其他小朋友的玩耍當中,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與朋友的交往活動中,這也是消除兒童戀物心理的關鍵。


父母對孩子的關注越多,傾注的愛越多,孩子的內心被愛灌滿,就不會去尋找可以寄託的身外之物了。

END


作者簡介:池沐,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親子教育,用溫暖的筆觸,寫深情的文字,做精益父母,關注我,一起攜手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