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條頓騎士團轉型——普魯士公國的誕生

條頓騎士團轉型——普魯士公國的誕生

阿爾布雷希特·馮·普魯士( Albrecht von Preußen )霍亨索倫家族,生於1490年5月17日,死於1568年3月20日(77歲)。擔任條頓騎士團大團長1510 ~1525年,擔任普魯士公爵1525~1568年。將騎士團轉信路德宗後世俗化,領地轉型為普魯士公國,稱首任普魯士公爵。

條頓騎士團轉型——普魯士公國的誕生

真正意義上的普魯士創建者,如果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歐陸強權普魯士


自託倫合約,波蘭立陶宛聯邦壓服條頓騎士團後,歷任大團長皆桀驁不馴,有的拒絕向波蘭國王效忠,有的拒絕納貢,反正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擺脫波蘭雅蓋隆王室對其的統治,但他們的反抗大都以失敗告終。直到阿爾布雷希特·馮·普魯士繼位後,情況得到了微妙的變化。

阿爾伯特他爹是庫爾姆巴赫侯爵兼勃蘭登堡總督(侯爵),他母親是索菲亞,而索菲亞的父親就是卡西米爾四世,也就是說這位阿爾伯特還有些許的波蘭血統......阿爾伯特的早年生活就像一個努力的富二代(這個比喻很奇怪),他利用自己貴族的身份雲遊各地,去過科隆,去過意大利,去過匈牙利,期間不斷學習各種神學和科學的知識,還和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 生1459~卒1519 統治1508~1519)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視野和思想逐漸開闊了起來。

1510年,上任大團長去世後,阿爾伯特被選為下一任團長,由於堅決貫徹落實和波蘭王室正面懟的政策方針。阿爾伯特非常雞賊的選擇在1519年,也就是第五次莫-立戰爭期間起兵反叛,然而齊格蒙特一世以雷霆之勢粉碎了他的反抗,波蘭大軍兵臨柯尼斯堡,阿爾伯特打出GG,幸運的是齊格蒙特一世也沒怎麼懲罰他。3年後,阿爾伯特去紐倫堡旅遊,在那裡他認識了宗教改革家安德利亞斯·奧斯蘭德(1498~1552),他倆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在後者的薰陶下,阿爾伯特也開始接受了更加先進開明的路德宗。

條頓騎士團轉型——普魯士公國的誕生

在右邊慷慨陳詞的地中海就是大名鼎鼎的馬丁·路德,新教和路德宗創始人。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生於1483年11月10日,死於1546年2月18日(62歲)。實際上,馬丁和胡斯的許多信條都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反對教會的腐敗,反對教會作為神與人中間人的身份,反對贖罪券......馬丁當然不是宗教改革的先驅,他是宗教改革最成功的實踐者。

站在後人的角度看,馬丁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兩點:

1、彼時的歐洲活字印刷技術已經普及,書籍和思想不再被教會所壟斷,任何識字的人都可以閱讀到當時最先進或是激進的宗教改革理念。

2、馬丁有政治庇護,說的社會一些,就是上面有人保他。在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的保護下,馬丁得以逃脫教廷的追殺,繼續深刻的思考,繼而發表他一系列的偉大著作。

馬丁的貢獻無疑是偉大的,除了宗教方面的貢獻外,他親自翻譯的德語版聖經一定程度上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地區的語言文字。他讓信仰更加開明,做到了普世化,他甚至創制了新教神職人員可以結婚的制度等等。 然而和許多偉大的人物一樣,很多人在活著的時候其實無法意識到自己已經產生了多大的能量,而馬丁在晚年反而開始糾結和反思自己的行為。

條頓騎士團轉型——普魯士公國的誕生

馬丁·路德

在當時的中歐,馬丁實在給原先"穩定"的社會造成了很大的震盪,社會動亂此起彼伏,老百姓反而陷入到更深重的苦難中,這對試圖創建一個和平的社會圖景的馬丁衝擊是巨大的。最慘的是他本人的弟子有些還不認同他的思想,他的弟子群體已經有分裂的預兆了,這一切都與他最初的願景背道而馳。 晚年的馬丁深受疾病的困擾,在他生命的最後15年裡,眩暈、耳鳴、白內障、腎結石,關節炎,耳膜破裂,心絞痛將這位健壯的男人折磨的痛苦不堪。1546年2月18日,馬丁進行了這輩子最虔誠的祈禱,然後溘然長逝。馬丁去世後,他的思想和影響逐漸發酵,從宗教深刻滲透到政治中,並在幾十年後引發了無比殘酷血腥的三十年戰爭。然而這些都不影響他作為16世紀最偉大的宗教改革家和思想家之一的歷史地位。

阿爾伯特遵照安德利亞斯建議去往維滕貝格拜訪一下馬丁·路德,睿智的馬丁建議阿爾伯特結婚,將條頓騎士團還俗,領地變成普魯士公爵領。其實當時有不少人都建議阿爾伯特這麼做,畢竟也是個大事,需要慎重考慮。但正如我們所見的,阿爾伯特最終還是這麼做了,他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前去克拉科夫找齊格蒙特一世商量這件事。齊格蒙特一世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經過一段時間的權衡和討價還價,他答應了阿爾伯特的請求,齊格蒙特一世的條件是普魯士公國必須以波蘭王室封地的形式存在,不允許任何意義上的獨立,雙方達成了協議。

1525年2月10日,普魯士公國誕生,首任公爵霍亨索倫家族的阿爾伯特一世·馮·普魯士在克拉科夫向波蘭-立陶宛邦聯國王齊格蒙特一世宣誓效忠。

條頓騎士團轉型——普魯士公國的誕生

這在當時是一件為人稱道的雙贏政治,然而隱患已經埋下

"從表面上看,普魯士公爵對波蘭國王的效忠,是波蘭對外政策的勝利。但是,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勃蘭登堡仍佔據著波蘭的西波美拉尼亞地區,不停地向波羅的海東南沿岸擴張。一旦勃蘭登堡和普魯士合併,將成為波蘭的致命危險。" ——《波蘭通史》

阿爾伯特回到普魯士後,開始大力宣傳路德宗教義。其實這種"異端"行為按理說是應該要被奉天主教為正朔的神聖羅馬帝國討伐的,但中歐這邊正在鬧農民起義,還要應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分身乏術,阿爾伯特反而得以繼續他的傳教行動。

阿爾伯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統治者,他將新生的普魯士公國治理的相當繁榮,他在每個城鎮都建立了學校,還讓不少農民去學習知識。他大力支持文化科技的傳播和研究,1544年創立了柯尼斯堡大學,並讓他的朋友安德利亞斯擔任教授。

路德宗思想本身有許多分裂的學派。現在麻煩來了。安德利亞斯和別的神學研究者在宗教理論上發生了分歧,爭吵愈演愈烈,席捲整個普魯士公國。宗教的爭論影響到了政治,前期和平繁榮的景象不復存在,稅收負擔沉重,貴族和教會矛盾尖銳,各種問題開始出現。亂象延續到了1552年,直到齊格蒙特一世的兒子前來收拾亂局,斬殺了幾個風口浪尖的麻煩人物,政局才趨於穩定。1568年3月20日,阿爾伯特和他的妻子雙雙死於瘟疫,他們被安葬在柯尼斯堡大教堂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