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地位非常高,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地位非常高,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

在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出現了這樣一段劇情: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在蘭州城裡遛彎,遇到了一位自稱金大煙袋的老大爺。起初,和珅不服氣,與金大煙袋正面對抗。但金大煙袋說出了自己的身份以後,和珅立刻下跪磕頭。那麼,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和珅作為乾隆朝的第一寵臣,為何要對金大煙袋下跪呢?今天,我們聊聊清朝的八旗制度和旗主王爺的關係。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地位非常高,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

在明朝統治的後期,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開始與大明王朝正面對抗。面對人口眾多、國力雄厚的明朝,後金政權根本沒有任何優勢。為了全力與明朝對抗,儘可能調動能利用的資源,努爾哈赤建立了旗主制度,把建州女真劃分為正黃旗、正白旗、正藍旗和正紅旗,每個旗擁有自己的旗主。請注意,在後金時期和清朝統治的前期,旗主的權力非常大,不僅能夠管理旗務,還能插手政務。

尤其是旗主們聯合做出的決定,即便是大汗或者皇帝也無可奈何。隨著後金政權的鞏固,原來的4個旗,已經無法滿足需要。因此,在原有4個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和鑲紅旗。每個旗都擁有旗主,後來,又出現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1636年,皇太極把國號改為了大清,在各個方面嚮明朝學習,建立了官員等級制度和爵位等級制度。當時,八旗的旗主們,一般都被冊封為親王或者郡王。請注意,基本上都是鐵帽子王。例如清朝歷史上的12位鐵帽子王中,有6位都是當年的旗主。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地位非常高,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

什麼是鐵帽子王呢?清朝的王爵分為兩種,鑑於明朝王爵過多的問題,清朝採用了逐代降低爵位的制度。例如爺爺輩是普通的親王,到了父親輩則是郡王,到了孫子輩只能是貝勒。這樣幾代人之後,這一家族基本上沒落了。鐵帽子王則能夠世襲罔替,一代代傳下去。在雍正皇帝上臺的過程中,老十三胤祥鞍前馬後,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皇帝登基以後,加封十三弟為怡親王,能夠世襲罔替。此外,加封胤祥另一個兒子為郡王,等於一門能夠出兩個體系的王爵。

我們繼續聊旗主王爺,清朝統治的前期,出現了議政王制度,八旗旗主聯合議政,一旦做出決定,康熙皇帝也無法更改。這讓康熙皇帝非常不滿,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後期,康熙皇帝設立了八旗都統制度,八旗都統由皇帝任命。利用八旗都統逐步架空了八旗的旗主王爺,但此時的旗主王爺們尚有一定的影響力。到了雍正王朝皇帝在位時期,雍正皇帝建立了軍機處,從而徹底架空了議政王制度。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時期,議政王制度被撤銷。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地位非常高,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

但是,旗主王爺對於旗內的旗奴們,仍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和處置力,這是清朝八旗制度的重要特點。旗奴遇到旗主必須請安,哪怕旗奴的地位已經超過了旗主。在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軍機大臣和珅在甘肅省的省會城市蘭州,遇到了一個自稱金大煙袋的大爺,蘭州城的所有人對金大煙袋都畢恭畢敬,這讓和珅非常不滿。和珅與金大煙袋正面叫板,惹得金大煙袋勃然大怒,在人家的地盤上,和珅自然鬥不過金大煙袋。

和珅本來以為金大煙袋就是一般的地頭蛇或者地方惡霸,惡狠狠說:“我提醒你,我可是朝廷命官。”萬萬沒有想到,金大煙袋的一番話讓和珅秒慫:“金大爺我祖上跟隨太祖爺定過滿洲,為世祖爺打過天下,算起來也是一家子鐵帽子王。”隨後,金大煙袋問和珅屬於哪個旗?和珅表示自己是正紅旗。金大煙袋哈哈大笑:“老輩人沒有給你說過旗裡的事?見到老主子該幹什麼都忘了?”嚇得和珅立刻下跪請安磕頭,很明顯,和珅意識到金大煙袋的身份不一樣。那麼,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呢?金大煙袋自己表示,自己比乾隆皇帝高兩輩,與康熙皇帝同輩,相當於是康熙皇帝的堂弟。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地位非常高,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

同時,金大煙袋還是正紅旗的旗主,按照這個說法,金大煙袋很有可能是禮親王代善的後代。代善是誰呢?努爾哈赤的長子,皇太極的大哥。在皇太極繼位的過程中,代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金大煙袋屬於代善的後代,而且仍是正紅旗的旗主,即便不再是鐵帽子王,仍對正紅旗擁有很強的管理能力。即便是乾隆皇帝,也必須給金大煙袋一點面子。和珅作為乾隆皇帝的第一寵臣,身兼20多個職位,權傾朝野。

但是,和珅屬於正紅旗出身,按照嚴格的八旗制度,正紅旗的旗主對和珅有管理權。所以說,和珅知道了金大煙袋的身份以後,立刻下跪請安磕頭。這個故事有可能是虛構的,但八旗的旗主對旗奴的管理則是真實的。按照清朝歷史文獻的記載:“旗主每有貧無聊賴,執賤役以餬口,若途遇其奴之高車駟馬者,必喝其名,使下車代役。”我們看一下清朝歷史上的真實記載,松筠是嘉慶、道光兩朝的寵臣,先後擔任了內務府大臣、軍機大臣、吏部尚書等重要官職。有一天,松筠沒有到軍機處上班,道光皇帝非常意外。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地位非常高,金大煙袋到底是什麼人?

原來,松筠是正藍旗出身,正藍旗的旗主去世以後,作為旗奴的松筠,正在旗主的家裡忙活,負責站在大門口迎接客人弔喪。由此可見,即便松筠高高在上,也逃不過八旗制度的約束。對此,道光皇帝雖然生氣,不過無可奈何,因為正藍旗旗主確實有權力管理松筠。最後,道光皇帝免除了松筠的旗奴身份,松筠才重新回到軍機處上班。

按照《清稗類鈔》記載:“道光朝,大學士松文清筠秉政,宣宗甚倚重之。忽請假數日不至,異也。次日,軍機召見,奏對畢,上忽問曰:‘松筠何事請假?’一滿軍機對曰:‘因該旗主家有白事,松筠照例前往當差。’上曰:‘汝往視之,如無甚要事,可命其早日銷假。’滿軍機銜命往,至則見松筠摘纓冠,身白袍,坐大門外司鼓。”當然,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隨著社會風氣的巨大變化,八旗制度已經開始逐步崩潰。尤其是進入20世紀初期的幾年,八旗制度其實已經名存實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