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丁彦皓:股票的投资策略主要是“熬”与“命”,忌讳“随意跳”

股票的投资策略主要是“熬”与“命”,最忌讳的是“随意跳”,除此之外就剩扯淡

\\丁彦皓-可信财商

一、“熬”、“命”与“随意跳”的关系

做了股票和期货后,钱进去了,人的注意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必然比日常要敏感,尤其,我在股票中的钱杠杆极高,弄不好就瞬间彻底人生归零了,所以对股票和期货的理解更深。屋漏偏逢连阴雨,怕啥来啥,2018年的那波大熊市、中兴通讯的黑天鹅事件叠加各类杠杆以及创业,让我把这几年在股市靠小聪明赚的那点钱几乎以高利贷的代价全还回去了。最后唯一的收获就是缩水之后对股市的反思,虽虚无缥缈,但也多少能获得一点自我安慰罢了,哈。股市和期货给我的反思比读任何书和经历任何事的收益都大,但是,大道必然至简,在我的潜意识中,用三句话说不清楚的话题肯定是说话者对问题的理解尚欠火候,人的问题,而不是事。其实,股市依然一样,如果深陷股市,而不提高维度,股市可以让任何人永远盲人摸象,见风就是雨,根本看不到真相,高位接盘也是必然。

做股票需要的很多,人生经历、处事方式、专业知识、价值观和长期狼狈不堪的经历,尤其既要具备高维度的认知,还能够根据股市的现实动态切换维度,这个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来计的,如果在股市熬的时间不够长与经历的狼狈不多,必然火候不到,充其量只是个懂点理论的应届毕业生,动辄咋咋呼呼的“菜鸟”,典型的“赔钱货”,这个不是智商高或天赋能够决定的。其实,股市给人最大的冲击就是到处都是赚钱机会,如果什么都想抓,必然是什么都抓不到,即不能“随意跳”。做股票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从现象看到本质,知道自己的是什么,坚守自己的投资策略,然后就是等待时间,即“熬”,当然短期的盈利必须多少还要靠点运气,即“命”,这个异常关键,但大家貌似都不愿意公开承认。

二、股市的基本特征与投资策略

股市红利期不在经济起飞的初期,也不在经济进入萧条期,而是在完成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后,传统行业格局已形成,产业也存在持续升级的可能性时,股市红利会随着智力与资本的结合而凸显。

其实,在过去30年中,A股的股指相对美股未有大的涨幅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这三十年中国经济正处于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吸附了大量的货币与资源,对股市形成了挤出效应。智力与资本迭代期尚在孕育之中,尚未到爆发期,股指自然也是长进不大。而美国在最近30年,经济已经完成了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开发周期,经济进入智力与资本迭代期,即信息产业大爆发的时代。当然在完成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股市向大发展还必须基于三点,即经济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速、产业能够稳步升级以及货币投放量要保持一定的幅度。由此得知,中国当前正处于股市红利的初期。

A股历史上两次大牛市都是监管机构默许外部货币过量涌入的非理性增长,断不可持续。真正决定股价能够长期稳步增长的条件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规模日益增加,且未来还有发展的空间。所以,理论上讲,做股票投资首先要能够在众多股票中选出未来有大规模盈利增长潜力的好公司,但这只是一方面,A股的价值公允能力较弱,很多时候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规模虽在持续增加,且未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在一段时间内股价就是不涨,诸如曾经的万科A(000002)与中国平安(601318),这恰恰是最佳的投资机会,只是这种机会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

股价与公司价值出现背离的唯一原因就是股市的价值公允能力较弱,资金流动不是追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发展潜力,而是人为操纵的庄股。在庄股横行的时代,好的公司价值在一段时间内会被忽视,无法公允。所以,搞清楚股市在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特征是确定股市投资的关键之一,当前A股的主要特征是庄股与价值投资并存的时代,这有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在投资人组成中低认知力的散户过多,易被忽悠的原因。因此,当前在A股市场要想资金利用效力最大化,不能书生气的只盯价值投资,还必须关注庄股、概念与大流。借助庄家的力量,收割散户依然是当前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之一。

当然再好的公司也要看价格,如果价格太高,则高位抛出的概率就会极低,投资的意义不大。“物美价廉”在股市依然有效,这就又牵扯到板块轮动。在任何市场的资金都是有限的,要想获利,资金必须形成共识,所以,有限的资金只能在一段时间内盯住部分股票或者部分板块共识性的集中出入,而无法全面覆盖。

股价必然是涨多了就会跌,哪次都一样,绝对与永远都不会出现“这次不一样”的美好愿景。资金在股市赚钱的主要方式就是让股价大起大落,低吸高抛,获取资本利得。从低吸到高抛必然要经历拉高股价,资本趋利避害的本质决定其必须追风式的涌入趋势已形成的板块或股票,形成资金共识性的集体出入,从而拉动某一板块或股票的大起,获取资本利得收益。资本涌入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利,一旦股价虚高,所有资本都会潜意识高位变现,撤离致使股价大跌。所以,股价通常都是短期内怎么上去的,怎么原路下来。但是,如果股价涨幅与公司的业绩增长相匹配,这类股票就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但是,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加必须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对随着盈利能力上升而股价上涨的投资策略仅仅是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之一,而主导更多是资金共识集中出入,短期内急速拉高一只股价,获取资本利得的“短、平、快”获利方式。

另外,彼得林奇曾说过,“市场每隔几年就会发生风格转换,有些年份会流行大市值股票,有些年份会流行小市值股票。”资本不会只盯着一个板块持续“薅羊毛”,而是过段时间必须换一个板块,当然这是由资本获利的本质所决定的。要想充分的低位吸筹,必须要对一个板块“凉”的时间足够长,所以,上证50、沪深300组成的白马板与创业板、科创板组成的黑马板的板块轮动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当一个板块涨的时间长了与另一个板块跌的时间长了,投资风口必然会从涨的板块切换到跌的板块

,诸如2019年6月以来的创业板。我有一个朋友,此人纯粹不懂经济理论,但每年收益却能达到100%。他的主要策略就是找三年内股价跌至最高位七分之一以下,且横盘震荡三个月以上的低价非ST股买入,一旦收益达到100%,立即止盈退出,一年只做一次交易,但年化收益率永远能够确保达到100%,秒杀全球所有的基金经理。

监管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对股市功能的定位是决定短期股价走势的关键,严格意义来讲,A股更多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资金市,政府要想股市大涨,放点货币进入,尤其是银行资金,然后让所有的媒体与分析师按照政府的意愿一顿鼓吹,各路资金瞬间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想股市降温,最好的方式就是抽调资金,一旦部分资金退出股市,股价立即大跌。但是,自2015年股灾的惨痛经历与2016年9月政治局定调之后,抑制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已成为中国经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无论房地产、股市都不会出现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全球经济自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就陷入了通货膨胀的陷阱,所有的经济体都在搞通货膨胀虚假繁荣,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三、在A股市场的现实特征下该如何投资

只要印货币,资产价格必然大涨,这是天理。而过去三十年,中国所印的货币更多投向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股市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股市的赚钱效应不足。但是随着房地产大潮过后,未来人民银行所投放的货币会有相当一部分涌入股市,这是决定未来股市具备持续赚钱效应的关键。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智力叠加资本的时代,这是决定未来股市终极发展的根本。尤其随着科创版与注册制的推行,新兴行业的低价龙头股,与传统行业格局已形成,未来具有发展空间,且股价较为合理的行业龙头股将成为A股市场最优质的投资标的之一。当前中国股市主要体现政策主导的资金市与价值公允两大特征并存,但是,政策主导资金市的占比相对价值公允日益下降,A股价值公允的功能日益完善,这就意味着只要是随着时间推移,盈利能够稳步增长的股价必然会相应的上涨,只是依然存在短期“失效”的可能性。A股市场的价值公允失效期最长达到过10年,诸如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份的万科A(000002)与2009年7月至2017年4月份的中国平安(601318),公司业绩大爆发,但在很长时间内股价未随公司的发展而上涨。

低学历与收入较低的散户行为决定A股市场短期走势的现实,导致A股极易喜欢追求热点的炒作,媒体与券商的分析师也已经习惯于到处找热点,即使所有的人都深知,热点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意义不大,只是一阵风,但是资金已经习惯于按照媒体所热炒的热点流动,股价自然也已经习惯于追随热点而上下波动。当然结局是追热点的资金很难稳定获利,分析师也很难准确的预估到热点,这是A股不成熟的表象之一。

从目前来看,A股的大行情依然是政策主导的资金市,历史性大行情必须是在一段时间内监管机构允许机构资金,尤其是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然后媒体与分析师集体唱多,拉出一股暴涨的行情,无论是2007年、2014年还是节后这波行情都属于政策主导的资金市。但是,2015年那波政策主导的资金大牛市暴涨暴跌后,中央与监管机构都对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对宏观经济导致的冲击有了新的认识,2016年9月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抑制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是经济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为后来包括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走势确定了基本的准则。

当然历史性大行情很多年才会有一次,可遇不可求,未来出现的概率与暴涨的幅度会更低,而结构性行情却是A股市场的主导。

其实,判断结构性行情首先要确定两个板块,即上证50、沪深300组成的白马板与创业板、科创板组成的黑马板。表象来看,一个板块涨久了必跌,跌久了必涨,决定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大涨的前提是必须跌到位与缓慢吸筹以及拉升时的洗盘,而下跌也是多空双方、媒体与监管机构持续博弈的过程,但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将时间拉长来看,每过几年必然会出现资金在白马板与黑马板之间切换,这是由资金获利的天理与股价波动的本质所决定的,人为干涉只能波动切换的时间与行情的幅度,但改变不了大趋势。

坦诚地说,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而言,无论如何深度研究,也无法全面准确的预知未来的股价走势,只能确定一个大概率,深度研究更多是提升获利的概率,但绝对无法达到完全准确。另外,资金流动受太多的因素影响,各因素对股价走势的波动权重也在持续变化中,深度研究是能够准确的预判到未来流动的趋势,但也无法准确的确定时间,否则基金经理就成了上帝,所以,“熬”与“命”是股市投资的两大策略,即一旦预判到未来趋势的大概率,只能“熬”来等待,“命好”会来,且来的快,“命不好”,来得慢,甚至不来。

我有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朋友谈到,“股票投资就是躺着赚钱,能不能赚到钱就是看能不能躺的住”,确实,确定好投资策略与投资标的后,短期的业绩就是“熬时间”与“看运气”,最忌讳的是“随意跳”,除此之外就剩扯淡。在公募基金行业,毫无主见,见风就是雨,随意换来换去的基金经理会被市场提前消灭到,活不到最后。但是,经常出现在一个业绩考核期内某一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收益毫无起色,甚至回撤极大的可能性,而“被迫离职”换一家公司后却成了行业明星的“冤案”发生。但是,在量化交易时代,计算机可以根据行情走势基于右侧法则在多个板块与股票间高效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收益与降低回撤。理论上,只要股价波动,必然有赚钱的机会,但是,在股市交易必须明确自己的交易策略,坚守,抛弃其他不擅长的交易机会,如果试图追风走,全要,其结局必然是“猴子扳玉米”,得不偿失。所以,股票的投资策略主要是“熬”与“命”,最忌讳的是“随意跳”,除此之外就剩扯淡。

丁彦皓:股票的投资策略主要是“熬”与“命”,忌讳“随意跳”

可信财商LOGO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