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去培養孩子語文學習的習慣,也許在一些家長心理覺得語文是母語,不需要什麼習慣,隨便學學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語文想要學好,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語文的學習有哪些習慣呢?

(1) 背誦的習慣

(2) 良好閱讀的習慣

(3) 語言素材積累的習慣

(4) 寫日記的習慣

(5) 規範書寫的習慣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如果只是掌握這五大習慣,這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還得有方法,方法加習慣,學起語文就很輕鬆了。

很多孩子在做閱讀時理解不了, 究其原因是孩子沒有積累 ,知識面窄,形成不了自己的知識結構。

遇到語文問題時,不知從何下手。

所以想要學好語文,必須有大量的積累,那就是多讀書。

1. 閱讀是學好語文的根本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凡是語文成績好的孩子都喜歡大量的閱讀,或者說理解力很好。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是學好語文的根本。

大量的課外閱讀對提高孩子語文成績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美國心理學家克拉森的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學生擁有大量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能力是有很大的作用。

喜歡閱讀的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及語言的積累。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會得心應手,構思奇特、用詞信手拈來,在閱讀理解方面也會有獨特的見地。

因此,由於他們見多識廣而語文根底厚實,從來都不害怕學習語文,而且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很多家長朋友來找我上課,幾乎每個家長都會跟我反饋,說自己的孩子語文閱讀理解不好,作文不好,古文理解也不行。想想一個孩子沒有豐厚的閱讀積累,這些對他來說肯定很難。

只有堅持閱讀才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歡》,《青年文摘》雜誌對培養孩子語文素養都很有幫助。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孩子擁有豐富的知識是創造力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也是見識增長、智慧來源的途徑之一。

孩子除了閱讀優美的散文外及一些報刊雜誌,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一定不能遠離經典名著,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同時注意要不斷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

2. 學好語文的基本功就是大量的背誦

很多孩子都不喜歡背書,覺得很辛苦,也很枯燥,如果想把語文學好背誦一些文章是必須的。

背哪些內容呢?

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就可以了,中學生如果能背誦200首古今詩詞、5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百字左右)、20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每篇800字左右)、3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麼他的語文功底是相當不錯的。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如果在孩子初中畢業之前不能有大量的背誦為基礎,就算孩子到了高中語文的學習也是比較薄弱的。

這就好比蓋房子根基沒有打好,時間長了,總會出問題的。學好語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強大的記憶。

所以,學好語文的基本功就是背誦,只有這樣孩子肚子裡才有貨,不管在寫作上,還是閱讀上都會因為見多識廣,對文章的理解都能拿捏的很好。

3. 寫好語文作文的必備武器就是常寫日記

這些年來,我只見過一個孩子堅持寫日記,這個孩子確實受益匪淺,後來考上了華二。

很多孩子不願意寫日記,覺得學校的作業夠多了,哪有時間寫日記,有點時間還想玩手機。

長此以往,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在寫作時像擠牙膏,怎麼也寫不出來,同時寫出的句子,還有語病,句子不通順,用詞不當。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這都是因為平時寫的少,在真正寫作時孩子思路打不開,慢慢的寫作也成了孩子最痛苦的事情,家長最頭疼的事。

其實,想寫好語文作文並不難,就是讓孩子刻意練習。這個方法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提出的。

我也見過那些作文寫得很棒的孩子擁有大量的閱讀積累不用說,更重的就是堅持寫日記,也就是刻意練習。

因為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作文素材的積累。

寫日記也不是一蹴而就事,孩子寫日記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積累,由原來的三兩句到最後能寫成長篇文章。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寫日記的內容不用講究,什麼都可以寫,想象的、現實的、國內的、國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等等,只要要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就可以了。

寫日記要堅持不懈,就算寫得荒誕一點,不合常規也行,但必須要寫下去,目的是為了養成習慣,我建議21天練習法是最好的,讓孩子堅持21天寫日記,經歷21天后習慣漸漸養成,後面就不會終斷。

只要老師與家長及時引導並得當,一定能夠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與語文水平。

4. 學習語文不一定都來源於課本,讓孩子多出去走走也是有益的

語文是一個語言學科,學習語文不應該拘於課堂上,也不是隻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語文學習還是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尋找,應該帶著孩子多出走走看看,多接受精彩繽紛的世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去逛書店、旅遊、看展覽等。

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裡,懂得我們生活的妙趣,瞭解多變的信息社會,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醜。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5. 得作文者得語文

一說到寫作學生兩眼淚汪汪,一個字“難”,也不願意寫。作文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

那麼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

(1) 多練多改

巴金說:"只有寫,才能寫出好文章。"魯迅說:"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修改是寫作文最後一個步驟,並且非常重要。文學巨匠托爾斯泰一部《復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想讓作文得高分還不想寫那是永遠都不可能的事,沒有付出哪有收穫。有學生會說補課老師會教我怎樣寫。

確實是補課老師會教寫作方法。但那是寫作的方法,學生不把方法加以運用,要是想把作文寫好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優秀作文都是寫出來的,不是東拼西湊出來的。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2) 用心體會,描寫修辭少不了

看過很多學生作文,一篇600字的作文只有一個故事框架,幾乎沒有優點,這樣老師很難給高分。

文章該描寫的地方沒有,該用修辭的地方也沒有,從頭到尾好多空話。大多數孩子寫作都喜歡速成,所以在寫作時根本不會講究這些,要的是字數夠就可以了。

這樣肯定不行,我常跟學生說寫作就像你在雕刻一件藝術品,需要用心體會,用心觀察,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3) 追求真情實感

作文能否受老師喜歡還有一點就是寫得真實感人,那就是有真情流露。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也不是隨便從某處抄來一段話。

好的文章必定是用情與讀者產生共鳴,所以在寫作時力求具有真情實感,以情動人、以情感人。

怎樣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呢?就是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多感受生活。

如今大語文時代到來,語文的學習也越來越重要,只有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的學習語文。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跟孩子,如果喜歡就轉發給朋友們一起分享。


大語文時代|掌握這5大習慣和5種方法,是學好語文的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