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大明風華》是繼《慶餘年》之後的又一爆款熱播劇,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初年曆經五帝六朝的傳奇故事。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雖然存有城牆、鐘鼓樓、都城隍廟等眾多明朝古蹟,卻沒能成為明朝的國都。說到這裡,則不得不提一下《大明風華》裡的一個人物,因為如果不是“事出有因”,西安可能就是明朝的國都,十三朝古都可能就是十四朝古都了。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西安鼓樓

定都應天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並攻佔大都(北京)。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大明風華》中的朱元璋

奉元改稱西安

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明軍以常遇春、馮宗異為先導,踏橋進入陝西,沿渭北一線長驅西進,駐守鄜城的元陝西行樞密院副使施成率軍降明。徐達命施成繼續駐守,切斷了元軍陝北與關中之間的聯繫。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倚天屠龍記》中的常遇春

四月十三日,明軍10萬不戰入奉元城,受到古城居民的歡迎。明帥徐達改奉元路為西安府,任夏德為知府,名將耿炳文率軍留守。四月十五日,徐達率軍至鳳翔城下,李思齊率部西逃至臨洮。四月十八日明軍佔領鳳翔,隨之關中全部歸明。五月初十,明置陝西行中書省於西安府,後改為陝西布政使司。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影視劇中的徐達

恢弘國都

作為此時的國都,應天府(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無論是三國時的東吳,還是後來的宋、齊、梁、陳,南京城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遊歷中國後在書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六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南京明故宮遺址

太子考察西安

據《明史》記載,雖然定都南京有著眾多的“優勢”,但晚年的朱元璋認為南京的位置太過偏南,無法對大一統的大明形成全國性的輻射,因此動起了遷都的念頭。據說,起初朱元璋曾擬定西安、洛陽、開封、北平、臨濠(鳳陽)等幾個地點,後派出皇太子朱標前勘察完西安地形後,遂動了遷都西安的念頭。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西安明城牆

這一點,從兩方面可以佐證相關說法。據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監察御史鬍子祺曾上書:“據百二河山之險,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形勝所在,莫如關中”,由此可見西安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明西安城圖

同時,根據西安現存的明朝古蹟也可找到一些端倪。鐘鼓樓作為中國的傳統建築之一,雖然主要用於報時,但是卻有著嚴格的建造標準,西安鐘樓屋頂是重演攢尖式的木結構建築,這種建築等級甚至超過了當時南京的鐘樓制式。而高約34米的西安鼓樓,更是比天安門城樓還要高出1米,如果不是有遷都的想法,這些在等級森嚴的明朝,都是無法想象的。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西安鐘樓

建文新政

歷史往往讓人預料不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視察陝西回京後,卻突然病逝,雖然死因有受風寒和與朱元璋發生爭吵後鬱悶而死兩種說法,但這位欽定接班人的以外死亡,則讓朱元璋悲痛萬分,在他眼裡,西安成為他心中無法抹去的不祥之地,遷都西安之事自然沒人再提。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朱標畫像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朱允炆繼位為帝,在位期間他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大明風華》裡的朱允炆

靖難之役

但好景不長,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以防邊為名,把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朱棣自然不是好惹的,他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揮師南下,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又說死於自焚或由地道逃走),同年朱棣即位,也就是《大明風華》裡的皇帝——明成祖朱棣。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大明風華》裡的朱棣

遷都北平

靖難之役後的永樂元年(1403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燕平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明成祖於是大力擢升北平府地位,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並分別於永樂四年和七年興建北平皇宮、城垣及陵寢,將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這也證明了此時明成祖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北京故宮

永樂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議遷都北平的事宜。對於提出反對意見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職或嚴懲,從此無人再敢反對遷都。永樂十八年,北平皇宮和北平城建成,明成祖下詔正式遷都,改應天府為南京,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但在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稱南京某部,以南京為留都。

《大明風華》裡的他,差點讓西安成了明朝的國都

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