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傳統服飾

趙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傳統服飾

《明 · 明熹宗坐像》 絹本 設色

規格:縱203.6cm*橫156.9cm

館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熹宗(1605 -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是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長。明熹宗十六歲即位,在位七年,二十三歲歿。諡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

資料顯示,明熹宗為明代最後一位留有坐像畫的皇帝,其坐像畫有二幅 , 1949年後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各收藏一幅。根據清朝嘉慶年間翰林院編修胡敬的記錄,此二幅坐像皆“黼扆冠服......旁二幾陳設瓶爐書策”,今天介紹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熹宗坐像。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畫像中熹宗正面端坐於帝位上,身後“黼扆(fǔ yǐ)”,“黼扆”指帝王座後的屏風。屏心祥雲為地,繪雙龍戲珠,屏風正中裊裊上升的騰雲將熹宗頭首護住。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屏風左右各一紅色高几,上設“瓶爐書策”。畫面右邊高几上為一升龍俯首下銜一炷香,白煙繚繞而上形成“壽”字形樣式。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熹宗雙手攏於胸前,身後左右各露一迎手。“迎手”也稱為“迎枕”,是放手用的小几。迎手的上面覆袱,周圍垂掛瓔珞,還有獸首銜環相間為飾。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寶座左右扶手板各施一龍口銜瓔珞,背板上亦有行龍昂首相對。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熹宗頭戴翼善冠,身著龍袞服,腰繫革帶。明朝時期,與圓領袍搭配穿著,作為官員首服的展翅幞頭叫做烏紗帽,而君王貴戚所戴的烏紗則與官員的不同,它的結構為冠後兩翅折角向上,折角頂端通常為較圓的弧頂,冠上綴有二龍戲珠的飾件。根據《明史·輿服志二》記載:“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袞服是皇帝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冊拜、聖節等大典時所穿的禮服,在龍袍中等級最高。畫像中熹宗所著袞服以雲紋為底,間列團龍與十二章紋。十二章紋是帝王及文武大臣制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樣,源起周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種形象。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至隋煬帝時期“肩挑日月,揹負星辰”成為後續歷代帝王冕服的既定款式。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明熹宗坐像圖》中,背景道具琳琅滿目,左右案几放滿諸多瓶、爐、鼎、簋等青銅彝器,一方面,這些器物表達了帝王地位品德的象徵意義。

赵明:明朝《明熹宗坐像》中的传统服饰

明朝 《明熹宗坐像》局部

例如:左右案几上的方鼎與圓簋,與西周時期的列鼎制度和“問鼎中原”等意義相一致,方鼎與圓簋、天圓與地方,象徵了帝王為天下之主子的寓意。另一方面,將這些物品置入帝王坐像畫中作為背景陪襯,也與明朝文人盛行的好古品古的流行風潮有關,反映出明代中後期的審美趣味。可以說,皇帝的坐像、皇族大臣的容像和品古、玩古類畫作彼此相諧,在各方面呈現出了明朝上流社會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