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反舰弹道导弹上舰有困难,能否上核潜艇?如果不能,难在哪里?

陌路相逢6634


反舰弹道导弹不论是上舰还是上潜艇,在技术上都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的战略核潜艇搭载的是洲际弹道导弹,射程都在1万公里左右。洲际弹道导弹体积巨大,长度达到10几米,重量超过30吨。反舰弹道导弹要比洲际弹道导弹小很多。世界上反舰弹道导弹只有两款东风26和东风21。东风26射程在3000公里-4000公里,重量是20吨。东风21的射程是2000公里左右,重量只有14吨-16吨。

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在性质上没有区别,都是火箭发动机搭载弹头,以弹道、抛物线模式工作。核潜艇可以装着洲际弹道导弹四处跑,并可以安全发射,换上小两圈,轻十吨的中程反舰弹道导弹,实际上是难度降低了。

而弹道导弹上舰,更不是什么新闻,印度就做过。

反舰弹道导弹上舰,它的难度是比上核潜艇又降低了一级。核潜艇在水下跑,导弹出水、海水灌进发射井、保持平衡、保证发射精度......这都是大问题。如果把反舰弹道导弹装在水面舰艇上,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反舰弹道导弹上舰、上潜艇,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这毕竟是人类军事史上最新的装备、最新的作战思路,没有经过实际、实战的检验。那么问题就来了:第一个螃蟹谁敢吃?风险有多大?责任谁来担?

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方案,但也是一个风险巨大的方案。

反舰弹道导弹跟洲际弹道导弹比确实是小,但跟普通的反舰导弹比,它可太大了。一枚反舰弹道导弹抵得上七枚普通反舰导弹的重量。啥重量?就是里面火箭燃料的重量和弹头炸药的重量。那么巨大个导弹,外面就是薄薄的一层皮,里面可全是装满了易燃易爆的燃料,十几吨。再算上弹头上的炸药......

这问题咱们看一眼东风26的个头就明白了。扔到敌人的脑袋上确实挺爽,要是在自己家船上炸了,那也相当恐怖。

那么大的导弹,装在舰上,出去执勤,还要随着海浪摇晃,还要面对风暴,这要是出了点儿意外,发生个火灾,引起导弹爆炸......打仗的时候,如果被敌方的导弹、鱼雷击中,导致导弹殉爆......那军舰就直接成碎片了。

过去的军舰是倾斜发射导弹,装弹量低。现在军舰都是垂直发射,动不动就装100多枚弹。要是再加上20枚反舰弹道导弹,这要是炸了,就是一颗小原子弹。军舰都有损管部门,预防着被击中,怎样抢救一下。这要是反舰弹道导弹上舰,要不要损管就不吃什么劲了(开个玩笑)。

能装上反舰弹道导弹的,肯定是一款大舰,也一定是非常昂贵、非常先进、非常拉风一条舰。如果说这条舰因为内部故障,把导弹引爆了,原地被炸成碎片,这人员财产损失得多大?国家得丢多大人?这个责任谁敢承担?谁又有这个资格来承担?你说你承担,你算老几?这不是拍脑门显谁有骨气的事儿。20个院士联名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你得是......对不对?

弹道导弹上舰,你得保证打火花这种事故。连500万分之1的可能都没有。在技术上、在制度上,必须要保证绝对的安全,绝对的不出事,这才能执行。

和水面舰艇比,核潜艇装反舰弹道导弹反倒更安全。毕竟潜艇更隐蔽,被发现,被针对的可能很低。直接省掉了被击中殉爆的风险。自身够安全,也就行了。

反舰弹道导弹上核潜艇的主要问题是:钱。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通常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核潜艇非常昂贵,执行的是战略任务,准备用核弹直接抹掉一个国家。把核潜艇的洲际弹道导弹(核弹),换成常规的战术弹道导弹,明显是大材小用了。

虽然有点浪费,但这个吸引力还是致命的。一艘核潜艇,装16枚反舰弹道导弹,就意味着一艘核潜艇具备了打残一支单航母编队的实力。美国有10艘航母,咱们造10艘装反舰弹道导弹的核潜艇,性价比那是相当高:全球猎杀。

和平时期多花点钱,还是比担责任、担风险要划算。

目前世界上的反舰弹道导弹只有中国的东风21、东风26两款。上舰,咱们不妨把思路拓宽一下。想降低风险,不如不用这两款2X系列的导弹,考虑一下东风1X系列。导弹小不少。东风2X系列顶7个常规反舰导弹那么大,1X系列也就是3个那么大。导弹小,难度就小,环节就少,风险自然是大幅度降低。发生殉爆,危害也要低一个等级。损管就可以考虑一下咋防范危害蔓延的问题了。

我们也有新型的超高速弹头。东风1X+超高速弹头,滑翔弹道,打2000公里还是能的。对付航母,不论是水面军舰还是核潜艇,都够用。


锐度何老师


几十年前意大利就将弹道导弹搬上了舰艇,而且“阿三哥”印度也在2000吨的护卫舰上非常粗暴的安装上1枚弹道导弹。至于反舰型的弹道导弹,第一款能够反舰的就是我们的东风21D,他的研发原型其实就是092战略核潜艇上的巨浪1改进而来,在次把他搬回核潜艇应该问题不大,而去年珠海航展我国更是展示了外销型的、射程290公里CM-401反舰弹道导弹,这个上舰完全就是小儿科了,稍微改进就行。还有比较著名的就是苏联搞的集装箱弹道导弹,这个可以上货轮、可以上火车、可以公路机动,所以说反舰弹道导弹上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看有没有国家愿意这么搞!

世界上最初让弹道导弹上舰的就是意大利,早在1957年意大利就改装加里波第号巡洋舰,为其改装了4具弹道导弹发射井,如上图所示。为了避免发射导弹失败砸下来,发射井稍微向外倾斜,这个原理与现在的潜射导弹发射是一样的。当时美国的态度表示非常支持,并承诺提供北极星弹道核导弹。但是到了1963年改装完善后,此时各大国开始意识到核不扩散的重要性,美国拒绝提供核导弹,有舰无弹的意大利只能自行开发阿尔法弹道导弹,这款导弹最后也因为美苏推动核不扩散和限制弹道导弹而不得不取消!

另一个将弹道导弹搬上舰艇的就是印度阿三哥了,简直就是简单粗暴,而且仅仅只是搬上一枚150公里的超近程“丹努什”弹道导弹。印度做法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将陆基弹道导弹发射架一起搬上“苏坎亚”级护卫舰的尾部直升机甲板上。

虽然印度宣布导弹发射成功,但是这种150公里的弱鸡弹道导弹其实就是鸡肋,而印度却宣城完成了五常国家都没有的壮举。也不知道一艘仅仅2000吨的护卫舰,如果在海上遇到复杂海况,这样直挺挺的立着一枚弹道导弹,如果能保证导弹的安全呢?

这两款不管是意大利还是印度,都不算题主提到的反舰弹道导弹。目前最著名的反舰弹道导弹应该是东风21D,但这个导弹的个头可真不小,如果要像印度这样强行搬上军舰也不是不可能,但没有必要,即使是055这样的个头恐怕也容不下东风21D,但是搬上潜艇是绝对有可能的。东风21系列导弹本来就是巨浪1发展而来,现在我们有了094核潜艇+巨浪2后,092和巨浪1的地位就变得有些尴尬,而让092携带有着航母杀伤的东风21D,只要解决了如何接收航母方位信息、如何中继制导应该问题不大。

而中国去年珠海航展展示的另一款反舰弹道导弹CM-401,这个个头就非常适合上舰了,甚至根本就是小儿科,他可以轻松的安装在甲板上,甚至可以先安装到现代级上进行实验,如果制导足够精确的话,他以4~7马赫速度突防,反舰能力甚至可能比YJ-12更强了。

另外苏联/俄罗斯的集装箱弹道导弹“俱乐部-K”,他将各大系统采用通用模块、战斗指挥模块、能源供应及后勤支持模块组成,各模块均被集成进长40英尺(约12米)的标准集装箱内,可以通过公路、铁路、货轮机动,这个东西还真是防不胜防,即使卫星天天看着也分不清楚。

综合来说,弹道导弹上舰其实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意大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解决的问题,在现在解决更简单不过。只不过弹道导弹体积有些大,各国还是认为小型化的巡航导弹(广义上)能够具有数量优势,更适合海上作战!


狼烟火燎


理论上来讲,五常都有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弹道导弹上核潜艇没有技术上的问题。我海军现有094型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1.2万吨,搭载的巨浪2型体积远比东风21/26大得多,虽然有龟背,但若是能发展新一代战略核潜艇096搭载东风21/26相信也不是难事。个人也曾设想过将东风反舰弹道导弹搬上核潜艇,即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核潜艇,其垂发不仅能发射东风反舰弹道导弹,也能搭载鹰击18或者东海10对陆巡航导弹。毕竟我军缺少战略轰炸机,水面舰艇垂发数量也不足,发展类似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还是很有必要的,从技术角度来讲也不是难事,成本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打航母是一个体系作战,远不是将反舰导弹发射出去那么简单。重点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准确找到航母并持续跟踪航母准确定位,将反舰弹道导弹发射出去后如何突破航母编队层层防御准确命中航母才是最大的难点。我军反舰弹道导弹在内陆部署,天上有无人侦察机,近地轨道有侦查卫星,沿海有大型地频后向散射雷达,各种雷达侦察装备还可以侦察到航母。试设想,若核潜艇搭载东风反舰弹道导弹,最大射程3000公里,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航母呢?单凭现有空基雷达即预警机,海底声纳,水面舰艇是很难在3000公里处准确发现并定位航母的。核潜艇不可能抵进到1000/2000公里处发射反舰弹道导弹!个人觉得还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有/无人侦察机,各种侦察卫星,空基雷达才能支持东风反舰弹道导弹下海。另外,若能发展这型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核潜艇,搭载大量的对陆巡航导弹在美日本沿海巡航,对美日的威慑力无疑是巨大的,远不是轰六,甚至是新型轰炸机相比的。若我海军能发展这样的核潜艇,远比前苏联打造的反航母体系更好更出色!


只是小丑


反舰弹道导弹由于体积尺寸的问题,上舰的确存在不小的难度。以现有的东风21D、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为例,东风21D弹长为11米,弹径为1.4米,远远超出了055型驱逐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容纳能力(深度为9米,直径为0.85米),至于个头更大的东风26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要知道055型驱逐舰配备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格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如果就连它都无能为力的话,其他的军舰当然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

现有的反舰弹道导弹不适合上舰

不过把反舰弹道导弹做得更加小巧一些,牺牲一定的射程和载荷,装进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里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随着高超音速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已经有能力为小型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换装滑翔水漂弹头,使其摇身一变拥有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射程。因此反舰弹道导弹上舰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实战需求上,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障碍了,我国也正在研制与055型驱逐舰配套的舰载反舰弹道导弹。

我国正在研制舰载反舰弹道导弹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反舰弹道导弹上核潜艇的问题,前面说到反舰弹道导弹上舰还有待新型号的研发和突破,然而反舰弹道导弹上核潜艇则是纯属现成的成熟技术。世界上第一款反舰弹道导弹就是苏联在P27型潜射中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当时也计划使用核潜艇进行搭载。核潜艇连潜射洲际弹道导弹都能够轻松容纳十几枚乃至二十几枚,把东风21D、东风26甚至更大型的反舰弹道导弹塞进去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反舰弹道导弹上核潜艇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至今都没有人把反舰弹道导弹搬上核潜艇呢?其实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当年苏联人的反舰弹道导弹核潜艇项目之所以半途而废,一是由于始终没有解决远程目标引导和末段制导精度的问题,反舰弹道导弹的有效射程只有几百公里,命中误差也很大,不使用核弹头基本没戏,实战价值相当有限。二是美苏签署了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搭载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属于裁减对象,故而丧失了发展条件。

我国对反舰弹道导弹上核潜艇的需求不大

时至今日,上述两个问题对于中国而言均不构成阻碍,中国依然没有将反舰弹道导弹搬上核潜艇,这又是所谓何故呢?当然中国有我们自己的国情和考量,首先我军反舰弹道导弹的主要覆盖范围是以我国边界为起点,向东延伸至第一岛链第二岛链范围,向西延伸至印度洋北部,实施区域反介入作战,使用陆基导弹发射车在内陆部署即可,水面舰艇和轰炸机之类的通用平台也可以作为补充,无需浪费极其宝贵的核潜艇资源。

核潜艇发射反舰弹道导弹容易造成误判

毕竟我国核潜艇的数量还比较有限,应该优先满足搭载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实施战略核威慑的需求,反舰作战这种战术性任务暂时还排不上号。其次核潜艇这种高度敏感的作战平台,发射弹道导弹很容易引发对手的误判,带来不必要的战略风险,美国曾经也考虑过使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发射常规弹道导弹进行远程快速精确打击,但是考虑到有可能造成俄罗斯、中国产生误判,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中国在不缺少反舰弹道导弹发射平台的前提下,也更加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晨曦谈兵


从导弹本身的角度考虑,上核潜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对方和如何进行数据通讯!为什么核潜艇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成熟的防空导弹系统?很多朋友拿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来说事,但是核潜艇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固定目标)和反舰弹道导弹(动态目标)是一回事吗?所以不要把这个问题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朋友提到了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所以得出反舰弹道导弹上潜艇轻而易举的结论。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目标是什么?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打的是固定目标或固定坐标点,也就是只要预先设置好攻击位置和飞行路径,全程按照这个弹道飞行,依靠导弹自己就能完成全部飞行过程(部分可能带有GPS辅助)。比如我要打纽约,那么潜艇设置好纽约的坐标和弹道并传输给发射筒内的导弹,而且纽约今天在这明天还是在这,他不会明天突然变到南半球了,甚至可以干脆提前将战备值班的弹道导弹目标就设置成纽约的坐标,随时按下按钮发射。

但是反舰弹道导弹呢?他是打击动态目标,这个目标不像纽约那样一辈子待在那个地方不动,所有首先需要知道要打击的对象在哪?然后还要让导弹在飞行中跟踪这个动态目标。这就涉及一整套的侦查和预警系统,单单靠潜艇和导弹本身是不能完成的。上世纪70年代苏联发展反舰弹道导弹对航空母舰进行制衡,以US-A雷达海洋侦察卫星的合成孔径雷达侦测大型水面舰艇,之后又发展出US-P电子情报型海洋侦查卫星和电子情报系统,依托这两种系统苏联发展出R-27K反舰弹道导弹并成功在K-102号常规潜艇上测试,最大射程900公里(实际只有650~740公里,而且原版R-27射程为2500公里,反舰型实际牺牲了相当一部分射程)。然而这套系统其实末端还是要依托Tu-95RTS侦察机、Ka-25RTS直升机作为最终目标指示,因为天基卫星只能提供目标初始方位而非实时的动态数据,这并不足以确保其一次性摧毁。而且R-27K据说只有在1973年有过1次精确命中记录,相当一部分是携带核战斗部弥补精度。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

1.反舰弹道导弹不管是上舰还是上潜艇都需要布设完整的战略预警体系,太空要部署空基战略侦查和预警卫星、空中需要有大型侦察机、近海需要陆基雷达和海基雷达,只有这几个。仅仅有可用的潜艇和弹是不足以支持这种攻击方式的,而世界上有能力进行这种级别预警侦查系统布设的从目前来看只有中美俄,法国勉强保持一部分雷达预警卫星,而英国直接依赖美国。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这个技术和财力构建如此庞大的战略预警和侦查系统。下图为苏联US-P电子情报型海洋侦察卫星和Tu-95RTS侦察机

2.潜艇通讯和隐蔽性的矛盾问题。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隐蔽,但是这也带来另一个麻烦的事情:水会对的电磁波、可见光和红外线有很严重的屏蔽和吸收作用,也就是说这严重限制了潜艇在水下的通讯和制导能力。为什么潜艇的重型鱼雷普遍采用线导模式?而且潜艇也没有什么有效的防空能力,就是因为水下的潜艇因为屏蔽作用根本无法实时接收水面以上的实时情况。放到反舰弹道导弹上也是一个道理,即便是卫星和其他侦查系统已经找到目标,但是水下的潜艇因为通讯问题并不能实时传输,如果要做到动态接收必须上浮至少是通气管状态,但是极易被反潜机发现。这样就等于潜艇在隐蔽性和打击能力中只能选择一个,或者说实时打击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下图为高新反潜机,注意机头下方黑色部分就是机载雷达

3.占用核潜艇名额和产量。从目前来看至少需要射程8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才能实现远程反舰,如果距离再短那么常规的航母打击群就能实现同样的功能。像DF-21D这种射程达到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长度已经达到10米以上,自然就需要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运载,普通的核动力攻击潜艇根本没有能力。而弹道导弹核潜艇本身产量就捉襟见肘,特别是美苏之间还有《限制核武器条约》,对相互拥有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数量和型号做了严格规定。这样用专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运载反舰导弹无疑削弱了二次核反击能力。苏联放弃R-27K弹道导弹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667V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在美苏协议削减之列。

所以关于反舰弹道导弹上潜艇的事情不要想当然的认为那么简单,不是说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就一定能发射反舰弹道导弹,海基反舰弹道导弹涉及的问题太广泛了,需要单个解决。


雏菊西瓜Peterpan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反舰弹道导弹上核潜艇,从技术角度讲这一点问题没有。核潜艇中有一个分支叫“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种核潜艇专门就是用来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二次核打击的。

反舰弹道导弹上核潜艇,技术肯定是没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弹道导弹核潜艇没有必要装备反舰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核潜艇与陆基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起构成国家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平时游弋于水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可对敌实施战略核威慑。战时,弹道导弹核潜艇可凭借优异的生存能力,躲过敌方探测和敌方第一波核打击,并对敌方展开核反击,摧毁敌方经济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大型军事基地等重要目标。

弹道导弹核潜艇凭借隐蔽、安全、机动性强、作战威力大等特点,因此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将其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威慑手段之一。

比如,俄罗斯德尔塔IV型核潜艇,配备16具弹道导弹发射筒,可发射R-29RMU2型/RSM-54型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携带4~10个威力为10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式多弹头;全部导弹可在短时间内将将全部导弹发射完毕。德尔塔IV型核潜艇其携带的核武器足以将一个中等国家夷为平地,哪怕是美国受到如此打击也只能剩下半条命。

弹道导弹核潜艇可以说就是一件灭国利器,一艘潜艇灭一个国家绝对不是吹牛。如此一件国之利器,装反舰弹道导弹打航母,不免有点大材小用了。如果弹道导弹核潜艇因为发射反舰弹道导弹,被敌人发现了行踪并击沉,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反舰弹道导弹,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一种岸舰导弹,是一种纯粹的防御性武器,主要责任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核潜艇无论是攻击型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都属于进攻性武器,主要是实施对敌攻击作战。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事半功倍。让核潜艇这种攻击性武器,装上反舰弹道导弹,去进行防御作战,显然不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算强行捏合在一起,也只会显得不伦不类,事倍功半,无论反舰弹道导弹,还是弹道导弹核潜艇都无法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兔哥回答,目前拥有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并不多,反舰弹道导弹威力巨大,打大型舰船最合适了,但弹道导弹的体积大重量大,安装到舰船上是有难度的。弹道导弹发射时会产生很大的尾焰,这对于舰船的防高温处理变得压力很大。另外就是安装位置,舰船的吃水加上舰体的高度,除非是大型舰船,否则无法装下弹道导弹的弹体,加上弹筒以及排焰装置,这个体积是舰船无法承受的。


从使用上看,除了巨大的开口给舰船结构设计带来影响,也给舰船的稳性带来不利。弹道导弹作为一款武器是娇贵的,维护保养的费用和难度在海上是无法保障的。同时舰船在海上漂泊,摆动很大,弹道导弹不比反舰导弹,弹道导弹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初始的稳定弹道,这个弹道在晃动中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弹道导弹是不能上舰的,而且也装不下几个,意义不大。

再说说潜艇,理论上能够安装到潜艇上,弹道导弹核潜艇搭载的战略导弹也是弹道导弹,性质相同,而且战略导弹的弹体比反舰弹道导弹要大很多,安装也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反舰弹道导弹是以常规弹头为使用要求的,这个很重要,常规弹头适应性更广泛,如果是核弹头只能是存仓库里去,很难用上,这样就失去了当前杀手锏的意义。常规潜艇同样无法安装弹道导弹,个头太大,占用空间大,不适合,而使用核潜艇又面临被打击的危险,不存在你打别人,别人不打你的情况。这样又显得太浪费了,核潜艇可是国之重器,当然核潜艇是具备这个安装条件的,关键是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这是最关键的。



弹道导弹的特点并非是装药量大这么简单,而是距离+速度这才是它的威力所在。弹道导弹的的射程很远,能够在航母的防区外对航母进行远程打击,这个射程不必定位,能打1000公里,也意味着能打3000公里。为什么这么说,弹道导弹如果解决了进入大气层的黑障现象(黑障会使导弹的通讯中断,处于无控状态,而弹道导弹的速度通常都具备10~20马赫的速度,短期黑障就会使弹道导弹无法对准移动的舰船)。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是弹道导弹都能具备打舰船的能力,这个不是难点。但问题来了,既然弹道导弹具备远程打击能力还有必要往舰船,潜艇上安装吗?



弹道导弹的特点就是射程+速度,既然能够对远距离的移动舰船进行打击,只要部署在陆地上,采取机动部署,既有利于隐蔽又方便保养,最主要的是使用价格要远低于潜艇或舰船上,那么就没必要往潜艇上部署,又不是美国,到处去打别人,作为国土海域防御作战足够用了。所以,弹道导弹随虽然能够部署于潜艇但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其使用的性价比,打击距离等等更适合部署于陆地上,而不是海上。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阐述个自观点,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反舰弹道导弹上舰没有困难,上潜艇也没有困难。二者的区别就是水面舰艇受气象影响大,舰艇摇晃影响发射精度。潜艇潜入水下,受风浪影响很小,微乎其微。

潜艇的问题是通信联络。电磁波在水下衰减非常严重。潜艇行动前需要浮出水面与基地通信。

反舰导弹不同于对地导弹。地面目标是固定的,知道经纬度就可以了。军舰是运动的,潜艇必须实时得到目标信息。

目前只有中国有弹道反舰导弹。中国的导弹核潜艇也可以执行常规打击航母的任务。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如果你学会了对牛弹琴就会知道


糢糊的世界建新


难在,没个卵用。

用核潜艇发射弹道导弹这个还是很正经的,但是用核潜艇去发射弹道导弹,反舰?

你脑子大概没睡醒,我只能说,舰艇没有这么高的价值,让核潜艇冒着危险去打它。潜艇一旦发射导弹,就意味着暴露,而你打的是舰艇,接下来就是核潜艇艇毁人亡。

请充分理解战略导弹核潜艇,这个战略的含义,级别已经高到了,从不使用,却又无时不用。一但动用这个玩意儿,就没有退路了,没有后路了,就是大家一起玩完,地球重启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