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

你們家的孩子乖巧嗎?沒有家長不喜歡乖巧的孩子,乖巧,代表的是懂事和聰明,而很多的家長都會不自覺的認為,乖巧的孩子都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要知道,孩子的乖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別一刀切,覺得乖巧就是好。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

小朋友安安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乖寶寶,出門在外,她從來不會爭搶任何的玩具,每次跟著媽媽走到超市裡,抬頭看看四周,乖乖的跟在媽媽的身邊,當媽媽問她要不要吃東西的時候,她都會靜靜的說一句:“我都可以,媽媽買了我就吃。”

相信很多的家長聽到孩子真的回答,心都快融化了。

安安的媽媽也不例外,每每聽到孩子真的乖巧的回話,生活裡安安靜靜,努力讀書,時不時的還會幫著家長做家務,安安的媽媽就會情不自禁的流眼淚,覺得孩子長大了,知道理解父母的辛苦,替父母分擔。

但,事實是,安安的人緣非常不好,在家長面前乖巧的她經常會因為朋友的一句話而鬧矛盾,有朋友給她東西吃,玩具玩,就是好朋友。那麼,孩子到底是乖巧還是討好呢?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

一、孩子的討好型人格,很多時候是受父母的影響

乖巧和討好型的人格,經常會被混淆。這是因為討好型人格的表現就是乖巧,懂事,聽話,我們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而那些自卑、討好、不自信、委屈等,都是在背後才能感受到的,對於我們來說,並不能很好的注意到。

孩子的討好型人格家長們難以發現,但是討好型人格的出現,和父母有著直接關係。

看父母臉色,這是討好型人格孩子最主要的一個表現。這是因為父母是孩子接觸的最多的人,家長們經常會說,看誰家的孩子怎麼樣,哪個同學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興許在我們看來,這是簡單的一句提醒,我們想要通過提醒來告訴孩子你要上進,身邊有很多學習的榜樣等。

可是孩子不一定會這麼理解,受家長的影響,他們會有目的性的說話,做事,為的就是想在父母面前留下好的印象與評價。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

二、討好型人格,讓孩子失去底線,步步退讓

溢美之言,置疑於人。王安石在《與孫子高書》中這樣寫道。

溢美指的是超過實際的讚美,置疑指的是使人懷疑。

總體來說,它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超過實際的讚美的語言,使人懷疑他的動機。

討好型人格里,孩子的語言容易受到攻擊,降低其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在語言和行為裡,孩子的底線會降低,容易變得“不擇手段”。

例如孩子被欺負了,為了能夠獲得同伴的認可,他們忍氣吞聲,選擇服從或者退讓,孩子心裡不一定有委屈,但是他們是有有目的的。

讚美也是一樣,為了討好,孩子會說出自己並不認可的話。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

三、家長如何避免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

1、 不拿孩子進行攀比

同齡人之間的對比最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很多家長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怎麼說都不聽,一點兒感覺都沒有,就是不重視自己的學習呢?其實不是的,孩子不說,沒有明顯的進步並不代表著他不重視。

恰恰是因為家長們的指責,和其他人進行攀比,會讓孩子把這種在意扭曲,原本是學習,卻成為了孩子奉承家長的理由。不拿孩子進行攀比,避免孩子出現討好型人格。

2、 窮養教育要慎重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

你以為不給孩子零花錢,天天喊著自己壓力大,經濟條件不好,家裡生活困難就是所謂的窮養教育,能夠讓孩子孜孜不倦嗎?

窮養的窮不在經濟條件上的窮,反而是因為錯誤的窮養,讓孩子內心自卑,從而喜歡討好。

所以在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一定不要錯誤的將“缺錢”視為窮養。

3、 不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

“我們這樣子都是因為你”,不少家長經常這樣告訴孩子,自己所有的苦和累都是為了孩子,孩子還這麼不懂事真的很不應該。要知道,家長壓力的轉移也是一種道德綁架。家長這樣對孩子說,只會讓孩子心裡負擔重,覺得對不起爸媽,進而變得討好,成為所謂的“懂事的孩子”。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孩子的成長不能只有討好。

不顧自己來討好別人?源自“討好型人格”的傷痛,家長別忽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