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莊浪年事,大致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直至來年的正月二十三日結束,大約有45天時間。

這45天時間裡可以有這樣幾個時間段:

臘月八到臘月二十三日這15天時間為“趕年”時間;臘月二十四日到除夕(臘月三十日)是“忙年”的時間;除夕至正月初三是“吃年”的時間;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日為“耍年”的時間;正月二十三是“看一年”的時間。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這45天時間裡就有臘八節、臘月二十三小年節、除夕節、人日節、上九節、元宵節、燎疳節等好幾個小節日。每個節日過法有一定的形式,吃法有講究,耍法不一樣。這就形成了莊浪年事的獨特地域習俗。

臘八節,俗稱“臘八”。這一天要吃“臘八粥”,搗臘八蒜泥抹門神嘴的習俗,封閉門神嘴,不要叫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胡言亂語,講說人間不好的事情。以前莊浪農村,臘八飯多以小米為之,或者用莜豆麵饊饊飯代之。臘八粥用大米、穀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穀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寓意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傳說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實際上,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恩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臘八節是用 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後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過了臘八節,人人開始“趕年”。趕,即到集市上趕著買或賣年貨。家裡糧食、農副產品、牛羊豬雞鵝鴨等都可以拿到市上或者趕到集市上去出售,這叫變“年錢”。手裡有了錢,就開始置辦年貨,比如扯布縫新衣服、油鹽醬醋、門神、對聯、年畫、煙花炮竹、扎糊花燈等等。年貨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包括置辦新灶具、新傢俱、縫製新服飾、新裝飾房子等等,一切都要面目一新。

“忙年”,忙年的時間是從“臘月二十三灶王節”開始。人人忙,忙的不亦樂乎。忙年忙什麼呢?男人忙殺豬宰羊、忙打掃房屋、女人忙做針線活、忙過年的吃喝菜餚準備。孩子忙花炮、忙玩具。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臘月二十三或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家家希望二十三這天送灶王爺的時候多吃些甜食,他會到了玉皇大帝那裡可以多說好話,祈求來年的甜美生活。過去,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神,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祭祀灶神。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的習俗。

這一天晚上,吃過飯,洗涮了碗筷,家庭主婦開始醮馬(燒香點表)送灶王爺迴天宮向玉皇大帝稟告主家在一年中的善惡事情。家家戶戶送灶王爺上天以後,就開始忙年了。

莊浪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纏粘”,即“纏年”之諧音。也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據說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候,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了。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大年三十開始,家家戶戶“泥年”“ 貼年”“糊年”。如泥老鼠窟窿、泥牆體脫落的泥皮;貼春聯、貼春葉、糊花窗子、貼窗花、貼年畫、掛燈籠等等,大張旗鼓地熱鬧起來,家戶戶準備過個好年。

貼門神是最有趣的事兒。按莊浪人說:“野鬼對門神懼怕三分。有了門神全家也會安康。”於是平涼人家我選取門神面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他們的選擇很有哈數:“大門上一般是‘武’牌的,就象秦瓊、敬德。他們自知秦瓊、敬德守門厲害。”主房一般是“天官賜福”“招財進寶”等寄富著來年大吉大利。財源豐富等內容。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貼門神歷史源淵流長,據關隴年俗探源:古時天他無處安身的野鬼到處猖獗。弄得關隴民不聊生,雞太不寧。天帝派二人下界征討時,這二人容貌可怕,令人毛骨悚然。於是,他們成了門神的雛形。其實門神源於唐。李世民是成紀人(今靜寧西南人)。貞觀年間,得了一場大病,臥榻寢宮。夜裡老做惡夢。夢中有惡鬼來抓他。弄得他坐臥不寧,三宮六院,日夜守護仍不見效,後來秦瓊、敬德二臣把守宮門,他才安然無恙了。後來平涼人首先把他倆的畫像貼在門上,不讓野鬼進入,保護了人們的安全。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除夕至正月初三是“吃年”的時間。親人在一起吃喝、朋友在一起吃喝、莊家在一起吃喝、同事在一起吃喝、同學在一起吃喝,人人見面就是吃喝、從早吃到晚上。過年期間,家家天天擺酒席,喝黃酒,各種風味小吃一應俱全。

三十晚守歲,啃豬骨頭的習俗,吃骨頭也叫“咬鬼”。這天晚上,民間敬過神,拜過祖先,散壓歲錢,燃畢煙火,放一陣鞭炮。熱鬧一陣子後,把年前殺的豬挑揀一些帶骨頭的肉下鍋煮熟,盛在盤子裡,端上炕桌,一家人圍上一圈,手抓骨頭蘸蒜泥,吃的津津有味。吃著骨頭守歲。

祭祀 年三十要到村裡祖廟祭祀,還要上已故親人墳上燒紙。

  辟邪 年三十晚上要在門口掛紅燈籠,還要在門前煨火,一般是用蔥蒜皮,說是這種氣味能驅邪。初五(有些村子是在三十)逐瘟,敲鑼打鼓成群結隊挨家挨戶逐瘟,消災,解難,祈求一年平安。初一早上要放炮出新,也是祈求一年平安。初七吃掛魂面,叫魂。十五前後耍社火。二十三了燎疳。

莊浪年三十的習俗是,早飯還要吃攪團,這才是真正的團圓日。這天,人們要貼春聯,剪窗花,掛年畫,還要迎新灶神,上墳給祖先或故去的親人燒紙祭拜。晚上,全家人歡聚而坐,吃菜喝酒吃年夜飯,講家史話家常祝福新年。過去,有條件的莊戶人家一定要磨製麥芽糖做油糖果作為走親戚禮品。大姓戶族人家,還要相互走動體現親情,長輩要給晚輩發壓歲錢,孩子們還要守歲。年夜飯多為曖鍋、餃子、熱葷菜等,象徵紅紅火火,吉慶有餘。

正月初一出新。新年第一天,人們要起個大早,穿上新衣服,吃過早飯後,城裡人大多去趕廟會看熱鬧。鄉里人則趕著自家被打扮一新、喂得最好的家畜(在家畜的頭上綁上紅綢子或紅紙做成的花),聚集到指定的地方朝喜鵲飛翔的方向撒歡奔跑,敲鑼打鼓放鞭炮迎喜神慶新年,回家時,每人還要扯一大把蒿柴帶回家,希望新年能發財。

出新後,家族內大團拜。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初三一早送走先人後,開始走起親戚。有些地方初二開始走親戚,一般先是走舅家、岳父家或者至好家。

初五日,掃“五窮”。“五窮”即唐韓愈作《送窮文》裡,謂謂的智窮、學窮、文窮、命窮和交窮是使人困厄不達的五個窮鬼,遂三揖而送之。後常以“五窮”喻厄運。 宋陸游《閒中樂事》詩之二:“五窮雖偃蹇,二豎已奔亡。” 金邊元勳《七夕》詩:“高樓人散酒罇空,漫擬新文送五窮。” 明卓人月《花舫緣》第一齣:“廿載磨礱,薄命劉蕡心自懂;五窮搬弄,無緣李廣數難封。” 清張令儀《不寐》詩:“一歲又將除,五窮復難送。”

人日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七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七日為人日。”《北史·魏收傳》引燻勳答問禮俗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人日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七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

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七日為人日。”《北史·魏收傳》引燻勳答問禮俗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燕京歲時記》說:“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按東方朔佔書: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則所生之物育,陰則災。”《太平御覽》卷三○引《詩藪》注說:“一說,天地初開,以一日作雞,七日作人。”

為什麼“一為雞,二為犬”?就要追溯到神話時代的伏羲、女媧了。相傳兩兄妹開天闢地造萬物,第一天造雞思晨,第二天造犬看門,第三第四天造豬羊供食,第五第六天造牛馬拉車,第七天造人使主宰

六畜。人誕生於“初”七,所以成為人的“生日”。

年節的源頭也在平涼。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貼於屏風或窗戶,也戴在頭髮上,因此,“人日”也稱“人勝節”。皇上在人日這天往往賜給群臣金彩人勝。《荊楚歲時記》:“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

漢魏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它證明唐代的人日節,已不僅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人日節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備春耕生產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

村裡的一些人就忙著請天神下凡來問年成的,問問當年水勢情況,也有問種什麼莊稼收成好的,可以給人一個參考,當然也沒有人真拿那些話當真,真算不準也沒人怪她們。因為她們會說很多好聽的話,投個彩頭,也是人們的願景。晚上她們還會做法事,有些人夢見自己已故親人,就去燒香,順便問一問他們的親人在陰間過的好不好,有沒有錢花,有沒有衣服穿,等等,就算是安慰活著的人。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日為“耍年”的時間。主要娛樂活動有:耍社火,演皮影、唱大戲、盪鞦韆、放禮花等。社火有頂獅子、趕毛驢、踩高蹺、搖旱船、裝高臺彩車、耍地攤、挑燈籠、燈火社火等。

作為民間精打細算又勤勞的我國勞動人民來說,過了“上九日”,就要下地幹活了,如修溝渠、補堰塘等農閒小事。所以,這天人們開始下地幹活,稱為“做發事”。在農村,也有在“上九日”這天做一些祭祀活動的。上九是各地廟會的日子,也是開市的日子,在這天有社火的村莊,開始出莊串演社火。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是平涼人過年最熱鬧的一天。白天,人們吃蒸豆包、燈盞饃,喝湯圓;有愛熱鬧的莊戶表演舞獅子、舞龍、劃旱船、扭秧歌等社火;晚上,天上皓月高懸,人間彩燈四射,大人小孩紛紛出門賞月,挑著燈籠遊玩,競猜燈謎,燃放焰火,歡度元宵。在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中,人們憧憬新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正月二十三是“看年”的時間。

正月二十三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門前堆上一堆柴火,在柴火前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後,開始點燃,大人孩子從大火上跳過,這叫“燎疳”。燎疳即燒燎疳病,疳是一種疾病。大火後,人們把火星揚上天,從半空中的火花,看一年糧食的收成。這叫“看年”或者“看收成” 。

這一風俗緣於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地球上的莊稼沒有枝和葉,只有穗,天帝派一位天神來人間視察。天神見人間糧食被嚴重浪費和糟蹋,便將許多糧食的穗子捋得只剩下了一點兒,捋到蕎麥和糜子(一種農作物;在西北乾旱地區分佈極廣)時,天神的手破了,將糜子和蕎麥的秸稈染紅了,再也捋不動了。天神發誓一定要將此事報告天帝,但看著前面求情的人們又覺得於心不忍。於是,天神便給人們出了一個主意:正月二十三這天,天帝在天上察看人間時,人們一定要跳紙人兒,這樣天帝就會以為那麼多浪費五穀的人都在火堆裡被火燒死了!因此,正月二十三這天的平涼鄉村,火光沖天,人們在火堆上跳來跳去,彷彿真是在烈火中掙扎。這個極富教育意義的傳說分明是在告誡人們,糧食是不可以浪費的,即使是在年關。

梯田之鄉,莊浪民俗!


另外,“跳疳人”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一年中的晦氣會被熊熊火焰燎乾淨。因此,西北人也將“跳疳人”叫“燎疳”,認為一燎百了就會幹乾淨淨、百病不生。隨著這一天的結束,鄉村人的年算是真正過完了,就等著二月二龍抬頭時下地幹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