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周培公為什麼被髮配並終老盛京?

dongyangwoainisy


依照《康熙王朝》的說法,周培公就是冤死的。一介寒儒周培公,對大清可謂忠心耿耿。周培公自從被康熙破格提拔後,先是在大清內憂外患下穩定君心,之後帶領一幫家奴平定察哈爾王叛亂,平定陝甘王輔臣,剿滅三藩,周培公可說是居功至偉。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賢臣,竟然因為滿漢大防,被康熙放逐到了盛京。



雖然造化弄人,周培公心中家國天下的情懷並沒有丟失。他窮十年之功,遍覽史料,終成《皇與全圖》。做完這許多大事,周培公也油盡燈枯了。康熙也十分傷感。“告訴晚朝的大臣們,周培公去了,朕停朝一次,為亡靈守夜”。周培公最終得到了一個令人無限唏噓與感慨的結局。

但是話又說回來,歷史果真如此嗎?顯然不是。


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歷史上的周培公,忠孝有佳,也得到了康熙之恩遇。

周培公幼年喪父,母親在李自成破城後也殉難而死。從小失去雙親的他,顛沛流離之下,當上了州府小吏。朝中有人好辦事,後來,周培公依附權貴,進京當上了內閣供奉。

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亂爆發。周培公人生的轉折也即將到來。康熙十五年,康熙任命圖海為大將軍,揮師征討王輔臣叛軍。周培公向圖海獻策,成了圖海的幕僚。其後,周培公隻身一人,進城遊說王輔臣投降。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王輔臣被說動了,他獻城投降了。


不廢一兵一卒,拿下王輔臣,康熙十分興慰,願嘉賞周培公。然而周培公卻不戀權位,只希望皇帝能為母請旌。最終康熙下旨誥封其母孫氏為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其父封贈為朝烈大夫,加贈中奉大夫銜。周培公至孝之舉,令人動容。在圖海的推薦下,康熙升任周培公為山東登萊道(四品官)。

然而,因為與同僚不合,周培公當了三年道臺便辭官了。康熙二十九年,西北烽火燃起,準葛爾噶爾丹叛亂爆發。周培公渴望復起,因而向康熙力陳平叛之策,康熙深為贊同,一一採用。康熙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專一守衛遼東一帶,防止葛爾丹東竄。康熙四十年,周培公逝於任上。


盛京這個地方,如今叫作瀋陽,是滿清的龍興之所,也可以說是滿人的老家。周培公最後的職位是盛京提督,提督官拜正一品,屬於封疆大吏的級別。這種高官,不說妻妾成群吧,衣食無憂那是肯定的,所以嚴格來說,康熙令周培公去擔任盛京提督一職,並不算“發配”,而算恩遇。周培公忠心的訴求得以滿足,康熙也得到一位賢臣鎮守邊關,各有所得,兩全其美的選擇,實際上並沒什麼遺憾,至於《康熙王朝》劇中的皇輿全圖,那是康熙下令編制的,與周培公,並無太大的關係,《康熙王朝》只是藝術創作罷了,當不得真。


風雪夢不逝


周培公被髮配盛京是康熙自己下的一步錯棋,康熙在見到周培公臥床不起時,悔不當初,就在周培公去逝的當晚,康熙宣佈停朝一日,為亡靈守夜懺悔。

周培公被髮配盛京的原因有三:

第一:周培公功高蓋主,如脫韁野馬,雞插鶴翅,朝中謠言四起,恐其成為第二個吳三桂。

周培公功高的原因是因為其為文官,與圖海一武官,可以說是文武雙全,憑藉一支“野戰軍”燒殺搶奪,先剷除了叛軍察哈爾,後炮轟王輔臣十萬大軍,再平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叛軍,其功甚偉,不下開國功臣。

三朝元老索額圖及納蘭明珠等人,因妒生恨,看到周培公如此大紅大紫,在朝中四處散播謠言,說周培公和圖海一文一武,雙劍合璧,如果反手矛頭指向大清,勢必勢如破竹,無人能擋。

第二:康熙被朝中謠言矇蔽的雙眼,在周培公立下不世之功前將將其罷官免職,下放到滿人的老家盛京。

其實康熙前期重用周培公,也是相信自己的老師伍次友,重用漢人中有才能的人,而周培公也是伍次友舉薦給自己的人,但是不論康熙還是朝中大臣,對漢人都是心存疑慮的,所以相信康熙罷免周培公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他是個漢人,而不是滿人,只怪周培公生錯了朝代。

第三:康熙把周培公貶值盛京也是對周培公的考驗,而周培公卻以死明志,呆在雪國盛京,十一年之久,心中雖有怨言,卻給足了康熙面子,證明了漢人的忠誠與才華。

康熙把周培公貶值自己的老家盛京,其實是為了監視周培公的一舉一動,待其“風平浪靜”之後再找機會給他“平反”,可惜周培公獨處雪國十一年之久,嘔心瀝血,為康熙規劃了大清的宏圖之志之後命不久矣,從而證明了康熙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追溯認為:周培公的人生只有短短數年,再細緻的說法恍如一天,如曇花一現,早上就是一個窮書生,中午是個文采武德的朝廷大臣,名滿朝野,而到了下午如做牢獄,受人監視,最終病死在雪國盛京。

要怪只怪他不是個漢人,鶴立雞群的速度太快,太耀眼,為官為人要向姚老師,姚啟聖學習,方能安穩存於世間,立功後自願請辭,歸於田園。

我是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在《康熙王朝》裡,周培公在隻身入平涼,勸降王輔臣之後,“平三藩”之功就大局已定了。而就在這掃尾聽封等賞的時候,朝廷一道明詔便將周培公召回。“平三藩”的大功就落在了副將圖海的頭上。圖海是個耿直的武將,為周培公的抱打不平。然而周培公卻反過頭開勸圖海,此等胸襟,令人歎服不已。

現實雖然對周培公不公,但是也是在情理之中。

當三藩禍起之時,從宮內平叛開始,到帶領3千家奴平叛察哈爾王,起用周培公,康熙是不顧朝內眾滿臣反對,乾綱獨斷;然而此刻兵鋒所指,即將勝利之時,康熙卻對明珠等人的勸諫深以為然,從善如流,果斷下詔召回周培公。

不召回周培公誰都不會放心。周培公與圖海一文一武,雙劍合璧,更何況周培公是個漢人,而圖海對其歎服,幾乎對他唯命是從,如果居功轉身與大清談判,怕是比吳三桂還要危險,就算康熙信任周培公,不作表態,但是朝內各種勢力是不會放過周培公的,所以將其召回也是情理之中的。

將周培公“發配”至盛京,康熙有三層考量。

首先,讓周培公遠離黨爭朝局,周培公回朝功成名就,無論是捲入索額圖一黨,還是明珠一黨,都將成為康熙無法左右的力量。

其實比起周培公單獨成為一極或者周培公與圖海合成一極(因為康熙知道他不會)。康熙更擔憂的是周培公捲入索額圖和明珠二黨之中。而且由於胤礽和胤禔的原因,最終周培公只要考慮自己的將來,不可能不站隊。他無論站在哪個隊伍裡,最終都會成為自己強大的敵人。而周培公這樣的敵人,是索額圖和明珠的N次方。康熙不願意見到這個場景。

只要涉及到可能會捲入這兩個人黨爭中的人物,康熙都是故意要將他們調離京城的。周培公如此,後來的魏東亭也是如此,魏東亭在兩江任上替自己看著江南、籌集了“收復臺灣”的軍餉,可謂勞苦功高。但是被康熙“貶”去臺灣做知縣,本質上也是出於這個考量。

其次,盛京是滿洲發跡的老家,周培公“發配”到盛京去做“盛京提督”,和明朝時官員被分配到“南京”上班性質類似。

在《雍正王朝》裡,康熙讓圖裡琛把肖國興連夜押送到盛京,交由盛京將軍嚴密看管。肖國興這種供詞足以動搖國本的案子,這類人康熙將其押在京城是不放心的,但是交到盛京去便放心了。盛京的這套班子看似養老,實際上是康熙留在關外預防不測的班子。把周培公放在盛京也就意味著康熙需要時還要起復周培公。這一點在後來的劇情中也證實了,康熙到盛京祭祖,去看望周培公第一句話就是“朕還要起用你。”如果周培公不死,在康熙的“收復臺灣”第一人選上必然是周培公。

再次,將周培公放在盛京,不全是讓滿洲人監視周培公,而是讓他更清楚地看清北方的局勢,為自己提出獨到見解。

解決了三藩問題,實際上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因為大清平三藩、收復臺灣解決南邊的問題後真正的威脅來自於北方,一方面沙俄在逐步蠶食西伯利亞,自順治入關以來,已經涉足到了黑龍江流域;而更大的腹背之患,來自於西北的準噶爾,準噶爾在沙俄的支持下,後來吞併喀爾喀,實際上已經展示出要與大清逐鹿中原的態勢。

因此必須要有一個有全局視野的人留在北方替康熙籌劃著解決問題的方案,而這樣的人不好找。即便明珠和索額圖這樣的左膀右臂,眼光也只是侷限於京城這一畝三分地。這讓康熙時刻有種沒有知音的孤獨感,但是事業已經無可逆轉地往這個方向進軍了,他必須要有個戰略事業的人替他承擔起這部分工作。而事實上週培公的確也做到了,他用了12年在雪國熬白髮,終於著就了《大清皇輿全覽圖》,開拓了康熙戰略性視野。

而周培公的格局在於為天下計,即便在盛京,他也沒有沉淪。

攻打平涼城時,他對圖海說的那句話實際上早就已經證明了他的心胸與見識。

“圖海兄,如果我們用紅衣大炮不出三個時辰,這個就將夷為平地,可是受苦受難的是這裡的黎明百姓。收復後的官吏以後一定會說我們草菅人命,不顧百姓生計。遠離戰場的人永遠都是對的。皇上想讓我沒早點結束戰鬥,可以後很多大臣肯定會參我們,到那個時候皇上也救不了我們了。”

所以周培公實際上早就預料到自己的結局了。但是周培公無悔,因為他根本不在這個層面去考慮問題,他考慮的是大清的江山永固,解決了周邊的威脅,天下蒼生才可以遠離戰爭,過上安穩的日子。個人的得失又能算什麼?

就像康熙雖然貴為天子,但是為了江山、為了天下,將自己最愛的女兒藍齊兒嫁給了噶爾丹,就是為大清爭取幾年時間;為了廢掉不稱職的太子,將自己最愛的容妃發配去洗馬桶。康熙心裡有多苦,周培公實際上心裡也有多苦,但是康熙可以憤怒,可以發洩不滿,而周培公不可以。

因此在《康熙王朝》裡周培公的形象實際上是一個聖人的形象。12年的冰天雪地摧毀了他的生命,但是他沒有遺憾,他規劃了大清的藍圖,而活著的康熙還需要替他完成這個夙願。且周培公的高風亮節,讓康熙直覺羞愧,為其守靈。

炒米感悟:與其糾結在對現實不公的抱怨中,還不如站得更高一點的層面去做點事情,結果總會出乎意料。





炒米視角


發配?

不算了。

瀋陽那時候叫盛京,滿族龍興之地。到那裡執掌軍權,既預防沙俄又承擔北京北方防務,控制滿蒙,遠離權利漩渦。

我理解是一種信任。特別是對於有軍功的漢人,在那個年代,康熙是在保護他。

當然,對此人一知半解,僅從小說家言理解,難免與實況有偏差。

小說裡說索明黨爭,兩黨都視其為太子索黨。康熙讓他遠離漩渦,未嘗不是給兒子留人才。

小說裡說他為情所困,一聲嘆息!造化弄人。


挑戰一切613


周培公被髮配是影視劇中的橋段,頗有幾分鳥盡弓藏的意味,言外之意漢臣備受排擠,康熙薄情寡義。其實,正史中的周培公還是和藝術作品中的人物有一些出入的,原因就是影視作品會將一些現實情節過分的渲染、再加工,給觀眾呈現一種更能投入感情的效果。
(周培公劇照)


周培公幼年不幸,父親早亡,孤苦伶仃,幸好人窮志不窮,善於靈活多變的人際關係、周旋於世族權貴之間,後來竟然混跡到了京城為官。

1673年,親政不久的康熙皇帝血氣方剛、志得意滿,再擒拿鰲拜之後,他又想拿裂土分茅的三大藩王開刀。三大藩王坐鎮一方、樹大根深,聽到朝廷政令後都是陽奉陰違,並積極謀劃起兵造反,而且樹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因此一時間,叛軍如潮水般滾滾而來,康熙皇帝驚慌失措,三軍將士也是毫無鬥志。所以康熙皇帝竟然有了退回遼東的打算。

正在康熙騎虎難下的時候,周培公挺身而出,隨撫遠大將軍圖海一起計擒了準備與吳三桂、耿精忠聯手圍毆朝廷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從此,反清同盟被扯開一角,叛軍由形勢上的同盟,轉為各自為政、互相猜忌的一盤散沙。於是,康熙皇帝一鼓作氣、恩威並施,浩浩蕩蕩的反清大軍分崩離析。
(周培公劇照)


三藩之亂平定後,周培公因謀略出眾,小有功勳,康熙皇帝任命其為山東登來道。上任不久,周培公就與當地總兵官政見不合,一甩袖子辭官回鄉。賦閒在家時,周培公仍然憂心國事,多年的官場經歷讓他很難做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1690年,噶爾丹掀起蒙古作亂,周培公奏請復出,很有國難顯忠臣的節操,康熙皇帝慨然應允,封周培公為盛京提督,為清朝看護後院。可見康熙皇帝對周培公非常的信任,如果周培公倒戈相向,與噶爾丹聯手,滿清的“龍興之地”很可能就不復存在。
(周培公劇照)


周培公為清朝戍邊達十年之久,雖然身為坐鎮一方的封疆大吏,不但兢兢業業、盡忠職守,而且從沒有覬覦之心,因此被髮配盛京一說並不成立,而終老盛京則很好的證明了他對康熙的忠誠。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導語:《康熙王朝》周培公懟康熙,康熙無可奈何,卻註定了他被貶的結局

周培公是一個人才,可惜的是正因為他是人才,所以大清的朝堂才容不下他。康熙喜歡重用漢人中的人才,這也可以算是一種帝王的平衡之道,而周培公就是被康熙中用的漢人人才中頂尖的那一批人。在察哈爾王叛亂之後,康熙和周培公、明珠、索額圖三個人聚集在一起,商討如何平叛。在談話的時候周培公懟康熙,康熙無可奈何,卻註定了他被貶的結局。

在察哈爾王叛亂的時候,康熙心裡面壓力太大,思路不自覺地就有點偏激。先是覺得自己才能不足,不適合當皇帝,想要引咎退位。後來被孝莊天后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之後明白了自己的不能退位,只好把自己的親信重臣叫過來,繼續履行一個皇帝的責任。不過孝莊讓康熙不想退位了,卻沒有把康熙偏激的思路扭轉回來,康熙又產生了御駕親征的念頭。

康熙想親身犯險並不是一個好主意,畢竟他不像那些開國皇帝一樣懂得軍略,他去御駕親征只能是當前線將士們的包袱而已。所以當康熙說出了這個建議以後,他面前的三位大臣都持反對態度,讓康熙三思。康熙還挺自戀的,他覺得他頂不了五萬精兵,五千精兵應該還是可以的。明珠和索額圖老謀深算 ,在康熙說這句話的時候應了一聲表示同意,而周培公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就是周培公為臣之道的不足了,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都會喜歡聽好話,但是周培公卻很少對康熙說好話。說白了周培公心裡面有著自己的信仰,做事有自己的思路和策略,不願意向康熙的意志妥協。所以在康熙聽不進去索額圖委婉的勸諫時,周培公出手了,他很直接地懟了康熙。周培公批評康熙,說他前些日子想退位的想法和現在想要御駕親征的想法都是輕率之舉,萬萬不可。

康熙一聽就生氣了,周培公這話有點過分了,他好歹是一個皇帝被臣子訓斥臉面有點掛不住了。康熙下令讓周培公去內務府領20廷杖,算是教訓他一下,也是想快刀斬亂麻定下來親征的事。不過周培公沒有屈服,反而求康熙讓他把話說完再去領罰,接著就說出了康熙御駕親征的種種弊端。最後康熙還是被周培公所說服了,決定了不去御駕親征,也免了對周培公的懲罰。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周培公被貶的結局也就註定了,因為他的行為太不合群了。這一次談話中,明珠和索額圖都對康熙的想法只是委婉地建議,只有周培公選擇了直接的訓斥。明珠和索額圖衝著這個就都能明白,心裡面擁有自己的理念的直臣周培公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日後在朝堂上恐怕會和作為大清蛀蟲的他們形成對立。而對於康熙,一個有才能卻不太聽話的臣子也只能重用一時,不可能長期重用。畢竟康熙是皇帝,他要臣子是需要人輔佐他,而不是要一個人訓斥他。


君莫離


周培公是清朝時期之人。周培公幼年時父親去世,後來他的母親也離開人世,由此周培公開始無依無靠。雖然周培公那時落魄,不過後來還是得以進京為官,並和頗受康熙皇帝的器重。


康熙時期,三藩的實力嚴重威脅到清朝的統治地位,康熙皇帝為了消除威脅,於是決定削藩,而同時吳三桂也發動了三潘之亂。之後吳三桂又讓陝西提督王輔臣響應。

當時王輔臣頗有實力,同時他又是一個能征善戰之人,在三藩之亂時,王輔臣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當時因為王輔臣的實力和能力,所以他就不把清軍放在眼裡,同樣清軍也對王輔臣頗為顧忌。因此康熙皇帝封圖海為大將軍,統領大軍。

圖海到平涼後,清軍士氣大增,很多將領都請戰,而周培公看清當時局勢,認為王輔臣的反叛是迫不得已,如在許以高官厚祿,然後派人前去招降王輔臣,王輔臣也會歸順朝廷的。後周培公奉命去招撫王輔臣,並帶著康熙皇帝的赦詔,最終王輔臣歸順清朝。


王輔臣的歸降,消除了清朝一個很大的威脅,同時也大大減弱了吳三桂的實力,為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朝廷也因此論功行賞,此次康熙皇帝不僅封賞了周培公本人,而且還封周培公的母親為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周培公的父親為朝烈大夫,加贈中奉大夫銜。

後周培公去任上做官,因為和那裡的官員意見不和,所以他後來就辭官而去。不過最後康熙皇帝又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並且他也是在那裡去世。

那康熙皇帝為什麼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並且他又終老盛京呢?


其實,周培公為盛京提督,也並非單純的是發配周培公。這也是他自己所提的意見而被採納。

因為周培公雖然一段時間賦閒在家,但是周培公卻還是對當時的時局和朝廷政事,而正當那時蒙古的葛爾丹實力膨脹很快,又成了清朝的一個新的威脅,所以此時周培公想再次為朝廷效力,他是希望能重新得到起用。

於是周培公就寫了平亂的策略送到京城給康熙皇帝看,康熙皇帝看後,就採用周培公的策略,於是就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就在那裡駐守,而周培公最後也在盛京去世了。


而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雖然立了很多的功勞,但是周培公終究是漢臣,清朝是滿人的政權,那時清朝滿人對漢人頗為猜忌和壓制,周培公立功後,所以他的地位和權利也將有所提高,從而招來滿臣的不滿,康熙皇帝為了平衡利益和衝突,於是就把周培公調到了盛京為官。


中孚鑑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在帝王身邊的人,實際上相當於道家人物,其中,功成名就之後主動退隱是傳統的“道派”,所謂“飛鳥盡🐤,良弓藏”,一般就是他們的結局。

為什麼要“藏”?

因為道家人物講究“陰謀至上”,專門為帝王做那些默默無聞、低聲下氣、陰謀詭計的事情,而把那些正大光明、冠冕堂皇、理直氣壯的事留給帝王及其領導的儒家去做。

范蠡們,張良們,劉伯溫們,都是作出的這樣的選擇,他們的教育讓他們骨子裡就是這樣的想法。


河東來


凡是給清朝買過命的漢人官員,無論你多麼努力忠心,都被殺的殺,免的免沒有好結果。全是卸磨殺驢。因此這個朝代太爛太腐敗墮落的太無能,因此必須消滅必須滅亡。


白石61


周培公任盛京提督也不算髮配,相當於瀋陽軍區司令員,也是人上人。直不過周培公的功勞可以當內閣副總理因為他是漢人,康熙還是不能完全想信他。但讓他做盛京提督也算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