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都知道李纨没有救巧姐儿,其实另一家人更应救巧姐却也不闻不问

《红楼梦》里,曹雪芹给巧姐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与金陵十二钗里的其他女子相比,巧姐的结局算是不错的了。

巧姐是王熙凤和贾琏之女,当初刘姥姥来大观园打秋风时,王熙凤委实对她不赖,也就是这份善缘,因此贾府败落后,巧姐得以被刘姥姥收养,虽然往日富贵奢华的小姐生活不在,但是比之大半辈子都在深宫的元春,出嫁一年便被蹂躏致死的迎春,被迫远嫁到蛮夷之地的探春,悲观绝望而出家的惜春,以及被父亲休弃之后众叛亲离之下惨死的母亲相比,巧姐真的算幸运多了。

都知道李纨没有救巧姐儿,其实另一家人更应救巧姐却也不闻不问

势败休云贵,自然指贾府被抄,昔日的富贵不复存在,家亡莫论亲,应当说的是抄家大祸中贾琏夫妇陷入官司过深,家破人亡无力照顾巧姐儿,而还有余力能照顾她的亲人,却置之不理,尤其是狠舅奸兄贪图银钱,卖了巧姐,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点明了救巧姐儿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刘姥姥。

那些没有帮巧姐儿的亲人有哪些呢?王家不用说了,他们政治上与贾府关系密切,贾府被抄,王家应当也倒台了,卖巧姐的狠舅奸兄之中应当有王家人。再有就是李纨。李纨守节,贾兰年幼,牵涉不深,幸免囹圄。凤姐曾经算过李纨的收入,提到李纨名下有田地庄子可以取租,一年有 一二百两银子的收入,而这些田地庄园按可卿死前托梦的说法,极有可能抄家都不会被抄,凭借着之前的私房和这些田地庄子,李纨无论自己过日子或投奔娘家,都足以安稳渡日。

都知道李纨没有救巧姐儿,其实另一家人更应救巧姐却也不闻不问

论起来,巧姐只是李纨老公的堂侄女,有一个人与巧姐的血缘关系更近,更应当帮巧姐,同样不闻不问,这个人就 是薛姨妈。

薛家长期借居在贾府,是因为薛姨妈的姐姐王夫人嫁到了贾府,其实贾府还有薛姨妈的至亲:凤姐。凤姐是薛姨妈兄长之女,正经的侄女,巧姐儿是薛姨妈的侄孙女儿,类似于贾母与史湘云的关系。可是我们看贾母对史湘云非常疼爱,而薛姨妈却在前八十回里,与巧姐儿并无多少交集,当然史湘云没有父母,贾母自然疼爱多些,巧姐儿太小,薛姨妈与她交集少也算是正常的。

贾府被抄,薛家只是借居的亲戚,孤儿寡妇的生意人,与贾府既无政治上也无经济上的瓜葛,如果连李纨都能幸免,薛家更不会有多大牵连,救助巧姐儿甚至贾府中人,还是有能力的,可是从前八十回的暗示里,薛家对贾府并未伸以援手。

都知道李纨没有救巧姐儿,其实另一家人更应救巧姐却也不闻不问

第一,薛姨妈极其吝啬,薛家生意败落,薛蟠撑不起家业,坐吃山空,香菱弄脏了一件衣服,连宝玉都知道薛姨妈会骂香菱,可见她的节俭已到了不避旁人的地步。薛蟠娶了夏金桂,因为夏金桂也是与薛蟠一样的奢侈个性,薛姨妈宝钗情愿闹得鸡飞狗跳也不肯让出管家权利。刘姥姥打秋风,连平儿鸳鸯这样的大丫头都送了东西,薛姨妈吃了喝了玩笑了,却一文不出。甄士隐投奔丈人封肃,不仅被嫌弃,还被骗去最后家当,自己出家,妻子日日做针线贴补家用。这些情节都暗示,薛家在贾府败落后,不会帮助贾府。

第二,宝钗为人,救急不救贫。宝钗帮过很多人,王夫人为金钏儿的事着急,她拿出自己的生日衣服帮忙,史湘云没钱作东,她提供螃蟹,黛玉怕吃燕窝惹人厌烦,宝钗立刻送了一大包燕窝。可是同样,邢岫烟因为家贫,无力打赏下人等费用,天还冷就当 了小袄,宝钗得知后,只是把衣服拿回来了事,并未有一文半文相助。凤姐生病,急需好的人参,可是宝钗只是帮忙联系商家,贾府不出钱,她不出费用。薛蝌不知道什么时候娶亲,长期帮助邢岫烟也是一笔不少费用,贾府败落,以后人参现用现买的时候多着呢,还是定好规矩最好。以宝钗的个性,贾府败落,她不会把自己娘家也搭进去。

都知道李纨没有救巧姐儿,其实另一家人更应救巧姐却也不闻不问

第三,很可能薛蟠陷入了官司。薛蟠打死人命,贾雨村枉法胡乱结案,在王家贾府兴盛时,不过小事一桩,贾府被抄,很可能旧案重提,薛蟠极有可能入狱。薛蟠虽是呆霸王,薛家最有人情的人就是他,他如果入狱,薛家只剩下薛姨妈,自顾不睱,更不可能救助巧姐儿。

因为这几个原因,薛姨妈没有救巧姐儿,读者诸君以为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