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茶道依季節的循環,將日本人的生活美學與哲學變成親身體驗,瞭然於心。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就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

——森下典子《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是日本國寶級女演員樹木希林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改編自日本茶道教授森下典子的同名隨筆集。豆瓣評分8分,獲得第61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以及第43屆報知映畫賞最佳導演獎。

典子臨近畢業,找不到工作,在半推半就之下和表姐美智子一起,跟隨嚴謹的武田老師學習茶道。從迷茫的20歲,到失意的30歲,再到痛失父親的40歲,典子在茶道,學會如何應對人生的焦慮、失落以及死亡。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這部電影在情節上沒有大沖突、大起伏,不像爆米花電影時不時放出猛料,刺激你的腎上腺激素。相反,它能讓你的心安靜下來,有覺察力地安住於當下。生活中那些令你煩躁的念頭消失殆盡,你會感受身體、呼吸、臨在。這種神奇的體驗,要歸功於藏在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侘寂美學是日本古典文藝美學的重要範疇。日本戰國時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創造了侘茶,把品茶活動和人的精神活動結合在一起,“侘寂”從此成為茶道美學的代名詞。“侘寂”原本是分開的兩個字,其內涵意蘊深長。

一、侘

”侘“從詞源上來說,是簡陋、貧窮、衰敗、沮喪之意。到了14世紀,受到禪宗的影響,原本消極的含義開始扭轉為積極,原本作為茶道中的審美意識,也延伸到生活中。

1、“侘”的第一層含義:樸素的外表,深刻的內涵

《茶禪同一味》中寫道:

“雖不自由卻無不自由之念,雖不富足卻無不富足之念,雖不完美卻無不完美之念,方為‘侘’。”

侘”就是樸素的外在之下,蘊藏著深刻的內涵。也就是日本當代思想家岡田武彥所談的日本文化之根本:簡素。外在越單純,內在精神就越高揚。

在日本戰國時代,盛行拜金之風,武士們憑藉搶來的資源過上奢靡的生活。富人階層的茶室佈置得美輪美奐,以此來炫耀自己的身份。

千利休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了當時的審美。他將茶室建成樸素的草菴,茶室中的一切,包括茶具、書法、插花等事物,採用穩重、平和、沉靜的顏色。樸素無華的茶室,實際上蘊藏著無邊的開闊。

在電影裡,武田老師有一整套干支茶碗,在狗年新年茶會上,她拿出描繪著生肖狗的茶碗。用完之後又放進木櫃深處,這隻碗要等到12年之後,才能再度重見天日。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人這一生再長壽,也不過只有七八次使用這隻碗的機會。

這隻茶碗看起來非常普通,粗陶質地,小狗圖案不過寥寥數筆,彷彿是孩童的手筆。就是這樣一件樸素的物事,承載著十二年的時光,光陰如流水的厚重與感傷。”侘“的況味,樸素與深刻的合而為一,於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2、“侘”的第二層含義:在不如意的人生中,保持平常心

《徒然草》中有兩句話,與“侘”的精神很契合:

“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義”、 “無論任何事物, 圓滿、完美都是不好的, 保留著殘缺的狀態反而更有情趣。”

典子的人生總是比別人慢半拍。表姐美智子畢業時,在外貿公司找到了好工作,而她只找到一份兼職,給雜誌社供稿。

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和身邊人比較,一比較就容易煩惱,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很多時候,人不是自己的主宰,而是慾望的奴隸。

這種焦慮的心情,也反應在典子的茶道上。她沒有等到水勺上的水自然滴乾,就急著進行下一步,導致腳下的榻榻米一片溼淋。

武田老師舉重若輕,說了一句話:“坐在茶釜前,就專心在茶釜上。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日本茶道有一套非常繁瑣的儀式。進門先邁左腳,每一疊榻榻米要走六步,不能多,不也能少,不能踩中縫隙。舀水要從茶釜底部的中心舀起。沏茶的時候,輕的東西要重重放,重的東西要輕輕放。

喝杯茶而已,為什麼要怎麼複雜的儀式?因為複雜,所以要做到,心在當下。

當典子被焦慮折磨身心交瘁,彷彿陷入四面都是圍牆,左突右衝都無法找到出路。這個時候,茶道就相當於一劑強力鎮定劑。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日本茶聖千利休寫道:“

應記住茶道僅為煮水、點茶、喝茶而已,別無其他。

典子工作第三年,有一次正式入職雜誌社的機會,前提是通過考核。在考核的前一天,典子心緒不寧,黃昏時分,她一路跑著去武田老師家裡,討一杯茶喝。溫熱的茶水入喉,浮躁的心緒瞬間鎮定下來。

如果按照勵志片的拍法,接下來應該是典子順利通過了考試。可惜,並沒有。她落選了。

典子開始適應自由撰稿的生活。她依然遊離於主流之外,不像其他人有正式的編制,沒能夠拿固定的薪水,也沒什麼明確的職場上升通道。她只是接受了自己的人生,與其他人不同的節奏。

典子的人生,並不如意。然而茶道給了她寧靜的心境。就算人生起起落落落,她也能保持她的平常心。

二、寂

1、“寂”的第一層含義:在繁忙中感受大自然的閒寂

大西克禮在《幽玄·物哀·寂》中對“寂”的解釋是:

“把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閒寂性’引入生活,並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室是一個清靜的場所。這種清靜來源於自然。而“自然”,不僅僅是指真實的人間草木,還包括茶室中的書畫模擬出的自然環境。

盛夏暑熱,典子走路來到武田老師家裡,渾身大汗淋漓。今日壁龕裡掛著一幅書法,白紙上,只有一個行雲流水的“瀧”字,是瀑布的意思。典子閉目,彷彿看到一川瀑布從高處砸落寒潭,耳邊水聲轟鳴。身體的暑熱瞬間退了下去,清涼的水意浸染全身。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閒寂”不需要去到真正的自然環境中,通過想象,可以“將大自然中所具有的‘寂靜性’最大限度地引入人類生活中。”

當心情安靜下來之後,人的五感敏銳度會提高。

某一天風雨大作,武田老師忽然停止授課,讓大家靜坐聽雨。典子側耳傾聽,驟然明白梅雨季的雨和冬雨的區別。梅雨季,草木繁盛,雨水落在樹葉上,發出清脆的滴答聲,那是生氣蓬勃的聲音冬天,繁葉落盡,雨水直直沒入土中,那是空曠而寂寥的聲音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人坐在小小茶室之中,卻能夠敏銳地感覺到時節的變化。因為茶道,“久在樊籠裡”的人,打開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種感官,去感受當下的季節,與自然久別重逢。

2、“寂”的第二層含義:一期一會,世當珍惜

“寂”,還可以指時間的自然演進。世間的一切都會變老,紅顏變白髮,繁花落成泥。“寂”是一種莊嚴而又優雅地面對老去的態度。

在戰國時代,人的性命微如螻蟻,今天一起喝茶的人,或許明天就死於戰亂,因此千利休提出“一期一會”的理念。茶人要懷著“難得一面,世當珍惜”的心情,誠心禮遇每一位客人。這是侘寂美學的哲學根基。

一開始,典子並不能完全理解“一期一會”的深意,因為在座的茶人們經常聚會。直到父親驟然離世,典子猛地醒悟,“一期一會”的字面之下,是“人生無常”。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典子40歲那年,在外面租房子住。有一天,父親來到典子的住處附近,說要和她一起吃飯。不巧,她有事要出門,便沒有和父親見面。沒過多久,父親突然病倒。她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歉疚感深埋在她心底,像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

某天上茶道課,天空下起了雨,典子閉目聽雨,腦海中出現這樣一幕:父親站在海邊,向她揮手告別。傾盆大雨中,典子對父親哭喊道:“謝謝。”

她說“謝謝”,而不是“對不起”。

大雨象徵著典子的情感宣洩,她卸下了她對父親的歉疚,取而代之的是感念。感恩父親對她無保留的愛。這份愛會支撐著她,度過漫漫餘生。

《日日是好日》:電影背後的“侘寂美學”

這一次與“無常”迎面相撞,讓典子明白,生死由不得自己做主,所以,每一次與所愛的人相見,都要當做最後一次,珍而重之。

“侘寂”是一個很有禪意的詞。它緣起於茶道,卻又落實到生活。甚至可以說,“侘寂”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武田老師的茶室裡掛著一幅匾額:“日日是好日”,這五個字出自佛經《碧巖錄》,道盡了“侘寂”的真意:

自然有春夏秋冬,人生也有所謂的季節性。當我們遇到生命逆流,要靜觀內心,專注當下。

鈴木大拙《禪與日本文化》

大西克禮《幽玄·物哀·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