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3岁的孩子每天玩手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戒除?

老左心理工作室


13岁的孩子每天玩手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戒除?一味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对于让孩子戒除游戏瘾是没有正面作用的,相反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们不妨试试下面这几个方法。

首先,了解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

大多数孩子沉迷于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里的压力,想到虚拟世界中去发泄情绪、排解压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聊一聊,正面或侧面了解孩子是不是压力一大就想玩游戏放松,压力的来源又是什么?是学业,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或根本就是亲子关系紧?

其次,与孩子约定好玩游戏的时间,并且严格执行。

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好玩游戏的频率、及每次玩的时长。建议控制在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1小时。但前提是已经保质保量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

如果孩子有优秀的表现时,例如学习成绩进步、做了好人好事等,可以适当把玩游戏作为嘉奖。但也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再次,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游戏固然好玩,但丰富精彩的网络可远远不止这些宝藏。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有需要的资料、听歌、看电影等等。

如果孩子对做手工感兴趣,可以帮他找些网上小组,里面都是世界各地的手工爱好者,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与心得。

如果孩子对物理感兴趣,可以帮他下载最新的科普片、纪律片。很多网路平台也有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大家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各抒己见。

另外,还要帮助孩子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有的家长自己就沉迷手机,打手机麻将、看消磨时间的小视频。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且家长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

还有的家长工作忙得不着家,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太多,家里也只有网络游戏可以玩。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创造机会和条件转移孩子的游戏的“专宠”。

比如给动后能力强的孩子买一套拼图或是积木建模、给喜欢画画的孩子买一套好的画画工具、给喜欢悬疑的孩子买一套科幻或侦探小说。

同时鼓励孩子不要总是宅在家里,在现实世界中有交心的朋友,那么他们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自己就少了。

结束语

青少年沉迷游戏一直都是家长所关注的,世界卫生大会更是在今年的5月25日官方正式将“游戏障碍”定位为疾病。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戒除游戏瘾,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Wunei妈妈微课堂


成瘾性是很难解除的。但是我个人对游戏痴迷还是有些突围经验。

1、小孩成瘾应该和家长的关系很大,你必须抽出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和觉悟,自然没办法去奢谈如何解决问题。

2、我个人经验是想办法提高小孩对游戏的厌烦程度。家长需要对小孩玩的游戏进行了解,并为小孩制定极其困难的目标,以网游为例,比如你要玩可以,那么你必须去打钱,必须一天之内花费多少时间去打钱,然后把钱给你的小号。或者必须要求你今天必须完成某个没有兴奋点并且反复的目标。 如果是单机游戏,以赛车游戏为例,必须多少秒完成。没有完成需要得到惩罚,比如反复玩或者其他体罚。

我自己差不多就是这样戒除并且讨厌网游的,当时是我的父母要求我每天至少玩8个小时的传奇,并且和上班工作一样要达到一个效率,结果我看到练级就恶心。

3、让孩子进行金钱上的对比,让他打三天的金币,拿金币去换人民币。然后让他做有收益的体力工作,让他用人民币去换游戏中的金币,让他明确的知道他在游戏中的努力对比现实世界中的收益,是有多么的可笑。他努力一个月的账号。我用几十块钱就能买一个一模一样的。

4、就要看家长的本事了,或者找一个专业的计算机老师,给孩子讲解游戏的基础原理,计算机原理,让孩子从根本上了解游戏是怎么构成的,打死一个怪物掉下来的金币究竟是什么东西。自己如何架构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或者学习简单的编程原理。

这件事我也经历过,不过是因为我自己对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游戏中的那些装备就不在有任何神秘感,让一个东西没有神秘感之后自然吸引力也会降低很多。


个人意见如上。其实更适合的是更大的小孩,或者题主利用寒暑假的空挡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行,不能破坏小孩的正常上学时间


微电课堂老高


很多家长都被这个问题困扰,之前我大姐家的孩子也是这样。

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但需要家长一段时间的坚持。

不要试图单纯通过说服来让孩子戒掉游戏

孩子玩游戏,表面上是不务正业、颓废、不思进取,其本质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或者成就感,而游戏的“及时奖励”与“及时反馈”机制刚好弥补了孩子这方面的缺失,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很容易得到极大的满足感。(想想腾讯游戏背后是有多少心理学家在背后“出谋划策”),所以不充实孩子的现实生活,单纯的说服或者强行禁止孩子玩游戏,都不是正确的办法。

从孩子兴趣或特长入手,丰富孩子现实生活,逐渐转移他的注意力

我姐家的小孩儿有段时间玩《穿越火线》和《英雄联盟》上瘾,每天吃饭睡觉想的都是游戏,大人苦恼了好久。后来按我说的,仔细帮助孩子挖掘他的特长和兴趣,发现他还对太极拳感兴趣,毫不犹豫给他找了个师傅。(我们老家是温县的,是太极拳发源地)

一开始大人期望不高,只要能减少他玩游戏的时间就行,谁知道学了两个月,跟着老师出去参加比赛,拿了个二等奖回来,从此以后他就有成就感了,知道自己在现实中也有令人佩服的地方。(我看过一次他在陈家沟的练习,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认真打太极拳的样子原来可以那么帅)这之后家长又做了很多努力,凡是在老家有太极拳表演和比赛的,都带他去看,反复强化他对自己的认知,不断地带入兴趣场景(太极拳领域)来熏陶他的兴趣。之后的这些努力很重要。这样才逐渐戒掉了他的“网瘾”,注意,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附上一段他练习的视频,这个场地是陈家沟很有名的一个地方,马云也在那练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file_sign": "fa026ed3f83758c15f899ceeed93fd40\

杨树己


戒除孩子游戏上瘾三原则“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 关于孩子玩游戏和痴迷手机的问题,可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话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我们都清楚,孩子这个年龄就是学习的年龄,而游戏对于人的诱惑性是非常强的,一旦孩子痴迷上瘾,甚至茶不思饭不想,你想让他快速纠正过来?想想影视剧中那些戒毒人员的痛苦状态,你就知道有多难了,所以对于孩子玩游戏的行为,一定要遵循“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原则!



一、首先遵循“防为上”的原则,预防永远是最有效,且代价最小的策略!

  • 重点在于,我们应该如何防?“先其未然谓之防”也就是说,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以前,我们就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情的发生这才是有效的防!对于孩子接触手机这件事情,我们务必要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孩子跟你是否相互信任?孩子第一次接触手机的方式?对于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及是否有共识?对于孩子的一些失控的举动处理是否恰当?
  • 1、相互信任指的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跟孩子之间是坦诚布公、无话不谈、既是父母又是朋友的关系,那基本上不用担心,因为孩子对你会很坦诚,这是我们双方能达成共识的基础!


  • 2、孩子第一次接触手机是以什么方式?比如是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孩子看到了觉得好玩?还是说我们主动给孩子讲解什么是手机,手机的用途等等!这个直接决定了孩子对于手机的正确态度,有些事情我们越是提前透明的讲解,孩子反而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否则你在用手机的时候,一直刻意躲着孩子,反而对孩子是一种诱惑!


  • 3、对于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是否有共识,父母与孩子是否有明确且统一的约定,是否做到了不禁止、不放纵的原则,孩子什么年龄段可以拿手机干什么,孩子是否明确,且是否做到了有效的监督?


  • 4、孩子在使用手机方面出现失控行为,如何进行引导,比如超出了规定的时间,一直还在玩,父母是怎么做的,正确的做法就是第一时间就要停止孩子的行为,并且重新复述一遍双方的约定,然后要根据约定的法则,限制他的使用次数,这样的约束越早越好!

二、其次就是“救次之”,孩子使用手机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定第一时间介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 往往在反思孩子沉迷游戏等等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很多家长的借口往往都是“都怨我,平时工作太忙了,对孩子疏于管理”,有时候我就很纳闷,到底你得有多忙,才能导致连教育孩子的时间都没有?我觉得这样的反思不但无益,而且不可原谅!之所以不可原谅,就在于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不再重来,你的多少次悔恨也带不来孩子的根本改变!因此,当孩子在使用手机方面,第一次出现问题,我们就要介入,一定记住是第一次!


  • 当初我儿子是四年级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有些作业需要通过APP平台来做,所以就给他买了个平板,结果有一次晚上都睡觉了,我隐隐约约听到他房间有声响,我悄悄的走过去发现他在玩平板上的游戏,第一时间,我就把灯打开,把他妈妈也喊醒,一家人坐在儿子床上,把当初制定的规则拿出来,让他自己念了一遍,我们当中有一条,如果违反了规则偷着玩,要罚一周不能碰(作业除外,我们是允许他每天做完作业的情况下玩20分钟左右)!所以那次一周没让他接触,效果确实挺好,毕竟他还小,没有太多的想法,相应的规则教育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最后就是“戒为下”,也就是说,发现的时候孩子已经上瘾了,很难纠正了,这个时候只能下猛药,强行纠正!

  • 这种方式之所以称作是下下策,是因为存在风险,比如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叛逆的性格会让我们的纠正变得异常的艰难,甚至执行不下去,网络上出现很多的孩子天天躲在家里玩手机,不出门,让家长异常的头疼!这一步的执行我觉得一定要把握两个点:一个是下猛药,也就是不能顾虑,要本着彻底戒除的想法去做;另一个就是多方灵活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一定要做好强力配合,防止死灰复燃!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就是见效慢,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反复,需要家长静下心来,不断坚持,要记住这是你自己前期没有有效预防的恶果,必须得去应对,不管多难,挺过去了,孩子就能大变样,挺不过去,很可能孩子就会从此让人不再省心!


  • 此外,除了硬性的剥夺他玩游戏的权利以外,一定要配合做好其他的措施,比如坚持每天喊他一起体育锻炼,带他多出去接触社会,接触其他人,定期给他看一些励志类的电影,不管有没有效,死马当活马医,各种方式一起都用上,说不定哪一个环节就能让他有所触动!除此以外,也要多发挥妈妈母性温柔的一面,多利用感化法来去影响他,比如给他写一封信,诉说自己的当年带他的不易,以及对他莫大的期望,让他看完后能有悔恨之意等等!


  • 玩游戏一旦上瘾,可不是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之前媒体上曾经报道过有的孩子竟然带着被子进网吧,一住就是几个月,吃住在网吧,想想都觉得可怕!所以各位亲爱的家长,一定记住,最好的解决方法一定是第一条“防为上”,一旦到了第三种方式“戒为下”,说实话就不是我们能很好的把控得了的了!切记切记!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您好,我是高级孕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良好的习惯永远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

13岁的孩子每天玩手机游戏和网络游戏,主主要还是我们做家长的,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这样的条件。大人们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孩子自然不会这样。而有的家长都是放养的,养孩子。孩子自然就会随大流,性格也无法得到好健康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解决这样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最主要的还是寻找孩子的兴趣,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比较有挑战的事情,而孩子们都要去尝试,然后在努力。要让孩子知道,身边还有很多东西比手机最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发觉。

给孩子分析

带孩子体验各种生活,让孩子知道一味的玩游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而好好读书又会给你创造什么样的物质生活 。孩子认清了这些的厉害,自然会有所改变。

孩子就像一棵树苗,他会往各个方向发展生长。而家长的作用就是好好的教育孩子往好的方向生长。

育儿群社每天都会给爸比妈咪分享育儿更多相关的知识经验,让爸比妈咪更加完美的保护好自己的小心肝,欢迎大家关注育儿相关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好朋友!


育儿社群


没办法戒手机游戏,因为现在更惨,这次疫情又没控制好,学校又不能上课,只有在家每天上直播课,孩子天天都要用手机上课,所以孩子更沉迷游戏,课上上又游戏和微信QQ玩玩看看,上课都是不认真一心想玩游戏,希望国家把游戏关闭,游戏害了中国千千万万孩子和家庭。


小草6666666


以下几点回答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05203ce3fab419dbd6fdadb5150bc35\

唐韵31


大家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孩子的自杀,主因是孩子玩手机网络游戏导致。其它因素几乎是借口。因为,中国有5000万网瘾的孩子,网瘾就是脑残,而且,脑残就是精神病。一个孩子神经不正常才去自杀、才去杀人,所以,恶性事件频频,特别是孩子自杀的多,多,是脑残孩子多。2012年10月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所已经报告,网络游戏可使青少年致脑残。2018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网瘾是精神病,这是人民日报报道的。实际,6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卫生部已经定义网瘾是精神病了,同样,只是国内媒体没有报道而已。我是一个研究家庭教育的老师,每每看到孩子自杀,说是什么压力,什么挨老批评了,挨家长批评了,我就感觉非常荒唐,荒唐至极!我呼吁,有良心的自媒体工作者,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我们是国民,我们要作为。不能等。在网上把这些数据查清楚,然后展开宣传,最后的目标挽救我们剩下的的2.5亿青少年。这是国难当头之际,你也许不样看。我宣传、呼吁:停止网络公司开发游戏软件已经20多年了,虽然位卑言高,但我还是要坚定不移的宣传下去。大家可在百度上搜索《脑残与邪淫危害中国青少年》!


科学教育法


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一项体育运动,比如篮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