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黄河没有这么多泥沙,像长江一样通航,哪个城市最受益?

草本味道


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古代,利用水的天然浮力,通过船只来装载货物,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在古代时长江水系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到现代长江水系依旧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内河航运水系,整个长江流域通航的河流数量超过3600条,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是母亲河的第二长河黄河,在历史上黄河的通航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不过仅仅局限于部分河段,到目前黄河基本上没有什么通航的能力。

郑州花园口黄河

黄河之所以不适宜通航有多方面原因,包括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有结冰期,不适宜航运。此外,黄河虽然是我国第二长河,但是由于流域内降水偏少,年径流量较小,在我国的河流中排在十几名开外,甚至不及福建省闽江的径流量,而且黄河在冬季枯水期还会有断流现象,也不适宜航运的开展。此外,黄河中游地区的壶口瀑布也是航运开展的巨大障碍,不过黄河下游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河道还是比较平坦,流速较为平缓的。

黄河含沙量巨大,从而使得黄河下游成为了地上河,这样一来黄河下游河道与其他河流就存在高低落差,如果通航也只能在黄河河道内,而不能形成网状的内河航道。另外,泥沙不断的淤积,使得黄河河床不断抬升,如果进行航运开发,就需要建设码头,而河床抬升就会掩埋码头设施,导致码头报废。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黄河航运价值很小,如果黄河含沙量很小,也就是说黄河下游能够像长江中下游那样,能够顺畅通航,而且能够和其他河流组成水网,那么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黄河交汇处的山东聊城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内河航运港。京杭大运河


地理沙龙


黄河和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同时也是我国长度最长的两条河。两条河又都位居世界十大河流之一。

但是黄河和长江又有着显著的不同。长江作为我们国家内河航运最重要的的主干道,又被称为黄金水道。长江流域拥有着多达几百个大中小型内河航运港口。密密麻麻地分布于长江主河道的上中下游和各个支流以及支流的支流。也凭借着长江发达的航运能力孕育出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长江沿岸大城市。



然而同样作为母亲河的黄河,由于含沙量较高导致河床不断被淤积抬高,河面变宽深度变浅,而无法满足大型货船的吃水深度要求,因此黄河流域几乎没有航运功能。

但是做一个假设,倘若黄河并没有那么高的含沙量和淤积阻塞的河道,入海口也不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湿地浅滩,河水清澈且河道窄而深。那么黄河沿岸哪座城市会因为黄河的改变而取得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呢?


实际上如果黄河也拥有着发达的内河航运,那么受惠最大的两座城市应该是郑州和济南。其中济南受益程度比郑州还要大。

济南和郑州作为山东省和河南省的省会。同时山东省和河南省又是我们国家人口过亿的大省。另外山东省作为我们国家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省份,河南省作为我们国家经济总量排名第五的省份。两座北方最大的省份都拥有着发达的制造业。其中郑州和济南的制造业也都十分发达。

但是郑州和济南却受制于没有大型的内河航运码头而使得货物不能够直接通江达海,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到沿海城市后再转为货船海运。这就大大限制了两座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活力。同时也限制了两座城市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输成本。

近些年郑州通过大力发展铁路交通枢纽,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铁路和高铁的中心城市。米字形铁路网和高铁网已经形成,同时郑州也花费巨资建设了高标准的航空港,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立体航运体系。因此郑州对于码头的依赖性并没有济南那么强。


济南在无法发展黄河航运的前提下,不得不花费继子疏浚加固小清河河道,寄希望于通过提升小清河的航运能力达到直通江海的目的。但我们也看得到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却在经济实力方面长期屈居省内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着实有些尴尬!

而今年年初随着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公布,山东省内经济总量缩水严重,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此时更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在这次产能转换过程中引领鲁中地区驶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不要让“环济南贫困带”成为现实!


珞珈山的猫


黄河不能像长江那样通航,主要原因在于水太浅了。泥沙是次要因素。

比如辽河,黑龙江,都没有泥沙。但航运也没发展起来。水太浅,过不了大船。

既然大胆假设,如果黄河真能通航的话,那河南的郑州肯定获益。西部的资源通过火车或者汽车运到郑州,然后通过航运周转,节约运费。


崔宝明字明月


都不能受益。

即使黄河完全没有泥沙,由于其纬度较高,加之有壶口瀑布等天险,通航能力都不如长江。并且冬季还有封冻期,存在开河和封河时的凌汛现象,流冰和结冰期会阻碍它通航的时间。另外黄河只有下游的水流比较平缓,上游水流湍急不利于行船。也就是说黄河即使没有泥沙也很难开展水上航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