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华为、BAT三巨头年终裁员,30岁以上先走,为什么?

东震木


如果一个员工,无论他是华为的员工,还是百度的员工,还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如果他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身每年所挣的薪水,那我永远相信这样的员工绝对不会公被公司裁员。说简单一点,对于公司来说,一旦上了35岁,你相比起以前的自己为公司所创造的个人价值和劳动价值也大打折扣。所以,你对企业的贡献率、业绩,企业裁你的可能性就更大。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你觉得企业里面99%的员工是以青年为主力的?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公司很有创新能力;

其次,这个公司的竞争能力可能在本行业或者说本领域中有较强的个人核心技术。

总而言之,一家企业的员工年轻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企业在未来能够发展多远,企业在未来能够走多远的路,年轻人就意味着创新能力,更强工作效率更高,对于企业而言,他的这个性价比很强,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假如你是阿里巴巴的总裁,在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个人创造力时:

  • 你觉得上了年龄的员工的思维敏捷还是年轻人的思维敏捷?
  • 你觉得年轻人的创新能力高还是中年人的创新能力高?
  • 是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强还是中年人的工作能力强?

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员工,而不是你年龄的大小。

即使是你的年龄是30岁,40岁,50岁,还是60岁,当你为企业创造不下更大的个人价值和劳动价值时,企业也照样会裁掉你。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企业对员工的个人价值的压榨,对个人剩余价值的压榨?

的确,我们谈到了公司对我们的做法很不公平,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说,在职场上或者说在工作中,我们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实自己的个人能力和职场能力,这才是重中之重。

不要讲:你是哪一个企业的核心主管,也不要讲你是哪一个集团的不可缺少的员工之一?

对于企业而言,它要的是经济效益,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就好比一个蜡烛,你还有燃烧自己照亮企业发展未来的可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工作效率低下,个人剩余价值也不太大了,那么,企业还会要你这根不发光的蜡烛吗?

肯定不会要。

企业是讲求工作效率和员工个人价值的,这里不是养老院,这里更不是避难所,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你如果在工作期间没有形成较长的职业能力的话,尤其是在私企这样的单位,如果你失去了以前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时,企业也照样会毫不留情的逼着你辞职或者说强迫性的让你辞职,这不是残忍,不残忍的问题,这就是物竞天择。

你自己在企业中,没有较强的个人优势。毕竟,注定被企业所抛弃。

所以,在工作岗位中比较聪明的人,善于挖掘自己身上的职业特长和职业能力。

因为我们每个人难免会在中年时创造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能力有所下降。

那么,当我们这种能力达不到企业的期望和自己以前所创造的业绩时,我们就可能面临辞职。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能够做的那就是为自己以后的人生“买单”,为自己以后的下半生买单,怎么买单了?

我们中国人自古讲:最好的投资方法以及投资策略,那就是学会投资自己。

所以,我们在工作期间,像在阿里巴巴华为百度这样的公司,如果你干到一定的程度都会有相应的股票分红。

而股票分红,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也是为自己的人生买了一份商业保险。

工资是死的,但是,股票的市值以及股票的价值是随着市场波动,随着企业内在价值的估值不断提升的,不断被外界认可的,社会的认可以及自身发展的良好,就意味着股票的攀升。

所以说,当我们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在强调死工资,而要强调以后能够带给我们更大价值的公司股票。

第二,我们要学会充实自己,学会自己创造价值。

假如你是阿里巴巴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我绝对能够相信你能够为阿里巴巴做出这么好的产品,贡献出自己的个人价值。

那么,我敢肯定如果你跳槽出来单干,绝对可以干出一番成绩来。

因为我们本来对市场的认知,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被社会和外界所认可的。

所以,近几年,我们看到的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中年人在公司里面工作的,不是企业强制性地让这些人辞职,而是这些人主动地辞职。

因为在公司里面呆到一定程度,我们也学习了经营公司的理念,经营公司的核心以及自己身上所掌握的对某一项领域内的核心技术的掌握,我们完全可以跳出来自己单干。

所以,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阿里巴巴的许多员工或者说中年员工在工作了几年之后都跳出来自己单干。

因为对于公司而言,要的是员工的个人剩余价值以及劳动价值,但当有一天你年龄大了,工作精力跟不上,企业也会像抛弃去弃婴一样抛弃员工。

所以说,思维决定了出路。

我们作为一名中年人,我们要敢选择跳槽,我们竟然掌握了经营公司的核心理念,也拥有着自己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我们为什么不能跳出来,自己单干呢?

所以说,现在在工作上,离职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自动离职。

那么,这样的人,他们对世界对,工作有较强的个人认知以及对自己的未来是有绝对的肯定。

趁着年轻,我们就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己跳出来单干不好吗?

  • 第二种,被迫辞职。

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社会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网络工程师被迫辞职或者说被迫开除,这根本的原因,就是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很快,更新速度也很快,你想一想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如果他不及时接受新的知识,他以前所学的知识或者说在大学期间,研究生期间,博士期间所学的知识可能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三到五年内,他就已经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发挥到至善至美。

也就是说,等到中年以后,他就已经无才可施了。

那么,对于企业而言,你年轻的时候给你工资高,比较待见你,是因为你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当你中年以后,创造不了这么大的价值,企业不是一个养老院,企业不是社会慈善机构,你干不动了,创造不出更大的价值,那对不起,你拎包走人,企业不讲人性化。

所以,无论是青年人还是中年人,我们在职场上都要深谙不暗的一个道理,那就是:投资自己永远是最值得的回报。

在工作期间,我们怎么投资自己呢?

我们可以把人生的工作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大学毕业之后,因为缺少对工作经历和社会的认知,那么,我们可以给别人干,在企业里面:

  • 一来,我们是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
  • 二来,我们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展个人核心技术;

第二个阶段,我们有了自己的个人核心技术和个人核心竞争力,我建议许多人还是跳槽出来自己单干。

因为这样我们的人生主动权才会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如果我们在一家公司呆的时间太长,你工作精力跟不上,年龄大,创造的价值大大折扣,你就会被企业被迫辞职。

那么,这样的人生,我们可能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形成一种被动的人生。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就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总结:

一个人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就正如,现在的社会上满大街走的都是才华横溢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但是,所挣的工资是远远低于社会对他个人身价的估值的,这就是一种时代的悲哀以及个人的悲哀?

这样的人,首先他的人生的主动权根本就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然,作为年轻人也不可能过多的在自己25岁的时候,就掌握自己的主动权,人生主动权。

所以,我们选择一家公司,主要是为了不断地磨练自己,为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较好的发展基础。

就现在的企业而言,我们永远不要想着在一家企业呆到老,这是不可能的。

除了国企,央企以及事业型单位。

当然,在今后的几年中,国家有可能对国企,央企,事业型单位进行改革,将打破“铁饭碗”。


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稳定,没有什么所谓的永远被公司高看,如果你一旦上了年龄,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强制辞退,就可能被企业清场。

所以说,在我们的人生发展中,30岁之前,我们掌握不了人生的主动权,但是,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个人能力。

35岁以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近了一步,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形势的发展,有了较为明确的经济判断能力。

所以说,35岁以后,我们要掌握自己的个人主动权,如果在被动下去,那么,我们就只能被这些企业牵着鼻子走了,所以说,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功之处,那就是把自己下半生的自由变为一种主动,而不是被动。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在下国华


认识的华为员工比较多,今年不续签的大多40岁左右吧,这部分员工华为会给到几十万的赔偿,身边工作10年以上拿赔偿的有20多万的也有30多万的。

华为目前平均员工年龄29岁,据说目标是优化到27岁,年轻人更有战斗力。

但是也有不少40岁左右的在华为上班的朋友还是能续签。

作为小微企业老板,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我会裁哪些人:

1、年纪大并且能力不提升的。

2、为企业贡献的价值,接近或小于企业付出的人力成本。

3、工作不尽全力,还影响其他人的。

4、上班时间干私活的。

5、利用公司资源赚自己钱的。

6、工作目标和公司目标偏差太大的。

7、不认可公司企业文化的。

8、遇到问题只会抱怨,不找解决办法的。

9、到处说公司问题的。

10、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

11、工资严重大于自身能力的。

所以建议职场人士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行业人脉,提升自身价值,这才是铁饭碗!


邓冠卫


华为、BAT三巨头年终裁员,30岁的人上的先走,这样的企业是不可持续的。追逐名利不致于将如日中天的年轻人裁掉,象类似的企业还不如外企。我儿子在美国航空企业工作17年了,在该公司干了10年以后,连劳动合同都免签了。他们注重对企业的忠诚度,而今41岁的儿子继续在该公司并将一直干下去。

外企非常人性化,所以留得住人才。


笑口常开66076651


30岁以上,一般来说有社会经验了,有了一定的抗洗脑能力,不是白纸一张特别好骗了;30岁以上体力出现滑坡;30岁以上有家庭了,或者即将有家庭了;30岁以上工资应该会高一些,甚至到了管理层了;简单来说,30岁以上就耽误公司赚钱和榨取剩余价值了。一切以利益为衡量标准,答案就是明摆着的。


追逐梦想25941371


因为,所有的巨头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未来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的想法、做法,决定了公司是否拥有新鲜的血液,唯有拥有新鲜的血液,你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举个例子,阿里的马老师绝对是伟大的战略家,如风清扬一般武功高强,高瞻远瞩,国内国外但凡有好的创意项目,阿里都如同伺机而动的猎手,迅速发起冲击,将它并入阿里系圈养,既是壮大,也是防御。


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TMD三家公司(头条、美团、滴滴),当然,后两家公司都是有二马的入股的,算是二马体系的,头条却不属于。三家公司的创始人除了王兴是79年出生的外,其余都是83年的,充分说明了年轻人看好的项目,第一梯队的创始人未必看得到,或者说未必看好,对他们的玩法未必看得懂,否则的话,像今日头条、拼多多这样的平台,早就被围剿了,还能够存活到今天?!


我想,我们可以基本肯定的是,颠覆BAT三巨头的人或公司,应该不会是比二马和李彦宏更早的创业者,多数会出现在年轻一代的创业者中。


换做是您,您会怎么做呢?


我肯定是要将他们网络过来,你如果有好的项目,好的策略,我会大力支持,让你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蒋凡。


对于一个年过30的老员工,应该在阿里工作了六七年吧,六七年的时间,如果你真的有好的创意,好的想法,很有能力,你要么已经冒尖了,比如蒋凡,要么就出去单干了,现如今的创业环境比马老师当年要好太多了,钱、人、环境都不缺。


那些留下的,或许真的是老了,无论在思维上还是在精力上。


互联网的变化日新月异,若不能迅速的更换血液,哪里会有未来呢?并非企业无情,商业残酷,那是他们生存的必备条件。


我的回答到此结束,希望能够帮到您。


我是何天衢(qu),创业实战达人!


关注我,每天分享最新创业项目,操作逻辑和实战复盘等干货。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写在留言区,我们一起探讨。


何天衢


你们都想多了,被行业巨头裁员不一定是件坏事。

1.大公司规范,敢赔钱。我一哥们从华为走,外环房子立马换成中环。

2.换工作薪资涨20-30%,而且大家都知道你是被裁员的,新公司面试时候不会盯着问你是为啥离开的。

3.只要不是大裁员浪潮出来,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很多公司抢着要,尤其那些经验相对不足的,也希望华为的过来补足短板。华为较bat要好很多,后面三个都是互联网公司,同时裁调很多人,就业市场竞争会比较大。

关于为什么要裁掉30岁以上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薪水问题,觉得他们几家会缺钱吗?对于人才绝不吝啬,只要你敢干,老板就敢给,还是玩命给。一个团队要保持创新力,就要年轻化,只有年轻人是靠创造力办事,年轻人感想敢干。老员工是靠经验办事的,他有很多试错的经验,经验会告诉他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而往往会缺乏创新。比亚迪也是这样的,他们的技术团队都很年轻。

还有一个原因也相当关键,就是避免职场小白走上领导岗位。这对发展10年以上公司尤为重要。小白指的是人畜无害,但是又没什么能力的人。这些人跳槽风险高,因为没人要,所以赖着不走。久而久之,与他同期来的都走光了,在这会部门里对业务最了解的人就是他,很容易提拔成领导。这种人成为部门领导,破坏力极其惊人。精英比较高傲,不愿意根小白一起玩,尤其这个小白是自己领导。入职不久就会走,长期以往,这个部门都是小白。小白怕犯错,压制创新。任何奇思妙想在他那里都是不行的,因为万一试错,他就要担责任。做事推脱没有肩膀来担当,在他那里做得多错的多,是他行为准则,这是心里因素的懈怠。再加上没有能力,不知道如何利用资源推动一个项目快速前进。又因为没能力,所以迫切期待自己被肯定,一旦有拍马屁的出现,正中下怀,认为这人才是知音。如果你进入一个部门,发现所以人都在拍一个领导马屁,那没错了,就是一个大小白领着一群小小白自娱自乐,听我的赶紧走,除非你也是小白。大小白会在马屁声中迷失自我,丧失正常人类该有的基本认知。我待过一家公司,是业务经理,我的领导居然问我为什么要跑客户。我知道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是不会这么问的,一定是小小白的糖衣炮弹给他洗脑了,认为业务就是不应该跑客户的,我跑了就是我的错。长期以往,公司会被这群人拖垮。

这也是为什么行业巨头要先清理30岁以上的,而且还是定期清理的,裁员每年都有的。如果一个人在30岁之前还没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侧面说明能力跟其他同龄人来比是平庸的,就可能被贴上小白标签被清理掉。如果足够优秀,像余承东这种,能干到退休。


温度测试砖家


还别说,我这边就有一个很真实的案例,是百度的一位员工。

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在百度上班,前不久才离职,不是被辞退,而是自动离职。

这位朋友今年刚好三十出头,用他的话来说之所以要离职完全是为未来的职业规划作打算。因为在近期的裁员风波上,确实是年龄大的人士先离职,裁员的时候最先考虑的也是年龄较大的成员。

原本以为单位可以养老,但事实上,裁员风波让他真正的明白了没有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适合养老,除非你真的有本事,所从事的岗位比较特殊,有能力,不然就只能做一个过客。到了一定年龄,自然会被人替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无法避免也不可避免。

其实不仅仅是BAT在裁员之时会先考虑裁年龄大的成员,据我所知,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是如此。他们在裁员之时,最先考虑的同样是年龄大的成员,为什么?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年龄越大,本能会退化

毋庸置疑,年龄越大之人,他在各方面能力上都会有所蜕化,比如学习能力,比如记忆力。

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他们需要的是一批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不仅要你个人工作能力比较强,还得要你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这就得涉及学习力了,年龄越大,即便你学习能力再强,也会有所减退。

时代在发展,各行各业要想进步,要想不被淘汰,有一件事必须做,那就是学习以及创新。这里就得涉及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那么就不得不涉及新生代。

新生代的出现恰恰就能很好的替代企业上了年龄之人,在各方面思想上基本不会与时脱轨,相比年龄大的人来说,他们的思想则更前卫。

二、用人单位需要注入新的人才

对于任何一家用人单位来说,如果不注入新的人才实际上是对用人单位最大的损失。

原班人马尽管能力再强,在思想上难免会滞留,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员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与东西与新生代接触的东西不一定一样。

同新生代相比,他们的思想可能更为保守,接触的东西可能更为成就。

即便再大的用人单位也要创新,也要跟得上同行业甚至超越同行业发展的节奏,不然就会被淘汰掉。因此,用人单位需要新鲜的人才才实现这方面的蜕变。

三、年轻更有战斗力,更有激情

众所周知,大多数人在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个年龄阶段更有战斗力,更有激情。

这个年龄阶段恰恰是很多人奋斗的最佳阶段,因此,企业换新人实际上也是在给自身增加战斗力,增加综合实力。

一群年轻人更有战斗力,更有激情,自然而然,用人单位发展也就更快,更稳,更能跟得上时代发展潮流。

老人不走,新人没机会,实际上也就是互相成就。


肖军说职场


从来没听说华为裁30岁以上的人,这都是从哪儿来的谬论,无论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30岁对华为而言正是年富力强的主力军,刚毕业的人不可能得以重用,有3年左右的培训适应期,30如果无论年龄,心智,技术都是最成熟得时期,华为傻啊拱手让人,不要胡说八道,嫌天下还不够乱吗?


aassddffgg1122334455


感谢您的阅读!

30岁就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可是,博士,硕士毕业几乎都小30岁了。华为,BAT的年终裁员果然都清新脱俗。马云将裁员说的最清新脱俗——未来每年将会向社会输出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


目前,

  • 华为说:放弃平庸员工;
  • 腾讯说:结构性优化;
  • 百度说:狼性文化,淘汰小资;
  • 蔚来说:局部优化,提高运营效率;
  • 科大讯飞说:提前吃饭的员工需要被优化;
  • 京东说:淘汰掉因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员工。

看看,现在的一些科技类公司,为什么将裁员说的真的有文化。如今,有些竟然将30岁进行优先裁员,这说明了,这些所谓的裁员,其实说是优化结构,其实并非优化结构,而是在保持成本。

我在某企业工作,但是我们发现,都喜欢招收才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结果有6个月的实习期,而对于老员工,一旦提出申请辞职,人力资源部立马催促着我们去办理离职手续。

其实,科技类公司更在意年轻人,一方面创造力更强,另一方面也在于成本低,我们可以看到在下图华为的13级到22级的工资。


才入职的员工,月薪只有6500元,可是你如果是十年以上的高层,可能达到了22A,月薪为27.9万元了。可是,不仅仅如此,你要知道这里面还有分红,股票等等,有华为人分享,十年的工资达到了100万。

所以,辞退30岁以上,这是一种对企业负责,可是对员工很残酷的事情。30岁正直事业发展期,这时候将人才进行辞退,足以说明了竞争。但是,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30岁刚刚好是员工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裁员,这是在给企业进行成本维护?还是在给企业长期发展上眼药?


LeoGo科技


1,资本为了用低工资压榨年轻人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2,所谓的年轻人好管理,年轻人社会经验少思想不成熟,容易被思想控制,容易被资本家及其走狗忽悠,接受低收入的盘剥和压榨,比如未婚未育,家庭压力小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满足资本盘剥和压榨的需要,是优良的被剥削者;年长者经历丰富,养家糊口房贷车贷,家庭压力大,社会经验丰富,容易反抗压榨和剥削,资本管理起来难度大。

3,年长者经历了残酷的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的摧残,身体和精神有了疾病,再搞下去资本需要付出较多的医疗保险费用,因为健康隐患,你要是回家了生病与死亡与资本无关;为了防患于未然,正好可以用健康的年轻人替换,节省了资本方大笔的医疗保险开支成本,甚至连诉讼成本都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