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苦水地名探源

苦水地名探源

祁韵士在《万里行程记》中这样描述苦水:“嘉庆十年,由沙井驿西行七十里,北折至苦水驿,平番第一驿也。地名苦水,而水味实甘,惟色稍浊,原田万顷,灌溉沃饶。” 既然“水味实甘”又为何名为苦水呢?原来“苦水”之得名,历来有三种说法:

苦水地名探源


一说:苦水原叫古水,由“古河庄浪”而得名。由此推断,在距今10200——10500年之前,苦水川就有原始人群居住。汉代时,由于枝阳县城的设置,苦水川获得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开发,在金城郡管辖的屯田里大量种植果林,蔚为大观。故在“古”字之上又形象地添加了“草”头,遂之更名“苦水”——喻为有树木生长和河流存在的地方。

苦水地名探源


二说:苦水川位于庄浪河谷末梢,由于祁连山脉在这里“钟情”地留下了一片独特的山形地貌——南至河口的古城子,北至红城的东嘴子,形成了苦水川两头狭窄中间宽阔,似人眼眸的地形。加之明洪武年间,苦水川获得了历史上第二次大开发。在官府“眼眸”宽阔地带(今苦水街村)筑城堡一座,名曰“苦水湾驿”。这座城堡的建筑风格恰如眼睛中的瞳孔一般,栩栩如生。由于苦水人的方言土语中,眼睛被称为“苦水”。,于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苦水”一词便随之诞生,并含有美丽动人的深意。

苦水地名探源


第三:清乾隆年间编著的《甘肃通志》中评价苦水是:“其地产硝,水味稍苦而得名。”

不论说出哪种说法,苦水宝地,历史悠久,文化绵长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苦水地名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