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上海郊区工作是什么体验?

面试上岸


本人就在上海市奉贤区工作

上海郊区生活压力要小很多

首先,市区包括中环以内动辄十万的房价来说,上海郊区的房价要低很多。

其次,没有了通勤压力。如果住郊区,拥有一部车,你的幸福指数会提高很多。你会发现晚上路上基本上没有人。而且郊区停车是真的方便,很多公司都有空地可以停车,这在寸土寸金的市区是无法想象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上的是郊区牌照沪C是不可以开车进入市区的噢。

生活或许没有市区那么丰富多彩

如果工作、生活都在郊区,相比于市区的繁华,下班后的娱乐活动就要少很多了。就拿吃来说,整个奉贤区只有南桥镇有相对大众一些的品牌餐饮(类似于海底捞、哥老关等),别的区域连肯德基都没有。对于年轻人可能比较难以接受吧。同样,医疗、娱乐、教育资源和市区也比不了的。

总得来说:有得必有失嘛,如果你选择了在郊区发展。强烈建议在郊区要拥有一部代步车,很多事会方便很多。


另外,郊区的发展也是比较有潜力的。比如青浦区,受政策红利及地理位置影响,近年来青浦区的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去年就顺利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个人的一些愚见,如果有不妥之处还望多多指正。


电电电电耶


在上海郊区工作,体验可以说与市区大不相同。

实际上,虽然目前宝山、嘉定、闵行等近郊也属于郊区范畴,但是为了说明情况的差异性,我还是举一些远郊比如金山、奉贤、崇明等地的例子吧。

首先,在郊区,除了创业,最好的工作就是体制内。为什么这么说呢,体制内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生等行业,由于是吃公家饭,所以与市区的收入差别不大。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市区当老师能拿到10万元的净收入的话,在郊区也差不多。

但是除了上述职位,其他在郊区的工作,在工资方面的竞争力就远远不如市区了。郊区很少有外企、高新企业,通常都是私企、民企,而且还是规模不大的企业。其用工成本有限,并不会给郊区的劳动力开出很高的工资。但是除了工资以外,在郊区工作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郊区到了晚上,路上车影都没有

1.房价,这里的房价包括租房和买房,上海的郊区房价虽然不便宜,但绝没有市区贵,以金山为首的价格洼地,房价在2.5万一平,好一些的在4万。市区?6万至少。

2.交通出行,虽然市区有轨道交通,各类交通也很发达很便民。但是郊区地广路宽,如果你自己有车的话,在郊区开车可以说是非常方便。同时停车也非常方便,在往远了说,市区车牌9万元还拍不到,郊区车牌500还随便上。

3.生活压力,工作收入不高,企业不够高精尖,自然生活上的压力也就没有市区那么大了。朝九晚五是常态,加班加点相对较少。

具体来说,我有一个同学,在金山区某小镇当老师。每天上下班步行10分钟,7点半上班,7点起床也来得及。吃个早饭慢悠悠走到学校,中午下班要是愿意还能回家吃个中饭。如果不是很忙,小睡半小时1点再到单位也可以。下午4点半下班,基本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想去购物,就开车半小时至1小时到最近的百联或者万达购物中心。小镇上也有电影院,晚上同样可以步行至电影院看场电影,当然设备和市区没得比,imax,杜比音效就不奢求了,得看且看吧。想喝咖啡?镇上也有星巴克,但其实并不太愿意去。下午茶?没有这回事。夜生活?看看电视刷刷手机玩玩电脑,没了。

不过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在郊区工作也意味着失去了市区的更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有得必有失嘛~

这里就是我之前住的地方(金山区枫泾镇),现在住在闵行了,因为工作在市区,日子过得不怎么悠闲。实际上我也一直想回到小镇上生活,但各种牵绊顾虑也比较多,只能想想了


摄影师也算手艺人吧


跟市区差别不大,也是茂里消费,品牌连锁,医疗教育差不多;与其说是郊区进步了,不如说是市区退步了,市区的传统美食特色小店也死得差不多了,另外上海郊区还花血本保留了一定量的基本农田,你5A办公室的窗外可能是绿油油的稻田,这个在上海比邻的江苏浙江可是想都不要想。



渔洋山翁


生活在松江大学城。如果工作生活都在松江,其实这样是可以的。如果工作在市区,那么通勤时间就比较长了。无论开车或者公交成本都相对较高。

另外还要看人的性格,郊区绿化好,比较开阔,但是远离市区的繁华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对于喜欢热闹的人 可能不能适应。而对于喜欢自然,习惯安静的人,其实郊区未必不好。

再有就是子女教育问题,这个郊区确实比市区弱不少。


汉斯小木屋82


这个问题问对人了,我就是在郊区工作,外环以外,够郊区了吧。但是这边不荒凉,小区周边应有尽有,工作的园区也是在家附近,租房离公司2.7公里,平时下班早或者早上不下雨天气凉快的话,我都会选择走路到公司,一是省去了交通费,二是可以锻炼身体啊。不过住在郊区也有弊端:进城太远。如果你是一个爱呆在城区的人,还是不建议在郊区来,毕竟生活方式还是有差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