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种植食用的嫩茎佛手瓜?

myw58


佛手瓜好吃,佛手瓜的苗须更好吃,但苗难种。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佛手瓜,即刺楸这边所说的葵瓜,为葫芦科佛手瓜属藤本植物,其倒卵形果实即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部位,因表面具有的5条纵向棱沟让整个瓜看起来像佛手,故名佛手瓜。

那要如何种植佛手瓜呢?刺楸给出两个方法给大家参考。


一、利用佛手瓜直接催芽移栽

每个佛手瓜的正中心有一枚卵形扁状的种子,因此可用一个佛手瓜而栽种长成一片藤蔓。采摘后的佛手瓜和红薯一样可以长期存放而不腐烂或脱水变干,在存放过程中,佛手瓜的种子会自动催芽萌发而从其底部钻出芽来,并慢慢生长。

经此催芽过程,这时的佛手瓜就可移栽播种了,为避免因倒春寒而冻苗,还可搭一个薄膜篷。

二、分株移栽

佛手瓜具有多年宿生的块状根,也就是一株成势的佛手瓜会在蔸部土壤不深处长许多块状根。年生越长,佛手瓜的老苗蔸部会行成类似木质化的「老疙蔸」,而土壤里的块状根也长得越多,保留一定的块状根可保住该蔸佛手瓜的株苗。(下图为刺楸亲自拍摄的佛手瓜多年老蔸,现已发芽)

佛手瓜的块状根在此刺楸老家被称为「葵苕」,可以食用,吃法和牛尾苕差不多,但不能挖得太多,否则整株佛手瓜就会枯死。在收获佛手瓜后,藤蔓会慢慢枯死,这时把老藤上部割掉,用枯草盖好蔸部。



分株移栽要选在次年气温升高以后,例如刺楸所在的四川宜宾一般选在佛手瓜老蔸发芽的清明或谷雨时节。用菜刀从老苗蔸部切下带苗的一部分,此时的嫩苗高度最好在二十厘米以下。把分好的带有嫩苗的老蔸放入掏好的土窝里,覆盖上干湿不粘手的土壤,再撒点沙土。

为避免土鸡啄食嫩苗,可用树枝或者竹枝放到该处,或者用竹篱笆围起来。

以上就是刺楸对如何种植佛手瓜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觉得回答得还行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佛手瓜属葫芦科,原产于中美洲一带, 有青皮及白皮等品种,南方栽种产量很高的青皮品种较普遍,嫩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

买一个佛手瓜回家去发芽!在天气变暖的二月左右就可以去种植!如果种的是青皮佛手瓜。青皮产量是很高的。正常种植佛手瓜,大约需要4个月左右就能到收获的季节。

发芽种植

一般以整个瓜发苗,每个佛手瓜里有种子一粒,发芽以后,要从连接的茎的末端出现细长的绿色枝条。一旦根长到大概30厘米高,就可以埋在土中了。

水分管理

佛手瓜怕水淹,水太多容易被掩死,所以种在地里要选个,要比平地要高一些的位置,以免陷入水淹状态。土不能长期过湿,这样会影响根部的发育,要注意日常的排水工作。

生长管理

1.每星期可以浇水两次,在炎热干燥的天气下要多浇水。

2.要给佛手瓜搭架,把瓜藤人工引导往架子上生长,佛手瓜是攀爬能力很强的植物,一旦植物生长达到3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开花和结果。

3.最好建造结实的架子,这样能确保果实丰收。避免使用绳索将其固定在格子上; 它的卷须会自然地附着在架子上。

4.虫害管理

佛手瓜很容易受到影响昆虫骚扰。杀虫可以控制昆虫,包括粉虱.

佛手瓜种植并不太难,各地方天气温度也不同,我是南方的一般是春季2月左右就可以种了。可以自己先在小院前后尝试种一些自己吃。佛手瓜嫩梢也可以吃,市场上的龙须菜。就是它的嫩梢。


果乡农人


佛手瓜一般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就开始发芽了。

挑刚刚能看到芽尖的瓜,连瓜一起种进土里。因为寒冷的冬季从此时开始,所以最好在上面盖上保温膜。如果白天气温比较高的时候就揭开膜。终霜后移至露地。

佛手瓜的生长周期较长,产量很高、瓜的个体又比较重,生长期间很容易遇到强风、台风什么的。所以给佛手瓜搭的架子一定要非常结实。

六月份它才姗姗开花

这时候它的果子非常可爱

可是它的生长非常缓慢

一直等到十月底十一月初才能收获佛手瓜。


文萍00000


佛手瓜有绿皮和白皮2种。绿皮种生长势较强、蔓粗壮而长、分枝多、结果多,并能产生块根。瓜形较长而大,上有钢刺,皮色绿或深绿,但食味稍欠佳。白皮种生长较弱、蔓较细而短、结瓜少、产量较低,瓜形圆而小,光滑无刺,皮色白绿,组织致密,味较佳。种瓜选取花后40d左右采收的无腐烂、无损伤、无虫伤、重量在200~300g的绿皮瓜或白皮瓜。

2育苗

佛手瓜的育苗期可从头年12月初到翌年2月,一般在春节前后为宜。育苗时可将选好的种瓜装入塑料袋中,先在塑料袋内装入1/3的营养土(营养土由土、腐熟农家肥按2∶1比例配成,湿度以不粘手为宜),然后放种瓜,每袋1个,瓜柄朝下,再用土埋好,表土距瓜顶部2~3cm左右,然后将种瓜袋一次排放在温室或大棚内,温度保持在15~20℃,约20d瓜苗基本出齐。因佛手瓜自身持有较多水分,故育苗期间勿需过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对徒苗或苗高超过20cm又未到移栽期的,留4~5片叶摘心,只保留2~3个侧芽,以控制生长,待移栽。如果需育的瓜苗量较多,也可以直接将种瓜埋在湿沙里,采用温床育苗。如果缺少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也可以采用快速催芽法育苗。具体做法:将种瓜于3月上中旬,采用地膜覆盖进行快速催芽(膜内温度控制在20~30℃),待根和芽长出后,直接移栽到事先准备好的瓜窝上,覆土2~3cm,然后罩上塑料小拱棚,晚上用草盖住小拱棚保温,白天揭开草,这样很快长出瓜苗。

3定植

4~5月份,瓜苗可移栽大田。栽植前,选肥沃、较湿润、避风向阳地挖瓜窝定植。瓜窝长、宽各1m,深0.8m,每3~5m栽1株,栽植300~450株/hm2。瓜窝挖好后,用优质农家肥3~4.5 t/hm2及适量磷、钾肥,与窝内耕作层熟土充分搅拌。如土壤干燥,须先浇水润塘,然后适时地将瓜苗植入瓜窝内。
  
  4管理
  
 4.1及时搭架,适时修剪
  5月下旬至6月上旬,佛手瓜生长加快,要及时搭架。由于佛手瓜长成后植株庞大,故棚架要宽大牢固,以防大风吹倒或压倒。每株的棚架面积至少要在50m2,高约2m,架下可栽种耐阴蔬菜。同时应适时抹除茎基部的侧芽,培养好健壮主蔓,一般每株选择生长旺盛的2~4根子蔓,子蔓长至1.5m时再次摘心,各留3条孙蔓,并注意扶蔓上架,使其在架上分布均匀。以后瓜蔓在架上过密或重叠时要适当剪去一些,并且佛手瓜雌雄异花,在生长中期应摘去一部分雄花和老叶,以避免养分消耗。

4.2合理施肥,适时浇水

6月前佛手瓜长势较慢,所需养分较少,应控制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只需每隔7~10d视土壤墒情适量浇1次水即可。7月起佛手瓜生长加快,对水肥需求较大,要常保持土壤湿润。追肥在7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进行,每株需施腐熟有机肥或0.2kg尿素加0.3kg复合肥。追肥时,先在距瓜穴30cm周围开环状浅沟,肥料施入后,即以原土覆盖。佛手瓜进入采收期后,由于其植株庞大,液体蒸发量大,需要大量营养维持生命以及继续开花结果,所以仍需常浇水施肥,但用量应酌情减少。在佛手瓜肥水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佛手瓜幼苗期忌施人粪尿;每年7~9月份应避暑,同时要勤浇水,适当遮荫,并在大暑前后停止施肥。

4.3病虫防治

佛手瓜抗病虫能力极强,一般不需使用农药。

5采收与贮藏

佛手瓜自播种至开花结果需170d左右,授粉后发育很快,开花后15~20d即可采食,40~50d果实成熟,每株可收200~300个果实。一般在瓜果250g左右要早采、勤采,以利于提高质量和全株产量。
  在采摘时一定注意轻拿轻放,不要弄伤果皮,以免影响贮藏和美观。佛手瓜采收后可装入瓦缸、竹箩或埋在沙层里,置于0~10℃处,可安全过冬,到翌年5月不坏。
  如果作为商品出售,可在收获季节上市,也可放在用塑料薄膜衬里的纸箱或果筐里,室温在10~25℃,保持适宜湿度和透气条件下,可贮存4~6个月,且口味不变,清脆鲜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采收时,不论是商品瓜还是种瓜都必须在重霜来临前采收完毕。


泰山小茶童


这个在贵州叫冬瓜非常好种植的,直接用这个瓜种在土里就行了,但是要搭架子给他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