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投資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多少算合理?

王艾宏


對於投資理財的收益預期和很多的因素有關,如投資金額、投資年限、投資類別等

對於公募性質的投資,就是起點5萬元或者5萬元以下的這類資產,如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根據期限的不同,像餘額寶之類的靈活性產品,收益率現在普通在年化2點幾左右;像1個月、3個月這些較短期限的產品,參考銀行理財,一般在年化3-5%左右。

例如對於100萬元起點的投資來說,對於理財的收益預期可以參考一年期信託的收益率,根據所投領域的不同,收益率略有差異,一般在年化7.5%-9.5%左右。


VC小叨


個人觀點,你可以參考下,錢存銀行裡。實際上以目前的銀行存款利率,根本趕不上通貨膨脹率。按照經濟學的理論:通脹是永恆的,通縮是短暫的,這就導致了國家為了應對經濟的增長就要增加貨幣的印發,從而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我們可以通過表格瞭解一下我們國家最近十年的通貨膨脹情況。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2008年-2018年的這10年間,我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的趨勢很大,通過計算我們可以得出最近1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6%。2018年的通貨膨脹率在1.5%-3%,現在我國對通貨膨脹率控制的較好,比如2017年的實際通貨膨脹率只有1.27%,遠遠低於最近十年6%,假如後面還能保持2%年的低通貨膨脹率,那麼10萬塊錢一年後的購買力是:100000/(1+2%)=98039元,購買力減少了2000塊左右。

也就是說10萬塊錢一年後還值9839元,在低通貨膨脹的時候,銀行存款利率還可以勉跑贏通貨膨脹率。但是一般情況下的通貨膨脹率在5%左右,這個時候低風險的理財存款是跑不過通脹的,存在銀行裡的錢也會貶值,只是比不理財的人要好一點。

所以我們存款負利率,通脹幾乎一直存在的前提下,能夠找一個合適的穩定的理財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建議可以考慮做組合投資,如信託,股票,債券等,年化收益率8%-13%我認為就是合理的。僅供參考





三界自由人


我來給你分享一下我知道的理財產品的收益:

一是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都是由各大銀行推出的,可能平時大家關注的五大行的理財產品比較多,其實很多地方銀行也推出有理財產品的,並且收益率不低,我通過查詢瞭解到2019年各大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到7%之間,基本上需要投入金額越大的理財產品收益越高。下面是我找到的各大銀行推出的收益率比較高的理財產品,希望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二是基金理財產品。基金理財產品一般是由各個金融機構提供的,分類有很多,這一類理財產品的的收益一般比銀行理財產品要高,但受市場影響較大,有可能買的時候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到期之後只有5%,從天天基金軟件上我瞭解到的情況如下:




三是個人理財。個人理財主要是個人通過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等,通過高拋低吸來取得收益,這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主要看個人的投資能力和市場變化。

以上就是我瞭解到的理財產品,總得來說各類金融機構提供的理財產品收益比較低,需要的金額比較大,但收益基本有保障,而個人理財則主要看個人投資能力和市場表現,收益率波動較大,並且沒有保障。

希望我提供的數據對那些需要的人有幫助。


出海抓魚潛水摸蝦


投資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的大小主要是根據你理財的目的決定的,接下來,從實現財務安全、財務獨立和財務自由三個方面具體談談自己的認識。

01

財務安全

財務安全是指自己的收入可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就是說自己的收入,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主動收入,完全可以實現自己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保障,並且可以應對某些風險,比如生病吃藥等等。

要實現財務安全,我們投資理財的年化收益率不能低於5%,因為5%左右是通貨膨脹率,只有理財的收益率達到了5%,我們才可以對抗通貨膨脹,不能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使我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低。

比如,今年可以每個月下一次飯館,但是明年就可能會是一年少下一次飯館,這就是通貨膨脹造成的。

02

財務獨立

財務獨立是指我們可以依靠自己豐衣足食,當大環境好的時候,我們的經濟收入也好;當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不至於使我們的生活出現大的質量下降。簡單來說,社會發展的快慢,對於我們的生活質量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因此,我們年化收益率必須在10%左右,才可以保證我們在抵抗通貨膨脹的同時,也足以應對市場動盪帶來的經濟問題,使我們的生活有質上的保證。5%左右的收益用來對抗通貨膨脹,剩餘的5%,我們就可以保證財務的絕對獨立,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或者困境。

03

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指我們的被動收入可以完全滿足我們財務獨立的需要,不用再為獲得更多的資金,不斷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使自己成為了金錢的奴隸。

因此,要實現財務自由,年化收益率應該在15%左右,也就是10%的收益來實現財務獨立,剩餘的5%可以使我們的財富快速的積累,在複利效應的作用下,資金快速實現增值,獲得更多的被動收入,使自己實現財務自由。

04

總結建議

總之,具體的年化收益率要根據自己的理財目標以及自己掌握的理財知識決定,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財商知識,你才可能實現一定的年化收益率。而不能只是自己空想著自己獲得多少的收益率,不做出任何的行動,這就是空中樓閣,是無法實現的。


蠟筆財富


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多少才算合適,這是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話題,有人存錢到銀行2%的年化收益他就滿意,有人投資股市基金甚至P2P年化收益達到50%他們都不滿意。

現在餘額寶收益和銀行存款利率確實很低只有大概2.4%左右的年化收益,這個和現在商業銀行基準利率是差不多的,

如果您不想存款到銀行還想收益率高的話可以的購買支付寶裡面的定期理財業務,普你按的年化收益在3.5%-5.5%之間,也就是說您存一萬元的情況下一年能收益大概350元-550元左右的利息,要比存在餘額寶還有銀行要強很多,而且風險也非常小,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基金定投,基金定投好處很多,可以強制儲蓄,又能帶來一定的收益。定投是長期投資,就要慢慢分析找一些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進行投資,按股市3年一個週期算,定投最好堅持兩到三年以上才好,切忌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年化收益基本上也能達到10%-20%,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然你如果有更好的投資手段,那祝賀您賺大錢。


經營觀察


投資理財收益率是根據投資標的,以及標的所處的經濟週期、行業競爭環境等方面決定的。

這裡探討各種投資理財工具,其實在形態上都是一致的,只是功能上,以及設計初衷不同。比如銀行、保險、基金都是一個資金池,通過積少成多之後進行投資,最後盈利退出。

因為各自功能不同,設計的思路就會有很大差異,收益上自然追求也會有天壤之別。比如保險的功用是應對風險,並且是通過互助方式去實現,所以他的投資就非常保守,收益率自然不高。而基金的核心功能就是快速增值,所以它更強調集合投資專業管理,收益自然是他追求的第一目標。

最後,不過是什麼工具,所處的環境和週期才是真正決定收益的核心因素,比如前幾年投資房產,就很賺錢,現在呢?能不虧本退出來就已經不錯了。


貝長Alan


我個人能力有限,完全保本的最多隻達到6%,也就是民營銀行的,其他的都在5%到5.5%,這是絕對無風險的情況下的銀行存款,再高的那就伴隨著風險和個人投資能力的問題了,這個收益也就因人而異


jay


平均年收益率5%比較安全穩健。組合包括:大額存單、頭部信託公司的有政府背景的信託產品、券商資管計劃。切勿參與P2P。


大妞聊理財


高於銀行存款利息2~5倍之間就可以了,不要過高奢求,利益與風險共存,膽子大的可以做股指期貨或炒農產品、黃金、石油……


石頭哥8419


合理與不合理?在物價上漲因素的區間內運行比較保險。能夠多更好,保險是與風險並存的少數利益集團管控的。百姓聽天由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