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何蘇聯會成為德國“不共戴”天的仇人?

靜夜史


這個問題似乎不太成立,頭陣子這兩個國家確實鬧的有點兇,但真不是因為啥仇恨,是烏克蘭問題折騰起來的。記得2018年德國國防長官剛呼籲歐洲應該對俄羅斯強硬,那邊俄國國防部長紹伊古就開噴了:

“考慮到德國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我認為他們200年內都不應該提起這個話題。我不想表現得太強硬或者太粗魯,但是你明白的,想要對俄羅斯強硬之前,最好去回顧一下歷史。如果沒有學過歷史,那就去問問你爺爺,對俄強硬是什麼後果,他們應該能給你答案!“

如果從長遠的歷史上看其實這倆國家的關係沒那麼糟糕,你要知道德意志統一才200多年,它是一個很新的國家。而沙皇俄國也是16世紀才開始崛起的,它的歷史也長不到哪去,所以它們真沒太多歷史包袱。

事實上德意志的前身普魯士跟俄國關係可能比很多人想的親密很多,比如經常會一起組團刷可憐的大波波(波蘭);再比如七年戰爭裡要不是新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大帝的腦殘舔狗,估計德意志也沒機會統一;又比如羅曼諾夫王朝特別喜歡找德國姑娘當媳婦,葉卡捷琳娜二世就是個德國人......

也就是到了一戰的時候,兩個國家才算對立,但主要矛盾是在於俄羅斯和奧匈帝國,德國屬於二選一的情況下放棄了沙俄,並非和沙俄有多大仇。後來一戰打到末期,缺德的德皇不是把一個叫弗拉基米爾的同志放回俄國了嘛!?

所以蘇聯剛建立的時候兩個國家交情也還是挺好的,十四國武裝干涉蘇聯的時候德國也沒出兵,雖然那時候德國是戰敗國。蘇聯建國後列寧也一直號召學習蘇聯,再加上兩國的天然粘合劑大波波從中攪和,一戰後德國和蘇聯正經有足足10年蜜月期。

直到元首大人上臺兩國才漸漸翻臉,但巴巴羅薩計劃發動之前他們還是能維持個表面兄弟當的,經濟上互補交換,軍事上各取所需,為了回顧傳統友誼,大鬍子和小鬍子還聯手又一次刷了大波波副本,還直接把副本刷爆掉,別人誰也玩不了。

只是隨後的蘇德戰爭打得太過慘烈,毛熊總共才1億9千萬的人口,一把摺進去2660萬的傷亡,相當於總人口的七分之一;德國自己也不舒服,雖然統計不太精準,連軍帶民的差不多被毛熊收拾了750萬左右,那陣子他們總人口也不到8000萬。

這個階段兩國確實到不共戴天的地步,基本完全放棄了人性,納粹本來就覺得斯拉夫是劣等民族,各種屠殺虐俘;毛熊也從來就不是講寬容的民族,在柏林操蛋事兒也沒少幹,虐的德棍玩命突圍只求能向美軍投降。

好在這兩個國家都屬於比較光棍的,德棍這邊錯了就是錯了,俺們深刻反省,以後絕不再犯,到了二戰紀念日自動自覺去烈士紀念碑獻花表明態度;毛熊這邊屬於記仇也記恩,大部分都認為那陣子是納粹黨混蛋,和德國老百姓關係不大。

所以戰後他們關係恢復的很快,冷戰時期聯邦德國冒著被制裁的風險和蘇聯做生意,一方面是各取所需,另一方面也看得出他們確實都沒太記仇。這種互補性的親密關係可以算一直維持到今天。

前陣子他們確實因為烏克蘭的事情鬧起來,還發生了文章開頭那一幕國防部長互噴的情況,但國家之間的事兒不能看怎麼說,有美國鎮著德國不能太過份,考慮歐盟內部話語權德國也不能不出聲。

出聲表態和表演性互噴之後,德國議會批准了北溪天然氣管道二期的建設工程,這玩意建成以後烏克蘭的天然氣在歐洲就成多餘的了。把老美氣的今年初連續警告德國佬別做的太過分,趕緊把賺的錢交出點,否則一拍兩散,老子可要撤軍的!

德棍這邊被拆穿把戲也開始惱羞成怒,反懟老美說你有本事就撤軍,當老子願意讓你們待啊!?到這種程度你還覺得俄羅斯和德國有啥不共戴天的仇嗎?還是那句話,政客的表演你信一半都是傻X。

總結起來吧,蘇聯也好,俄羅斯也罷,跟德國真沒啥不共戴天的仇,他們關係算是不錯的。不能拿中日關係去類比,德國可沒人敢把戰犯扔教堂裡讓後人參拜,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蘇聯時代,東德部分還在蘇聯手裡,那存在什麼不共戴天?

其實就現在的情況來說,俄羅斯和德國一直曖昧的不行,德國表面上對俄羅斯經常這個譴責那個譴責,但是實際上在整個北約,整個歐盟圈,德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算是最好的。

和俄羅斯關係最不好的反而是英國。

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關係很有點淵源,俄羅斯歷史上有個女黃帝叫葉卡捷琳娜,是彼得三世的妻子,她就是個日耳曼人,出生在普魯士斯德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


普京會說流利的德語,而默克爾會說流利的俄語(默克爾出生在東德),其實雙方關係一直還不錯。

從貿易角度上來看


德國是俄羅斯的第三大出口國。


德國是俄羅斯第二大進口國。

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北溪二號線,一直是德國扛著歐盟一大票國家外加美國的反對,極力主張修建的,11號的時候,德國國防部長又出來發話,說停止北溪二號線建設是不現實的,美國以及東歐的一票國家給德國的壓力非常大,因為天然氣管道會給俄羅斯影響到歐洲外交政策的槓桿能力,就這,德國還在扛著壓力力主修建。


其實國際關係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二戰時期蘇德兩國確實經歷了世界上最慘烈的戰爭,但是現在基本上兩國都把這件事給拋開了,德國人現在對納粹也沒什麼好感。


上次俄羅斯重返歐委會的投票就看出來了,英國,美國和烏克蘭,波蘭等國極力反對,但是德法支持,就可以看到德法本來就和俄羅斯一直眉來眼去的。只有烏克蘭人還在做天真的美夢。


李建秋的世界


歐洲近代混著不斷,德意志和俄羅斯之間分分合合實難說有世仇。真正不共戴天的是納粹和蘇維埃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根本是政治性的,而非民族性或經濟性。雖然兩者都是脫胎於由法國誕生的反封建思維,同時也都看不起腐朽的資產階級統治,於是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和蘇聯的社會主義是同源的相似理念。實際上這兩種理念是有本質差異和根本性矛盾的。簡單的說吧,納粹主義強調國家的至高無上,全民都要為國家利益做貢獻,先有國才有家和民,權力是圍繞國家整體利益,從頂端向下逐層分解的。而蘇維埃的社會主義則認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最終目的是徹底解放所有人實現共產主義,國家的權力是自人民向上逐層集中的,沒有任何特殊團體可以統治人民。當然實際操作中的情況如何我們要放在一邊另外談,但是兩者核心思想的完全對立是顯而易見的。更要命的是在當時的歐洲保守資本主義週期性經濟災難之苦,德國和蘇聯卻都能組織起行之有效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於是乎兩種主義都成為了爭奪保守資本主義折磨(當時的資本主義完全沒有民主或勞動者保護這種說法,這都是要到冷戰時期為了對抗蘇聯的影響力才產生的結果)的廣大勞動人民的有利競爭者。德國國內有大量的GCD和NAZI爭奪權力,蘇聯的加盟過中覺得德國人搞的更好的也大有人在。雙方都對競爭對手進行了殘酷的打壓甚至滅絕。即便表面能保持友好的時期,也都相互磨刀霍霍等著出手。於是兩個國家成為了不共戴天的敵人。


曉四界


在二戰時期德國和蘇聯確實一度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如今按道理來說德國也應該和俄羅斯不共戴天才對,然而有趣的是兩國關係反而是比較友好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沙俄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相繼解體,共產主義的蘇聯在沙俄帝國廢墟上崛起成一個讓世界恐懼的龐然大物,而德國納粹也利用德國人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趁機奪取政權建立強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於是蘇聯和納粹德國兩個強大的帝國就在同一時空碰撞到一起了。


正所謂一上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因此蘇聯和納粹德國這兩個強大國家天然就存在很大競爭關係,如果雙方不能很好的協調關係就很容易變成仇敵,然而繼承普魯士精神的納粹德國和繼承了沙俄沙文主義的蘇聯,可以說都是野心勃勃侵略成性的國家,再加上雙方意識形態矛盾和種族優越論等因素的驅使,這就導致它們互相將對方視為自己的巨大威脅,都想要搶先下手將對方消滅。

只是由於納粹德國和蘇聯都不不面臨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因此雙方在二戰前又一度不得不虛與委蛇達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暫時維持和平局面,不過這種虛與委蛇的和平很快就在納粹德國橫掃西歐後結束,於是納粹德國表面上要繼續攻打英國,卻瞞天過海搶先一步動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發動閃電戰突襲引發蘇德戰爭。


戰爭使得納粹德國和蘇聯都死傷無數就此變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再有就是納粹德國強姦了無數的蘇聯婦女,而蘇聯攻入德國後也同樣強姦了數以百萬計的德國婦女,如果說雙方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又是什麼,所以說德國和蘇聯在二戰期間毫無疑問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由於雙方在二戰中結下了血仇,二戰後蘇聯又將大片德國領土據為己有,同時蘇聯因為不想將其和德國瓜分波蘭獲得的領土歸還給戰後的波蘭,就又將大片德國領土割讓給波蘭作為補償,因此按道理來說德國人應該對蘇聯以及其後來的繼承者恨的要死,蘇聯時期連東德都被其控制了德國人自然無能為力,但是有趣的蘇聯解體後德國人似乎也不怎麼恨俄羅斯。


現實的德國和俄羅斯存在著大量的石油天然氣交易等經貿往來,因此哪怕美國一再施壓德國也還是要保持跟俄羅斯的密切關係,氣的特朗普都大罵德國已經成俄羅斯俘虜了,這也說明如今德國和俄羅斯關係不賴,我想這其中除了有德國害怕沒有俄羅斯天然氣冬天要挨凍等經濟因素外,還跟德國人深刻反省自己二戰罪行有很大關係,大概他們已經將自己被俄羅斯拿去的領土當成贖罪了吧?

相反的同樣作為二戰罪魁禍首的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沒有這樣的覺悟了,至今許多日本人都還在百般抵賴南京大屠殺等二戰罪行,更是不斷有平民乃至高官的參拜供奉大量二戰戰犯的靖國神社,兩相比較下日本人和德國人在反省自身罪行上真是天差地遠。


執斧談史說事


他倆根本就沒什麼不共戴天的大仇,俄羅斯人現在根本就不恨德國人,一戰的仇在一戰後兩國就已經化解了,二戰的仇在蘇聯佔領東德時都已經化解了,兩德統一是要感謝蘇聯的積極促成的。現在德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其實是很好的,德國自覺在二戰中對不起蘇聯,在一些反俄的大事件中表現的比較冷淡,歐洲反俄的國家只有東歐和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並不反俄羅斯。英國反俄羅斯是他的國家地緣政策,誰強大他就反誰,不光是俄羅斯,如果某一天德國強大,英國一樣會聯絡俄羅斯反德國,東歐國家目前是新加入北約和歐盟,作為離開俄羅斯的慣性也會刻意的遠離俄羅斯,巴結新主子。甚至要表現的比新主子的朋友乃至家人更憎惡俄羅斯,這都是人之常情,沒什麼難以理解的。


小樓昨夜又東風1230


這兩個國家的仇恨,得從二戰說起,法西斯德國在二戰期間強大的國力支撐了其貪狼的領土野心,其發動的閃電戰把蘇聯推到亡國滅種的邊緣。最終蘇聯憑藉天時地利人和扭轉乾坤,俄羅斯民族是一個以怨報怨的民族,戰敗的德國也受盡了蘇聯的侮辱,元氣大傷,這樣的國仇家恨註定兩個國家成為一對冤家。

但是後來隨著戰敗德國深刻的反省歷史,又基於共同的反感美國的世界警察的共同觀點,兩個國家關係有所緩和。


慶哥雜談


首先不共戴天的說法太感情,而且也不是事實


一戰前,兩家的皇帝是表親


一戰沒結束,俄羅斯發生革命,退出,成為蘇聯,為保安全,蘇聯主動給德國323萬平方公里土地

一戰,德國是在別人的領土上投降,沒有人攻入德國本土


二戰前,2國還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實際上一起瓜分波蘭

2國元首一起閱兵,互送禮物,還有軍事互助。


要說仇恨,那是二戰帶來的,雙方死傷很慘烈

德國打蘇聯是當時希特勒的戰略,沒有特殊仇恨


關爾雜談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大致瞭解一下二戰史了,二戰期間,以德國法西斯和小日本為首的軍國主義國家,發動了二戰,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遭受了史無前例的災難,財產的損失,人員的傷亡,歷史的倒退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德國和蘇聯的交惡,實怨德國,差一點佔領莫斯科,滅了蘇聯,天時地利人心傾斜於蘇聯,反攻到德國,徹底打敗了法西斯,作為勝利者的蘇聯軍隊,在佔領德國期間的所做所為,對平民造成的傷害有多大?德國人最清楚,戰後的鉅額賠償使德國民眾雪上加霜,這就使得德國把蘇聯視為“不共戴天”的仇人,就像中國眼中的小日本一樣,怎麼看都他媽的不順眼,樑子結下了,總需要幾代人慢慢化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