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摄影作品是平面的,有什么办法能够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蓝色希腊


不管人像摄影,花卉摄影,还是风光摄影,想要把三维的画面呈现在二维的照片上,都是有办法和技巧的。

首先,需要的是塑造立体的光线。我们看到立体的世界,是光线塑造出来的。在一张照片的取景范围内的所有元素也都是呈现在光线之下。而有的光线可以呈现物体最好的立体的效果,比如前侧光、侧逆光;有的则不能,比如大平光。我们当然要选择前者。

其次,选择最能呈现物体立体感的角度。以人像摄影为例,正面镜头,会显得面部扁平。尤其亚洲人,面部轮廓不明显,拍出来的效果像大饼子。但是侧一下脸,面部3/4面对镜头,就变得更立体了。人可以自己调节最佳拍摄角度,对于静态被摄对象,需要摄影师调整机位。

再有,利用有透视效果的环境来进行拍摄,使画面有纵深感。最常用的有线性透视,也就是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空气透视,也就是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近处色彩深,远处色彩淡的透视。

还有,可以给画面中添加前景或者对背景进行浅景深控制。

通过光影的塑造、拍摄角度的选择、利用环境的纵深感,以及添加前景和控制景深这五种综合的手段,把照片种所有的元素都塑造成立体效果。整张照片,呈现出来的也必然是三维立体效果。


摄影中级班


【摄影作品是平面的,有什么办法能够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确实,摄影作品是二维的平面效果。

但是,通过适当的距离、角度、光影等手法,可以让物体呈现出细节刻画、空间分离、明暗反差等效果,从而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立体感,可以有效应对图片的平面化。

怎么做呢?

先列个提纲吧:

| 拍摄距离产生立体感

| 拍摄角度产生立体感

| 光影技巧产生立体感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拍摄距离产生立体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所看的景物越来越远时,它的尺寸就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距离越远,我们看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小,所看到的景物细节就会越来越少。如果足够远的话,也就只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和它的平面形态。


而当我们看的景物越来越近的时候,不但看到其中的物体细节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而且它的体积也会越来越大,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视觉的习惯更倾向于欣赏细节清晰且足够细腻的物体。

这种情况就正好印证了摄影里面的一句话,那就是:往往你觉得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靠近了拍摄,物体的尺寸不但更大了,而且对于物体更多细节的反射光线进入到相机里面参与成像是非常有利的,意思就是说进入到相机里面的光线越多,那么物体的细节呈现就会越多越丰富,更能充分的反映物体的特征,且画面的层次感也会更强,从而把平面化的图片呈现出更强的立体感来。

靠近物体拍摄的方法可以有两种,一个就是拍摄者自己移动距离,从而靠近被摄体进行拍摄,另外一个就是利用镜头焦距的拉大,把远处的景物拉近了拍摄,但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手机或者相机等拍摄设备的平稳性,如果抖动厉害的话,拍出的画面容易模糊。

拍摄角度产生立体感

任何一个图片拍摄都会涉及到拍摄角度的问题。角度选择合适,往往可以拍出一幅优秀的作品来。

如果角度选择不合适的话,即便是遇到再美的风景也不能完全体现出它的美丽。由此可见拍摄角度对摄影作品的重要性有多大。

不同的角度,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画面效果。所以,拍摄角度一定要关注起来。

为了体现文章题目的要求,怎么通过拍摄角度来体现画面的立体感?

通常来说,拍摄角度的立体感可以通过不同空间位置的物体之间的对比来进行表现,比如说,如果我们拍摄一大片花卉场景,如果我们采用从上往下对着花卉进行拍摄的话,那么这个画面就是一个平面,因为从上往下看的时候,所有的花卉都是在一个平面上,几乎没有高低之分。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拍摄角度,从侧面甚至低机位去拍摄这些花卉,那么每一个高度不一样的花卉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些花卉不同的形态来塑造不同的层次感。这些层次可以从高到低也可以从近到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层次感,再加上虚实对比,大小对比,就令画面产生了空间上的一种立体感。



光影技巧产生立体感

利用光影的强大塑形能力。同样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立体感来。

这里的光影效果,不是指整个画面都充满着强烈的光线照射,而是说具有明显的明暗对比以及明暗渐变过渡的光影效果。

打个比方:我们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绘画时,比如画一个圆柱体,如果只是单纯的用笔画出圆柱体的外围轮廓,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平面。但是如果我们在圆柱体的某个特定的部分对它进行适当比例的阴影添加,那么我们的视觉感受是不是就会觉得,有一种光线的立体反应呢?也就是光影的明暗立体分布,让人感觉到了一种立体感的存在。这里面既有明暗的对比,又有明暗之间过渡的渐变过程。所以这样的画面给人的感觉会更加的美丽,更能吸引人,比单纯的白色圆柱体要更加耐看,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总结一下

| 拍摄距离产生立体感

--细节刻画

距离越远,细节越少,画面越容易平面化;

距离越近,细节越多,画面层次与立体效果越好。

| 拍摄角度产生立体感

--空间分离

越是正面角度拍摄,空间感越弱;

侧面、斜侧面拍摄,最能体现物体的立体感。

| 光影技巧产生立体感

--明暗反差

光影效果越是单调,画面的立体感越弱;

越是具有光影明暗和渐变过渡的效果,画面的立体感越强。

延伸阅读

有人可能要问:画面体现立体感有什么好处?

对于画面立体感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和观点,基本的作用就是:我们的视觉习惯已经适应了各种各样的不同形态的人和物,这些形态就包括了其立体化的呈现,所以我们在欣赏一幅摄影图片时,总会不知不觉的拿它与脑海里的习惯记忆去做比对,如果“确认过眼神”它是对的,或者是舒服的,那么就会感觉到好,如果感觉有点偏差,那么就是有所欠缺的,这一点对于提高我们的拍摄技巧是有帮助的。


我是头条号【影像洪辰班照片点评】,用【1年拍摄数万张照片、1年摄影学校的专业学习、数年的客单接拍】所拥有的摄影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只为遇见你,遇见我们的共同爱好-摄影,遇见这世界的美好时光! 欢迎关注头条号「影像洪辰班照片点评」并参与话题#影像洪辰班照片点评#,上传你的照片,我就可以为你的图片点评啦!


影像洪辰班照片点评


摄影表现中,表现风格形式较多,有的表现风格形式需要扁平的表现,有的表现风格形式需要立体的表现。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



在摄影中增强画面立体感的方法:

1、光线强比光线弱立体感更强

大家都要这种经验,在拍摄人像的时候,阴天拍摄人像没有晴天拍摄的人像,立体感强。


2、选择在早上或傍晚拍摄立体感更强

光线与拍摄主体有一定的斜度才能形成较明显的投影,可增强拍摄主体立体感,早上或傍晚,太阳光有一定的斜度,因此,在这个时间段拍摄,被拍主体立体感更强。

3、加强虚实对比可增强立体感

拍摄的时候,运用虚实对比,将背景虚化,主体更显清晰,这样也可以增强画面立体感。



4、拍摄角度与立体感有关

比如我们在拍摄人像的时候,运用侧光,选择在拍摄对象的三分之二侧面角度拍摄,拍摄出来的作品立体感较强。


5、要表现出“三大面和五大调”

运用二维平面表现立体感,必须表现出拍摄主体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如果没有表现出这些色调层次感,立体感肯定不强。

以上几种方法,是个人的拍摄经验,仅供参考。根据不同的拍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增强画面立体感。


脑摄狼图世界,爱好摄影,且擅长后期处理,敬请关注本头条号!


脑摄狼图事界


照片是平面的,是二维的。如何突出画面的立体感,把二维变成三维呢?我来分享三个小妙招:

1. 寻找前景;一个突出,富有冲击力的前景,会让你的画面更加立体。

前景的出现,会让大家目光从近看到远。画面立体了很多。花草、石头、小桥、湖面都可以成为前景的。我们要去善于发现。

2. 发现画面中的引导线:让读者的目光沿着引导线,从近看到远,进而深入到画面深处。就像下面的这几张:

3. 侧逆光,空间的雕刻工程师。特别是早晚的时候,侧逆光更容易出现,光影会雕刻和描绘大地的纹理。

前景,引导线和侧逆光,让你的摄影画面更加立体。不信,你也去试试吧。


网际飞侠


摄影照片是平面的,怎么让作品体现出立体?

立体感是建立在人眼左右眼球间的距离来定性的,是三维感观,所以人看到的是立体的,而照片是二维感观,是平面的。如何让一张照片看起来有立体感,就看摄影人是否能将各种技巧灵活运用了。

利用构图和光线

构图无外乎是把你想要拍的主题体现出来,那就要有前景后景烘托,前景可以虚化,后景也可以虚化,这就要依靠光圈的大小来确定,一般要设置在f/2.8-f/5.6之间,这样就可以给人以立体感。再就是对焦准确率,让主题凸显清楚。利用光线的阴影和物体的影子,使得你拍的片片看起来有层次,就会有立体感。

利用引导线和角度

物体的线条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给人以视觉上的立体感。引导线就是说曲线也同样遵循以上的方法。选好角度同样可以使得片片有空间感,遵循前大后小三角取景。

总之方法很多,自己多多拍照,慢慢积累经验。

可以多用用显示屏取景,比较直观可靠。


笑天写意


摄影照片是平面的,怎样让作品体现出立体?

照片是平面,是二维的,通过照片体现出立体的效果,会让这张照片更有吸引力,具体在拍摄时应该怎么拍?后期修图又有哪些技巧可用呢?

摄影自学班,总结了4句摄影口诀,希望帮助到大家:

有前有后有纵深。有棱有角立体真。

换上天空片加分。光影来把美景衬。

下面通过具体立体的照片,来为大家解说下,这4句口诀的用法:


1、有前有后有纵深。

有层次感,有纵深感的照片,看起来会更立体,因为有深度。那在拍摄的时候,怎么能从纵深的角度,体现照片的立体呢?

(1)如果拍摄的风景,或者物体是立体的,我们用摄影把它的立体拍出来就可以了,具体操作是:在拍摄的时候,让这个画面中,有前景,有中景,有远景,这样照片就有纵深的感觉,立体感就出来了。

(2)比如拍山脉,我们可以体现,近处的山,中间的云彩,和远处的阳光。


(3)拍海面,应该把设备放低,带上前景的礁石,以及憧憬的灯塔和远景的天空。

(4)拍摄道路要,顺着这条路拍摄,有前景地面的树叶中景的树干以及远景纵深的道路。而不是横着截取道路的一面。

通过以上方法,就可以拍出纵深感强,有立体感的照片了。

2、有棱有角立体真。

让被拍摄的景物,体现出棱角,我们也可以表现出照片的立体感,具体的拍摄方法有:

(1)只拍建筑的一个角落,但是要注意构图和前景:用一些花瓣或者树叶遮挡住镜头,形成虚化远景的建筑可以适当放低机位,从下向上仰拍上,有前有后,有高有低,又有棱有角,照片的立体感就出来了。


(2)拍摄一些建筑的时候,我们可以走到建筑的下方,从下向上拍,让建筑的棱角体现在照片中。

也可以从远距离进行拍摄建筑,但在拍摄时,最好选择能体现出,前景中景及远景高处建筑的方位。

3、换上天空片加分。

有些照片拍摄好之后,有前景,有远景,有中景,但是照片的天空或者色彩可能并不理想,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修图换天,来让立体感的照片更漂亮。



(1)在修图之前,先在手机中保存几张用于换天的天空素材,以备稍后使用。


(2)用手机修图软件Snapseed打开要换天的照片,点击工具,选择双重曝光,添加图片,把准备好的天空素材添加进来。


(3)两个手指放大或缩小天空素材,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点击水滴,把横线上的圆点移动到最右侧,让后添加的天空变成不透明。点击对号保存此步。

(4)再点击右上角弯曲的箭头,查看修改内容,右侧出现蓝底的双重曝光,点击它中间的画笔,进入到蒙版再蒙版界面。


(5)把页面下方双重曝光数值,设置为100,对刚才添加天空素材的地方,进行涂抹,这里需要注意,涂抹到门框边缘的时候,需要把照片放大到最大再进行涂抹,如果涂抹错了,把数值改成0再进行擦除。


(6)后添加的天空,看起来可能并不那么自然,我们再进行一些调色及精细化处理:

点击工具选择调整图片,再适当增加亮度和氛围。让照片的氛围更好。


(7)再点击工具,选择突出细节工具,手指上下滑动,选择结构,向右滑动,增加结构让照片的纹理更好,近处的门框,中间的地面以及远处的建筑,还有天空的细节都能表现得更精细。


(8)因为照片的天空换成蓝色,我们可以再为照片增加些暖色光的效果,让照片体现出冷暖对比。点击工具,选择魅力光晕,在滤镜中,选择滤镜5,手指上下滑动,可以适当增加照片的暖色调。


(9)调整完毕,导出就可以了。

(10)如果同一张照片,我们想换上不同的天空,那么不用多次操作,再回到刚才蒙版的界面,点击右上角弯曲的箭头双重曝光,这一步点击三条横线,添加图片,这一步换上你想换的另外一张天空照片,移动到合适位置,改变为合适的大小,再把上方调整图片,突出细节,魅力光晕等点亮,导出就可以了。



4、光影来把美景衬。

在拍摄立体照片的时候,我们同样要注意构图,注意拍摄时间,利用自然光来为照片增加色彩,比如:


(1)利用对角线构图,让夕阳下的影子位于照片对角线处,有光有影人物是立体的,对角线的构图,为照片增强了立体感。

(2)纵向拍摄递进向前的桥洞,在有光照射下,色彩更加漂亮。

(3)拍摄夜景照片有远景,有中景,有近景的时候,在不能提到太高的感光度时,也可以利用三脚架稳定住,摄影设备调慢快门,拍出亮度足够的在讲立体照片。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您拍出漂亮的立体照片!

喜欢的朋友,请帮我点赞转发哦!感谢大家!

欢迎您把立体摄影照片作品,在评论中分享,和大家交流哦!

摄影自学班,欢迎大家点击头像来关注,等你呦!


摄影自学班


照片是平面的,有什么方法可以把照片拍摄出立体感呢?

照片是平面的,在拍摄时,可以通过前景、背景的利用,利用空间感和纵深来让平面的照片看上去有立体感。

上图立体效果的表现方式有前景、透视、近大远小等来体现立体感。

上图利用透视、排列强调立体感。

上图利用背景虚化的空间感来强调立体感。

上图利用引导线来强调立体感。

利用前景来营造空间感。

利用虚化前景来营造空间感。

总的来讲,立体感由两方面来营造:纵深感和空间感。纵深感一般通过线条来实现,而这个线条是伸向远方,而不是水平,如果是水平线条,线条要有渐进,近长远短。如果点或面来营造纵深感,点和面要充分利用近大小的排列来突出;空间感,主要前景和背景的利用,通过虚实对比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

当然,通过前景来突出立体感,并不一定是虚化。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二维画面的立体感,主要还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消失点也就是透视原理。


南方之南


普通的景色如何拍出立体效果?

拍照时能创造出立体感的效果其实跟视觉焦点,线条,透视感,光影分不开的。

视觉焦点就是利用景深透视产生一定的空间。

其实浅景深也是最让照片具有立体感的一种方法。

通过虚化背景让主题产生距离空间。

光于影的结合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使用小光圈景深可以得到有效的空间产生距离感。

利用近大远小产生透视关系使画面增加立体效果。

通过平行线条使画面产生立体空间。

通过引导线把人们的视觉引向深处产生距离感。

对比与引线的结合利用产生空间与距离。

通过对角线也能产生距离感,要了解构图中的元素,点,线,面在摄影中的作用,线条运用好可以增强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立体感,视觉引导让照片更有层次感。把握好光影也十分重要,在画面中起到分离层次产生空间,产生立体空间感。








花满楼灬半佛


什么是立体感的照片?画面不拥挤,有空间感;画面不单调,有层次感;画面不轻浮,有厚重感。

先来看三张图

如下图,照片有空间感,但没有层次

如下图,照片有空间、有层次,但没有厚重感

如下图,照片有有空间,有层次,有厚重感,

通过以上三张图的对比,很有立体感的照片是最后一张。

怎么把照片拍出有层次空间

1.前景、中景和背景

层次感顾名思义,是有分好几层的。照片中的层次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有前景、中景和背景。

三层之间的距离产生的空间感,使画面变得有张力。

主体可以是前景,也可以是其它的景,但主体一定是实焦的,或是全实视为一个完整的主体。

拍摄时尽量使三景之间不要重叠,换角度拍摄,错落分开才能更好的制造空间感

如下图,利用树枝当前景,人物和树林为中景,高山为背景

前景的作用除了给画面增加层次外,也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如下图

2.透视的应用

透视原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使画面看上去有穿梭的空间感。生活中有很多的透视可以利用,如马路、路灯、栅栏等,还可以利用道具

如下图,马路近宽远窄的透视,使照片有很强的空间感

如下图,用道具近大远小,制造空间感
拍摄时用镜头靠近被摄主体的一端,换好角度把被摄主体的另一端也要拍进来,那样宽窄和大小的透视感会更强烈。

3.色彩的应用: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之间混合又形成很多种色彩,颜色对比较大的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红橙黄为暖色,有扑面而来的亲近感;青蓝紫为冷色,有远离的退缩感;绿色为中性色。

暖色的亲近和冷色的退缩就形成了很好的对比,拉开了空间感,是不是也就给画面制造了层次

如下图,红色与蓝色的强对比,使照片层次鲜明,红色的突出与蓝色的退缩之间产生明显的距离感,越看越觉得红色为高点,蓝色会低点

拍摄时冷暖可以随意搭配,不一定要划分界线,丰富的冷暖能体现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如下图,画面有红与青,黄与蓝的强对比,照片层次丰富

这里顺便再说下同色系,红橙黄是暖色同色系,青蓝紫是冷色同色系;在照片中经常用到,那种和谐的感觉让人心平气和。不会像对比色那样强烈,让人兴奋紧张。

如下图,橙与暗红为同色系,对比不强,画面就显和谐统一,暖洋洋的 ,层次感都是明暗表现出来的。

如下图,青蓝冷色系,只通过明暗突出对比层次,阴冷的害怕感

怎么拍照片的厚重感

什么是厚重感,就是明暗的关系。光线越亮画面就越轻浮,光线越暗画面就越厚重,这个很好理解。

光线的运用有3种——顺光、侧光、逆光.

如下图,顺光是光线直射在被摄主体上,主体全亮没有暗部。

如下图,侧光是光线从旁边照射在被摄主体上,主体一半亮一半暗。

如下图,逆光是光线从背面照在被摄主体上,主体前面全黑。

那是不是直接用逆光拍摄就最有厚重感呢,当然不是,主体全黑没有细节就缺乏空间层次感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有厚重立体感的光线是侧光。侧光照在物体上,高光到阴影的中间区域有丰富的过渡细节,层次分明。

拍摄时可以根据光线的照射方向而改变自己的拍摄角度,把主体拍出带阴影效果。

如下图,利用窗户的光靠近墙壁进行拍摄

如下图,俯视是毫无立体感可言,就因一道侧光,桌布,杯子和道具出现丰富的明暗层次,使照片立体而厚重。

总结:

照片的立体感是由画面中的空间层次感和画面的厚重感组成

空间层次感可以通过前景、透视和色彩的关系加强

画面厚重感可以通过光线的侧光来实现,侧光既可以体现丰富的层次又可以加强厚重感

三种方式综合利用就是一张有立体感的照片


我是志励好摄,爱好摄影,分享一些片面的理解,如有不对处欢迎您的指正。


志励好摄


1、借助道具。比方说:镜子。可以借用镜面的反射,照片里出现两个相同的物体,一前一后、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整体画面呈现立体感。另外,利用水面倒影拍摄照片,也有类似的效果。

2、利用构图。线条的运用,线条是由无数个点构成,平面是由无数线条组成,不同角度的平面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立体感。比方说画面中的高楼林立,与天空中的云彩构图在一起,就形成了立体感。

3、利用光线。摄影离不开的就是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光所呈现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朝阳、落日,都是我们喜欢拍摄的题材,结合水面、地平线、高楼等物体,也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立体效果。

逆光拍摄,光晕会让画面看起来更有空间感。

4、利用景深。景深会让主体清晰,背景虚化,让照片更有立体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