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目前,種植業和養殖業哪個更有前景,為什麼?

新大風歌


1、對於普通農戶來說,不管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都沒有前景。因為你沒有資本,不瞭解現代化生產技術,不懂經營。尤其是養殖業,碰上行情不好,或者疫情,會讓你賠的傾家蕩產。

2、對於精通現代生產技術,有較好資金積累的家庭農場來說,養殖業更有前景。因為養殖業的工業化程度更高,更容易集約化生產,同時市場體量也更大。

3、對於資本來說,由於土地問題比較複雜,顯然是養殖業更有前景。一方面,養殖業是個5萬億的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另一方面,消費升級給養殖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紅利。加上養殖業更容易大資本操作,所以受到資本市場的歡迎。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底到現在,已經有近千億元的資本規劃跑步進入養殖業。

總之,事實最有說服力。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搞種植而成為土豪的很少,但從事養殖業成為土豪卻有著龐大的群體,身家10億以上的都有大把,一些人身家甚至超過100億。


畜牧大集網


對於這個問題,根據我個人的看法,在農村養殖業要比種植業稍微好一些。一三年我親自在家種了一畝田的稻穀,請人耕田兩百一天,自己磨田磨了一天。谷種和蓋秧苗的塑料薄膜差不多要一百塊錢。肥料五十塊錢,請人抽水幾次共花了五十多。自己栽秧花一天時間,打穀子花一天時間,曬穀子花一天時間。最後收了八百多斤穀子,賣一塊二一斤。賣了九百多塊錢。別人看這麼辛苦良心上過不去給了個整數一千塊錢。如果全部請人幹可以說一分不賺還倒賠錢。在農村養殖的話養牛羊最好,割草喂就行,一頭牛一年還能賺個一兩千塊錢。喂個十頭牛再兼職種點地比在城裡看大門好一點。好歹在家能照顧老人。不用千里奔波勞碌。


柏川父子


"目前,種植業和養殖業哪個更有前景?為什麼?"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種植業和養殖業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不能夠籠統的說哪個更有前景。比如養土雞,1000只,成活率80%,平均每隻出欄體重3斤,出售價15元/斤,合計36000元。這比種植沃柑收入更多,一畝沃柑產量5000斤,按照今年收購價格4元/斤,收入20000元。然而,種植白芨畝產值卻能夠高達70000元。



所以,說誰更有前景,都不對。但是,個人認為養殖業可選擇性很多,比較推崇從事養殖業。至於具體選擇什麼項目,個人建議如下:

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

一直從事種植業,有種植水果、種植糧食、種植中藥等的經歷。那麼,可以選擇種植項目。畢竟,自己熟悉的行業可以避免走彎路,發展起來更加順暢,成功的概率更高。當然了,有養殖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比較輕鬆應付養殖過程之中產生的一些病害,也可以考慮養雞、養牛、養羊,都是有前景的產業。



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產業

不論是種植,還是養殖業,發展的目標都是盈利,而且利潤越多越好。那麼,發展圍繞的中心點就是市場,以市場為發展的導向,市場需要什麼,就發展什麼。這一點比上面的第一點還重要,沒有市場的項目,你怎麼熟悉,掌握多少技術,種養出來的產品再好,沒人要也是虧本。那麼,當前有哪些有市場發展潛力的項目呢?

從傳統的六畜之中尋找,養牛和養羊比較有發展前景,而傳統的種植業方面 主要都是糧食,市場價格太低,發展潛力不大,可以考慮中藥種植,比如重樓、白芨等。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至於養殖業和種植業哪個效益更好?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要因地制宜,是選擇種植業還是選擇養殖業抑或種養結合,我的建議是要“四看”。



一看地理條件:主要是看你的地的土壤條件、氣候環環境、區位優勢等條件,特別是種植業,地理環境對產量質量口味都有影響。一般土地平整,地質肥沃,就選擇種植業,山地林地荒地多或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可考慮養殖。

二看自身條件:自己的特長是種植還是養殖,種植若不能機械化,會費時費力、日曬雨淋。養殖多需一定知識技術,管理起來要細心。

三是看種養規模:種植規模小,效益不高,規模較大需要投入、管理、市場跟上。養殖也需要一定規模,重點是疫情防治和市場把控,特種養殖還要辦證。

四是看當地的產業導向:若各種條件差異不大,自身種植養殖都能拿下,則要關注當地的產業導向,爭取項目支持,說實在的,種植業也好,養殖業也罷,多數是掙不了什麼錢,有項目拉動、技術支撐,何樂而不為。



種植業和養殖業是農業的重要支撐,種養業可以互相結合互為補充。如飼料種植為養殖提供原料、水稻種植可用稻田養魚養蟹等等。無論種植業還是養殖業,無論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還是圈養散養,都要以市場為導向,選好產業、重視技術、精心管理,才可能有較好的收益。



糧心發現


做農業,你看好養殖業還是種植業?

這要根據做農業人的所具有的技術水平來確定。對於一個十分擅長現代種植業技術的農業人來說,那肯定是做種植業好了。種植業也是很賺錢的農業。譬如,在我們當地,做大棚蔬菜一個大棚一年純收入四、五萬元,而且種植的作物很簡單,就是大棚西紅柿。我們當地就有一個村共建成大棚400多座,90%的農戶種上了大棚菜,成了菜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從此他們開開闢了方形禮品西瓜等。又譬如,栽植蘋果也是經濟效很不錯的種植業。我們當地種植蘋果50多萬畝,全縣人均1.5畝多,前幾年就已經實現了果園人均收入過萬元,畝產值過萬元的“雙萬”目標。所以,具有種植業技術的農業人,發展種植業也是很好的!

對於十分擅長養殖業技術的農業人來說,發展養殖業也是很不錯的。在精準扶貧中,我們當地一個村的二十多戶貧困戶聯合起來,在自己廢棄的老村莊裡發展肉雞養殖,一年就賺回了所有投資。所以,做農業,關鍵的是依靠科學技術。這也是新型農民的必由之路。勤勞不一定能夠致富,但是不勤勞肯定是不能致富的。依靠科技才是致富的保障。因此,做農業也必須學習農業技術,業農業技術發展現代化農業,也一定能致富!

我是凡塵觀生活!

謝謝!

再見!


凡塵觀生活


我家鄉在右玉縣南部地區,屬丘陵地帶。本地區的種植業和養植業是相互關聯的,沒有種植業就不可能有養植業,種植業是解決飼草問題一一玉米,有了飼草,從事養值養業就不成問題了。從目前情況來看養植業比較合算,付出一樣的辛苦收入能翻倍。我們這兒一般以戶為單位進行養植,數量不會太多。養羊就不能養牛了,只能選擇一種。以羊為例:坐冬羊一百三十隻左右(能生產的母羊),種玉米四五十畝,我們這邊習慣散養(有草地),如果圈養草不夠吃。倆口子男的在外,女的在家(父母在家幫忙,孩子上學),苦相當重(關於養羊我已寫過,這裡就不再細述),但不能顧人,顧人就沒收入了,養好了兩年三個羔,一個羔純收入在一百五至二百塊之間,一年下來收入三萬五六吧。牛,和羊相比是十比一吧,牛的數量是十三四頭乳牛,基本一年一犢,一犢可純收入二千多一點吧,養牛玉米可少種十來畝,牛比羊省點吃的,牛羊的區別:牛在野外難放(能跑),在家裡省勁。羊在野外好放,回家裡較纏手,費勁。牛羊的收入基本差不多。以苦為生算可以的了,但生活還是緊吧吧的,有點其它事就的借錢。養植業最怕牛羊生病,一生病一切都完了。


雨神166363453


我呢,對兩項專業都涉足過。因此對養殖業和種植業的優缺點還是比較瞭解的。

首先說種植業,由於生產的進步,機械化的大規模運用,種植業的變化是天翻地覆的。無論是種植的方法,還是種植的成本,還是種植作物產量。現在和過去都大不一樣。可以這樣說,種植業的種植方法的進步,大型機械化,化肥農藥的運用,讓幾千年來,面朝黃土被朝天的農民擺脫了,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同時生產成本也大大增加了。化肥農藥柴油,各類農機具,優質種子,每年都必須有大量的投入。當然了現在的農作物的產量也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由於價格的因素,農村種植業多數實際上是不掙錢的。有的掙錢,也是掙得很少。如果沒有國家的輔助,沒有國家的補貼,農村土地一定會出現棄耕現象。

現在再說養殖業,在農村養殖業的進步,沒有種植進步那麼快。養殖業辛苦卻有所增加。由於種植業的擠壓,——大片山林草原,都被開墾成土地。農業機械的運用,讓牛馬等大牲畜退居二線——養植業實際上呈現萎縮狀態。但是養殖業是掙錢的,如果你養好了一定會掙錢的。尤其養羊養牛的農戶。現在農村秸稈很多,只要你不怕辛苦,飼料問題很好解決。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已經不允許農民對地裡秸稈進行焚燒。這對養殖業來說,更是一大利好。

但是養殖業是有風險的。它的主要風險就是來至疾病,因此防疫是養殖業的重中之重。還有,養殖業機械化必須快速發展。節省人工成本,減輕勞動強度也是農村養殖業的當務之急。

說了這麼多,也許我該回答問題了。我當然看好養殖業了。因為我覺得種植業已經到了或者接近天花板了,而養殖業還大有發展前途。


佔禮雜談


種植業和養殖業都屬於農業類,大家都知道風險和利益是並存的,他們是正比例關係,風險大的相對來說利益也比較高,風險小的他的利益也不較低,那我們下面舉個例子。種植在農村就是比較普遍的,種經濟作物等。我認為種植不用那麼大投入,地租、人工、種苗、管理、銷售等。

養殖在農村上規模的,相對來說是少點,但仍有。搞養殖場,選地形,規劃好,辦好手續等。再到種苗、人工、管理、銷售等。

按現在的情況,種植比養殖好做一點。

1.養殖的要辦好手續,就是個未知數了。手續辦不辦下來,想做又不敢做。總算辦下來了,各方面的環保、排汙等,也是頭痛的問題。

2.養殖的可能賺錢相對種植來說是高很多,因為養殖的工作也多,風險也大。

3.種植沒有什麼手續要辦,只要你是普通的種植就沒有那些繁瑣的手續搞。如果有機的種植也有很多的手續要辦。

養殖與種植都有前景,如果是想養殖的話,特別是養雞現在就是一個機遇。養殖與種植都有風險,投資需有心理準備。





朝哥的36


不能說哪個更有前景,只能說都有前景,但都要承擔風險。不管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在中國都有著巨大的市場。不管是種植糧食、蔬菜、水果,還是養殖牲畜、家禽,中國的市場容量都足夠大。因為人都是要吃飯的。我們要做的是爭取收益最大化和規避風險。



要想收益最大化,必須選擇最賺錢的種養殖項目。但這並不是很容易就能把握的。有的人在一個項目裡摸爬滾打幾十年,都不能很好的掌握,一個新手就更加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握住行業的先機。

農產品價格的漲跌都有它的週期,有時候價格會漲得很高,大家跟風進入。這又會導致產品供過於求,使價格下跌。所以選擇什麼項目,我們不能只看眼前。必須跟對節奏,才能賺更多的錢。比如前幾年的“蒜你狠”,“姜你軍”等農產品,價格在不同的年份,起伏很大,你就不能跟風種植。



比如養牛賺錢,但是養牛需要的資金巨大,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並且週期長,資金回收的速度慢。這就不是一般的農戶能夠養殖的。



選擇項目跟你所擁有的技術、資金、場地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必須綜合考慮。並不能說什麼項目賺錢就選擇什麼。

做農業還有一個比價格更需要關注的事情是規避風險。這主要是指各種天災人禍和疫病。比如颱風、洪水、乾旱等都會影響到種植業的產量和收成。養殖業也會遇到各種疫病的風險。比如前幾年在全國爆發的禽流感和今年爆發的豬瘟,就使很多養殖戶血本無歸。



總之,不管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可謂是機遇與挑戰並存。農戶一般沒有太多的資金,承擔風險的能力不強。在選定一個項目的時候,必須多做考察和調研。要在切實可行的基礎上採取行動,才不至於把自己逼上絕路。


萬水千山走遍6688


謝謝頭條農友會的官方邀請!我是賣柚子的小夥子!點擊右上角關注,為你分享更多三農信息!做農業,你看好養殖業還是種植業?

其實不管是養殖還是種植,目前來說都是沒有多大的差別的。我認為只要能吃苦,肯動腦筋不管在是養殖業,還是種植業都是有很大的前途的。

很多人都在抱怨這兩年的養殖業還是種植業不好做,不管是養豬還是養雞,養羊。種植果樹,種植糧食等等都不賺錢!其實不管是做哪一行都有高峰期和低峰期的,你不賺錢不代表別人不賺錢的。或許是你入行時間不對,或者技術不到位。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賺錢的人,當然也有賠錢的人。只是賺的多少,賠的多少的問題。

成功絕不是偶然,從來只是留給做準備的人。我們在選擇項目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跟風,要有自己的主觀意見。而且要做多手準備,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一旦選擇,就要全心投入,不要怕吃苦,閒下來的時間多去考察考察。

現在是市場經濟。我們個人種植或者養殖優勢並不是太大,有些時候一個品種賺錢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一旦大家都去跟風,那就基本也就做到頭了,不會有多大的利潤空間了,除非你有技術的優勢,或者已經做成了品牌,不過在農業項目上想要做成品牌真的好難。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比我小很多是90後,大學本科沒有留在城市,毅然回家做農業,小夥子比較聰明,從剛開始的蚯蚓養殖,到現在的幾十畝的藥材種植,和幾十頭的黃牛養殖。目前一年淨利潤收入五十萬還是有的。當然背後付出的辛苦也是我們看不到的!

總之目前來說,不管是養殖業還是種植業前景都有很大的發展,但是相應也是有各自的風險!主要看你個人的選擇,對哪方面更感興趣,而且要根據當地的市場,和地理位置,氣候環境,選擇你的養殖或者種植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