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弗蘭克林·斯凡那拍攝了《巴頓將軍》,理查德·弗萊徹拍攝了《虎!虎!虎!》。
而中國80年代之前的抗日戰爭題材電影拍了較多的如《地道戰》這樣,大歷史背景下虛構的故事,雖然仍有教育意義,也有相當的娛樂性和手法創新,但是對於這樣一個沉重深刻每個人都無從迴避的歷史章落,在大銀幕上缺少了它應有的厚度。中國電影,亟需一部有質感的二戰題材巨片。
遲到不等於缺席。
剛從混沌中走出來的中國電影人開始思考著如何拍攝屬於自己的史詩戰爭片,以中華民族史詩般的真實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
廣西電影製片廠的陳敦德就是這些電影人中的一個。
陳敦德被同時期國外電影的表現力所震撼,對比國內電影的現狀,他用了四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如坐針氈”。
於是,電影《血戰臺兒莊》就這樣被提上了日程。
後來,無論是從電影的拍攝規模、所呈現的那段歷史,還是拍攝過程和最終效果來看,《血戰臺兒莊》都堪稱中國電影史上的一段史詩。
一寸山河一寸血
關於電影取材的那段歷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如同“中途島戰役”之於太平洋戰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於東歐戰場,“諾曼底登陸”之於西歐戰場,“臺兒莊大捷”對於遠東戰場,對於往後中國的國運和中華民族都有重大意義。
彼時中華大地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失地千里,損兵百萬,南京淪陷,億兆黎民被蹂躪在日軍的鐵蹄下。
而日軍又集結了最精銳的板垣第5師團和磯谷第10師團,意圖攻取徐州,實現快速滅亡中國的計劃。滕縣、臨沂、臺兒莊一線則是進攻徐州的門戶。
於是,這裡就上演了29萬武器簡陋的中國軍人對陣5萬擁有精良裝備的日軍歷時一個月的慘烈戰役。
最後中國以5萬人換2萬人的代價,贏得了勝利,這是正面戰場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場大勝。
為中華民族,也給世界埋下了一顆信心的火種。時任美國駐華武官的史迪威上校本對中國抗戰不抱希望,但經此一役,他改變了看法。
“中國可能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這麼一場舉世聞名的戰役,怎麼拍?
陳敦德犯了難,廣西電影製片廠是小廠,資源不夠,他就想到了“老大哥”八一電影製片廠。
北上找到八一廠,借來了導演楊光遠和相應的資源。
並且拍攝計劃還得到了時任國家電影局局長石方禹以及一些當年參戰的黃埔軍校將領的支持。
李宗仁原秘書程思遠先生甚至親任顧問進行指導。
有了上面背書,陳敦德和楊光遠就開始著手執行。
他們不但拿到了240萬在當時堪稱鉅款的投資,還得到了軍方的大力支持。時任濟南軍區政治委員派出了在全軍響噹噹的優秀部隊來參加拍攝。
讓80年代的中國軍人出演半個世紀前的中國軍人,如同1994年梅爾·吉普森在《勇敢的心》裡啟用了大量愛爾蘭士兵一樣,面對敵人時的憤怒情緒完全無須調動。
那種視死如歸的狀態,不用演,就已經全部來自他們的本能反應。
因為過於真實的重現了當年的情景,攝製組都哭得有點拍不下去,最後是導演再三下令,才忍住眼淚繼續拍。
拍攝過程尚且如此沉重,無法想象1938年真實的戰場。
當時中國軍人的犧牲有多大,我們看看電影中的這段戲,就知道了。
六個士兵抬著一個擔架,一共四句對話:
“站住,抬的什麼人?”
“報告長官,這是我們營長。”
“你們營還剩多少人?”
“全營都在這兒了。”
戰鬥慘烈到以連、營,甚至到團,成建制的陣亡。
在巷戰中鑿牆放槍,白刃戰裡空手接刺刀,到最後手都不是自己的手了。
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激烈的戰鬥之一。
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血戰臺兒莊》劇組竭盡全力的還原了歷史真實面貌,這是一個民族的背水一戰,上至國家元首,下至普通士兵,他們是如何參與到這場關乎國運的戰役中。
其中31師一五八團三營七連連長王範堂連夜組織敢死隊和日軍搶奪陣地,57個戰士,只回來了13個。
49年後,當得知有人要拍攝《血戰臺兒莊》,79歲的王範堂失聲大哭,半個世紀的情緒都湧上心頭。就像《集結號》裡的穀子地,那些沒有活下來的戰友,是他一輩子的牽掛。
每一粒灰塵都是真的
71年後的2009年,畫家徐青峰在創作歷史畫《血戰臺兒莊》時說道自己創作的一個起點,是看到了一段真實的影像資料: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有十釐米左右,人潮湧向城門,戰士們已不顧城頭的機槍……大刀隊——片中的十幾個黑影,時而跑動,時而停下,不一會工夫,只看到遠處的城頭上有黑影閃動,大刀隊已翻上城頭……在大場面的真實戰爭場景中,個人只是其中一個“點”,大片的是青灰色的硝煙。
在電影《血戰臺兒莊》中,我們也能找到徐青峰說的那個城頭。電影最後,鏡頭緩緩搖過一片殘垣斷壁,戰士們的遺體堆滿了臺兒莊的城牆。
看到這裡,相信每個中國人都會想起《義勇軍進行曲》裡的那句歌詞: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臺兒莊一役的勝利,對1938年的中國軍民來說,不但向世界宣告了中國人抵抗日本法西斯的能力與決心,也告訴了我們自己,曾經戰無不勝的日寇可以被擊敗。
而《血戰臺兒莊》這部電影,對於我們民族也同樣產生了重要意義。
1987年電影公映後上座率高居當年全國之首,由於電影對當年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的表現進行了客觀呈現,還得到了海峽對岸的正面回應。
電影上映後幾個月內,對岸同意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互動的大門就此打開。
不得不說戰役改變了國運,而它改編的電影又給這個民族帶來了新的契機。
回顧本片,在對這段歷史的電影藝術化上,主創陳敦德和楊光遠一致認為要拍出紀實美學的感覺,因為歷史過於沉重,他們希望:“每一粒灰塵都是真的”。
於是相對之前中國戰爭題材的電影,《血戰臺兒莊》有了更多的寫實風格。電影打破了塊狀的敘事結構,尤其是對人物的塑造,沒有過多強調前因後果,而是糅合到了歷史的動線上面。片中“開封會議”一場戲,甚至連臺詞都幾乎照搬了史料可尋的真實對話。
所以,我們才看到電影在史實基礎上,通過情緒相對剋制的表達,為觀眾很好的還原了那段歷史,也還原了中國人的那段記憶,沉浸其中,每一粒灰塵都是真的。
《血戰臺兒莊》這種在紀實和寫意之間的平衡,也為中國電影畫上了史詩的一筆。
閱讀更多 紅豬看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