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小麥提前拔節,做好春管穩產增產

溫馨提示:雖然近期溫度漸漸升高了,但是進入春季氣溫多變,疫情在前,大家在從事農業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我們要保護農作物,更要保護自身健康!

何為暖冬?氣象專家把冬季分成:暖冬和冷冬,某年某一區域整個冬季(全國範圍冬季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高於常年值或稱氣候平均值時,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否則為冷冬。

先看幾個數據:

冬小麥自播種以來,

各主產省(≥0℃)積溫較上年同期多15~100℃;

各主產省(≥0℃)積溫較常年同期多50~200℃。

(如下圖所示)

小麥提前拔節,做好春管穩產增產

冬小麥主產省播種以來(大於等於0℃)積溫

其中,河南冬小麥產區10月中旬至1月下旬≥0℃積溫為830℃,較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多81℃和132℃(如下圖所示)

小麥提前拔節,做好春管穩產增產

河南10月份以來大於等於0攝氏度積溫動態變化

也就是說自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我國各主產區域溫度較常年偏高,也就是說2019年是一個暖冬。同時預計2月份,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

那麼暖冬會對小麥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首先,麥苗抗凍性下降,凍害幾率增加。由於冬季溫度高,小麥生長速度旺,拔節早,生育期提前,生物積累較少,抗凍能力降低。同時由於土壤水分也隨溫度的提高而大量蒸發,從而無法保持土壤溫度的平衡,土壤受溫差影響有較大的伸縮和擴張,根系一方面經受著凍害,另外還受到土壤的積壓,因此使得在溫度並不低的冬季裡反而會出現凍害

此外,由於麥苗並未在冬季經過低溫鍛鍊,

當春季出現倒春寒時,由於沒有物質營養的積澱和低溫突變的抵禦能力,從而會出現大面積的凍害。

如下圖所示:各主產省在1月23到1月29日小麥生育期情況,大部分省份小麥處於越冬期,江蘇產區已經進入分櫱、拔節期,西南部分區域處於拔節孕穗期。

小麥提前拔節,做好春管穩產增產

1月23日到1月29日全國各產區冬小麥發育期

其次,病蟲害增多。由於冬季溫度高,使大量的病蟲可以安全越冬,同時田間的潮溼、廕庇導致病原菌、蟲源不斷的滋生,特別是紋枯病隨著溫度和溼度的增加,發病率和發病速度會明顯增加。

再次,化除壓力增大。由於部分主產區如皖蘇冬前墒情不足,冬前化除率不高,封殺除草劑化除效果受到較大影響,暖冬促進麥苗生長的同時也有利於雜草的生長,加大了草害,給春季的化除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面對暖冬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我們在春季田間管理上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先看一看近期的天氣情況:

2月5-7日西北地區東南部及黃淮西部等地有小雨或雨夾雪,降水利於增加土壤墒情或積雪覆蓋,利於冬小麥安全越冬。

2月5-7日,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及華南等地將出現兩次較明顯降水過程,對小麥穩健生長生產不利;

未來11-20天,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總體利於農業生產。江漢東部、江淮南部、江南、華南及貴州東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15~30毫米,冬麥區要做好麥田管理工作,對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要及時進行鎮壓,提高抗凍能力;對偏弱苗可採取追施有機肥等保墒增溫措施,以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

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天氣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清溝理墒。這是小麥整個生育期都需要做好的一項工作,至於好處這裡就不多說了;

小麥提前拔節,做好春管穩產增產

清溝理墒

2、控旺。對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要及時進行鎮壓,提高抗凍能力;同時做好化控防倒;

小麥提前拔節,做好春管穩產增產

鎮壓

3、春季適時擇機化除。

由於冬前墒情不足,封殺化除效果受到較大影響,在春季我們需要關注天氣變化擇機化除(冷尾暖頭,日均氣溫穩定在8℃以上的晴暖天氣),避免在強降溫前用藥以免產生藥害;

小麥提前拔節,做好春管穩產增產

4、對於提前進入拔節期的小麥:做好紋枯病防治。可以選用的藥劑有很多,如己唑醇、戊唑醇、苯甲*丙環唑、肟菌酯*戊唑醇等。

5、施用拔節孕穗肥。

一般畝施3個15(N、P2O5、K2O各15%)複合肥15—20公斤+尿素5—8公斤。群體過大,葉色未正常褪淡的麥田,拔節肥應適當推遲施用,做到葉色不褪淡不施肥,並適當減少氮肥、增加鉀肥用量。施用拔節孕穗肥結合雨情、墒情適時追肥,墒情不足時及時主動灌溉,肥水結合,提高肥效。增產潛力大的田塊(壯而不倒的田塊)還提倡施用保花肥(孕穗肥),掌握在劍葉(旗葉)露出一半時,畝施尿素5—8公斤,有顯著的增粒增重效果。

6、凍害補救措施。小麥拔節後抗寒能力急劇下降,同時由於暖冬導致的生育期提前,小麥抗凍能力更弱。在“倒春寒”來臨前,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應及時灌溉預防或減輕凍害發生。一旦發生“倒春寒”凍害,要在強降溫後2-3天剝查幼穗受凍程度並採取措施補救:

(1)對主莖和大分櫱幼穗凍死(先渾濁、後發白、至枯黃)率超過10%以上的麥田要及時趁溼增施速效恢復肥;

(2)一般凍死率在10%-30%的麥田,每畝增施尿素5公斤左右;

(3)凍死率超30%的麥田每遞增10個百分點,每畝增施尿素2-3公斤,最高不超過15公斤,以挽回產量損失;

(4)也可結合凍害程度合理噴施生產調節劑或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自小麥播種以來,氣溫普遍偏高,小麥生育期提前,抗凍能力下降,同時病蟲草害高發,在春季管理是我們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田間管理!同時疫情當前,對農事多少會有影響,廣大農民朋友在田間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身防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