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跟着巴菲特学投资第一课:安全(下)

跟着巴菲特学投资第一课:安全(下)

要想赚多少钱先问自己能赔多少

每个人都是想着自己能赚多少多少钱,但是从来也不会问问自己如果自己要赚那么多钱需要承担的风险是否可以承受。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在追求财富的时候不断冒险,最终因为投资失败而一蹶不振。所以,投资之前都要问问自己是否准备好赔钱,要赚先想赔。

巴菲特投资之都会做好万全的准备。他总是选择有着长期竞争力,发展前景良好,投资价值比较高的公司。投资之前他都会在心里打个算盘。将即将投资的公司进行计算,可能的亏损,可能的风险,可能的收益都会做出一定的判断,然后决定是否投资,投资多少。

巴菲特在投资吉利剃须刀的时候,就反复计算其在全球各个地方的收益,可能的销售量,可能的营业额。如果计算,他就可以知道自己能把握多少的机会,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

任何的投资都是会伴随这风险。就算你发现地上有钞票,弯腰捡起的时候也要考虑背后的风险和机会成本。投资市场是变幻莫测的,随时需要准备的失败的情况。在投资之前需要问问自己到底能承担多大的风险。

如果要把投资者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这四类:

第一类:梭哈型。这种人是不管什么风险,什么损失。只要听到利好消息或者推荐或者心情好了,一把梭哈。这种类型投资真的是全部靠运气,运气好真的能赚大钱,运气不好跳楼的都有。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是有好运气。多数情况都是以倾家荡产告终。

第二类:毒贩型。之所以叫毒贩型,是因为只要收益超过一定风险,不管风险多大都会去赌一赌,天生的赌徒心理。而且是越赌越大,因为他总是想把套牢的部分再赢回来。可是结果总是适得其反,一旦一次赌输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不撞南墙不回头。

第三类:会计型。我们都知道财务工作者都是非常谨慎。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绝对不会冒一丝风险。这种类型一般是不会出什么岔子,但是也不要妄想获得超额的回报,只能是获得稳定的低收益。

第四类:巴菲特型。

不断考虑收益,也同时考虑风险。在投资之前会想好安全距离。在能把握的安全范围能投资。如果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能承担的最小的损失离场。这种操作一般是比较难的,他需要十足的经验和冷静的头脑,这也是为什么投资那么迷人所在。

跟着巴菲特学投资第一课:安全(下)

切记,不要加杠杆

我们都知道杠杆效应,很少的投资在杠杆的作用下能得到成倍的收益。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杠杆是一般双刃剑。能获得成倍的收益也可能获得成倍的损失。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中就算是非常大的收益,如果乘以零结果还是零。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加杠杆。我们知道的德隆系,在开始很风光,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巨额的财富,但是最后因为不断的杠杆下资金断裂,前面的所有的一切瞬间没了。

彼得林奇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投资之前一定要严格控制仓位。在我们进行投资之前,请计算好生活的必要开支。生活费,日常开支等等。在这些都能满足后再有闲钱进行投资。所以,我是坚决不赞成辞职全职投资,除非你的水平足够高,能成为职业的投资人。否则还是在满足基本生活后进行投资学习。

跟着巴菲特学投资第一课:安全(下)

能力圈内投资

巴菲特一直以来都是推崇在能力圈内投资。他曾经表示如果只有百分之一的股票我熟悉的就只会投资这百分之一的股票内的,其他的不会投资。其实这也有道理的,熟悉的东西才知道公司目前的情况,以及更准确预测未来的情况。

在我们以散户为主的投资环境里,很多人都是盲目投资,根本不会了解所投资的标的。甚至公司的法人,主营业都不清楚。而在这种连基本情况都清楚下投资多半是会血本无归。很多消息都我们面前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最后一手资料了,如果最后一手资料都能赚钱的话,那么谁来接最后一棒?我们知道巴菲特投资基本以快消品,日常品。这些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和企业。很简单,因为是日常的,可以很快很直接做直观的了解和研究。

比如投资的可口可乐,通过日常的观察进行简单的庇古效应推理,得出未来可能的现金流。但是一些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可能很难观察,可能观察的不明显,很难推测未来现金流。有些行业,比如互联网可能都没有现金流。

对不熟悉不了解的标的不要轻易投资,这样会规避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跟着巴菲特学投资第一课:安全(下)

投资市考虑护城河

风险无处不在,很难预测。如何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好的办法之一是考虑护城河,就是在预测投资标的的时候打一定的风险折扣,如果在风险折扣范围内那么投资,这样会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跟着巴菲特学投资第一课:安全(下)

制定好操作规则

一个完整的投资,是了解投资标的,研究投资标的,估值,制定操作规则。最后一步就是在哪个时点卖出。

巴菲特说过:不管投资获得多大收益还是接受多大的损失,一旦出现了退出理由就要坚决退出。而很多投资者就不会制定类似的策略,一般遵循的是追涨杀跌策略。

巴菲特曾经退出迪斯尼的理由是迪斯尼的管理层开始不控制成本,不断投资一些低收益的项目,拖累公司业绩

没有想好退路,行为就会变得盲目,不是退得太晚被套牢,就是退得太早失去机会,没有一贯坚持的规则,就会被情绪所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