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距李子壩一公里不到,和輕軌“零距離合影”,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

重慶火了穿樓李子壩,卻不知道僅距李子壩百餘米之外的如世外桃園般的佛圖關。這裡可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處,磴曲千層,兩江虹束如帶。在那個時候,想要出重慶城,就必須經過此處。曾經的陸地唯一關隘,幾經變遷,現在已經成為重慶第一個現代化的公園。

距李子壩一公里不到,和輕軌“零距離合影”,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

佛圖石刻

“春風促馬出城來,縱目佛圖上九垓。江勢曲隨山勢轉,禪林高傍竹林開”。因關上有佛像、石刻而得名,在古道側邊高高的懸崖上,就能看見正被在風化剝蝕的石刻,這些題刻是公園最具代表性的景點,這裡曾經也是遊客們的“寵兒”,當時拍照打卡的人絡繹不絕。

距李子壩一公里不到,和輕軌“零距離合影”,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

復興關

佛圖關還有一個名字叫“復興關”,1937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在佛圖關設立了軍政機關。每當有人問起軍政機關裡的學員在哪裡工作的時候,他們會大聲的說:佛圖關!結果受到許多人的嘲笑。佛圖關用重慶方言說出來跟“糊塗官”相似,民間就流傳出了“浮圖關裡的糊塗官”。蔣介石知道後一怒之下將“佛圖關”改為“復興關。”

白骨塔

順著佛圖關公園的小道一直走到盡頭,在一堆雜草的旁邊,有一座破舊不堪的塔——白骨塔,就如他的名字一樣,曾經在這座塔下面埋藏的都是在重慶大轟炸中被炸死的死難者。就連公園的工作人員都很少有人知道這裡還有這麼一處文物遺址。曾經運過屍體來白骨塔的劉紹清老人回憶說,大轟炸慘案發生後,堆積在朝天門的屍體太多了,人手又不夠,許多屍體還沒搬到白骨塔就腐爛了。白骨塔原來有12座,但現在只剩下一座完整的和只有半個塔基的白骨塔。儘管現在已經“滿目瘡痍”,但仍然記錄著那個時候的慘烈。

距李子壩一公里不到,和輕軌“零距離合影”,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

李商隱《夜雨寄北》

晚唐詩人李商隱在重慶任職時,在佛圖關的夜雨寺寫下了《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短短的七言絕句中,出現了兩次“巴山夜雨”。雖然夜雨寺已經消失,但現在還流傳著夜雨寺的傳說:夜雨寺前面的一塊大青石不論前一天晚上天氣多麼乾燥,每到晚上就會浸出水珠,還會往下滴水。老百姓就認為這是一塊神石,能天降甘露,恩濟百姓。不少人聽到這個傳說後,來到此處燒香祈求。

歷史悠久,佛圖關已經丟掉下了“軍事重地”的頭銜,現在的佛圖關前面是穿樓網紅李子壩,後面是文藝復古鵝嶺二廠,遊客在這兩個地方來來回回,絲毫沒有注意到這個快被人遺忘的佛圖關。但佛圖關只是在“憋大招”,等時候到了就會讓人們看到它的魅力。

距李子壩一公里不到,和輕軌“零距離合影”,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


和輕軌的“零距離”合影

李子壩的穿樓輕軌在朋友圈都已經被拍爛了,想要和大家與眾不同,來佛圖關就對了。與兩路口、牛角沱、李子壩等站相比,這裡的人們尤為珍貴。從佛圖關軌道交通2號線B出口出來,就能感受到輕軌在你頭上飛過,走上幾分鐘的路程,就能看見步道幾乎與軌道平行,彷彿可以觸摸到一樣。見慣了輕軌穿樓,和軌道列車來次“零距離”合影,或許會使朋友圈更加沸騰。沿著步道走一會兒,就可以看見一輛輛輕軌進入隧道,呼嘯而過,跟坐在輕軌裡感受完全不同。

距李子壩一公里不到,和輕軌“零距離合影”,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

不論時間如何飛梭,生活在這裡的老居民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生活節奏,茶餘飯後,拿著蒲扇,穿著泛黃的白色背心,躺在木椅上,或和三五個好友在樹下聊天、下棋,過著安居樂俗的生活,不會想著工作還沒做完,車貸房貸要何時才能還完。從來都是慢慢悠悠的上梯下樓,四處晃悠。過累了爭分奪秒的生活,來到這裡,放慢腳步,揹著手,哼著小曲兒,走累了就席地而坐,放空思緒。在這裡,能感受到陶淵明嚮往的桃花源生活,“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不問世事,過著理想般的生活。

距李子壩一公里不到,和輕軌“零距離合影”,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

佛圖關裡還藏匿著許許多多的人文景觀,無論是從歷史還是人文氣息來看,一點都不輸給重慶現在的網紅景點。對於重慶人來說,這個地方也是非常的陌生。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慢慢了解佛圖關、喜歡上佛圖關,或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