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每个城市都会有每个城市的故事,穿梭在大街小巷,行走在拥挤人潮,抬眸望去,这就是烟火人间!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城市的过客,不管走到哪里都只是走马观花,从来没有细细了解记录城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到离开回忆的时候,才发现它已渐渐模糊。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不少人用文字或相机,将我们曾经错过的风景,悄悄记录了下来。

说起重庆李子坝,不少人应该都知道,毕竟轻轨穿楼过的奇观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打卡。其实在李子坝除了轻轨穿楼,还有一处值得一探的秘境:关岳庙,虽然身处网红地点,但是却保留着闹市中难有的静谧,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重庆关岳庙原名关帝庙,始建于明神宗年间,因庙内供奉关羽而得名,后又因岳飞像被供奉其中,所以改为关岳庙,是川渝地区有名道观。关岳庙的原址本在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建设公寓,是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也是川东道教活动中心。民国时期,巴县道教会、重庆道教会、四川道教联合会会址都设于此。后因故搬迁到了李子坝,成为一处集道教文化、岳飞文化、抗战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地方。

顺着佛图关公园一直往前走,就可以看见郁郁葱葱的树林间藏着一处秘境,环绕在群山峻岭里,颇有点像桃花源里里面描述的世外桃源,这里就是关岳庙了。远观的时候,它蜷缩在群山之中,像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只能隐约看见一些灰色的屋顶和向上翘的飞檐,虽然看不真切却邀人探寻。当你走进时,女子脸上的面纱不见了,显露出它的真容,雕梁画栋却又不失庄严肃穆,中式传统的建筑风格,尽显国教风采。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道馆依山而建,由灵官殿、岳王殿和三清殿组成。原庙规模宏大,共有大小殿堂36间,其中有三重大殿,正殿供奉着高约3米的关帝铜像,如今,这座关羽像已经被收藏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当中,后殿供奉岳飞,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明末年间,关岳庙差点毁于一旦,当时张献忠打下佛图关,攻陷重庆城,乱兵纵火将关帝庙大殿烧毁,只余偏殿。直到清康熙三年总督李国英才重建了关帝庙,之后,民国三年奉大总统令,将岳飞像并入同祀。

抗战时期,关岳庙曾是中国远征军出征仪式举办地。他的爱国精神很好的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少将士在出征前,都要聚集在关岳庙,然后在岳飞像前高唱《满江红》,高声呼喊“还我河山”,然后在奔赴战场,保家卫国。1942年3月29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数万将士在关岳庙前祭拜宣誓,宣誓祭拜仪式结束后,新一军军长孙立人还给出征的每一位将士发了一枚刻有“还我河山”四字的铜质徽章。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文革时期,关岳庙被毁坏,只剩631平方米的大殿,关圣帝君铜像也被移到三峡博物馆展览。2007年6月,关岳庙正殿被拆毁。2009年因旧城改造,关岳庙选址渝中区李子坝坡137号进行重建。

这所历史悠久的道观,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后来,外国的无人机不小心拍摄到此地,才再次回到大家的视野中。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中,山林和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整张照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整齐、对称,而这也是关岳庙的一大特点。关岳庙无论是从布局还是构造上,都将对称两字运用到了极致。从正门入口开始,所有的殿堂建筑几乎都以中轴线为基准,呈现出左右对称的布局。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道观中间的太极八卦图,整个八卦图分为黑白两部分,整个画面犹如黑白两鱼环抱成圆,相映生辉,浑然天成。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李子坝的地势并不平坦,关岳庙能在这样的条件下保持对称,真的十分不容易。但是它不仅做到了,还将这种对称运用到了建筑内的每一处,除了巨型八卦图,在其他殿堂上也还藏着不少对应的图案,就连门窗和盆景装饰等摆放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很多人打卡李子坝轻轨穿楼,却不知这里还有川东最大的道教宫观

走在平坦的石板路上,看着高耸巍峨的殿堂,原本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重庆的李子坝除了可以观赏轻轨穿楼,还可以感受道家风采,欣赏巨型八卦图,若是心中有少许浮躁之感,不妨到这里走一走,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