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变成“不吃味精”,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味精曾是我们父母一辈做饭特别爱放的一种调料,做菜炒菜她们都喜欢放一些,觉得特别鲜美。但是到了今天,很多人对味精的评价又很差,认为味精是化学物质,吃了就会变傻。味精有这么反转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中国人对味精的态度转变得这么快,人们为什么不敢吃味精了?

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变成“不吃味精”,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其实味精这东西最早是德国的化学家从小麦蛋白质里分解出来的一种鲜味儿的物质,它的名字也起得不错,叫做谷酸钠。后来日本的大学教授也从海带中提取了谷氨酸,而且发现这种味道能够让菜品味道更香,名字起得也是和讲究,叫做味之素。

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变成“不吃味精”,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其实味精的成分主要就是海带中的谷氨酸。这东西和鸡精也是好兄弟,鸡精里边并没做什么鸡肉,只是一些香料和核苷酸以及糖,味道比味精还浓。相信大家一定记得某鸡精的广告,是一家三口都拿着鸡精往菜锅里倒的镜头,十分经典。

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变成“不吃味精”,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和几十年前人们上街打肉都喜欢要肥肉一样,如今人们喜欢的是脂肪少更健康的瘦肉。现在人们越来越提倡“少油少盐、无添加”的烹饪方式了,很多人也都不愿意放味精了。还有就是前几年的一个谣言,说小孩味精吃多了会变傻,这样一来家长们更不敢吃味精了。

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变成“不吃味精”,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但是如果因为所谓的少盐就不放味精,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味精其实很无辜,大家对它的误解还是太大了。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调味品而已,和食盐一样,并没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其实调料是可以放的,不过注意量的大小就可以了。味精本身的作用依旧是提鲜的,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高了,本身食材的味道就很香,不需要太多的调味了,因此放的人才少了而已。加之现在的鸡精也越来越受欢迎,味精的地位自然也受到打击了。

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变成“不吃味精”,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所以,只要在正常的量内,食用味精是没有任何危害的,大家尽管放心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